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传说
把家里的事摆平之后,张小桐和我开始马不停蹄地为太阳电子的下一步发展做准备。由于资金已经足够,AST的代理被我们顺利拿下。此时的代理合同上还没有硬性规定销售额的条款,张小桐给刘明耀去电话,指示先联系几家比较大的企业看看。
品牌代理的优势很快体现出来,听说是授权代理,很多大企业慕名而来。我和张小桐开始把太阳电子分成两个部门,租了一个高层写字间成立业务部,刘明耀负责业务部的所有事务,三好街的门市则干脆买下,作为零售门面存在。这样一来二去,人员扩招到接近30人,营业额也跟着水涨船高。
93年初是中国企业对品牌电脑需求量最大的一年,也是品牌代理商利润最高的一年,正因为这样我们才选择在这种时候放弃蛋糕生意转投电子业怀抱。我估计着,93年如果行了我们可能就真的行了,94年可以做电器啊,VCD和大屏幕电视该流行了。
AST代理的初步成功显然刺激了一批人,93年4月,IBM开始在三好物色合适的商务代理。在我看来,IBM更多的卖点应该在商务整合和电子商务上,可惜现在中国环境不对,他们没法发挥长处,将来又会有麦肯锡和普华永道插一脚,他们也始终只是能卖电脑。
有“公费笔记本品牌”之称的IBM因为曾与太阳电子谈得不甚高兴,干脆没再搭理我们,我也懒得去管,反正丫也成不了大气候,笔记本市场还不是被其他几个品牌挤得没什么脾气?我和张小桐指示刘明耀死啃HP,怎么也要把这个牌子拿下。将来笔记本电脑必然是廉价市场的天下,至于SONY?想都不要想,我将来会在游戏市场收拾它到渣。
开学之后,另外一件事也如最初所料发生了。
父母失和,所有家庭的悲哀。单亲家庭的萌芽。
我每天看他们打来闹去,以前年纪小不太理解为何能在一起生活的两个人会一每天吵架为乐,现在倒是明白了,却还是找不到解决办法。
大多数时候我会选择眼不见为净,找张小桐四处闲逛,打发时间。
我知道,这样拖拖拉拉一年之后,他们会离婚,这样也好,对我来说是个解脱。
1993年,多事之秋。
第十六章
93年中国游戏产业差不多起步,互联网94年接通,93年制定域名规则,93年微软进京,93年机构改革,教育改革,93年首次控股风波,93年铃木入驻中国,93年华义成立,93年中国第一本电子游戏杂志出版……
1993年,太阳电子成为三好街第一大电子产品批发零售商。
时间就这样不经意间慢慢流逝,我每天对着班上的同学嘻嘻哈哈,离开学校马上变身成稳重的决策者,和张小桐在一起则要化身成幽默风趣的朋友,跟郭振杨远哲他们玩的时候又是懂得找乐的娱乐爱好者。一天时间分几份,仿佛大块点心掰开吃,太容易消化。93年要做的事不多,我全心全意把精力投入到巩固太阳电子目前各项成绩上。张小桐则在父母面前开始装乖乖女,时不时指点一下拿着红包分别去创业的大伯母和姑父。
93年上半年太阳电子的主要业务集中在整机批发上,现在离装机热还远,品牌整机批发的需求量远大于个人装机。AST差不多是所有牌子里性价比最高的,我按2000年之后所谓家电电脑的高标准低性能宣传方式搞了几次推广,效果倒也不错。很多企业看性能差不多价格便宜3成就都来找我们。我亲自给张小桐设计了一系列平面广告,其中包括面对家长的“出名趁早——电脑与你的孩子”。张小桐乐得听我摆弄,拍了很多清新可人的照片,就这么胡闹,我们居然整合出了一个使用国外核心技术的独立品牌“少年梦想家”。
“少年梦想家”是个不错的概念品牌,可是我们没有实体制造流水线和技术人员,这方面只能靠外援。我粗略想了一下,先让刘明耀负责招聘,现在的太阳电子今非昔比了,财大气粗地在报纸上直接打了招聘广告。我和张小桐趁5月大假赶过去亲自面试,刘明耀直到现在才明白,原来张小桐身边这个看起来跟屁虫一样的小男生也是决策者之一。联想到张小桐一年前出人意表的种种表现,刘明耀已经见怪不怪了。
招聘在5月2日开始,所有人都奇怪为何太阳电子会在放假期间招聘,这些人恐怕想破头也想不到是因为太阳电子两个说话算的只有在放假期间才有时间吧?
我和张小桐照例在5月1日晚抵达,第二天早上神清气爽地去公司,由于新业务部的前台小姐不认识我们,张小桐被非常礼貌地提醒:“对不起,请问您找谁?”
我忍着笑,对张小桐说:“告诉她,我们是来应聘的。”
张小桐对前台小姐微微一笑:“我是来应聘的,请问刘经理在吗?”
前台小姐摇摇头:“应聘还没开始,对不起,我不太方便告诉你刘总在哪。”
张小桐再笑笑:“没关系,可以借用一下电话吗?”
前台小姐把电话推过来了:“请不要超过三分钟,不能打长途。”
我双手环抱:“制度定的不错嘛。”
张小桐拨了刘明耀办公室的号码,对我说:“臭美什么,不就是你写的吗?”
前台小姐没听清我们说什么,不过听张小桐说:“刘明耀,我们到了,在门口。”的时候,眼神已经变了,她仔细看看张小桐,再看看公司门口的大幅海报,结结巴巴地问:“您,您是张总?”
张小桐笑着点点头:“谢谢你。”
前台小姐傻傻地点点头:“没,没什么张总,我只是做好自己的事……”
刘明耀从经理室一路狂奔到公司门口:“怎么这么早就来了?不是说9:30开始吗?”
张小桐拉着我的手进去:“做面试官的应该早一点到。今天面试在哪里进行?”
“会议室,我刚让人去准备坐的椅子去了。等一会大厅里人太多,估计照顾不过来。”
“行,咱们过去吧。”
会议室被布置过,面试的椅子和面试官的距离大概有5米左右,张小桐和我刚坐下,刘明耀已经递上厚厚一摞简历,告诉我们:“这个顺序跟入场顺序是一样的。”
我们点点头,张小桐把简历先给我,我开始匆匆浏览。
刘明耀见我熟练地翻阅简历,大概明白了这次招聘主要决定权在我手上,遂对我说:“现在应聘的学生好像都很下成本,我们甚至收到几份个人写真集。”
我听了吓一跳:“现在就有人拍写真集找工作了?真领先时代……”
张小桐和刘明耀都没听出我这句话的毛病,我暗叫一声好险,继续低头看简历,把认为值得记的资料都记下来。没过多久,面试开始了。
其实我们这个面试算是有点难度,大部分人进来第一眼看见前面坐了三个人,刘明耀还好,张小桐也罢,看见我还能保持正常表情的都被划进“强者”范围了。能接受被一个看起来也就10岁左右的小孩提问,已经不是一般人。
张小桐和我负责提问,刘明耀基本上属于陪坐,我问的问题也很刁钻,比如第一个进来的是个戴眼镜斯斯文文的女生,我劈头第一句就问:“你写简历用了多久?”那女生当场愣住,我继续问:“你认为自己简历上最吸引人的部分在哪里?”
女生被我问的说不出话来。我继续说:“你的自我介绍里说自己进行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告诉我一些具体事例,我们可以求证。”
张小桐低头问我:“你怎么知道她简历不是自己写的?”
我微微一笑:“你就不知道现在已经有简历模版这种东西了。”
看女生答不上来,刘明耀随便问了几个很大路的面试问题,让她回去等电话。谁都看得出来,她肯定是没机会了。
第一个过去之后,第二个看上去非常自信的男生入场,我继续扮演挫锐气的角色,很直接了当地问:“你做过几份工作?”
男生没想到竟然是由一个小学生来提问,愕然呆了一下,回答道:“六份。”
“平均每份工作的时间?”
男生脸上开始有汗:“三个月。”
我挥挥手:“我没有问题了,刘经理你来问吧。”
刘明耀摇头:“我已经没有要问的了,下一个吧。”
男生有点不甘心:“你们这样是不是太草率了?”
我摇头:“论环境,你之前工作过的公司都比太阳电子好,如果你在那些地方做不长,我想我们双方不用浪费对方时间。”
第三个进来的是女的,安排顺序大概就是女—男—女这样的顺序。这个漂亮女生显然还是被我和张小桐给吓到了,不过还好,她只是奇怪,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情绪。
我把手上的钢笔转了一圈又一圈:“紧张吗?”
“有一点,因为是第一次。”
“没关系,第一次总会觉得有点不舒服。”我不理旁边两人奇怪的表情,说,“习惯就好了,你的专业是市场营销?”
“嗯。”
我停住转笔:“提个关于太阳电子今后发展的建议吧。随便说,别紧张,你都已经进来了。”
女生想了一下,说:“我觉得太阳电子现在存在很多隐患。”说完停了一下,看我们的脸色。
我点点头,示意她继续。
“用简单的词来概括就是瓶颈,”女生本来很羞怯,谈到专业忽然就来了精神,“现在太阳电子的发展在业务量上已经接近极限,继续增加人员和工作量已经不能让效益得到显著提高。我个人觉得,目前最应该做的尽快联系实体制造商,逐渐从批发转型到品牌制作。”
我扭头看张小桐:“怎么样?不错吧?”
张小桐点点头:“刘经理觉得呢?”
刘明耀不偏不倚地说:“说起来谁都头头是道,看实践了。”
我盯着女生漂亮的脸看了一会,问她:“你是叫鲁薇吧?”
女生点头。
我问她:“如果公司给你一个机会证明你自己,你希望是什么样的机会?”
鲁薇好像渐入状态,不再羞涩,很清晰地回答:“只有机会选择我,我不会挑剔机会。”
我点头:“行,你通过了,明天来公司报到。”
听我这么说,其他两人当然并无异议。装模作样询问了其他两位主审的意见后,我对鲁薇说:“待遇明天谈,也要给其他人机会,先这样吧。”
鲁薇刚出去张小桐就掐我:“你是不是看人家姐姐长得漂亮就见色起义了?”
刘明耀在旁边坏笑看热闹,一点解围的意思也没有。他大概把我当成人小鬼大的那种孩子了。
我边做痛苦龇牙咧嘴状边解释:“姐姐您倒真能瞎说?难道您就不明白,随便是个人他身上有几分本事我当然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别以为我是吹牛,我说的是真的。一个人平时的性格和特点养成他的习惯,这些习惯一般不容易改,能伪装自己的都是强者。我要是没有一眼看穿人心的本事我敢陪您来招聘么……”
我说的当然有点道理,张小桐松了手,朝刘明耀示意:“下一个。”
刘明耀没想到我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有点吃惊,看了我一眼,对门外喊:“下一个。”
到中午12点午餐时间,我们一共面试了40多人,有的人时间长,有的人时间短。基本上我看过两眼之后就直接决定继续提问还是干脆撵走,这样下来效率倒也不错。
大多数合格的我会通知他们参加明天上午的复试,那个就是刘明耀的事了。今天拍板决定要的一共就两个,都是东大的学生,一个是鲁薇,另一个叫杨峰,是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我对刘明耀说:“这快成东大就业指定单位了,学校里其他的关系拜托万老师打打招呼吧。东软做他的软件和电子模板,跟我们没冲突,应该没人反对。”
为了等待最后招聘结果,我和张小桐不得不再留一天。5月3日下午,刘明耀把复试结果给我们看,张小桐大笔一挥,决定了工作配和待遇。鲁薇负责联系几个大厂,杨峰则彻底把校园网一块的工作接过去。张小桐的最高指示是:“全面开花,主攻硬件。”
鲁薇倒也迅速,直接联系了Intel,Inter是85年进的中国,95年才在上海建厂,在这之前仅仅是“办事处”,我对他们跟中国人合作的态度倒不是很了解,我把计划大致说给鲁薇听,鲁薇点头点得快掉下来了,迅速照办。
我和张小桐当天晚上离开沈阳。第三天就收到鲁薇电话:“基本达成协议。”
我压抑着内心的激动问她:“机箱设计找人搞了吗?要不要我传给你几分设计图?”
鲁薇的声音也有一点激动:“当然,我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