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传说
我也这么认为,事情发生了就不要没命地追悔,发生了想怎么解决就好了,以后自然会学着规避,面对问题不停地抱怨是最不可取的方式。张小桐跟我朝夕相处8年,许多处事态度深得我心。
杂志的事只能这么搁下来,编辑部闲下来的编辑们继续发工资,张小桐让董庆华给他们找一些事做,说白了就是张小桐发工资给董庆华干活,董庆华高兴之余更卖力地帮张小桐解决刊号和文化部门的问题。
经过一些时日,事情始末慢慢浮出水面,原来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儿童文学作家”因为自己长期坚守的几个主流杂志销量受阻,稿费略有下调,愤怒之余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到文化部,声讨张小桐的杂志。文化部觉得这个事有点小题大做,就把问题交到省文化部,省文化部接了麻烦之后迅速作出反应,勒令《绯红少年》停刊整顿。按照常理来说,一个销量已经接近27万的杂志只要停刊2…3个月,销量下滑10万是不成问题的。这样形式上停刊一下,既不得罪老艺术家们,又给很有发展前途的《绯红少年》留了面子,两相权宜也算是最佳解决办法了。听说《绯红少年》背后是太阳集团出资,这个财主可不能惹得太过。
我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不就和当年《画王》被查封一样么?不过是利益冲突罢了。
当年老艺术家们也曾以一封名为《书包在哭泣》的联名公开信彻底杀灭了宣扬日本漫画的《画王》,每天24小时不停印刷的半月刊就此消失在众人眼前。但谁都知道,那一年之后日本漫画彻底入主中国,很多东西已经被彻底改变,即使最初代表它的标志性杂志已经消失。
《画王》本身连载日本漫画倒也算了,我替它不值的是他其实一直在努力扶植原创,中国第一批漫画作者几乎都是那时出道。
况且,文化侵略这个事,说得危言耸听……难道这些人就没听过鲁迅的拿来主义?
日本被美文国文化侵略了几十年,连姑娘去海滩晒紫外线都学美国鬼子,现在开始反过来用电子游戏和动画片反攻了;韩国人天天看日本的POP和连续剧,95年之后满世界撒韩剧和二三流组合,还开始做游戏搞动画。
这些东西他们原本都没有,学了海外的,拿来自己用,包装修正,变成自己的文化去影响别人。
游击队之歌唱得好,“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的文化态度却已经严苛到连拿来主义都不能接受。
其实说白了还不是为了利益?自己创作的东西不行,不肯放开眼界看,不肯放开心胸想办法,没法跟人竞争,只好拿民族大义来压。
中国的知识分子有这种习惯,跟人论战也好,讨论学术问题也好,动不动就把民族大义和道德拿出来压人,好像自己一身紧系的都是全民族的道义和道理,不管什么人,只要反对他或触动了他的利益就等于是和全民族作对。
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大家就不会用这种可怕的口吻互相打压了。
怎样得到足够的利益?还不是先繁荣再说其他?
90年代初的黑猫白猫论全中国没几个人听得进去,现在呢?现在都去当好猫了……
知道缘由之后我们也就安心了,这种典型而有特色的事我们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最多休刊两个月再开,最少从之前的形势来看,《绯红少年》应该算是成功了,两个月而已,我们休得起。
休息也好,最近写东西写到爆,忽然什么都不用写了,我乐得休息。
《绯红少年》停刊之后有几个落井下石的,苍蝇一样跳出来幸灾乐祸,在几家销量受到威胁的少年杂志上指桑骂槐隔山打牛,编辑部闲下来的人手业余时间就开始在报纸上跟他们对着骂。我心说骂吧,骂得越欢越好,大家可别把我们都忘了啊,这休息期间广告一定要做漂亮。
杂志停刊了日子得照过,家里人对张小桐杂志的停刊纷纷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关心和愤慨,之后各忙各的去了……我有点冷,还真是日久见人心,出点小事就这样,出大事估计都该装不认识了。
少了为杂志操心的牵挂,我开始关注起三哥的动向,郭振成了我和三哥之间的联络人,隔三差五跑来跟我说一下目前的情况。我从郭振口中得知,三哥注册了运输公司之后先是联系了一批老朋友,这些人有倒白粉的有卖私枪的也有开按摩房和赌场的。我跟郭振苦笑:“辛辛苦苦十几年守法良民啊,现在黄赌毒都沾上了……”
郭振笑得差点打滚:“就你?别逗我了……你比谁都黑……”
“这也能让你看出来,我得杀人灭口……”
“行了吧,再过两年你跟我动手也许还有胜算。”
我想想也是,现在不到12岁的身体,怎么锻炼也就这样了,动起手来还是完全不能行。
按照郭振的解释,三哥把这些人找到是为了铺销货的线,走私货不似贼赃那么不好出手,单方面通过几个大家往市场流利润也小,不如整条通路都来自己控制方便。
我有一点疑惑,这样需要强有力的手腕和严格的规矩,三哥目前的势力能做得来么?
郭振给我解释,所以现在需要的时间比较多,首先要保证海关方面的问题,其次就是要整顿目前道上这些散兵游勇,把涣散的一群人重新捏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有利益勾结的圈子,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义气不是重要的,利益才是。
我更大的顾虑是三哥的父亲,所谓老爷子,他知道这事之后会如何反应?
郭振说:“老爷子那里你不用担心,这么多年了,他一直觉的自己欠三哥很多,三哥治病之后,他更不会管三哥的事。如果我没猜错,大概还会支持他吧……”
我舒了口气,这就好,有一个已经很有权威的人的支持比白手起家强多了,最少我们起点高,而且很容易摆脱很多下层麻烦的困扰。
我让郭振转告三哥,先把基础做好,现在我们不缺钱,所以一切不急,他这边可以缓速发展,缺经费来找我要就是。
郭振问我目前的事用不用告诉杨远哲他们,我犹豫了一下,决定等第二代电子宠物上市之后再说。那时候我也可以考虑提前认识另外一些朋友了。
《绯红少年》停刊一个月后,李老师亲自来我家里家访,目的不言自明,想让我上实验中学。
父母早就被张小桐灌过迷魂药了,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炒股之后两口子口才也见长,我觉得说得比我都油:“李老师,实验中学我们倒是希望行文去,可那里都是尖子生,也拔不了高,倒不如去十三中,考一高怎么分数也能够。就是个初中,他要自己不想学好我们两口子也没办法您说是不是?”
一番话堵得班主任说不出话来,喝了三大杯铁观音,费了一个多小时唇舌,依然无所建树,恨恨走了。
班主任走了,我爸有点担心:“还有半年多,你们老师不会为这个跟你过不去吧?”
我看见两人为了我的事竟然可以陪原本他们十分尊敬的人民教师周旋,知道某些变化毕竟还是起作用了,心中高兴不能言表:“没事,毕业之前她们都不太会关心学生了,反正我肯定能拿全校第一给她挣面子。”
我妈拍我头:“整天就知道骄傲,平时多虚心点。”
“知道了。”我装委屈,“我都自学到快高中了,这还算是谦虚了……”
“知道你学习好才敢成天放你出去疯,平时多跟你小桐姐学着点,将来也做点大事……”
“是是是……好好好……没问题……一定一定……”
转眼11月了,日子过得倒也快,股票和期货方面在我的建议下暂时停止了无止尽的搜刮,95年太多人要沉船了,还是小心为好。随着期货交易和股票的资金逐渐转化成现金,我们手上开始有大笔可以调用的资金。与此同时,第二版的电子宠物上市了,我给第二版电子宠物起了个非常简单的名字《With You》,分为六种不同版本,版本差异主要表现在宠物形态和一些具体细节上,总之每一种版本都不是最好的。这正是那句商业至理名言所说的“所谓商业,不是给他们想要的,而是给他们想不到的”。
《With You》发售之前,大量的仿造电子宠物已经充斥市面,我们的前期盈利只集中在第一二个月,10月之后基本上一直在亏损。这次《With You》的发售基本上是为了解决上一次盗版问题的隐患,这一代便携式电子宠物售价在人民币120元左右,可以联动上一代电子宠物资料继承超强宠物,可以联动电脑版,可以自动识别非太阳电子出品的电子宠物芯片。老实说这种销售方式已经比较接近后来的便携式游戏机的理念了,只是我们还是坚持一个机器里只有一个游戏,唯一不同在于这个可以在电脑上下载升级资料,而升级资料只有正版认证资格的人才能在制定销售点领取。
我知道,要不了多久就有人能破解电脑识别系统,让盗版光盘漫天飞,不过现在大概就是这样了,拖得一时是一时。
《With You》上市后异常火爆,盗版的广告效应功不可没,我感慨之余也觉得有些唏嘘,其实我还是支持盗版的……你让一个人均收入如此低的国家人民能看到很多东西,了解很多资讯,不靠盗版靠什么?
11月底,刘明耀给我和张小桐打电话,内容出乎意料:“SONY的人想找你们。”
“哪一个?”
“久多良木健。”
“吓?”
_______________
纪念《画王》消失十年
第三十八章
1994年12月3日,日本SONY公司的Play Station游戏机发表,几年后一统家用娱乐主机市场成为霸主。游戏业界自此产生了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名言,意思就是电子娱乐产业每一次更新换代都意味着从头来过,没有人能永远赢,也未必有人会永远输。
一直到2002年,电子游戏产业的收入在美国已经超过了好莱坞,SONY还是赢家。
不是最赚钱的,却是影响力最大的。全世界无数不知道电子游戏是何物的人都因PS和PS2的功劳变成了游戏爱好者。
熟知电子游戏发展史的人大概都知道,早在1988年,任天堂公司为了应对SEGA公司当时的十六位主机MD开发SFC,已经在和SONY进行技术合作。当时两大公司个怀鬼胎,SONY看好游戏机市场,任天堂看好SONY的技术,双方开始讨论关于CD…ROM方面的可能性。
两个公司在1990年初初步达成协议,SONY提供技术,任天堂公司将在新一代主机SFC上使用SONY提供的CD技术。但SONY独占市场的目标太大,希望自定一种CD格式统一市场,这导致了任天堂的不满。独占利益不能被抢走,最终任天堂在选择的时候放弃了SONY,选择了飞利浦。
这场勾心斗角从1987年美国SONY提出SFC CD计划到1991年任天堂突然在芝加哥展会前一天通知SONY已经和飞利浦签约,SONY震惊之余也毫无办法。当时的合约签得模糊无比,无数重要细节就这样被一笔带过,任天堂与飞利浦签的合约与之前SONY的合约完全不冲突,对此SONY的也毫无办法。
整个SONY参与到SFC光盘机的计划被称为“Play Station”,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PS计划。
被任天堂欺骗的SONY经过差不多三年时间的反复研究,放弃了两个计划,共损失15亿日元,终于在1994年12月3日发表了真正的PS家庭游戏主机。这一代主机成为后来流行主机的标准,记忆卡,类比摇杆和CD相关功能成为后来家庭游戏主机的“标配”。
在PS计划中,从八十年代末开始一直跟进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久多良木健。
PS计划的研发,SCE的组建,PS游戏机的发售,此人全程跟进。93年11月SONY组建索尼计算机娱乐分公司,也就是鼎鼎大名的SCE,他就是分公司一把手。
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在几年内把PS变成世界上最流行的游戏机,把娱乐卖给全世界,他现在来找我有什么事?
刘明耀在电话里给我解惑:“他对《With You》很有兴趣,想跟我们谈,还想见见游戏的制作人,我觉得你应该对他有兴趣,就推给你了。”
这什么事儿?我去见SCE掌门人?12岁不到的小孩见SONY高层?
刘明耀现在跟我学的特别能嬉皮笑脸:“没事没事,我跟他说这个创意是你想出来,和张小桐一起完善的。他对你很有兴趣啊……12岁的天才游戏制作人,日本都没有过。”
我一边嘴上大骂刘明耀卖友求荣一边在心里嘀咕这他妈的应该已经算是平行历史了吧?之前知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