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皇帝我怕谁
我还未答话,便听刘瑾接着说道:“皇上,锦儿自从在东厂学艺之后,便一直在外操办东厂的事务,虽然精明干练,但却不是太懂得女儿家的温柔,所以锦儿伺候不周的地方,还请皇上不要怪罪。”
我微笑道:“没有啊!锦儿很好,朕很喜欢她。”
“锦儿自幼伴驾,蒙皇上喜爱,那是她的福气。皇上要让锦儿入宫,定个名份吗?”刘瑾试探着问道。从他的表情,我看得出,他对自己这个养女还是挺关心的。
我收起了春宫画,摇了摇头道:“后宫的生活,锦儿可能不会习惯的。现在这样子就行了,不过你以后可不要派太危险的工作给锦儿去做了。锦儿虽然很有本事,但毕竟是个女孩子,你明白朕的意思吧?”
刘瑾点头应道:“皇上,老奴明白了。老奴对锦儿的疼爱也不在皇上之下,老奴又怎会舍得让锦儿受什么伤害。”
我又想到一个问题,便是问道:“对了,公公,太后好像不大喜欢锦儿,这是为什么呢?”
“皇上,这个……老奴也是不太清楚……”
刘瑾一时眼神闪烁,含糊地答应了一句。我也猜测到其中定有什么隐情,但刘瑾不愿透露,还是改天有机会亲自问问太后好了。
“对了,刘公公。”刘瑾本要告退,却又被我叫住了。我摸了摸鼻梁问道,“朕想问问你,朕手里到底有多少钱?朕说的不是国库的银子。”
上次在“第一楼”,我答应了要给林月如的镖局提供赞助,许诺了一百万两银子的巨资,要是我拿不出来,哪可丢人了,于是得先找刘瑾问个清楚。
刘瑾会意地笑了笑,没多作思考,便是答道:“回禀皇上,您的皇银内邦共有存银三七百二十九万四千四百五六两零八钱七厘。这是老奴所知的皇银,上个月才盘点过,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三千多万?真有这么多?”
我对于这个数目还真是吃了一惊,我知道国库一年的收入不过足一千万两,而我这个皇帝,竟然有这么多的私房钱。
刘瑾认真的回答道:“皇上,这些都是从永乐朝历代积累下来的皇银,分毫不差,皇上若要查阅,老奴这去内务府取皇银内邦的账本来给您过目。”
“那倒不用了,刘公公,你回头拔出一百万两,投到京城的钱庄里,将银票给天下镖局的林小姐送去。”
刘瑾问道:“皇上说的是前天御笔亲赐的天下镖局的林月如小姐吗?”
我微笑道:“呵呵,正是!上次你也见过了。不过她还不知道朕的身份。”
“老奴明白了,此事老奴明天就去办。”
刘瑾叩了个头,这才退去了。跟这胖太监谈了半天,倒是耽误了我不少时间。我批完最后几本折子,不由得伸了个懒腰,梅儿立刻过来为我奉茶解乏。
我呷了口暖茶道:“外面出太阳了吧?梅儿,陪朕出去看看雪景。”
~第一百二十章叛乱事件~
时间过得飞快,寒冬转眼便去,春风渐渐吹绿了宫墙柳,百花齐发,争相斗妍,紫禁城内也散发出一片生机。
虽然回宫之后便没有再出去,不过我也时常派人探问林月如的事情,得到她现在正为重建镖局一事忙得不亦悦乐,心里也十分安慰,只是唯一的遗憾是,失踪许久的萍儿仍然下落不明。为此张允已不知被我骂过好几回了。而马永成和谷大用等人倒是暗自庆幸,我没有把那个任务交到他们头上。过去的一年多里,每次念及萍儿,我心中总是一阵自责,只希望爷爷在天有灵,能保佑她平安。
回宫后已经快两个月了,我一切都按照着皇帝的正常作习时间,用心处理政务,有空便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我如此“乖”的表现,太后自然非常的满意。不过回宫后便一直没再见到林月如,倒是有些想念她了。虽然叫刘瑾拿了一百万给林月如的新镖局做投资,却不知道她现在近况如何,也不知会否有想我。
我琢磨着过两天再溜出宫去看看林月如,华美丽却是抱着她的宠物,摸到乾清宫来了。
“皇上,臣妾给你请安了。”
“呵!丽妃免礼了。”
华美丽笑盈盈向我委身行礼,她身后的四名宫女都捧着一大把艳丽的春桃枝,浓郁的花香顿时溢满了大殿。
华美丽将怀中的小白兔交给身后的宫女,便是立刻缠上了我,娇媚地笑道:“皇上,今年钟翠宫外的桃花开得特别美艳,臣妾知道皇上最爱这桃花了,所以特意给皇上带了几枝来。”
“呵呵!丽妃你可真是有心。朕就多谢你了。”我摘下一朵桃花,放在手中把玩,接着微微一笑道,“梅儿,快把丽妃送给朕的桃花都给插上吧。”
梅儿奉过香茗,便带着其她宫女插花去了,而华美丽早已一把挽住我的脖子,娇声道:“皇上,臣妾好几天没见您了!”
我不由暗笑,送花只是个借口,华美丽春心浮动才是真的。想她已有两三次这么主动跑来寝宫找我了。这次回宫后,除了宠幸刘陵之外,娴妃的宫中我也去睡过几晚了,而之前都因客观的原因,我还一直未曾真正华美丽欢好吧。这么一个风华正茂的美女,大半年没有得到过男人的滋润实在也有够她煎熬的。
“呵呵!丽妃啊,你来得不是时候,朕正在看书呢!”我慢慢放开华美丽,笑着拿出了上前刘瑾送给我的那本《浮世绘》。
“皇上啊!您闲在乾清宫里看书,也不说来钟翠宫看看臣妾。哼!难道臣妾还不比不一本书好看么?”华美丽娇嗔着从我手中夺过了那本春宫册。
我又笑道:“嘿嘿!这本书好不好看,丽妃你自己瞧瞧便知道了。”
华美丽随手翻开书册,见到其中栩栩如生的春画,先是一愣,又抬头见到我正带着戏谑的笑容,顿时明白我是在故意逗她,不胜娇羞地白了我一眼,接着目光又不由自主地投入了画册之中,连接着了几页,已是情不自禁地被吸引住了,脸上更是泛起了红潮。
“哈哈!丽妃,这书到底好不好看啊?”
“皇上,我……您真坏……”
华美丽虽是内心非常饥渴,但毕竟是古代名门闺秀,长期受封建礼约束,听见我的调笑,再也不好意思多看一眼,连忙将那本《浮世绘》弃到了一边,春情难止地望了我一眼,又羞红了双脸,埋下头去。
见到华美丽欲拒还迎的眼神和如此诱人的神态,顿时也让勾起了我的色心。正想着是不是一会儿把刘陵找回来,一皇双后,大被同眠,玩个3P什么的。
正在此时,小诚子匆匆进来禀报道:“启禀陛下,李东阳和杨一清等几位内阁大臣,说有要事要禀奏!现在正在殿外守旨。”
我心中暗骂,这几个家伙来的真不是时候,便是挥挥手道:“告诉李东阳他们,朕现在休息,有事明日早朝的时候现说吧。”
小诚子应声出去了,华美丽见我为她,也不理求见的大臣,当下抛开了矜持,满地欢心地扑入了上来,与我亲昵。我也是毫不客气地将这美人儿搂入怀中。
谁知小诚子很快回来,脸呈难色地说道:“皇上,李东阳几位内阁大臣说,事情紧急,必须立刻面圣,恳请皇上召见!”
“皇上……”
华美丽皱着眉头,要与我撒娇,她此时心里肯定在暗骂那几个不识想的内阁大臣。不过想我想李东阳他们这么急进宫,肯定是朝廷内发生了什么大事,于是说道:‘小诚子,快宣几位大人进见吧。”
小诚子出去传旨,我便放开了华美丽,“丽妃,真是不巧,你还是先回宫吧。”
“皇上,晚上臣妾在宫里备着酒菜等着您。可要记得要来哦!”华美丽撅了撅嘴,一脸的不情愿。
我笑了笑,揽过华美丽,吻了吻她白嫩的脸蛋,又拿起那本春宫册,塞给了她道:“嘿嘿!这本好书爱妃你先拿回去好好学习一下。朕晚上再去你宫里,咱们再一起研究。”
华美丽被我逗弄得娇羞不堪,这才向我礼行告退了。随后,小诚子引了杨一清、李东阳、刘健和谢廷四人进来。
他们四个匆匆向我行礼后,杨一清便是说道:“皇上,刚才微臣等收到了,陕西行省传来的急报,安化王朱寘鐇在西北起兵造反。”
“什么?造反?”
我倒是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惊了一下,心想着宁王都还没有造返,那个什么安化王却造反了。我可不是专门研究明史演史的,也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那个安化王造反的记载?不过应该是小打小闹,没什么大问题,于是很快镇静了下来,回坐到大椅上,慢条斯理地问道:“诸位爱卿,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给朕仔细说说。”
杨一清拱手道:“陛下,内阁刚刚民收到西北卫所的急报,安化王朱寘鐇于五日之前,在其封地安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共纠集了叛军约八万人,突然侵入了陕西行省一州三县……”
“清君侧?”我搔了搔眉毛道,“清什么君侧啊?嘿!如此就是说安化王不是冲着朕,而是冲着朕身边的人来的喽?”我调侃着望向身边的四位大臣,心想着果然只是一个小风波,七八万人造反,没什么影响力,随便派一队军队就可以搞定了。
李东阳目光一闪,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安化王起兵造反时,发了一篇檄文,文中声讨的是皇上身边的大内总管刘瑾。说刘瑾身为太监,干预朝朕,蛮横专权,有违祖制……”
李东阳长篇大论地喷了半天口水,都是在说刘瑾的不是。那安化王发的什么檄文也不知道李东阳有没有添油加醋,总之从他口里说了来,刘瑾根本就是罪大恶极,应该该千刀万剐。
我这才明白过来,他们几个急着来见我,不明是担心什么造反的事,而是冲着刘瑾来的。于是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杨一清和李东阳人见我并没有表态,不由互换了个眼色,正要说话,多日不见的刘瑾已是闻讯赶来了。
“皇上,老奴听说西北出了点事,所以就立刻赶过来了。想不到几位大人也在这里。”
刘瑾向我行礼问安,神色倒是一点也不慌张,想来他在宫中的消息可是灵通的很,一有事马上就过来了,他说罢,扫了李东阳等人一眼,眼神争锋相对。
刘瑾的突然出现,倒是让原本有话要说的李东阳等人一时没声了,看来他们几个对那胖太监还是有所顾忌的。
我见状,于是开口道:“刘公公来的正好,你替朕传旨,让内阁和六部大臣到弘德殿议政吧。”
不一会儿工夫,内阁的重臣,六部的要员与几位皇亲一共二十多人,都聚巨到了我寝宫前面的弘德殿。
我在小诚子和刘瑾的陪侍下,好整以暇地端坐在了龙椅上,对殿下的众臣工说道:“诸位爱卿,事情你们都已经知道了,朕现在想听听你们有什么意见。”
杨一清与李东阳等首辅大臣还未开口,吏部待郎焦芳便是抢先说道:“陛下,安化王犯上作乱,无论出于什么借口,都其罪当诛,微臣觉得皇上当务之急,应立刻发兵平叛,将安化王正法,以告诫天下!”
焦芳倒不愧为刘瑾的得力手下,他这么一说,便是先封了李东阳等人的口,不让他们借题发挥来针对刘瑾。刚才我已私下问过刘瑾,那个安化王朱寘鐇是个什么人物,刘瑾告诉我,那家伙只不过是庸才一个,若是与宁王相比,根本只能算个跳梁小丑,还叫我不用担心此事。
我心想那安化王好好的王爷不当,不知道脑子里哪根筋不对,竟然敢举旗造反?听了焦芳的话后,点点头道:“焦爱卿所言极是,为了避免乱事扩大,殃及无辜百姓,朝廷理应立刻发兵平乱。不知其它诸位大人还有什么看法?”
杨一清同李东阳交换了个眼色道,拱手说道:“皇上圣明,但臣以为若能不动干弋解决此事更为上策。”
“不用武力就能解决吗?”我摸了摸鼻梁道,“杨大人有何对策,说出来让众臣参详一下吧。”
杨一清一脸正气地望了刘瑾一眼,然后说道:“皇上,至您登基以来,一直国泰民安,但朝中却有某此宦臣弄权,以至朝纲混乱,臣以为如今安化王既然打着君清侧的名义作乱,并发了檄文声讨大内总管刘瑾……陛下因对此做出回应,振朝廷之纲纪,以抚慰天下民心。否则就算发兵平灭了安化王的叛乱,还将会出现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安化王……”
杨一清昂首挺胸,讲得是振振有词,其它几位内阁大臣们也跟着随声咐和。我身边的刘瑾见内阁大臣们已经将矛头直指向了他,却仍是沉得住气,只是冷笑了一声道:“杨大人,您此说可是有些危言耸听了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