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王朝
潜伏而行的两支万骑队,不仅避开了自由军团斥候队的侦察区域,而且连先锋官乔伊赛都瞒过了,只有兹波林、普内尔和伊萨等塞尔高级军官知晓。
苏来尔人并不知道,除了本军之外,尚有两根戟刃,与自己平行着朝敌军突刺而去!
“真不知道,咱们的鬍鬚公主什么时候能与盗匪们不期而遇哩!”
普内尔咧嘴一笑,从衣襟里掏出怀錶。
时针正指向上午九点。
第十九集 第七章
数日前曾在鸡鸣镇遥相对望的两军,今天又在青衣镇前的原野上聚首重逢。
天边,一抹阴云缓缓飘来。
地上,两队人马静静的对峙。
空旷的平原上死一般寂静。
然而这种战前的静谧犹如集聚了全身力量将要扑出的猛兽,给人以巨大的压力,拉扯着双方将士本已绷紧的神经。
庞大的敌军挡在路上,乔伊赛当然不敢发动进攻,他一面赶忙派人向身后的伊萨告急,一面命令骑队结阵防禦。
几天来,乔伊赛多次要求伊萨跟上自己的部队,但对方总是以种种借口推辞,并以骑兵总指挥官的身份和军界老前辈的资格,命令乔伊赛照常行军,不得延误行程,否则军法从事。
到现在,乔伊赛方才醒悟过来,兹波林说的敌军主力在黑巖城,路上只有小股敌人骚扰,苏来尔人正好可以展现自己的勇武等等话语,都是无耻的谎言。
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借巴维尔之手,发泄个人的怨恨,把盟友当作喂饲敌军的肉饵,让塞尔人踏着自己的屍体摘取胜利女神的桂冠!
望着严阵以待的敌军,心头遭受着愤懑与恐惧的双重夹击,苏来尔王子蜷缩在马背上,身体像打摆子那样颤动,只凭藉两手紧揪马辔,才没让自己摔下马去。
主将根本没有心思指挥战斗,但苏来尔王国却为他们的王子殿下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副官同行。猛然与以逸待劳的敌方大军遭遇,苏来尔骑手在副官的呵斥下,在距离敌军约莫六百米处的地方,迅速组成一个防禦型的圆阵。
虽然没有经历过艰苦战争的考验,但有“仪仗队”之称的苏来尔王子亲卫骑兵们,在没有外来干扰下,变阵还是非常快速的。骑手们佈成一个四环的同心圆,最内环处,五百精锐枪骑,把瑟瑟发抖的王子包在中心。
幸好,尽管乔伊赛和苏来尔骑兵都吓得够呛,但拦腰挡道的独眼龙,同样没有开战的意愿。
自由军团雄厚的兵力当然可以一举歼灭面前的这一万苏来尔人,但好不容易结好的战阵,也会因此而乱成一团。 塞尔主力骑兵未到,过早地与敌人开战,显然对后续作战不利。故而巴维尔命令全军继续稳守,不得自行出击。
然而,主帅的意志只有得到部下的严厉执行,方才能发挥出战略战术的威力。而这,却恰是欠缺正规会战经验的自由军团战士们的弱点所在。
当期盼已久的敌军终于出现在面前时,自由军团的战士们也停止了议论和喧嚣,睁大眼睛遥视前方那一大片披着铁甲的战马,以及马背上身穿天蓝色镶着金边盔甲的敌军骑手。
一万苏来尔骑兵,在平原上摆开阵形,占地面积不比四五万步兵少,架势倒也不弱。平素不是躲在暗处窥探,就是倚靠人多势众围攻,义军战士们尚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平视如此众多的敌军。
首回碰到这种场面的自由军团将士们,开始变得有些躁动不安,看到前面的敌军出现,心儿就像系着皮带的猎狗望见一头野兽那样鼓噪起来,砰砰地在胸腔里乱蹦乱窜。
大多数人急促地呼吸着,身上的铠甲彷彿变紧了,勒得全身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只有巴维尔、乌丁、也迅、梅萨、瑞奇等极少数曾跟随丹西征战四方,经历过大军对垒廝杀的老战士能保持严肃而冷酷的面容,知道前面的任务是多么的沉重和可怕。
战前的焦虑,在炙灼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这是一场比战争还要令人难熬的精神考验。
一旦置身沙场,作了第一次砍杀后,士兵们除了砍杀就不会再考虑任何事情,但像这种战前的僵持,让士兵有充分的时间去感受去思考战争的残酷和死亡的恐怖。
无数的心里活动,开始涌上心头;各种非理性的冲动,在脑海中激荡。 除非久经战阵的老兵或训练有素的部队,否则难以承受这种重压。
大多数人都涌起赶快上前杀敌的冲动,何况,眼前的敌人明显少于本军,局面跟过去游击战士们以多欺少的群殴老套路完全相符。
但这种念头的产生,不是勇敢,相反的,却是怯懦的逃避。
老兵们经受得住这种折磨,平息心头的怒涛,坚定地等待最有利的战机来临。 而未曾有过这种经验的人,却只想赶快上前迎敌,让暴戾的屠杀占据心神,以摆脱眼前这无法承受的心理重压。
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苏来尔人强作镇静的时候,他们面前十几倍的敌军却比他们还要紧张难耐,简直有些度日如年。诚如兹波林战前所算计的那样,把苏来尔人摆到前锋位置,就等于在几十万条愚蠢而缺乏训练的家犬面前扔下一块肥肉、一根骨头,反让叛军自乱阵脚。
不,面前这个圆形的苏来尔骑阵,就像一枚大铜钱,抛掷在嗷嗷待哺的乞丐面前,给他以无法拒绝的诱惑。又像一块大磨盘,给他们沉甸甸无法承受的重负,又压擦着战士们的神经,要把他们的自控力碾成粉末!
自由军团的将士们,两眼充血、面容紧绷扭曲,把武器攥得极紧,好像要把它们捏出水来一般。
不,这不是剑柄、矛桿里流出的水,而是战士们自己手心上冒出的汗!
这场神经战对峙了将近十分钟左右,猛的,从自由军团右翼扑出一支部队,嗷叫着冲向苏来尔骑阵!
“他奶奶的!奥兹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蛋!”指挥高台上的独眼龙气得暴跳如雷:“赶快把他们截回来!”
脾气暴躁的屠夫奥兹,不仅控制不住下面人的求战要求,反而自己也无法忍受这样的冷战局面,擅自带人发起攻击!
在这一侧的卡文和奥兹都未曾指挥过正规会战,缺少战将的巴维尔特地在这一翼设置两名指挥官,掌控的兵力也是最少的一支,可这里还是出事!
受巴维尔之令,中军本阵跑出一支百人中队,力图在不守军令的右翼部队与敌人接触之前把他们劝回军阵。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战前气氛下、在这种传导失灵的指挥体系下,反倒更加坏事。
当他们冲出去的时候,周围的中军本阵将士们误以为战斗开始打响了,一些中队长、大队长也带着队伍冲出阵地,闹哄哄地扑向敌军!
这一下,局面变得混乱而不可控制了。
受思维惯性的影响,看到前面的队伍跑向前方,眼前腾出一大片空地,后面的部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也迈步前进。 一支队伍动了,往往就带动身后的其他队伍跟着启动。
彷彿一只魔鬼之手在恶意地驱动,让严密的自由军团军阵产生了多米洛骨牌般的连锁反应,对南部主战场有决定性意义的,着名的青衣镇战役就这样在莫名其妙中打响了。
右翼和中军扑出去的部队已经跟苏来尔骑阵发生了猛烈的碰撞,两军混战在一起,只有左翼在曾有过惨痛教训的乌丁的严密看管下,尚保持着纪律,巍然不动。
局面已经失控,战争像脱淼囊奥硪谎辉侔粗富庸伲前醋约旱谋灸茉谛卸?br /> 巴维尔心理很清楚,出现这种危险的局面,就如面对汹涌氾滥的洪水一样,惟有疏导而不可死着心眼去拦阻,否则只能让混乱的形势更加不可收拾。只有顺应这股本能冲动,才能慢慢地将野马套上绳套,加以驯服,让指挥权和控制权重归自己的掌控。
故而尽管他很不情愿,但还是命令中军留两万人,左军、右军各留一万五千人,驻守原来的阵地,其他六万部队全部向前突进,进攻苏来尔人。
巴维尔临时改变战略的意图在于,趁敌人主力骑队未到的短暂时间,迅速以人海战术淹没和消灭苏来尔前锋骑队,然后马上返回有利阵地驻防。
这一计划应该说还是有希望实现的,因为苏来尔人虽然训练有素,但作战经验同样缺乏,不知道如何适时地进行复杂的战阵转换,在汹涌扑来的六倍自由军团将士的进攻下,圆环的最外层已经变成了一片混战的格局。
混战是对士兵素质要求最低的一种战斗方式,目前训练程度下的自由军团,非常欢迎这种类型的战斗。 它不需要什么技巧,就是一个劲地砍砍砍。
它也不需要指挥官操什么闲心搞换形变阵等战术动作,哪一方的人更多、哪一方的士气更高、哪一方更不怕死,哪一方就自然而然地能夺取最后的胜利。
苏来尔人的大圆阵变成了一个吸收生命的大漩涡,一口搅拌着血肉的大圆锅。
无主的战马在乱冲乱撞,骑兵和步兵砍杀击砸、搂抱扭打,战线犬牙交错,人肉、马肉,人血、马血混着泥浆和野草,煮成一锅暗红色的肉粥。
痛苦的呻吟、惨烈的尖嚎,恍若地狱之门洞开,跑出无数恶鬼在嘶叫;剑矛相击、刀斧互斫,钢铁的撞击声刺得耳膜发痛;咚咚的鼓声和呜呜的号角声点缀其间,共同交织成一片可怕的轰鸣。
自由军团将士仗着六倍的人数优势蜂拥而上,像贪婪的狗熊一样撕扯、啃噬眼前的苏来尔大肉饼。苏来尔人则拚死抵抗,拖长覆亡的时间,等待援军前来解围。
就像剥洋葱皮一样,苏来尔圆环阵被缓慢地一层一层地剥落,吞进自由军团的肚腹内。
为了存活,苏来尔人也在困兽犹斗,一边收缩,一边反击对手。
两军除了面前的敌人外,双方都在与时间作战,看谁能坚持、谁更有毅力。
两个圆环已经被咬碎,两层洋葱皮已经被剥掉,只要冲破第三层圆环,尊贵的乔伊赛王子就会裸露在卑贱的农民军的矛尖和刀锋之下。
围攻部队欢叫着踩在敌人和自己人的屍身上,继续朝第三层圆环防线发起冲击……
巴维尔也偷偷地松了口气,刚才皱得像苦瓜般的老脸,此刻也开始舒缓起来。
不过,当他的独目从紧张残酷的战场上挪开,转向远方的地平线时,全身就像电击般猛然一颤!
白杨大道上的尽头,出现了一桿绣有硕大独角兽图像的军旗……
大旗后面,攒动的马头影影绰绰……
伊萨率领的塞尔人主力骑兵赶到了!
此刻,时针指向十点三十五分。
“那人是谁?”
一直呆望着市政厅正门的拱顶和雕花圆柱出神的罗嘉斯,突然手指下方。
摩那狄凑到窗前,隐约见到一个体态伟岸的商人装束的人,转进一条巷子,消失在主街的拐角。
大会期间,市政厅前的主道及其周围街巷,都被惊雷佣兵团彻底封锁,隔绝交通,不许行人车队穿越。
罗嘉斯等人也是很早就订下旅馆床位,提前进驻,待在旅馆里不出门,才得以能够获得这么个隐秘而近距离的窥察场所。然而这个人,却能于此刻在主街上自由穿梭来往,显然有些古怪。
“没看清楚。”摩那狄皱起眉头:“认不出来。”
“或许是我多疑了。”罗嘉斯回身给自己倒杯奶茶:“不过虽然隔了这么远,看到他的模样,我还是能感觉到此人身上那股阴戾之气,给人以不祥之感。”
“哦?”摩那狄有些犯难,在商贾云集的圣杰西城,想查出某个面貌不清的客商之来历,犹如大海捞针一般。
罗嘉斯啜几口奶茶,不再言语,返身又踱到窗边……
伊萨心里不能不佩服兹波林的调度和计算。
巴维尔和别亚毒辣阴狠,随机应变,指挥作战灵活而不失严谨缜密,依稀有名将的风范和气度,假以时日,成为名将也在意料之中。
然而,这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令独眼龙忽视了他手下那支军队的素质,自不量力地作出蛇吞象的举动——与本军正面会战。
这是一个典型的军不配其帅的例子。军与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强大的军队被无能的统帅指挥,就像让一只绵羊来领导一群狮子,迟早会把部队带入绝境和亡途。
同样,统帅的战略战术再精妙,如果部队能力太差,也只能面对沙场空自嗟叹。
深悉敌我双方特点的兹波林,以最简单、最明瞭的方式直击对手要害——跟自由军团比试基本功。
摆到前锋位置的苏来尔骑队则既是诱饵,又是试金石。现在,它已经检验出了结果,自由军团在这场试探中得到的成绩是——不及格!
伊萨指挥骑兵的年头比独眼龙巴维尔的年龄还要长,面对眼前这种形势,他几乎无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