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界
的事情?”
这话说的极其透彻,就像高庸涵和智宇真人之间有了过节,难道还会冲到星河屿,将与智宇有关的普通百姓,拿来出气么?连修真者都不屑做的事情,仙界又岂能连修真界都不如?可是这么一来,就愈发显得事态严重了,究竟道一真人做了什么,以至于仙界如此不顾身份,这般对付天机门?
三人都沉默了,想了诸般可能,但都经不起推敲。
过了不知多久,高庸涵悚然心惊,涩声道:“师伯,师父,难道这次丹鼎门的举动,竟然是受了仙界的指派?”
这个道理很简单,一点就透,要不是仙界下令,以两派、两族的渊源,丹鼎门岂能做出这等事来?要不是仙界下令,如何各派都派出了高手参与其中,甚至连几百年前就已成名的狂君上人,都抛弃成见,也置身其中?否则,以狂君上人之能,又如何说出“不便插手”的话来?
这么想着,高庸涵不禁对风如斗大生好感,他的那句“需不需要我出手相助”,可以想见是何等的豪迈、不羁。
权机等人是当局者迷,他们均沉浸在神果真人指骨内的记载,对于突然出现的智宇真人等修真者,出于对背信弃义的愤怒,以至于忽略了这个如此浅显的道理。现在想来,智宇真人的某些话,似乎也隐含了一些意味。
明白了这一点,权机和权思二人,不但没有那种恍然大悟的酣畅,反而愈加的沉重了。权思想了片刻便有了决断:“师兄,还是我拿着指骨投到悬空岛去吧,是死是活都不重要,只要他们能放过天机门!”
权机真人一阵苦笑:“这怎么行?要去也是咱们两个一起去!”
高庸涵大急,但是却没有丝毫的办法,要是出言阻拦,那么其余的同门又该怎么办?情急之下大喊着:“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有!”权思真人说的斩钉截铁。
“是什么?”高庸涵急得已经忘了叫师父。
“就是你也修仙,把那个仙界之主的位子抢过来,就足以保住天机门上上下下数千名弟子!”
高庸涵震惊之下,一个踉跄,颤声道:“师父,你说什么?”
“仙界之主有什么了不起,别人做的,你也就能做的!”权思真人依旧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高庸涵一自指,犹自以为自己听错了。
“阿涵,你真正开始修行,还不到一年,就有了这等修为,放眼天下,有谁比得上你?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精进的速度堪比当年的道一祖师,只要你苦心修炼,成仙指日可待!”
权机开始还对权思的话有些不以为然,可是一句一句听下来,觉得也并非不可能,当即高呼一声:“祖师在上!”跟着一指,说道:“静璇,天机门未来的生死存亡,就靠你了,你过来!”
高庸涵依言走到权机身边,权机将一个玉柬塞到他手里,用不容推辞的语气重重说道:“神果真人指骨中记载的所有内容,我都录了一份藏在这个玉柬里,里面还有天觉云龙的心法,你下山之后,要勤加修炼,不得懈怠!”
“这几日,我处理好门内的事情,就和你师父亲自去悬空岛。你趁着这几天,可以任意从天机阁中挑选一样法器,同时好好参详一下玉柬内的各种心法,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向你藏默师祖请教,我会特别叮嘱他,这几天不准任何人来打搅你!”
“我们走了之后,你不要久留,尽快下山去吧,日后切记要小心谨慎!”
权机和权思离去时,都知道这个愿望虽好,但是实现起来实在是太难了。他们发现高庸涵之所以精进如此之快,是因为他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不管这种压力来自何处;既然如此,就不如再多加一层,这样对于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天机门值此大变,无论高庸涵是否真的能修仙成功,这么做总算是留下了一个希望,无论如何,有一个希望总是好的!
看着琳琅满目的法器,高庸涵百感交集,想不到一步一步走来,无论是哪一方面,救叶帆,救七虫族,寻访目桑,一直到今天的师门重担,全部汇集到一点,就是拼命修行!修仙之路何其艰难,除了需要不断提升修为,提高境界顺乎天道,最重要的一点,还要看机缘!
机缘可遇不可求,否则千年来,怎么会只有玄元、重始二位道尊成仙?但是高庸涵并不气馁,他知道,只要一心向道,苦心修炼,就算不能成仙,也至少可以为至亲、好友、师门,乃至天下苍生,尽一份心力!
高庸涵心中突然涌出一股豪情,一股睥睨天下的豪情!
(第二卷终)
第百一十六章 篇外:写在第二卷之后
《九界》从开始在网上连载以来,前后差不多有四个多月的时间,这四个多月对于我来说,颇有几分感慨。说实话,我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网络写手,而且写出来的内容基本上还得到了读者的认可,这一点我十分欣慰。因为任何事情,并不是说你主观上想做好就能做好的,中间牵扯到的方面,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说一说写作态度吧!
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态度,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所以我就不用多作赘言了。我还记得以前一本没有完成的小说,是描写明朝“靖难之变”的一本正史小说,虽然到目前为止,进度非常缓慢,才不过五万余字。之所以要提到这件事,是因为想要表明我对于写作的态度。在动笔之前,我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种史料,包括正史、野史和网上的相关资料,然后对于其间所有的疑问,都尽可能地去考证、推断,为的就是写出来的东西,至少要让自己满意。一本书,无论是写什么内容,如果连作者本人都觉得不好,那就不可能指望会得到读者的认可。这便是我对于写作的态度!
这本《九界》也是如此!在进行写作之前,我同样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各种相关的设定,就至少写了十多万字。我以为,一部小说并非是兴之所至,然后动笔,洋洋洒洒一路写下来就能写好的。因为一本好的作品,除了情节上的精彩之外,还要在逻辑上、情理上说的通,至于文字么,那是最基础的,毋庸多言。
其次,是情节的编排。
在写作之前,我就在想一个问题,书中的主角,也就是大家已经熟悉的高庸涵,倒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如果不能确定主角的性格,那么无论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会给人一种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并进而影响到整个故事的连贯性,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虽然高庸涵是一个架空世界里的架空人物,虽然他有各种各样的奇遇乃至艰险,但是,我还是希望读者能够从性格上,感觉到高庸涵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并非无所不能的神,又或是没有瑕疵的圣人。
幸好,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供我参考,这个人也是我非常喜欢和熟悉的,这个人就是《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我还记得,曾经在群里和几个热心的读者朋友聊天,我问他们,高庸涵给了他们什么样的感觉时,有一位读者朋友很明确地告诉我,高庸涵很像萧峰!我很高兴,读者朋友能有这样的认识,证明我在塑造高庸涵性格时,还是比较成功的,因为高庸涵就是参照的萧峰。但是,高庸涵和萧峰还是有所区别,因为萧峰出场的时候,就已经定型,而高庸涵还有漫长的成长历程。
萧峰背负了太多的痛苦和无奈,他的悲剧相信大家一定都很清楚。同样地,在第二卷结束时,高庸涵也背负了许多重任,这些重任,有一些其实是基于他急公好义,重然诺、重大义而主动去承担的。在接下来的篇幅中,这样的情节仍然会不断出现,但是高庸涵都能坦然地去面对。萧峰一生中只有阿朱一个红颜知己,此外他完全把自己的感情封闭了起来,这是他的又一个令人叹息的悲剧。高庸涵在感情上要幸运的多,有紫袖,还有审香妍,甚至以后还会有一两个红颜知己。我不会把高庸涵写成种马,动辄出现若干以身相许的美女,但是也不会让他一心一意只喜欢紫袖一个人。因为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有几个人能做到一生只爱一个人?至少,在我们的这一生当中,令你心动的异性,绝对不会只出现一个!
我很不擅于描写感情,因为大家可以看到,一直到了第三十五章,也就是十万字以后,第一个女主角才出现,她就是紫袖!紫袖的出现很突兀,因为照我自己的构思,到第一卷结束时,女主角也不会出现。实在很难想像,在焚天坑那么一个狂暴、焦躁,甚至是血腥的地方,会出现这样一个美女。但是我的几个朋友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告诉我,现在的网络小说充斥着种马情节,你就算不喜欢这样,也没必要十多万字了还没出现一个女性角色。所以,紫袖出现了,而且一出现就与高庸涵相爱了!
我承认,这段情节太戏剧化了,就像是一些三流言情片段,女主角美丽动人,男主角英明神武,然后两人一见钟情。所以我特意注重了两人的心理描写,以及对紫袖的身世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紫袖从小跟着凝愁仙子,对于凝愁仙子的痴情应该说印象非常的深刻,而她后来一直呆在地火熔浆里,从来没见过外人,所以最初见到高庸涵时,必定充满了好奇。而在第一一四章,我又做了呼应,说紫袖对高庸涵的感情,受到凝愁仙子神识的极大影响,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会慢慢将这个伏笔解开,希望能化解掉这个缺憾。同时,高庸涵对紫袖突然生出的爱恋也是如此,由怜生爱本就很正常。如果硬要给自己找个借口的话,也很简单:感情这种东西,本来就没任何道理可讲,该来的时候你没有任何办法,不是么?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些读者提出的意见。大家对于高庸涵那么快就和审香妍定情,感到非常的难以接受,这一点我倒有不同的看法。高庸涵是个有担当的人,我以为所谓的“担当”,不光是在面临忠孝仁义等大方面时所做的选择,这种担当同样适用于很私人的情况,诸如感情!
审香妍在高庸涵“死后”,在自己家里的那种作法,其实就是以未亡人的身份。试想,高庸涵活转过来看到这种情况,他该怎么办?难道说为了紫袖,就该拒绝审香妍,令审香妍伤心一辈子么?我觉得爱一个人是幸福的,同样被人爱也是幸福的,在那个架空的世界里,又没有一夫一妻制,而且以高庸涵的性格,他不可能置审香妍的这种深情于不顾。这一点,源于我对萧峰的一丝遗憾,因为他在照顾阿紫的时候,除了没有发生关系之外,想必不该看的不该碰的都做了,既然如此,在当时那么一种道德观念下,你让一个女孩子怎么办?况且这个女孩子还深爱着他,可是他却装作不懂,刻意回避,个人观点,萧峰的这一作法十分不妥,对于阿紫来说很不公平。尽管如果要萧峰娶阿紫的话,可能违背了他的本心,但是这种作法,伤害最深的无疑是阿紫,最终是他们两个人的结局都太过悲惨。
还有,高庸涵对于审香妍并非是一点感情都没有,别忘了,高、审两家毕竟是世交,两人自小相识,就算不是青梅竹马,也有一定的感情基础。高庸涵并没有因为审香妍,而完全忘记紫袖,他仍然深深思念着紫袖。再有一点,自我感觉对于审香妍的描写,比紫袖要饱满的多,基于我个人的感情而言,也希望他们能走到一起。当然,这些感情的处理,不可否认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但是我在后续的行文当中,会尽量弥补。
这里说了那么多的感情问题,回过头再说说整体的故事架构。我在每一卷都安排了一个或者两个不同的场景,每一卷高庸涵所要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但是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影响我个人是心中有数的。第二卷结束之后,想必大家多少了解了一些《九界》的世界,对于出现的种种矛盾,也多少能看出其中千丝万缕的关联吧!
我比较喜欢那种充满悬念的感觉,因为这能吸引你继续读下去,但是关子又不能卖的太多,太复杂,以免令读者产生混乱。所以我在情节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适时地对于以前的伏笔作一个交代,同时再埋下另一个伏笔,而对于其中的逻辑和情理方面,我都会反复地推敲。比如说,在第二卷一开头,我提到了陶氏宗主陶慎言,在第三卷当中,他也出现了,而且关于他当时所说的“大秘密”,也做了一定的呼应。同样,小说一开头就出现的凤匀闲,也在第三卷中登场。我知道,如果一个角色太久没有出场,或者一闪而过,必定会造成一些问题,甚至让人忘记此人是做什么的。但是,我并不会草率地处理配角,会很小心地安排他们的出场时间,因为许多情景和线索,都需要配角来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