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猎手
原来穿在身上的长衫早已不知去向,地上除了一个乾坤袋外,便是静静躺在边上的那把虚无之刃,钟道临转头朝四周看了看,仍旧是当年关伊分身飞升后留下的那一片鬼蜮,反正此处无人,钟道临干脆将乾坤袋朝手腕上一系,右手提着刀,光着屁股,抬步便走。
伴着耳畔时刻鬼哭般飘过的寒风,走过几处绵延起伏的丘陵地,在钟道临眼内,终于出现一座三十多丈高的风蚀沙岩,绕着山岩走不多时,在沙岩山的山腰处,便赫然出现一个黑黝黝的洞口,无底洞一样不停吸纳着外来的强风沙尘,也不知为何至今没被砂石填满。
钟道临只是大略看了眼洞口的环境,便腾身而起朝洞内窜去。
双脚刚一落地,一阵阴凉刺骨的寒风就迎面扑了过来,以钟道临的修为也忍不住机灵灵打了个冷颤,寒毛根根竖起,暗道一声:“邪门!”
要知道,就算在三九的大寒天,冰封雪冻的北地冰原,都不见得能让如今差不多已经成了大地散仙的钟道临生出冷的感觉。
这方一进洞便感到冻的有点邪乎,一下子引起了钟道临的警觉,可当他的灵觉延伸而出,探查周边环境数遭之后,除了阴冷无匹的森寒感觉越发强烈,倒是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
得出一切正常的结论后,钟道临非但没有掉以轻心,神态反而凝重起来,食指曲弹,朝身前虚处一点,轻吟道:“七星律令,辐辏轮转,六畜妖灵,爻虚现形,赦!”
咒言方毕,右手握着的虚无之刃猛然颤动起来,“叮”的发出一声刀鸣。
一股冰彻刺骨的寒气,随着咒言的皋喝灌胸而来,方一接触到密咒的音场,便在与咒言的共振间,化作一股凶猛澎湃的煞气,洪水决堤般朝钟道临扑来。
钟道临大骇,没料到自己祭出七星咒,非但没有逼迫妖孽现行,反而被这股力量利用起来,同时心存疑窦,察觉到某种使他感到熟悉的气息。
“乾坤无极,阴阳互转,分!”
钟道临一声清喝,两脚突然蹬地窜起,身体在半空中陀螺般旋转起来,头前脚后成一直线,不退反进,一掌朝前推去。
透掌而出的气浪在身前结成气盾,刚一迎上洞内卷来的阴风,便发出一声巨木碰撞般的闷响,被钟道临身体疾速旋转而抛离的道道煞气,摩擦着洞壁,尖啸着朝外卷去。
堪堪躲过这道反噬而回的煞气,钟道临毫不停留,四肢并用,壁虎般贴着洞壁游走,快速的朝洞内窜去。
风洞之中,干燥异常,刚刚进洞时还是光线略显黯淡,行不多久,周围越来越黑,渐渐成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世界。
贴壁爬行的钟道临,慢慢融入了洞窟中黑暗的环境,只有那银芒闪烁的双瞳,越发亮了起来。
不知道是因为当初融合了古莱的血液,还是自被虚无之刃内的邪灵占据了肉身后,钟道临每当行功的时候,原本清澈的双眼便会蒙上一层赤红色的邪光,在黑暗中看来,却是一双诡异的银瞳,眼神中不带有一丝一毫的人类感情,阴狠邪异,冷漠异常。
这座高不过几十丈的沙岩山,从外面看来占地不大,可等到钟道临在洞内拐了十几个弯,才发觉洞内九曲十八弯的甬道,大多是朝下方延伸,一直深入地下,也不知道洞内的风,究竟是从哪里吹来的。
甬道有曲有直,有大有小,大的甬洞能让五人并行,同时伸展双臂也触摸不到洞顶壁,小的甬道甚至要钟道临缩骨才能钻入,拐过不知第几个弯道,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再一次出现在了钟道临心头。
钟道临加快速度,因甬道的逐步扩宽,干脆矮腰贴地而行,原本黑暗的环境,也渐渐被洞壁上闪烁着的微弱萤光照亮。
又是一个弯道,等钟道临从甬道转过身形,一直迎面刮来的寒风忽然消失无踪,眼前豁然开朗,看到的是一个石笋倒立、无数岩柱错节盘起的巨大洞窟。
洞窟顶上五颜六色的钟乳石,布满诡异的萤光,晶莹剔透,闪烁着各色彩光的水滴,顺着石笋滴滴答答流下,在洞室底部汇集成了一处水潭。
只见在水潭边上,错落有致的摆放着石桌长凳,甚至还有些锅碗瓢杓一类的厨具,明显是有人在这个深入地底不知凡几的洞窟生活。
如果这已经够让钟道临疑惑不解的话,那么等他看清楚了,此时正在长凳上端坐的那两人,则是大吃一惊,双眼不由自主地越睁越大,竟然一时间愣在当场。
“钟郎!”
坐在长凳上的娇俏女子,扭过头来含嗔似怨的瞥了赤身裸体的钟道临一眼,似乎对他的出现毫不意外,悠悠一叹道:“你终于还是来了!”
“怎么是你?”
钟道临瞳孔一缩,猛地用双手遮住下体,骇然惊呼道:“花灵儿!”
~第六章 人心归宿~
花灵儿单手托腮,对赤身裸体的钟道临视而不见,反而深情地看了眼坐在身旁的一位翼人,低首黯淡道:“师父死了。”
钟道临被花灵儿没来由的一句话弄得呆了一呆,愕然道:“是……是我师父他们动的手么?对了,你身旁这位老兄是?”
说罢,自然的松开遮掩下体的双手,他明白对花灵儿来讲,自己穿不穿衣服,都一样。
“他么?”
花灵儿没有回答关于自己师父的话题,反而怜惜的摸了摸翼人的额头,后者却没什么反应,眼神呆滞,只是望着光着屁股的钟道临,傻乎乎的笑了笑。
“他是个呆子,很傻。”
花灵儿眼眶中蒙上了一层朦胧的泪光,低泣道:“这个呆子为了他的小师妹,不惜跟师门决裂,为了修行者本不该有的那分感情,不惜放弃天道的追求,寄宿在一个翼人的肉身上。
“苟延残喘,只是为了将脆弱的生命延续下来,终日守护着他的小师妹,不让别人欺负。”
钟道临脑际灵光一闪,心神一动,仿佛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沉声道:“莫非他就是广寒子?”
花灵儿嘤嘤悲泣一声,黯然摇头道:“世上再没有广寒这个人了,要叫就叫他龙胜天吧,这个名字对你来说,应该不会陌生。”
“呜呜!”
一直以来神情呆滞,彷若活死人的翼人听到龙胜天的名字,忽然身体微颤一下,眼神中恢复了一丝清明,紧接着便陷入了某种挣扎。
再一刻,又回到了原先不言不语的呆滞模样,傻乎乎的呆视前方,嘴角不受控制的流下了口水。
花灵儿掏出一条手帕,轻柔的拭去龙胜天嘴角的口水,自嘲的一笑,喃喃道:“名字这东西,对某些人是种沉重的负担,你叫作钟临时还是个孩子,一旦中间加了个道字,生活便从此改变,再也回不到原来的轨迹上去了,不是么?”
钟道临心中尽管有所准备,却怎么也想像不到淩霄阁的大弟子广寒,居然成了如今这副模样,听到花灵儿说起自己,眉头一皱,平静道:“想不到灵儿对钟某这么了解。”
花灵儿惨笑一声,道:“道?就是这个道字,害得我家破人亡,就是这个道貌岸然的道字,使得娘亲整日郁郁寡欢,悲忧而逝,我恨这个无情无义的道字。”
“奴家本是利州西北一百七十里‘松雾岭万霞洞’的一尾灵狐,在家排行第十七,修成人形后更名‘花灵儿’,本和一群姐妹整日嬉戏在‘松雾岭’的清溪绿草之处,采天地灵气,修炼法术,谁知……”
钟道临想起当日首次跟花灵儿见面时的场景,语气转冷,光火道:“你这妖狐盘踞利州黑云山左右,蛊惑世人、荼毒生灵,罪恶滔天,又有何资格恨这个道字?”
“钟小弟!”
花灵儿神情一整,改变了对钟道临的称呼,讥讽道:“对道字的理解,奴家自认不比你浅薄,当年我入三清法门,修行术法之时,你小子或许还没有投胎呢。”
“入三清法门?”
钟道临双目寒光一闪,紧紧盯着花灵儿,低喝道:“你究竟是谁?”
“太虚淩霄阁广字辈关门弟子,紫辰微!”
花灵儿嘲弄的瞟了眼钟道临,冷冷道:“俗名乌兰!”
“什么?!”
钟道临身躯不受控制的颤动起来,厉喝道:“休要胡言,关伊前辈乃正道有数仙师,仗剑游走,一生斩妖除魔,卫道人间数百年,怎可能收一个妖狐做弟子?”
花灵儿闻声忽然发出一阵凄声厉笑,仿佛听到了人世间最荒谬的事情,笑得花枝乱颤,频频摇头道:“什么正道仙师,不过是个抛妻弃女、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罢了……”
接着,花灵儿忽悲忽怒,似怨似恨,哭述了这段从未见诸于外界的秘闻。
原来,在六百多年前,生于大富之家的关伊,幼而近道,于十七岁时夜观星辰,顿然悟道,遂舍去万贯家财,斩断一切俗缘,飘然而去。
其后,关伊仗剑孤身游走神州,在百年之内寻遍了漠北塞外、四海汪洋,足迹遍布中土异域,到处寻找能人异士,论道无常,道法修行也愈发精进。
当年关伊四处游历的时候,途经西北松雾岭,偶然出手救下一尾灵狐。
当时这只浑身雪白的狐狸,正与一只红睛铁爪的仙鹤,争夺赤瞳血蛇的内丹,白狐不慎落败。
正当那只仙鹤要把白狐啄死,而白狐自知必死,悲鸣不已的时候,被正在一旁暗中观察,心中已有计较的关伊出手救下。
关伊见白狐颇有灵性,否则不可能与昆仑飞来的神鹤,争夺对修行者甚有裨益的内丹,眼看此尾灵狐不出百年就将幻化人身,关伊遂决定助灵狐一力,顺便利用灵狐的天生骨媚,反助自己渡过修行者除天谴外,最凶险的情劫。
又是三年过去。
在此期间,关伊以无上神通助灵狐重塑人身,而出落得越加美丽的灵狐,也对这个年轻的修行者暗生情愫,渐渐爱上关伊这个异族的小子。
关伊察觉到了灵狐的爱意,不动声色地将东藏双密的大欢喜禅,暗中传授给灵狐,得此佛门心法的灵狐,修行日渐精进,又因骨媚天成,对关伊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面对着灵狐一双含烟带雾,春光盈盈的媚眼,关伊却一直抱守元一,始终灵台清明,心如磬石,灵狐对他的百般挑逗,关伊只当作是练心的药引,凌渡彼岸的宝筏。
三年之间,白狐与关伊足不出松雾岭,朝夕相处,也让已经化为人身的白狐,深深爱上了关伊,盲目陷入了人妖之恋,爱得不可自拔,虽然隐约察觉到关伊的目的,却仍旧拿出浑身解术取悦关伊。
只有白狐孤身一人时才会感到心中苦楚,自怨自怜,却始终流不出眼泪,毕竟,她是妖,没有人的泪水……
就在关伊以为已经通过白狐渡过了情劫,进入万霞洞开始闭关时,三年来白狐的音容笑貌、媚姿软语忽然闯入脑际,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异感觉传来,热浪上翻,血脉贲张,情欲之火汹涌而来,道心瞬间失守,走火入魔,昏死过去。
因为关伊练心的法门,是将白狐与其二人的心灵,牢牢牵于一线,以无上层面的精神绞缠,达到水乳交融,以无情破有情的目的,故此关伊走火入魔的同时,白狐便已经发觉到了洞内的凶险。
发觉到关伊不妥的白狐,进洞略加察看,便已经明白关伊所遇到的问题,一旦情欲之火不得发泄,便会噬心焚体,越是道法高深的修行者,越是反噬的厉害,以关伊的层次,甚至有可能爆体而亡,心神俱灭。
就是在那一晚,白狐无怨无悔的用自己百年道行,以己身红丸救下了关伊。
关伊却在次日醒来后,只是平静的看了眼身旁躺着的白狐,便一言不发,飘然远走。
赤身裸体的白狐面对着关伊毫无留恋、出洞而去的背影,眼角终于流下了化为人身以来,第一滴情泪。
一人一妖间的这场诡异之争,也便有了一个更加诡异的结果,根本没有赢家。
之后,关伊于九华山神女峰之上,陷入七日六夜的神游,霞光升腾、百鸟来朝,一举突破金丹内结,元婴初凝之境,抵至无宝无筏的不灭至境,星辰不灭,肉身不死,故而自号“太虚”。
关伊出家后所收的第一个徒弟,也是最得他真传的弟子,便是广寒,之后才依照北斗七星的踏斗之数依次又授受六徒,正式立派淩霄阁。
太虚淩霄阁七子的威名,慢慢也随着一代宗师关伊一起,声名远播,威震群邪。
如果说这个故事由此而终,那便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了,打断了这段故事的插曲,便是某日一个美丽娇柔的小姑娘,带着关伊当年遗留在松雾岭万霞洞,不及带走的剑鞘寻至九华山,太虚神剑也在关伊的手中再次合为一体。
这个小姑娘的名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