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日月记
人人眼里俱露出不信之色,却又不得不信,难道他当日故意藏拙,欺骗了天下豪杰?
可是怎骗得了真宝这等高手;当然武林中还有速成之术,然而练武之人都晓得,速成大法虽能在短时间内造就一个招式上的高手出来,却有其先天不足——便是内力达不到同样的高度,讲究根基稳扎、循序渐进的内功心法,决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而明日小子那一击所蕴涵的内力,已达至榛境界,除非——除非另有奇遇!人人心中不约而同地泛起同一个念头:“难道那和氏璧不仅是传国之宝,更是武学异宝,这小子因缘际会,练成了上乘武学?”
这其中的环节,外人便是想破头亦想不出来。在场诸人本为和氏璧而来,而明日二字早已与和氏璧紧紧相连,他身上无法解释的奇异之谜,众人自然而然地往和氏璧上联想,正所谓“有所思便有所想”,钻牛角尖乃人之天性之一。
那和氏璧乃千古异宝,一直锁在深宫大内,笼罩着神秘色彩,要说它有武学上的奇能异效,亦未可知,将二者联想起来,也在情理之中,却是大出当事人意料之外,若他知道当日扯下的弥天大谎为自己带来如此这般无穷尽的烦恼,当真要掂量一番了。
此念一生,连君不见君这些忠义侠士,亦不免有些心动,其他人等更休提了。再看那小子,立于原地动也不动,一副有恃无恐之态。
这番姿态,反令群豪举棋不定,因为任尔武功盖世,也无法抵御蜂拥而至的沙场铁骑,这小子凭什么托大,难道有更厉害的后着?
此刻,谙熟两淮军情之人早已看清形势:明日陷于四面重围之中,前、左、右三面集结了本次行动的大部人马,断无出路,只有后面横亘于花轿与金军营寨间的包围圈有些单薄,仅千人左右,即便如此,除非跨登良驹的绝顶战将,否则,以步者之再高功力,亦很难冲破该股豪侠混杂的义军步骑,何况还背个人乎?他只有一个机会——便是那百余步外的金营出兵接应,但奇怪的是,到现在为止金营里也毫无动静,群豪原本以为要经历一番苦战,在别人家门口夺宝,鞑子岂是好相与的?不过那座金营也无多大威胁,里面纵使伏兵十万,在这平原上又奈我何?完成围合的义军、群豪人马已近十万,足以抗衡淮南金军主力。眼前形势分明是——明日能全身退回金营已是万幸。
然而,他的名字,自“黄天荡”一役始为武林中人所熟悉,在“大篷车”一役中天下共闻,他的每一次出现总是让见者惊、闻者异,包括今日,他的行事方式,确实给人以匪夷所思、神鬼莫测之感,所以,在这占尽优势的局面下,群豪亦小心翼翼,要知道,当日他便是在上万人的眼皮底下生生地消失的。
他也在想,背上的这家伙到底想干嘛?他最担心的群豪自相残杀的情形没有出现,看来大敌当前的道理粗人也晓得的,“轿中人”还有什么奇招妙计,扭转这败劣之局?
看起来只有一招了,便是将他这个炙手可热的大活宝扔出去,转移视线,来个“走为上计”。
他深刻体会了当傀儡的滋味,身不由己、言不由已哪,好在他还可以想:人类史上的那些傀儡们真可怜,他们可能连想都不能想……好家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武功,可以附借他人身体施展,自己可过了一把高手的瘾。他已晓得一切都是“轿中人”作怪,却猜不到对方下一步要干什么?
群豪方面的势力比十分微妙,可以说没超出他的预测:以一左一右两支红旗、黑旗麾下的义军人数最众,占总人马的一半以上,正是两淮地区实力最强的张荣军、李成军,皆一色的骑兵,看来是精锐尽出,然强强相抵,恰好形成均势,谁也无法坐大;其余小部义军步骑相加亦占四分之一,却只不过是个参与者而已;真正的变数倒是应在那剩余的散落各处的江湖豪杰、各国武士身上,其中不乏高人异士,不可小觊。
但金军方面的情况大出他的意料:好比后世的拳击赛,甲拳击手一拳打过来,乙拳击手却一下子不见了,找不到对手的比赛当然十分尴尬,而金军,就是那个消失的乙,金军当然不会消失,他估计,金军一定藏在某个地方,在等待着某个时机的到来。他设想的乱局没有出现,即便出现对他也无所谓了,因为他已经是一条落在网中的鱼,再往外,还有更大的一张网。
失去预期对手的错愕已经过去,群豪各方皆在虎视眈眈,落在最终的目标上。一切终归要靠实力说话,已有势单力薄的小部人马看出形势不对,抱着坐观其变之心退往外围,却仅仅停在外围而已,断不肯再撤一步,不像先前离去的老大老二那般说走便走,干脆痛快。
以强悍著称的李成军终于率先发难,大旗一摇,一列持矛骑兵逾众而出,旋风扑来,人数不多,显然是试探虚实。一惯后发制人的张荣军按兵不动,冷眼旁观,其余义军、豪杰皆一副观望之态,是该有人做出头鸟了,不是自己最妙。
背负“新娘”的他眼睁睁地看着这十几骑红巾骑兵冲过来,瞬间已到跟前,那一张张怒目贲张的面孔清晰可见,自己却一丝儿也动不得,吓得心中狂叫:“你他妈的赶快出招啊!赶快……”
他看到了最前的一个骑兵已扬起手中的矛,那矛尖的寒光刺入他的眼底,他本能地想要闭上眼前,却发现眼皮根本动不了,倏地,他进入了一个无法想象的世界:他听到了自己的心在跳、血在流、肠在蠕,听到了身上的骨节发出生锈般的响声……
他听到了自己体内的各种声音,接着他看到了三四根利矛“慢腾腾”地向自己戳来,“慢镜头”?是了,自己的神奇感应又救驾来了!然后他看到了自己的手在动,他才知道这不是自己的感应,两者大大的不同:在感应里,他仅仅能做到精确无比的一个动作,而现在,他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几个动作。
他看着自己的右手像抓稻草似地将那几根矛夺下,接着,他的脚开始动了,在匹马四蹄的起落之间,他已游走一圈,从容地夺下了那十几个骑兵的长矛,掷在地上,便再次停下。
立如松柏,若老僧入定,又似水底磐石,他只觉得四肢充斥着无穷的力量,一股细若雨丝、浩若江河的气流在全身穴脉内充盈涌动,几欲冲体而出,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从未有过如此一刻世界尽在掌握的感觉,他真的很喜欢这种感觉,甚至希望这种感觉永远附着他,凌驾万物之上——无论古今,哪个有志男儿没这样想过?但身躯深处的一个潜意识却不断地反弹,挣扎,提醒他掌握世界的不是他,而是他背上的人。
强弱立判,失去长武器的那十余骑兵在马上不知所措,战也不是,不战也不是,便见李成军中大旗再摇,几十骑赤膊大刀手呼啸冲来,气势远胜前者,乃是李成亲自调教的亲兵,俱是杀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便听惨呼连连,先前的骑兵转眼死于自己人的刀下,完不成任务,便是死,好严酷的治军手段。
他再次动了,他本来都有点喜欢背上的人了,纵横天地,谈笑退敌,真乃宗师风范,但那十余骑兵的死给他浇了一盆冷水,有人因为“他”送命了,这个“他”包含了他与轿中人,心中下意识地辩护:不算,是他们自己人杀的……
随即,他感到了右手一阵温热,目光起处,一串长长的红珠儿划过眼帘,一股熟悉的味道冲鼻而来——血腥味!他的脑袋“轰”了一声,思维停顿了,感觉麻木了,在他悲哀的视线里:他以手为刃,一圈又一圈地划出,周围肢体横飞、头颅破裂,大刀手们的垂死嘶号在耳边拉长,宛若地底幽魂……他终于又“杀”了,而且是大开杀戒!
天哪,他破誓了,曾信誓旦旦地喊出“不杀”口号的他,正在天下豪杰面前公开杀戮自己的同胞,真是天大的讽刺啊!那每一声哀号,都似一记响亮的耳光击在他的脸上,都似一根浸水的鞭子抽在他的心上。
以“不杀”创史人身份骄傲的他,竟第一个违背了自己的信念,支撑他的世界轰然倒塌了,他感觉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创史人”?我呸!被捆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才对!
眼前变成一个地狱修罗场,而他——变成了一个魔鬼终结者,终结他人的性命,也终结了自己的信念。
“不!不是我!”他在心中狂呼着:“我没有杀人,是你杀的,你这个杀人魔鬼,你可以不杀的,为什么要杀!”
忽然,一个仿佛来自心灵深处又好像来自九天之外的声音毫无感情地响起:“小子都看到了,我不杀他们,他们同样要死,死于我手,死于他手,有何分别?再则我便滥杀有如何,成大事者,岂可拘泥于小节。”
他在体内咆哮反驳:“成大事者照样可以不杀,纵使天下人都做不到,但我却能做到。”
这般牛皮顶天的大话倒令那声音发出情绪波动的哂笑:“不杀?我倒第一次耳闻……
笑话!非常时行非常事,不杀之道怎可行于乱世,你不正在杀人么?“
仿佛为了证明似的,他的右手在一个大刀手身上穿膛而过,那兵士的临死目光瞪视着他,令他无所遁形。他发出无助的哀号:“魔鬼!是——你——陷——害——我!”
腥风血雨过后,“他”的身边已无一个活人,他看着自己血淋淋的右手,恨不得一刀砍下它,完了,他现在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在外人眼里,他已不仅是一个大汉奸,更是一个嗜血的大魔头,只怕天下人都容不得他了,莫须有的“和氏璧”成了他唯一的护身符了,一旦真相暴露,便是他死无葬身之日!
李成军丝毫不为部属的战死所动,第三次摇动大旗,出动已达百骑,其意昭然若揭:以兵士的血肉之躯消耗明日小子的内力,待他真元耗尽后一举拿下。这一战术虽不高明,却是行之有效,毕竟在和氏璧有着落之前,谁也不想真要了他小命。但这小子的表现端的令人恐怖:以单手之力,连杀数十人,若是他空出双手,那还了得,他如此维护那鞑子郡主,莫非两人真有什么苟且之事?
见识了战友惨死的第三批骑兵皆抱定破釜沉舟之心,来势更为凶猛,而且约好似的,兵器皆往他背上的新娘子招呼,攻敌必救,好策略!这倒确实是他的“弱点”所在,他暗自高兴,恨不得“轿中人”早被收拾了才好。
然而,又是一场众不敌寡的大屠杀,只不过他终于动了双手,而时间也延长了些,那“轿中人”如漆似胶地抱住他的脖子、夹住他的腰,一副生死相随的亲热之态,他心道:老子的名声想不大都难了,说不定后世的史书上已经新增一笔:大宋某年某月某日,金贼明日于楚州城外屠民无数……苍天啊,你太抬举我了……魔鬼,看你能撑到几时?“
那声音再没有应他,但他体内的气流源源不竭,毫无减弱的迹象,便见李成军的大旗又开始摇动,他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忽然一声清啸传遍全场:“且慢,我来会会竖子!”
只见一相貌清奇的中年算士越众而出,正是君不见君,这位义骨仁心的大侠不欲见无辜惨死,终于出面了,“君不见七侠”七侠的名头甚响,李成军的大旗顺水推舟地停止摇动,私底下只怕巴不得有人接这个烫手山芋哩。
看着这个曾照顾他、器重他的大侠一步步向自己走来,看他的眼神充满了痛惜,他才知道,下一个对手竟是自己一向敬畏的君不见君,他该怎么办?他只想解释,话到嘴边,他才发现自己口不能言,只有用真诚的目光看着对方,希望君不见君能看出他的身不由己。
但君不见君已不愿跟他说话,甚至不愿看他的眼睛,只道一声:“看剑!”
“苍啷”一声,一柄长剑似一道彩虹破空袭来,他眼一花之后,才发现身子平平退了几步,全场一片喝彩,这是“他”的第一次后退。
君不见君晓得明日小子现今的功力已在自己之上,对明日的复杂感情又无法做出七侠围攻一子的决定,故单身上阵,但一出手便是七侠合创的绝学“君不见诀”的惑敌之招——“高堂明镜悲白发”。
这招以大自然的光为原理,耀花敌人的视线,抢得先机,眼看小子退后,当下不再犹豫,毫无保留地使出杀招——“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一招有如水银泻地、又似大江奔腾,气势磅礴,几乎无懈可击,“他”只有再退。
见君不见君占了上风,又是一片喝彩。
当事人却没这般感受,君不见君暗暗心惊这两大奇招连对手的衣脚都没沾到,实乃平生罕见,而对手已在蓄势待发,一旦出招,必是雷霆之击,君不见君绝不能让“他”
抢回先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