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缘
诒旧脚琶驳痹谇捌呤冢墒浅錾砣词且桓雒患男∨桑辽偌腿舫净狗直绮怀鏊牡婪ɡ蠢U獾热硕伎汲錾轿Ы说赖伦冢庑问苹共幻飨月穑俊 ?br /> “显然,你为鱼肉,人为刀俎。”
某次大战之后,或许是血食吃得满意,铁棍终于开口就当前时局下了论断。
这几日来他只消亮出道德宗弟子身份,就似捅了马蜂窝,足可把方圆百里内的修士们都惹出来。好在邪修们素来不与正道共同行动,倒多少给了纪若尘些喘息的余瑕。
纪若尘从不与成群修士正面相斗,只是放下了话,但与道德宗为敌,此仇不死不休!每一次逃脱围攻,纪若尘都将参与围攻群修的门派暗暗记了下来。一旦路上遇到了这些门派落单的门人弟子,则或暗袭,或强攻,定要斩尽杀绝,不留余地。
纪若尘身法神鬼莫测,掌中定海神针铁恢复灵性后威力大增,一击之威可谓惊天动地、碎石裂山!那些被他偷袭的修士道行都不怎么样,又是措不及防,如何挡得一击?
每隔两三日,总有修士折在纪若尘手里。虽然神铁但凡遥遥感应到左近有大群修士,就叫嚣着要去取血食,可纪若尘完全我行我素,不为所动。神铁虽不满意,不过隔日总能有血食入口,勉强满足了它的底线,没有彻底显出凶性来。
神铁其实也帮了纪若尘大忙。那些折了门人的门派想要报仇,几次埋伏了大队人马在左近,然后派一两个门人当诱饵,想要引纪若尘出来。可能是想血食心切,定海神针铁隔上百余里就能感应到大群修士存在,于是催着纪若尘前往取食。纪若尘得了提醒,当然趋退远引,让那些修士们空自埋伏数日,等得心焦火燥时又得到了纪若尘在数百里外杀人的消息。
如此过了十余日,整个江南修道界已是一片大乱。随着贾似道和枯竹的死讯传开,一众修道门派更是人人凛然,心底暗生恐惧,于是严格约束门下弟子不得单独行走江湖,道行低的更不许出山门半步。道行有成的群修则加紧动作,一面四处巡行探察纪若尘行踪,一面在各处设下埋伏,坐等纪若尘上来送死。
这一日风和日丽,武当山南麓一处无名山谷中清气隐隐,六七名修士或站或坐,散落于山谷各处。他们在此设伏,只消百里范围散布内的眼线发现纪若尘行踪,就可赶过去一举擒杀。
众人皆是炼气之士,但在这山谷中枯等五六日之后,也有些心浮气燥,十分盼望能有纪若尘的行踪信息。
众人这几日运势看来不错。
正心焦际,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沙沙的脚步声。群修闻声望去时,只见一人步进山谷,徐徐向众人行来。
午后骄阳正烈。迎着日光望去,群修只能看到来人身影轮廓,连面目都看不大清楚。但那根黑气缭绕的铁棍众人不可能不认得。
“纪若尘?!”一名老者瞳孔急缩,一口喝破来人身份。
那人并不答话,仍向群修行来,脚步并未见疾,速度却是越来越快。老者长眉颤动,此刻直面纪若尘,他仍感觉不到对方身上分毫真元气息,也难怪江南修道界出动这么多人力物力,这许多时日也捕捉不到纪若尘行踪。
然而那根铁棍宛如有灵气,散发的杀气如有实质,若一根根钢针刺在老者身上。
老者纵横半生,自不是简单人物,当机立断,一声清啸有若凤鸣,直冲九宵!
众修早准备多时,此刻得了命令,诸般法宝道术如风卷雨疾,向纪若尘迎头罩下。当头袭来的是一把飞剑和两道红莲业炎,又一块锦帕当空落下,两根捆仙绳分从左右袭上。老者更是双目皆赤,胸口鼓起一尺高,满面通红,随后口一张,团团五色真火裹着一颗金丹冲出,直向纪若尘眉心击去。
这老者竟然一上场就喷出内丹,欲与纪若尘决一生死!
纪若尘虚握着定海神针铁的五根晰长手指骤然一紧,团团黑气立时被神铁吸得干干净净。他步伐不变,速度却一提再提,连跨三步之后,身影已快得有些模糊。
面对众多法宝道术,纪若尘不闪不避,定海神针铁高举过头,骤然一声大喝,一棍击在老者内丹上!
群山间忽然响起一声悠长深远的钟鸣……
只在刹那,一道黑气已在山谷中蜿延穿过,凝停在山谷的另一端,慢慢现出纪若尘的身影来。
他负起神铁,默默向东行去,再未向身后望上一望。
残阳如血,映得谷中草木一片艳红。纪若尘方才立足处,青草早被鲜血染赤,但在这浓红似血的阳光下,这一片青草也渐渐融入整个山谷的血色当中。
“痛快!痛快!……”山谷早已沉寂,只有定海神针铁深厚的声音仍回荡不休。
直至月上林梢,才有修士寻到了这一片山谷,但见谷中伏尸处处,血气弥天,自此江南道上,又是一番人心惶惶。
自吟风重归青城,这青墟宫中的清气就一日浓过一日。漫山老木生枝,枯山涌泉,云蒸霞绕,瑞兽来朝,眼看着一个人间仙山已有了三分模样。
青墟宫上下,人人修为皆是大进,就连那些天资愚钝的火工杂役,修道也有进境,颇有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意。
吟风整日不是靠着飞来石小憩,就是远眺茫茫云海,行踪从不离飞来石百丈范围。飞来石顶,顾清被一团青气托着,浮空而坐,双目似闭非闭,正修习无上天道。遥遥望去,那团青气恰如一朵莲花,顾清坐处正是莲心。
冷月凄风下,吟风正凭崖远眺,在他双瞳之中,芸芸众生正忙碌如蚁,虽入夜也不得息。他心头忽然微微一动,于是回头向飞来石顶望去,正看到顾清徐徐张开双眼。
吟风双眉微皱,道:“清儿,这一道金丹该当养足三十六日的,现下还差三日,你怎么就出关了?”
顾清似没听见吟风的话,只望向遥遥东方,片刻过后,方才道:“我忽然有些心悸,应有凶物出世,所以出关来看看。”
吟风向东方望了望,淡然地道:“区区一块太古顽铁而已,掀不起多大风浪。你提前出关,道丹还不圆满,须得再养七十二日方可。”
顾清似若有所思,又道:“唤醒一块定海神针铁当然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此行是为了取回灵气之源,这可不是小事。天机地气各有其所,现在天下二十四灵穴已被道德宗破了三处,若再加上这一处,则天地气运崩坏,必然天下大乱,神州涂炭。”
吟风皱眉道:“生灵涂炭又如何?你尽快修成紫府仙身,与我羽化飞升,了却了这百世轮回的因果,方是大事。你我同归仙界后,有千万载的时光同参天书奥义。大道茫茫,众生如蚁。在无尽仙道之前,什么黎民苍生,都不过是些浮世尘埃罢了。”
顾清长身而起,伸手一招,身上青气汇聚一起,化成一柄古剑,自行飞入她手中。她纤指轻抚着剑柄上的纹路,沉思一刻,方道:“我于这世间轮回百次,却不忍见苍生受苦。待我先将他拦下,再回来闭关吧。”
她语声一如以往的淡漠,也如以往的绝决。衣袂飞舞中,顾清凌空步虚,已向东方行去。
吟风望着顾清的背影,淡道:“若纪若尘不肯回头,那又如何?”
“若果真如此,为天下苍生故,我剑下不会留情。”顾清的声音在峰上缭绕,人已渐渐隐没在夜色之中。
“如此就好!”吟风点了点头,伸手当空一指,顾清的古剑遥遥发出叮的一声啸叫,似与他这一指相应和。
顾清似是一无所知,安步在夜色中行远。
夜风抚峰,浮云掩月。
也不知在峰顶立了多久,吟风方一拂袍袖,咄的一声轻喝,眼前立刻现出一团光雾,雾中隐现一个阴沉沉的所在。光雾转瞬即逝,内中景物吟风却已看得清清楚楚。
吟风摇了摇头,暗道:“但凡天下灵穴必有凶兽镇守,倒没想到这处灵穴中竟然守着一条碧甲璃冰龙。嘿,别说区区一个纪若尘,就是道德宗那几个真人单独遇上了它,多半也得落荒而逃。有这头凶物镇守,这个地方看来非是一般的灵穴啊!”
“既然有此龙镇守灵穴,那纪若尘道行低微,如何能够识得这头上古妖龙的气息?定然是冒失撞上门去,化作妖龙口中食粮罢了,又何须你走这一遭?你倒是用心良苦,唉!”想到此处,吟风不禁轻轻一叹。
他又向东望,目光刹那间穿越千山万水,落在了碧甲璃冰龙藏身之处。
那碧甲璃冰龙所居处是一片幽幽大泽,再远些就是终日为茫茫薄雾重重锁起的大海。纵是以吟风的目力,也看不透海上终年不散的云雾。
向海雾凝望片刻,吟风收回了目光,暗忖这尘间果然烟波诡鹬,处处藏龙卧虎。他知道那片海名为无尽海,是天下三大妖族聚居的凶地之一,可是内中藏着哪些厉害的大妖,却始终看不透。偶尔,吟风也会起一线争胜之心,想要到那无尽海中走上一走,看看里面躲着的究竟是什么厉害人物,居然连自己的目光都望不穿、看不透。不过这念头也就是想想而已,于这最后一世的轮回中,吟风早不将这尘间的事挂在心上,自然也懒得理会一个只会窝藏一隅的区区妖怪。
忽然,吟风心中又升起一线喜意:“或许是这头妖龙的巢穴太过靠近无尽海了,所以她才未能看透灵穴中还藏着这头凶物!”
此刻在无尽海中,却不似表面上那般平静,一声声长的呼喊轻易就穿过数百里的海面,相互传递着讯息。
一处海面上忽然涌起一团黑浪,一名肩扛双头狼牙棒的洪荒卫破水而出,铜铃似的凶目四下张望。
本来平静的海面猛然涌起数道大浪,道道浪涛皆指向一处,汇成一道冲天狂浪,直上百丈高空,方才落下,恰似下了一场暴雨。
浪消后,海面上已多了六名形态各异的洪荒卫,一齐向无尽海边缘行去。
先前那名洪荒卫高叫一声:“四队长,你们这是去做什么?”
六名落荒卫闻声停步,其中最高大的一个回身道:“二十六,你不好好地守着小姐,跑上来干什么!一大人说我们外面有一头什么碧甲璃冰龙,看着挺碍眼的,让俺们几个去把那蠢物捆了,找个没人的角落一扔,先饿它个几年再说!俺要急着办事,没空和你多说!你速速回海底去守着小姐,如果小姐多吃了一点苦头,嘿嘿,哼哼,俺就向老五把你给要过来,非得好好操练你个几十年不可!”
二十六吓得一阵哆嗦,凶焰立敛,匆匆忙忙沉入海中。
章十七相见
这一日朝露仍在、旭日方升,纪若尘口鼻中喷出一缕青气,缓缓张开双目。迎着他的,是满眼金白阳光。他挥袖起身,步出藏身的山洞,不疾不徐地登上峰顶,凭峰遥望。
此山已近东海,遥向东望,但见一轮红日刚出,将半天云海染得火红。云海下方,隐约可见一片大泽,泽上烟云弥漫,将这片大泽本来面目藏于其中。烟水气隐现青黑,凝而不散,兼有阻挡目力神光窥探之功,并非寻常水雾。
大泽再向东去,只见一片苍茫。那里即是天下三大绝地之一的无尽海,纪若尘并不陌生。
登峰之前,纪若尘在山洞中枯坐一日一夜,将自下山以来经历的每一场斗法都细细回思过,对方的门派、得意道法、专用法宝、特殊战法皆未放过,然后再与自身修习道法以及读过的道典相互印证,反复推敲对方道法的得失之处。如此下来获益良多,甚而有几个小门派的修炼方法都被纪若尘推演出三四分来。
三清真诀实不负天下第一道典之名,浩浩然如北冥大水,天下虽有万般修炼法门,但在这片平滑如镜的无边大水前,都清清楚楚地倒映出来。以北冥之大,纵是泰山琼州也能倒映如画,何况这些零散小门派的功法?最多也就算得上一二土丘罢了。
一日夜之后,纪若尘胸中已有沟壑,出洞之时,尽管真元道行未有寸进,然则气度已有所不同,少了一分狂放杀伐,多了一分莹润内敛。
此时登峰远眺,纪若尘但觉天地从未如今日之宽,若在昨日,必定引吭长啸,一舒胸臆。但今时今日,只是淡然一笑而已。
他凝望水泽上变幻莫定的云气,面色渐渐凝重。纪若尘的眼光今非昔比,渐渐看出那片大泽上的水雾中有一缕若隐若现的妖气。这妖气十分隐晦,分毫也不张扬,偶尔浮现,只见道道青黑烟气透出,盘旋数周,有如数道黑龙飞舞,眨眼间又散了去。
天下大道殊途同归,人与妖修炼法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