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日月记
法下得了手。
至尾声处,那千古传诵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之际,表情丰富的他恰倒好处地从眼角处流出两颗晶莹硕大的“珠泪”,不无暧昧地露出长相厮守之意,余音未绝,三相公立刻发出一声长长的鼻音娇叹,那柄剑无力地垂下:“你走吧。”
他差点笑了起来,三相公的反应跟《大话西游》里那个听了最完美谎言之后的仙子何曾的相似,他知道自己逃过了这劫,暗暗得意,寻根溯源,还是可人儿救了自己——用她的名字保护了他。这一点,若是说给任何人听,只怕也无人相信。
他用尽心机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了,他真的很想离开这个被他蒙骗一时的丫头,生怕她何时又转回了杀念,却又知道不能,现在她可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他失血过多的身体极度虚弱,不要说跑了,连走都走不了几步,只要被人发现——无论是金人还是宋人,他的下场自己都不敢想象,尤其知道真实情况后的金军与伪齐军,只怕很快就要出动。
他心里话:“姐姐,我要是能走就好了,你可不能不管不问啊,留下我独自一人在这虎狼环顾的地方,那跟杀了我没什么两样。”
这话他当然不能说出口,会破坏他刚塑造的形象的,他“毅然”地转身便走,恰在这时,从金营那边冒出无数的火把,火龙般地蔓延过来。
他明白一定是回营后的轿中人派人捉他来了,他摇摇欲坠起来,这倒有一半不是装出来了,果然,三相公在他倒地之前扶住了他,他嗅着少女的体香,一阵莫名的自责:人家一片真心待你,你还如此骗人家,良心上过得去吗?唉,只好再受一次这显然已爱上自己的丫头的救命大恩了。
逃往东南方向,他趴在她的背上,心道老天有眼,背人半天,总算轮到被人背了。还好是黑夜,否则那混血或纯种的海冬青一上天,包叫他俩无所遁形。
不过也不妙,身后那些火把越来越近,显然都是骑兵,其中有些火把来势甚急,应是萨满教的高手们,背着大男人又无坐骑的三相公的轻功大打折扣,很难摆脱了,怎么办?他忽然俯耳道:“潜往金营。”
三相公一楞,不由琢磨他的用意,他忙不迭地加了一句很后世的格言:“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是我们逃命的最佳方向,若你发觉有异,可以立即杀了我。”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三相公一再被这小贼嘴里蹦出的稀奇古怪的劳什子所打动,脚步慢下来,想起他那次破金人伏兵的策略,同样是反其道而行之,再一思量,这不合常规的一着定大出金人意外,只要小贼不是引她自投罗网,倒真是条好计,反正发现不对,第一个便取他小命,量他不敢妄动,三相公当机立断,掉身回行。
虽然因为出敌意料,比开始时的亡命狂奔相对安全些,可也不轻松,他俩或伏或纵,逃过好几次险情,终于通过最后一道搜索圈,一头闯入了金营所在的孙村。
但见村落中旗幡林立,遍布帐篷,隔十多步就插着一根火把,人影憧憧,已相对稀少多了。
熟悉金军扎营规律的他提示着三相公在金营里绕来绕去,借守夜火把的阴影掩护,避开巡逻队,直欲穿营而过,往相反的方向逃往。
三相公背着他,剑在手中,一是为了防止撞上金兵,一是为了威慑他的。他如何不晓得,只祈祷不要节外生枝,赶快通过大营。
一路还真是顺利,不多的巡逻兵远远便可避开。其实也是运气,至少有一半的金军被派出去搜寻明日,留守的金兵当然想不到一场大胜之后还有人敢潜入大营,难免有些松懈,给他俩钻了空子。
俩人行的是直线,因为这个距离最短,就在潜至大营中央之际,忽闻对面一阵人声传来,俩人顿时吃了一吓,难道着了痕迹?
他侧头一看,身边的营帐中豁然有一座最高大的帐篷,他认出这是挞懒的帅帐,按他的思维,可不是越危险就越安全,当即提示三相公往那里掠去,谅无人敢搜查主帅的大帐。
帐门外仅有两名铜甲侍卫,他心中大喜,天助我也!这大战刚停之际,挞懒一定没在帐中,否则不会仅有两个守卫,正待让三相公从帐后钻进去,忽然看到帐顶那面巨大的绣金帅旗,心中又一动,低声问三相公能否上到帅帐顶上去,那面绣金帅旗将成为最好的遮蔽物,更可看清四周形势,寻找出路。
三相公背着他如何能跃上这高高的大帐,竟难不倒她,三相公一路只听不答,当下也是点点头,接近帅帐,寻个阴影处,插剑还鞘,双手往弧形的牛皮帐上一贴,壁虎似地爬了上去。他又惊又喜,这丫头的绝技真层出不穷,一个不光彩的念头浮上来,若真收服了她,岂不身边有了一个高手保镖,可是收服的方法呢,除了……他暗骂了一句自己不是东西,便不敢胡思乱想了。
那人声直往这里而来,呼啦围住了整个帅帐,更有一批人入帐搜寻了一遍,幸亏没藏在帐中,他的一念之差竟救了他俩,帐顶帅旗下的他庆幸不已,同时又心惊肉跳,是否真被人发现了痕迹?他感觉到身边的丫头剑已出鞘,显然只要他稍有异动,便对他不客气。他暗暗叫苦,一声不吭,生怕惊动下面的金兵。
人声渐渐安静下来,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好生守在外面,不准任何人靠近,某家与执事有要事商议。”
“遵大将军令!”下面的金兵轰然接令。
竟是挞懒,原来其确实未在帅帐内,故入帐前先派人搜一遍,大约防备刺客吧。这些女真话他听得甚是明白,却不敢翻译给三相公听,因距离太近,一出声便会暴露目标。
那一排排的脚步声往外散开,在四周警戒,三相公也看出了形势不是针对他俩,身体放松了,他吃了定心丸,轻轻地用手将三相公的剑推回了鞘中,她没有抗拒。
执事?莫非是秦桧,挞懒和秦桧有何重要之事,竟不让外人靠近,他的心又扑通跳了起来,直觉这里面大有名堂,若是计划什么阴谋的话,真天赐个良机给他揭破。
他忙附耳在帐皮上,想听他俩商量什么,可是牛皮帐那么厚,又怎么能听到,他正着急间,三相公见了他的举动,掏出一把匕首来,在帐顶轻轻一旋,现出一个小口,里面的人声清晰传出。
是挞懒的声音,却用汉语说话:“……想不到以教尊大神的身手竟受了伤,这岳飞真是厉害,南朝出此人物,只怕我大金再无以往风光了。最可恨那瓮中之鳖的明日也逃脱了,教尊说他受了伤,逃不得多远,可到现在也无消息,这小子机灵似鬼,只怕逃脱了……”
他立刻明白了,那陷害他的轿中人竟是大金国师——萨满教教尊,难怪如此厉害。另一个汉人声音响起,果是秦桧:“大将军放心,这小子现在四面受敌,能逃到哪里去,教尊大神好妙计,放出一个风声,便引这小子入套,引来了红巾儿的几大主力,更陷明日于绝境,现在天下人都以为这小子投靠我大金,他只有死无葬身之地的份儿……”
这番话传入两人耳中,三相公无比诧异地抬头看他一眼,虽然很多环节尚不清楚,但这两个金人高层之间的对话间接证明了他并非她以为之人,两人中的一个应是汉人,金人中有高位的汉官也不罕见,以汉制汉正是大金的国策之一。
接着小口的微光,他看清了三相公的表情,直到现在,这才算两人的真正照面,她一身宋兵打扮,娇俏飒爽,正露出一脸的惊喜和歉意,不好,这丫头发觉他不是汉奸,再也没有防碍她喜欢他的理由了。
他的头大了,又想:老子的冤枉给你知道又如何,你人微言轻,不比君不见君的证明有分量。哼,还差点让老子做了冤死鬼,不过,现在是将功补过了。
挞懒接着道:“只是这明日一失,某家的大计不得不要做改动……”
他心中一动,什么大计,竟跟自己有关系?
下面两人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他一点也听不见了,一定是商议那大计了,他急得不行,却见三相公听得聚精会神,柳眉大皱,他想起习武之人的听力远胜常人,三相公一定听到了,恨不得叫她听一句,说一句给自己听,可又不现实,他只好暂且将这念头压下,反正她已不当他是敌人了,脱身后再问她不迟。
下面的声音又大了起来,他晓得错过了最重要的部分,有些心不在焉,盘算着离开之策,忽然一个熟悉的词传上来:
“……莫须有?这乃我家乡的方言哩,意思是也许有,小子是什么意思,和氏璧明明被他盗去,怎么又成了莫须有了,难道——被别人偷去了?这小子古怪精灵,怎会被人偷去,是了,他一定藏在极隐秘的所在,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位置,所以才说莫须有……此事一定要保密……”大汉奸秦桧似自言自语又似对挞懒解释。
原来他骗过轿中人——萨满教教尊的这句话作为军事机密传到了这里,哈,谅你秦桧奸似鬼,也喝了老子的洗脚水,怎么也猜不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挞懒一拍双手,“好,咱们这个大计就叫‘莫须有’吧,哈哈,执事,此计一成,天下尽在掌握矣,事不宜迟,尔明早便动身南下,某家已安排好一切,尔回帐收拾行装吧……唉,休忘了今日之约……”
只听扑通一声,“咚咚咚”几大响,显然是跪地磕头的声音,秦桧的声音响起,竟是痛哭流涕,嘿,大汉奸也会伤心:“大将军大恩大德,小人衔草难报,若忘了今日‘莫须有’之约,秦桧生背疽而忘……”
听到这,他不禁冷汗淋漓,这大计——应该叫大阴谋是什么?为什么叫“莫须有”,难道陷害岳飞的“莫须有”竟从这里而起,不对,他们又怎么知道岳飞以后将成为大金的心头大患,不可能,挞懒和秦桧绝不可能知道未来的事。
那么,这个大阴谋又是什么,又怎会跟自己有关,天下尽在掌握矣?难道跟和氏璧有关,他恨不得立刻叫三相公说出她听到而他没听到的那一部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定是个惊天大阴谋!
他无意中听到了这个天大的秘密,这就是后世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秦桧南归之迷?难道所有的一切因自己而起?天哪,这就是还原的历史真实面貌?他看着秦桧的身影渐渐远去,竟有一种看历史剧的感觉。
只听挞懒在下面踱来踱去,少有地失去了以往的沉稳,仿佛十分兴奋,不一会儿,挞懒招旗牌官入帐,给其一道令苻,发布了几道不寻常的命令,都是女真话,三相公没听懂。
然后,挞懒又唤进了一个女真少妇,他以为这老家伙要找女人陪宿了,谁知挞懒只是异常和蔼地问了一些话,他听得甚是明白,心头一震,便看着那少妇往不远处的一个帐篷去了,他看着那处,神情异样,目中有泪光闪动。而一心留意下面动静的三相公没有注意到他的变化。
却听下面传来衣甲披挂之声,不一会,挞懒出现在帐外,大声发令:“都随某家去搜寻明日去……”
挞懒做梦也想不到其要找的人就在头顶之上,率领部下迅速消失在火把如星的黑暗里,看来金军要彻夜不休了,此刻不走,更待何时?
三相公背着他滑了下来,他忘了自己要问她听到的那部分最关键的谈话内容,只是呆呆地看着一个方向。
他发现那方向离自己越来越远,才发现三相公正背着自己迅速离开。这时,前方有一队巡逻兵经过。三相公躲进了暗处,浑不觉背上的他眼神闪烁。
他终于下定了决心,突然控制不住地大声咳嗽起来。那队巡逻兵立刻被惊动了,纷纷吆喝起来,往这里奔来。
三相公大惊失色,若非刚才金人的谈话证明了他的清白,只怕以为他是故意暴露形迹,但现在,她只以为他被牵动伤势而失控,虽然事实是:他是故意的。
他在金兵到达之前飞快地在三相公耳边道:“小月,你立刻出去引开敌兵,否则,我俩便命丧于此。”
他这话没有丝毫夸张,一旦金兵同时发现他俩,认出他来,必将倾全力袭来,即便三相公再高的武功,也逃不脱力战而死的命运。若她先行露面,便可引开对方,而金兵至多当她是宋人探子,能捉则捉,不能捉赶走也行。
三相公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她无奈地将他放下,留下一句“等我回来救你”,便出现在一个帐篷的顶上:“鞑子有种追来,本姑娘杀你个片甲不留。”
他听着三相公引着巡逻兵往另一个方向越去越远,并没听依言留在原地等她回来救自己,而是直起虚弱的身子,一面往一个方向挪去,一面不停地鼓励自己:“站直啰!别趴下……”
挞懒帅帐往北约百米距离的帐篷中,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