妖猎手
叶嗔簟!?br /> 江湖上有句话,出门不怕凶,就怕丐儒与道僧;竹青蛇,蜂尾针,最毒还数妇人心。如今烽烟四起,灾祸频发,人命贱如蚁,普通百姓独自一人绝不敢出门,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刀佩剑而行的都不是善茬,何况女子?
路上这帮常年跑江湖的老油条,一见到这群凶神恶煞般的娘们,根本猜不透勃尼等人的路数,避之唯恐不及,莫说彼此交换买卖东西,连打招呼的都很少,就怕惹祸上身。
一般的蟊贼也多不敢打这帮人的主意,胆肥儿的几波也让勃尼那些跃跃欲试的弟子,给切瓜斩菜般的料理了。
遇到蒙人大队官兵则往往早一步躲开,几次下来也让一旁暗中观察的钟道临看的点头,起码这帮娇贵的娃娃们还能挡住个把小贼,懂得驱凶避祸,总算心中有些安慰。
这天,风尘仆仆的一众男女,在勃尼的带领下终于来到了离洞庭湖不远的岳州府,这处算是个大府,再往东北就进入了江淮。
从江北行省开始的路面上已经有宽阔的官道跟驿站,勃尼眼看弟子们累得不成样子,嘴上不说其实还是心疼的,打算进城找个客栈洗个澡休息半日,顺便找家车行租几辆马车,好让修为不够的那些弟子乘坐。
众人欢欢喜喜的进了城,找了几处店家,也没找到一家愿意收取至正钞纸币的掌柜,本是热情接待的小二往往一见到众人亮出纸币,便转眼翻脸朝外赶,硬是把掌柜叫出来理论,也多是被冷眼驱逐。
勃尼十几年来从未离岛,弟子们以物易物,间或卖特产,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百十张至正纸币忽然成了废纸,令众人异常恼怒。
用强逼问了最后一个拒收的掌柜,才明白朝廷刚刚宣布,原来一贯兑五百铜钱的至正钞作废,改用一贯兑一千铜钱的至元钞纸币。
这意味着朝廷的一纸禁令,就令众人忽然身无分文了。
脾气有些暴躁的三师姐吴梓若一把抓过山羊胡的老掌柜,怒叱道:“三个月前还能用,为何现在突然就作废了,是不是你故意不收?”
老掌柜被吴梓若一个女子,忽然老鹰抓小鸡的这么一提,吓得哆嗦道:“姑奶奶,不是小老儿诓人,这朝廷的纸币说作废就作废,我等小民怎敢故意刁难?
“姑奶奶行行好,您要不信就去多打听打听,时下都用白银易货,就连这刚发的至元钞也都没人愿意收了。”
一旁的钟道临闻声叹道:“这朝廷乱发纸币,一张兑一千,也怪不得人家不愿收,再这样下去,我看迟早要亡。”
“唉呦,这位小爷!”
老掌柜听钟道临这么一嚷嚷傻眼了,求饶道:“我的天爷爷哪,您大人有大量,行行好,千万别这么大声,小老儿求求爷了,您几位爱住多久就住多久,这房费就免了还不行么?”
“那倒不用!”钟道临也知道老掌柜为难,扭头冲身后的勃尼道:“依晚辈看不如让师姐们把首饰凑凑,看能否先抵两日房费,也好先安置下来,小子去逛逛,看能否碰上个识货的朝奉,典当些海里的玩意换些金银来。”
~第七章 福记典当~
钟道临示意吴梓若把老头放开,沉声问道:“店家,你这里还有多少间客房?”
老掌柜被吴梓若放开后,先喘了几口粗气,接着才感激道:“回爷话,日下买卖不好,十六间客房加上两间上房,除了三间客房被几个四川的行脚商包了,其他的都空着,早就打扫干净了,随时可以入住。”
老头也听到了钟道临刚才的话,点头哈腰的有些献媚道:“如果爷有什么东西愿意典当,老朽倒是有几个做古玩的朋友,有老朽朋友掌眼估价,您一定不会吃亏。”
两人谈话的工夫,蓝月牙与陈敏怡等人就已经把身上值钱的首饰,金钗、银镯一类的东西聚拢起来。
钟道临接过陈敏怡手中归拢的一把首饰,塞给老掌柜道:“好东西没有,值两小钱的玩意倒是有几个,这些首饰你先收着,先把客房腾出来,热水毛巾准备好,一会儿用饭的时候,剩余不够的帐再说。”
钟道临深明财不露白的古训,虽然不怕这老头能翻起浪来,也免得麻烦。
老掌柜心中失望,却不敢在脸上露出来,点了点头,捡了个金钗用牙一咬,觉得能咬动才笑咪咪的把首饰全收了起来,眉开眼笑道:“这位爷尽管放心,老朽这就让小二把房间重新打扫一遍,热毛巾跟点心过会儿送到房内,包您满意。”
钟道临拍了拍老头的肩膀,赞许道:“嗯,那就谢谢老人家了,顺便把你的房子也腾出来吧,我们人多。”
“这……”
老掌柜乐极生悲,刚要出言反对,一旁早就看不过眼的吴梓若“仓啷啷”一声把宝剑抽离剑鞘,眨眼搭在了老头的脖子上,冷笑道:“如果钱不够,这把剑就先押给你。”
“呦……不敢!”老掌柜清晰的感觉到剑刃传来的一股寒气,脖子一凉,骇然道:“姑奶奶说的哪里话来,您几位能看上小老儿的狗窝是老儿的福气,老朽这就让我家肥婆赶紧搬出来,嘿!”
吴梓若给了老掌柜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宝剑重新归鞘,老掌柜悬着的心总算又放下了。
勃尼自始至终未发一言,自己徒弟逞凶也不阻止。她也明白,身处如今这个动荡的年头,欺善怕恶,有时候还是真刀真枪的管用,公理不如强权,强权不如现管,现管不如干脆威胁,刀一旦架在脖子上了,比说什么大道理都管用。
这边老掌柜开始去内屋动员搬家,不多时后院就冲出来一个胖乎乎的女人,刚开始破口大骂就被后边风急火燎追上来的老掌柜,掐着脖子给拽回去了,勃尼等人也全当没看见,吩咐众人各自找房洗漱。
店里的两小二见到老掌柜的遭遇后,也不敢找晦气,前后殷勤伺候着,领着一群人挑选客房。
钟道临独自告别众人离开,勃尼知道他要去卖东西救急,自然不会拦着。
钟道临来到街上,望着路旁残败的民房,漆皮剥落的商铺匾额,暗地里摇了摇头。
这战祸一起,眼看又是一个灾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到头。
岳州是大府,宋朝时人口曾过十万之数,眼下街上行人却很少,十室九空不敢说,起码十停中去了七停,没有离城逃难避祸的,能留下两、三万居民已经是难得。
绸缎庄,茶肆酒楼,古玩店这些盛世中兴旺的买卖如今都残败了,乱世中朝不保夕,世人温饱都难以为继,字画古玩这些东西都被大富人家卖出后,换成粮食囤积居奇。
钟道临原来在掌柜面前说要典当,不过是逢人只说三句话,免得老掌柜见财起意,改行做黑店,本是想把东西高价卖给古玩店的打算落空,如今只得退而求其次,真的把东西典当了。
好在兵荒马乱的时候,正是典当、赌档与妓寨四处开花的时节,钟道临不过走了两条街,就被路旁浓妆艳抹、乱甩手绢的老鸨子拉了几回,赌档门口站立的那些坦胸露乳,胸毛外露的凶汉,也一个劲的招呼潜在的客人。
因为路上行人很少,偶有几个不显穷酸的行人路过,这些黑道、花道的招客老手,都卖命的拉扯着;不管怎么说,坏人也要吃饭,起码这些人靠的是自己。
钟道临只是不着痕迹的灵巧躲开,并没有跟这些拉客的为难。
终于走到了一个典当铺前面,钟道临止步看去,就见典当铺右侧前方挂着一个用木头雕成,金漆镏染的大号方孔兄,被麻绳挂在铺外,随风晃悠时被阳光一照,显得金灿灿的夺人双目。
与之相对的铺面左边,却挂着一个倒四角的黑漆木牌,上书一个朱红色“当”字,典当铺正中挂着的匾额,刻着“福记典当”四个金漆楷字,笔法提顿有力,藏露于中,外润内刚,显是摹自名家手笔。
钟道临见这个典当铺不像是野店,迈步跨过高高的杀威门槛,信步走了进去。
店里隔着屏风,外面看不到里面,站在装有木栅典柜后面的朝奉,戴个无沿帽冠,身穿黑缎长袍,居高临下的扫了刚刚从屏风外侧转过来的钟道临一眼,上下打量一番才懒散的开口道:“客人临门,有何贵干?”
说话声音显得软而细,有些黄梅戏唱腔中的味道。
俗话说十当九徽,朝奉一词就是安徽话,钟道临听这个口音,猜测八九这人就是安徽人,只是语气生硬,似乎看不起自己,否则来了不是按押就是赎,难不成还来当铺嫖姑娘么,何必这么问。
钟道临心下不悦,暗道这人狗眼看人低,随口应道:“押几个宝贝,不知号上封银够不够支?”
也不怪乎钟道临厌烦,这典当铺都是把典柜造的恨不得贴房顶,就算里面站个侏儒,也能对来人形成居高临下的压倒优势,往往让进来当东西的客人一见之下,就显得矮了一截,跟孙子似的气短,估价的时候自然容易吃亏。
朝奉闻声不悦,本来他就觉得来人不像是来当东西的,此时被钟道临一讽,更是皱眉冷笑道:“东家规矩,上不典天,下不押地,中间不当能喘气的活人,其他无论名家字画、珍宝古玩,大到地契房契,小到针线皮袄,无有不当,一概现银。
“贵客要按押什么值钱的宝贝?”
说到宝贝一词鼻音刻意加重,显是嘲笑钟道临土包子进城,蛤蟆上坟头,愣是装神。
典当铺偏房内执日的几个粗壮伙计听到声响也窜了出来,走出典柜在钟道临左右戒备着,防止来人捣乱。
钟道临也不生气,笑嘻嘻的朝怀内摸去,边摸索边嘀咕道:“我先看看啊,东西太多,您老一个个的掌眼,可别打眼了。”
说罢“噌”的一家伙从怀内掏出一颗鸡蛋大小的青色珠子,随手扔到了柜面上。
柜内朝奉一把摁住柜面上滚动的珠子,刚一入手就是浑身一激灵,赶忙用袖口擦了擦这个不起眼的青珠,定睛一瞧,愕然道:“这……这是夜……夜明珠?”
几个伙计看自家朝奉目瞪口呆的样子,也是一阵吃惊。
能当朝奉的人没个十几年的鉴宝经验根本上不了手,这期间无数珍宝与形形色色的赝品从眼底过去,眼光狠辣不说,光是见奇珍面不改色的本事就非是旁人能比,否则怎么跟人就地压价?
数年没见过朝奉这么动容,几人也意识到这颗破烂珠子不简单,对钟道临的挟裹态势也不由放松。
“咚!”这边朝奉正爱不释手的鉴赏手中捧着的夜明珠,那边钟道临又从怀内掏出一座红珊瑚树给狠摔案子上了,吓了朝奉一跳,搭眼一看差点没晕过去。
面前珊瑚通体赤红,彷若滴血,隐隐宝光浮动,最难得的是整个珊瑚树彷若一座小火山一般,似动实静,让人难分真假。
钟道临此时又从怀内乾坤袋中偷偷唤出一把金黄色的南珠,每颗都有龙眼大小,随手像扔花生一样给扔到了柜面上,蹦蹦跳跳的四散乱滚。
“哎呦呦!”朝奉一看慌了神,张开双臂赶紧拦柜面上乱跳的南海珍珠,见几个伙计愣头愣脑的傻在那里,大骂道:“一群饭桶,还不赶紧让贵客上座、看茶,去把我存着的六十年普洱沏上,快!”
朝奉教训完伙计,刚一扭头就见钟道临又朝怀内摸索,惊的一哆嗦,暗道这人怀内怎么跟个无底洞似的,慌忙赔笑道:“这位爷,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小人真的拿不下了,您稍等!”
说罢赶紧用一个锦盘将方才的东西装好,“噌噌”两步从柜台后翻了出来,刚一落地就朝钟道临深鞠一躬,毕恭毕敬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慢待了贵客,这要叫东家知道,定然没有好果子吃,还望这位爷原谅咱个,多多海涵!”
钟道临见这中年朝奉身手敏捷,心中也是颇为赞叹,闻言笑呵呵道:“跟掌柜的闹着玩,别当真。不过这开门做生意,厚道仁义为先,何况掌柜靠的就是一双眼,更应带眼识人,得罪一、两个客人是小,砸了自己的饭碗可就不妙了。”
朝奉闻言额头冒汗,朝奉一行最忌就是走眼,一旦被东家开了,行内也很少有人愿意用,十几年努力将付诸流水,想到此又是衷心深施一礼,颤声道:“多谢贵客指点,小人不敢忘本,敢问这位爷贵姓?”
此时,两伙计已经把沏好的茶端了上来,钟道临在朝奉的敬茶下,伸手端起茶杯托盘,用茶盖拨了拨茶汤上飘着的茶叶,浅抿了一口,若无其事道:“免贵姓钟,得了,您给掌眼估个价,咱们赶紧银货两清,我这就不多坐了。”
“这……”朝奉刚刚想说号上银子不够,可想到刚才自己夸下的海口,又是一阵脸红,为了争取时间,转个话题喏喏道:“敢问钟爷要按押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