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传说
我压抑着内心的激动问她:“机箱设计找人搞了吗?要不要我传给你几分设计图?”
鲁薇的声音也有一点激动:“当然,我们正愁这边的设计图不够符合您的标准。”
“明天晚上下班之前我给你传过去吧。”我说,“尽快把其他细节落实了,第一批量不用太大,试试效果。虽说现在全公司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不过用不着有压力,专心按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式做就是。成本核算明天给我一份详细报告吧。”
鲁薇说了声OK去了,我又嘱咐刘明耀,暂时不能下调其他品牌的价格,一切都要等合作事宜谈妥之后再说。如果有什么重大决策需要决定,立刻联系我和张小桐。张小桐听从我的建议,买了一部摩托罗拉8900以备不时之需。习惯了彩屏手机的我看见这玩意心理委实有点承受不起,所以没要。
第十七章
我把几个电脑大厂2000年后的一些设计画出来传给鲁薇,让她酌情修改。传真完毕后我几乎能从电话的惊呼里看见鲁薇脸上的惊讶和崇拜了。虽说这是偷人家的设计理念,我也没什么愧疚之心——反正都是细节,产品没搞定之前一切其他方面的努力都不算数。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设计图经过鲁薇的修改之后居然吸引了Intel的人,一直认为自己策划很能行的Intel中国办事处策划总监亲自给鲁薇打电话。鲁薇巧妙规避了问题之后又来问我,结果我又传授鲁薇一系列Intel感兴的趣话题,之后鲁薇与Intel之间的谈话算是奠定了我们合作的基础。Intel方面也旁敲侧击地问过鲁薇是否希望到他们那里工作,被拒绝了。其实我觉得吧……主要是我能给她惊喜,而Intel的那一套鲁薇已经在学校里看腻了。
刘明耀没因为增加了两个分担工作的而轻松多少,此人被派往沈阳的老工业区寻找合适的机箱制造厂。在以重工业为主的沈阳本地找一家价格便宜的厂子难度不大。用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把厂家、价格和售价等细节定下来之后,我让刘明耀去注册一些品牌,这个倒不是真的怕别人仿造,我是要让他有这种习惯。
第一批机箱先生产出来,直接就被三好几家装机大店消化了,反响很好,没有出现那种超前时代设计不被人接受的悲剧。我觉得我他妈简直就踌躇满志了,督促加速和Intel之间的谈判。鲁薇倒也没辜负众人的厚望,基本上按我所希望的条件把事谈妥。
接下来就是“少年梦想家”的粉墨登场。这是我最初的意思,给别人做代理怎么做也是帮别人赚钱,不如自己给自己做。
没钱打电视广告,事实上是有钱打我也不肯花这个钱。我让张小桐去各大学生杂志报纸上写连载,不要稿费,但刊登媒体得允许文中出现给自己打广告的段子。这种软广形式的东西现在还没多少人有抗拒心理,张小桐被我坑得开了四份连载,就差没请假回家写字了。为这个事一天被她掐三遍,还不准喊疼。
这时HP的代理也拿下了,HP、AST的客户对象和“少年梦想家”完全不冲突,太阳电子是商务和家庭路线一起走,我戏称之为“东边不亮西边亮”。在保持原有商务用户和业务量的同时增加人手来搞“少年梦想家”。这会国内懂电脑的人还真不多,对品牌机有敌视心理的人也不多,加上张小桐本人做形象代言人,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短短一个月之内,国内代理居然已经增加到了20家之多。
6月底是考前复习,也是公司业务最忙的时候,张小桐不敢在上课时接电话,下课也要偷偷摸摸找地方接,过的异常辛苦。我没事就安慰她:“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就必先折腾其到半死不活,方能死而复生……”张小桐恨恨地扯我胳膊:“那你也来陪我半死不活好不好?”
“不好,”我说,“等熬过这段累日子,我替你去死,让你复活。”
“真不打算读了?”
我点点头:“说过的话就是结论,不用反复讨论。”
张小桐也点点头:“无条件支持你。”
“真的?”
“真的。”
“……那好,你把这个月要写的稿先赶出来。”
“……”
张小桐同学经过近一个月艰苦卓绝的隐蔽战之后,终于学校放假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张小桐考试之后就是初三,学校铁定要加班加点利用放假时间。我给她想了个办法,让董庆华帮她弄了一张假病历。董庆华之前刚收了张小桐一个10万的红包,对我们的要求简直是有求必应。张小桐一方面跟家里说出去参加补习,一方面每天忙得像联合国秘书长,还得忍受我的各种蹩脚笑话。
7月天气热了,我也有点无聊,问张小桐:“我们手上还有多少钱?”
张小桐对数字比我敏感得多,想都没想回答道:“一共大概2000万左右,其中1200万是公司资金,800万可以自由调用。”
我问她:“当了这么久的少年作家,对办杂志有兴趣吗?”
张小桐听我这么问,大概知道我想干什么了,犹犹豫豫地回答:“有一点……不过好像很麻烦……”
我一挥手:“那就行了,你去找董庆华,让他给你跑跑刊号的事情,实在不行先做几期书代刊的,我去给你写一份策划,咱们半个月内把团队组起来,办杂志!”
张小桐有点雀跃,她对文字的兴趣远大于我,在跟众多出版社打交道的同时怕是早就想自立门户了。我这个建议算是投其所好。我看要不是我们都站在街头,这人怕是要举双脚来赞成。
董庆华对张小桐的种种出人意表已经习惯,二话没说给内蒙古出版社的朋友打电话。对方的答复很痛快,书号多得是,但刊号有点难度。
张小桐也不多想,拍板决定先要书号。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很多90年代初起家的杂志都是以书代刊起的步,我们现在算不上有钱,自然也得照走老路。
得知张小桐有意往出版业方面发展,董庆华也很热心。他曾与春风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是旧识,春风总部也在沈阳,张小桐还在春风出过书,大家都不算陌生。那位姓叶的女编辑给了张小桐一堆简历,都是些有志于朝文艺事业方面发展的有为青年。张小桐把简历带回来给我看,我看一张摇头一次:“有点难度啊,大部分都需要调教……”
不管怎么说,人家热心帮咱们,总不好意思拒绝。张小桐和我在简历中挑了5个自我介绍写的还算不那么文艺的分别联系了一下,编辑团队基本上算是建立起来了。
93年是《GAME集中营》创刊初期,我原本也有意思想做游戏杂志,然而慎重考虑了一下,还是做回到青少年向的娱乐志。毕竟这方面我虽不是专家,也有过时尚杂志的经验,况且93…94期间游戏相关的一切所面对的压力都是人所不能想象的,我可不想让张小桐受太多压力。
7月20日,我和张小桐往沈阳跑了一趟,我去太阳电子给一些近期内的提案做决定,张小桐去春风拜会了叶副主编。晚上我们在车站碰头,互相总结了一下。
太阳电子的生意依然超乎我们想象的好,我以前总能听说电子零售业初期如何如何黄金,没亲见过,现在总算领教了厉害。这钱和营业额简直就是翻倍地往上涨了,抢劫都没这么快。我看了最近一个多月的总结之后,给刘明耀和鲁薇两个任务。
第一是赶快去雇一批保安,写字楼和营业点都要有人,而且要能保证看起来唬人动起手来拿人,钱多了生意好了,这些事不得不防。
第二是尽快调一批资金去北关市申请投资建楼,搞一个家电大卖场,我估摸着电器产业的黄金期就快来了,最好能赶上这班顺风车,赶不上跑个第二名也行。
经过几次大小问题的磨合,刘明耀和鲁薇虽然对我一个小屁孩为什么能知道这么多有疑问,却不再怀疑我的判断力和决定,两人分头去办了。
我看着他们的怪异表情自己也不习惯,没办法,我现在只能有什么做什么,真要等我长到肉体看起来17、8岁,商机和钱怕是都被人用光了。
张小桐那方面的结果很不错,叶编可以把她手上的一些资源给我们共享。我跟张小桐说中国人的承诺也就那么回事,不保准,这个还得靠自己慢慢来。别的不说,你自己的东西一定要有,不是没给自己发过稿费么?现在试试吧。
回到北关市,董庆华已经给我们联系好了印刷厂,书号也正式到位。我们只要租了办公室装上设备就能开工了。
我和张小桐不依不饶,让董庆华又给我们找了两个能做美编的才算罢休。
董庆华朝张小桐抱屈:“你再要下去不如我也过去给你打工算了……”
张小桐笑笑,不说话。她现在听我的,已经从改走神秘路线了。董庆华也不好追问,只能努力帮忙等揭谜。
我和张小桐雷厉风行,从太阳电子调了一批办公设备过来,不出一个星期已经把租来的办公室收拾好,大概就是万事俱备,只欠塞人的程度。
几个半只脚踏进文青领域的有为青年被召集过来,难得是这些人居然都知道张小桐,叶编也重新介绍过一次。张小桐没怎么管美编,只是对5个文编进行了短暂而卓有成效的谈话。
“我知道你们都是一心想搞纯文学的人,我也很想搞。我以前写过科幻小说,也写过流行小说,我曾经做过各方面尝试,在这些尝试里我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理想很远,我们得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如果你想搞纯文学,你要保证两件事,一是有钱,二是有名。钱可以保障你的生活,让你不用担心生活;名可以让你利用,很多人会因为你的名接受你推荐的东西。”
“我知道我这么说很多人会觉得不屑一顾,但是我希望大家想一想,你们是想做梵高,还是想做达利和毕加索?我希望所有有志于文艺事业的人都是后者,你带给别人精神财富,别人带给你物质财富。”
“我们的杂志要从青少年娱乐志开始,如果大家还希望留在这里做事,我请你们自己想一想,你们连怎样让别人愉快都不知道,你们又怎么能创作出左右别人情绪的作品呢?”
“我的话说完了,请肯留下的人在这里签名,我想印在第一期杂志的封面上。”
所有人都没说话。张小桐说的话很简单,也很短,他们都在想。
我在编辑部门外靠着墙蹲下,看着走廊外的蓝天白云发呆。没有人走出来,这一批人将是我们平媒产业的第一批元老,我知道他们将领导一大批人,甚至领导时代。
《绯红少年》创刊,我觉得有那么一点点东西被我掌握了。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掌握更多。
第十八章
《绯红少年》创刊号显然难度不小,所有人都是新手,就算有指导也得经过磨练。我每天给张小桐灌输关于杂志方面的各种注意事项,然后由她转述给编辑部的诸位。至于发行方面,我们干脆直接委托董庆华帮忙跑,反正他也知道,只要给张小桐办事,好处肯定少不了。
在调教这个初始团队的同时,我又帮张小桐选了仓库的位置,顺便开始物色广告部的人选。董庆华对此异常敏感,立刻推荐了两个跟台长闹别扭走人的广告部兄弟。这两人来张小桐这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问董庆华要了半个版的广播电视报广告位,一分钱没给,让董庆华大呼交友不慎。
宣传先出来了,我又让刘明耀去跟万博琛打个招呼,恳请万教授和几个老同僚们出去讲学别忘替张小桐宣传宣传。这些人都多多少少得过太阳电子的好处,加上一个个都是桃李满天下,学生里有号召力的也不少。通过这些老家伙的手,《绯红少年》的初期宣传工作倒真没花几个钱。
我跟张小桐感叹:“同学,这就是人际关系和名人效应啊。”
张小桐摇摇头:“是有人不肯当名人,我来替罪。”
我苦笑:“姐姐你以为我愿意把你甩出去招摇么?问题是甩我自己麻烦更大……”
张小桐捏捏我的脸:“我知道,所以我心甘情愿。”
我做小狗状,一口咬出,张大小姐吓得赶忙收手。
汪汪汪了几声,张小桐手机响了,来电话的是鲁薇。
“张总,电器城的谈判基本上谈妥了,我们要投资800万建电器城,大概要18个月时间才能建成。所以我建议您购买或租用已建成的房子进行翻修,最多3个月。”
我站在张小桐旁边,是能听见鲁薇说话的,张小桐看看我,把电话递给我。
“喂?鲁薇吗?我周行文,刚才你的提议我听见了,我觉得很好,你有地点选择么?”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