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日月记
他击手赞道:“殿下英明,如果我军与南军在中原之地展开决战,殿下以为胜算如何?”
蒲鲁虎轻蔑道:“中原之地一马平川,正是我大金铁骑纵横的好所在,若在此决战,南蛮等于羊入虎口。”
他不慌不忙地揭开谜底:“若将中原之地还于南朝,他能不派重兵守御?”
蒲鲁虎眼睛一亮:“那时便可将南蛮主力聚歼于此,何愁江南不灭,阿叔好计啊!”
他哈哈大笑,举起酒碗:“合刺不过斡本一傀儡,斡本何人,武不行、文不就,窃国若此。那时大将军以盖世战功,想要拥戴新主,谁敢不从!殿下以为大将军会拥戴谁呢?”
蒲鲁虎精神大振,端碗一干而尽:“阿叔原来如此远虑,蒲鲁虎愚昧,竟看不出阿叔好意,阿弟,那时再划地封王,可非一个小小海州矣!”
“多谢殿下,目前尚有三虑!”他心中暗笑,这小子还没当郎主,就封官许愿了。
“阿弟快讲!”蒲鲁虎有些急不可待了。
“殿下,粘罕虽入朝廷,但其带军最长,服者甚众,若登高一呼,大将军也难节制手下,此乃一虑;大将军在军中威望尚显不足,此乃二虑;儿齐刘豫仰粘罕鼻息经营山东,自有微末根基,此乃三虑。”他循序渐进地摊出配合大计的各个环节。
“阿弟,粘罕老儿在朝中嚣张之极,我早就看他不惯,只是他党羽众多,拔之不易,除非暗中除掉他,我手下死士众多,只要除掉老儿,那二虑便不足虑了。”蒲鲁虎露出北族嗜血的一面。
他吓一跳,可不想取了粘罕的性命,政治是不流血的么,干嘛要打打杀杀,看来女真人要学会尔虞我诈的汉人政治只能留到后世的大清子孙了,忙道:“殿下,毋须动干戈,只需如此……”
他露出阴险狡诈的笑容,靠近蒲鲁虎,面授机宜……心想,原来女真人是这样变质的。
第七十七章功夫
这一年,宋金两国的政坛连番地震,最终改变了两国上层的政治格局和外交政策,而成为宋金百年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场政治地震的罕见之处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巧合,更在于空间相隔万里的每一次事件都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在敌对的两国,发生如此暧昧的现象,可谓古今少有。
元月:秦桧出任枢密使同日,遣金宋使返朝,带回太上皇与郑后早已死于北国的凶耗,一时举国愤耻,赵构亦作出哀不自胜之态。
二月:岳飞奉诏以亲兵赴行在平江府朝见,加太尉虚衔并升宣抚使,作为五大将中年龄最少、资历最浅、升迁最速者,岳飞官位已超跃吴玠,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并列,成为朝廷最可委重之大帅。
同月,蒲鲁虎一系表态支持挞懒“归河南地”之奏议,标志大金上层派系重新整合,分为三大派系,挞懒与蒲鲁虎结盟,兀术拥护帝系,粘罕党羽徒布朝廷,却无兵权而实力最弱。
三月:赵构激父母之仇,以岳飞素志殄虏,恢复大任非其莫属,开未有先例授命岳飞节制韩、张以外诸军——大宋七分之五之兵,再罢刘光世淮西之军,欲并入岳家军,以图北伐,岳飞之生平大志将偿,喜之欲狂。志大才疏的宰相张浚欲夺不世之功,在秦桧挑拨下,与“以合兵为疑”提醒赵构太祖黄袍加身故事,防岳飞尾大不掉,功高震主,赵构反悔,收回成命。
同月,粘罕心腹、大金尚书左丞高庆裔,以贪赃罪下大理寺,其实无官不贪,此案摆明针对粘罕一系。从政治主张上看,挞懒和蒲鲁虎乃主和的保守派,帝系与粘罕一系同是主战的强硬派;但从利害关系上看,功高震主的粘罕早已成为帝系心头首要之患,蒲鲁虎与粘罕自是结怨在前,挞懒为谋大计,亦须消除粘罕在军中影响,所以保守派与帝系在对付粘罕的立场上是一致的。那粘罕一系本没把蒲鲁虎一个浑汉放在眼里,冷不防中了一着“折翼”暗算,方寸大乱。
四月,岳飞愤慨赵构反复,作出惊世骇俗的抗上之举,擅自离职,径上庐山东林寺为亡母守孝,朝廷震动,秦桧唆张浚欲罢岳飞兵柄,劾以专兵要君之罪,赵构始有猜忌岳飞之心。
同月,宋使王伦等至金京师会宁府,议还河南地,正值高庆裔一案峰头,在帝系默许下,蒲鲁虎兴起大狱,株连粘罕一系甚广。高庆裔精于权谋,与谷神为粘罕左右手,每有决策必出二人,蒲鲁虎深恨之,竟定其为死罪。
五月,岳飞离职消息传到岳家军,将士皆云“我公不复还矣”,军心大乱,那大宋江山如何离得开岳家军?赵构连续下诏严令岳飞出山复职。岳飞副手王贵、参议官李若虚上庐山,责以最重语气“公欲反耶”,逼岳飞出山。
同月,粘罕多方营救高庆裔未果,始知失去兵柄意味着什么,悔之晚矣,无奈,冒闯少年郎主寝殿,当即受到合刺严厉斥责。众多御前侍卫刀剑出鞘的阵仗,丝毫不放在戎马一生的粘罕眼中,但为了亲信,连老郎主都不拜的粘罕,扑通一声跪下,哭求自贬为庶人,赦免高庆裔死罪,合刺竟拂袖而去。
六月,岳飞复出,受诏再赴行在请罪,赵构似宽实儆曰:“太祖有谓‘犯吾法者,惟有剑耳’,朕却无怒卿之意也。”秦桧在侧,不悦之色形于表。
同月,高庆裔问斩之日,会宁府,三部合扎猛安分驻内外,全城戒备,十字街口,两旁甲卫森严,如临大敌,宗族百姓皆得令闭户不出。
晚夏的热风卷过空荡荡的长街,竟带出冷秋的杀气。接近午时,监斩官蒲鲁虎一声令下,行刑手押出披头散发的高庆裔。
“庆裔!”粘罕在谷神的挽扶下,形影相吊而来,再无以往前呼后拥的威势,粘罕一系,至此土崩瓦解,只有身为萨满教神使的谷神还敢站在粘罕身边。
“庆裔!老夫送你来了……”那个舍我其谁的霸气军首不见了,一下子苍老许多的粘罕捧一壶酒,未语泪先流,一步喊一声。
满街戒备的甲卫多半面浮恻然,大金能有今天,眼前的老人居功至伟,却没落若此,人心皆觉不公。蒲鲁虎身边的一个戴兜鍪侍卫亦眼露不忍之态,把头别过一边。蒲鲁虎倒有些惊慌,生怕节外生枝,顾不得午时三刻未到,掷下令牌:“斩!”
死到临头,被按在斩板上的高庆裔哭号道:“我公,若早听庆裔之言,何至今日?珍重……”
话音没落,人头落地,腔血如注。粘罕呆呆看着那颗滚落脚下、死不瞑目的人头,身子一晃,手中酒壶落地,抢上前相扶的谷神蓦然抬头,目现异芒,瞪住蒲鲁虎身侧那个侍卫,咬牙切齿道:“明日,是你,原来是你!”
粘罕一颤,随之望去,头戴兜鍪仅露双目的他没想到会被认出,心中埋怨蒲鲁虎怕死,密布手下之余,还要让他这个当年春猎大会的二甲护驾,这下好,再也躲不到幕后了,只好尴尬一笑:“太保、神使,明日带甲,无法见礼!”
“明日,好个明日!老夫一直不明白蒲鲁虎小儿怎么变聪明了,现在明白了!”粘罕颤巍巍指向他和蒲鲁虎,无比怨毒道:“记着,庆裔今日下场,便是尔等日后下场!”
粘罕言罢,随即仰天喷出一大口鲜血,昏倒于地。看着对手失败的惨态,幕后策划的他毫无一丝开心,什么不流血的政治,他太天真了,当秦桧的那段日子,他习惯了把对手赶下台就得了,却没想到这根本不适用于血性的女真人,对女真人而言,把对手肉体消灭才是真正的胜利,他根本无法劝阻蒲鲁虎不杀高庆裔。或许这便是宋人积弱的原因——虚仁假义,所以该死的秦桧才得以东山再起。
他郁闷的另一件事是为了“莫须有”大计,不得不违心地附和挞懒让秦桧阻挠岳飞并统诸军的决定。一心改变大英雄命运的他,却一次次地走向大英雄的对立面;一心不杀的他,却一次次沾上别人的鲜血,历史就这样无情嘲讽着他。
未及一月,大金开国第一功臣——心高气傲的粘罕,坐视心腹亲信被杀,却无能为力,愤懑而死,终年五十八岁。
那一天,闻讯的蒲鲁虎欢天喜地地找他喝酒,他哪有这份心情,只想早返中原,见见妻儿,不期太保府送来哀告,指名邀请太师蒲鲁虎、海州王明日出席粘罕亡礼——“烧饭”。
蒲鲁虎看着哀告,顿失兴头,面色犹疑不定,原来“烧饭”乃女真祭奠死者的重要仪式,不去则是大不敬,为族人不齿,蒲鲁虎有心不去,却怕自损名声,不利日后夺位,有心去,又怕是鸿门宴,中了对手埋伏,须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他听了原由,亦有同感,只怪蒲鲁虎做事太绝,人家若要借机复仇,也是情理之中。两人商量良久,最终决定还是去,不过去之前要做好万全保障。会宁府非比齐地,他为秘密行事,乃孤身前来,保障之事,全由蒲鲁虎手下去做,不知有没有他的圣军战士管用。
按女真习俗,烧饭仪式只能在死者家中的大院举行,几日来的侦探结果表明太保府并无异动,只有亲族往来吊唁。
烧饭之夜,蒲鲁虎并不放心,令太师府死士全部出动,或明或暗,密布沿途及太保府左右,誓保二人安全。
一路碰上不少前往的朝臣将领与宗族,蒲鲁虎安心不少,人一多,杀手自然不便下手,他在会宁府的出现已经不是秘密,也无人惊异。
到了太保府,粘罕族人自对蒲鲁虎与他怒目相向,院中已筑起一座一丈多高的烧饭台,台上大火盆熊熊燃烧。人死为大,除了驻军在外的挞懒、兀术等大将,大金上层的重要人物几乎都来了,粘罕权倾朝野时的威风在其死后回光返照了一把。
仪式尚未开始,帝系的斡本忽然宣读郎主旨意:褒太保完颜宗翰(粘罕)为国殊功,特将烧饭礼移往国教萨满总堂,由神使完颜希尹(谷神)主持,以总堂圣洁祥静,人杂有污,故参与者限宗族耆老,并丞相、元帅以上者或其子婿!
他与蒲鲁虎闻之色变,合刺此旨一下打乱了他俩的如意算盘,先改变地方令蒲鲁虎布置落空,而且那地方是谷神统管的萨满教总堂——谷神是粘罕一系的仅存硕果,蒲鲁虎一直动之不得,只怕是帝系早有预谋;再限制参加人数令对手毋须顾忌,那“元帅或其子婿”之语明显针对他!此次奇袭粘罕一系的政治手腕令他锋芒毕现,再加上归金后的军事表现,在挞懒政治野心昭然后,他已成为其系必须铲除的首要人物,帝系自然看出了这一点。
好个合刺小儿,先以狼驱虎,再以临死之虎反噬狼,好个一箭双雕之计!他与蒲鲁虎同时想到了,面面相觑,额冒冷汗,去还是不去,去——有可能一去不回,不去,就是抗旨之罪,同样难逃一死。
他想起什么似地在身上一摸索,神色稍定,向蒲鲁虎使个不要轻举妄动的眼色,暗道一声:“去!”
几月相处下来,蒲鲁虎对这个汉人小子产生了莫名的信任,稍稍心定,女真人的豪气上来,拿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威风,冷哼一声:“众位,听清楚没,要去的去,要留的留,不要耽搁太保亡灵上路!”
但愿粘罕不要找他俩一同上路……鬼叫般的秋风在车窗外呼啸,他想起了高庆裔临死前的呼号和粘罕怨毒的诅咒,头皮一阵发麻,心中嘀咕。在数百名御前侍卫火把开道下,他、蒲鲁虎与十多个王公大臣族老分乘数驾马车,弛往会宁府城外东面的萨满教总堂。
有御前侍卫随护,至少保证路上的安全,他抓紧一切时间思考对策,左手紧紧攥住怀里的两样物件——教尊姐姐遗留给他的玉牌与面具,此次入京,由于孤身一人,他准备详尽,这两样东西也带在身边,没想到真派上用场,不由想起教尊姐姐临去之言:“他日在大金如有麻烦,可持牌去萨满教总堂,自有人帮你。”
嘿嘿嘿,谅你谷神与斡本再狡猾,也想不到改地于萨满教总堂反而帮了我吧,阿弥陀佛,教尊姐姐在天有灵,可一定要保佑你的外甥女婿啊!他的手心都攥出汗来,这几个月窝在太师府,真把自己当作了羽扇纶巾的军师,连武功都荒废了,靠这小玉牌真能保命么,都过去好多年了,教尊姐姐的话会不会失效?他的心又开始发慌。
车中央堆着烧饭用的酒肉香气冲鼻,他自无食欲,却想到一个激发自己斗志的方法,转向故作镇定与三位王公族老聊天的蒲鲁虎:“太师,王爷们,闲聊无趣,不若赌酒助兴,明日在江南学了一个新赌法……”
好酒斗胜的女真人顿被挑起了兴头,蒲鲁虎也被转移了对未知的恐惧,这辆马车里突兀冒出后世年轻人爱玩的酒令:“人在江湖飘呀,谁能不挨刀啊!一刀砍死你啊,两刀砍死你!三刀砍死你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