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缘
济天下啰啰嗦嗦一大段咒语念完,高叫一声“疾疾如律令!”,桃木剑高举,原地转了几个圈子,停下时桃木剑自然指向一个方位。济天下双目一瞪,道:“龙穴便在那边!”
眼见济天下拔足飞奔,安禄山顾不得身宽体胖,竟也举步跟上,连马都来不及骑。他这一动,数个儿子,一堆亲疏侄子,无数亲随家将自然跟着蜂拥而去。一众修士面面相觑,有人暗自在袖中掐指一算,登时脸色有些变了,原来现在龙气升腾之处,正是济天下奔去的地方。一应修士连忙跟了下去,要亲眼看看济天下是否有真材实学,如果他真能捉到龙气,还得找些机会暗中下手破坏,不能让他这样轻易地立了功劳去。
范阳龙气果然诡异,等济天下赶到时,早消失得无影无踪,然后又在范阳另一端出现。济天下桃木剑一指,便标定了龙气的新方位,大步奔了过去,转眼穿过了小半个范阳。等他赶到时,龙气自然又换了方向。济天下毫不停留,桃木剑随手一指,便向着剑指方向奔去。
龙气一如既往,众人到东,它便在南,赶到南边时,它又出现在北方。安禄山见济天下奔得大汗淋漓,便要手下给他备一匹马,被济天下一口回绝,言道如此奔波,是龙气考验众人诚心,若无诚意,便是一百年也追不到龙气。安禄山听后深以为然,又是感慨,又是感动。
他本来已上了马,现下又跳了下来。如此一直追到天黑,果然离龙气越来越近。
追了这么久的龙气,或许是受了些沾染,安禄山本身对龙气感觉愈发的敏锐,那是又痛苦又恐惧的战栗,似是不幸遇上天敌的感觉,就象野猪撞上了虎王。离龙气越近,感觉便越是强烈。能够追近龙气,那可是从所未有之事!见大事有进展,安禄山当即精神大振,脚力也见长,胖大的身躯如若浮云,冉冉追着济天下而去。
安禄山早有反意,近年来兵强马壮,而朝廷武备日渐松弛,问题就是何时举反旗而已,有没有龙气运数,此前倒真没在意过。可是那日被济天下一说,又在范阳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真龙之气,心思立刻就不一样了,见了龙气却又错过,简直比完全没有见过龙气还要糟糕,这岂不等于是说自己根本没有能够改朝换代的那个气数吗?
入夜时分,济天下径自出了范阳,向西北方疾奔而去。安禄山心跳立时加速,冥冥中便觉得此次多半会捉到龙气。果不其然,此次龙气升起,居然只在十丈开外!跟在队伍后面的修士们立时就变了脸色,一个个悄悄掏出法宝。
安禄山也不是傻瓜,手一挥,几名军中修士当下脚步一缓,排成一列,将后面的修士都拦了下来。而见龙气升起,道德宗诸人也脚步一收,落在了队伍最后,与军中修士一起,隐隐将那七八个另有想法的修士包在了当中。这些修士未曾想到会有如此局面,人人面色尴尬,打着哈哈,将法宝符咒又收了回去。他们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别的不说,单是道德宗这些修士就足够灭他们五六个来回了。
不远处龙气一现即收,眼看着就要隐去,只听济天下大喝一声,掷出一块黄灿灿的物事,正中龙气!只听当的一声响,又是一声令人心魂俱裂的龙吟后,龙气消逝无踪。
济天下满头大汗,一脸疲惫,向安禄山道:“幸不辱命!”
安禄山哪还等得及?足下发劲,一掠十丈,冲到龙气消逝所在,想要看看困扰自己半月之久的龙气究竟是何模样。
尽管夜色幽暗,安禄山仍看到一块巨石矗立在自己面前。这块巨石丈许方圆,三丈高,形状清奇,猛一看去有如一只驾云飞龙,正欲破空而去。石龙须爪俱全,栩栩如生,更为难得的是隐隐有龙气渗出,安禄山站得近了,被龙气一逼,双腿酥软,登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可是那份心中狂喜,让他如何能够自持?
“呵呵,哈哈,哈哈哈!”安禄山双腿不能立,但还有双手,于是挪动身躯,一把抱住了巨大的飞龙石,以面贴石,颤声道:“果然是龙气,果然是龙气!想不到我安禄山也有今日,哦哈哈哈哈……唉哟!”
原来这块飞龙石上本来嵌着一件物事,忽然掉落下来,重重地砸在了安禄山头顶。此物看上去不是很大,也不过海碗大小,可是四四方方,极为沉重,险些将安禄山砸晕过去。安禄山先是大怒,再向那物事瞄了一眼,猛然间倒吸一口凉气,随后又转为狂喜。
那物事原来是个四四方方的印玺,黄澄澄的,通体以黄铜铸就,难怪如此沉重。印玺上铸着一个麒麟,麒麟头上顶着一片寸许见方的鳞片。
安禄山一看见那片鳞,立刻眼睛就直了。他对于龙气极为敏感,这片鳞上龙气如此浓重,不是真龙之鳞又是什么?!
他颤颤巍巍地取过龙鳞,置于掌心细细观瞧着。至于那方铜印,材质普通,做工粗糙,安禄山可是一方霸主,那是何等眼界,哪会将这件俗物看在眼里?
眼见安禄山又哭又笑,状若疯癫,将军们均有些不明所以,他们又晓得安禄山生性暴燥,此刻也不敢上前胡乱说话。而那些修士则一个个盯着地上的铜印猛看,他们眼力灵觉厉害,在那方才那电光石火的刹那已看到一条龙气倏忽远去,但在逃离前却被济天下提前抛出的铜印给砸了一下,竟然真砸下来一片龙鳞!
原来范阳龙气并非简单风水地脉汇聚而成,而是有一条真龙在此徘徊,难怪前些时日众人都追不上龙气。修士中虽有修为不弱之辈,可哪里比得上一条真龙?就连根龙须也比不过。
或许是这条真龙做了天大的孽事,今日晦气到家,不光被一个区区济天下给追上了,而且还被砸下一片鳞来,实可称是龙族之耻。
只见济天下一声长笑,大步上前,先取了碗大铜印收入袖中,再向安禄山一拜到底,朗声道:“恭喜圣上寻获龙穴,并获真龙之物,此乃无上吉兆,主天下归心!!”
听到天下归心四字,安禄山浑身上下忽然充满了力气,手中龙鳞也变得温暖如玉,全非初时的战栗惊心。他一跃而起,将龙鳞高高举起,遍示众将,高声道:“今日俺……不,朕蒙上天眷顾、贤士辅佐,取得真龙之物,此乃天命,朕岂敢违之?异日朕尽取天下之时,尔等便是开国功臣!”
安禄山此时大愿得偿,便也不再掩饰,一个大腹胡儿竟也出口成章,哪还是那个整日自称大字不识三个的蛮子?
众将哪有不知机的?当然一齐跪倒,三呼万岁。
安禄山满面红光,背倚升龙石,手握真龙鳞,倒也有熊熊王霸之气勃发,看上去象是要成就一番大业。
济天下与一众修士站在旁边,并未跪拜。修道之士神通广大,济天下藉着风水先生的本事也混了个贤士名头,勉强算得上身份超然,皆无须跪拜。
道德宗众修士算是与济天下同一阵营的,关系密切些,当下便有人忍不住问起铜印的来历。所有修士都悄悄竖起了耳朵,想听听济天下是用何种手段砸到了真龙。至于那铜印,其实没人真正感兴趣。此印半点灵气也无,连最初级的法宝都比不上,做工糙极,只不过比废铜强些罢了。
济天下听人问起,极为矜持地又从袖中掏出铜印,可只露了半片就收了回去,然后故作神色淡然状,可他脸上飞起了两片潮红,显是极得意和激动的。
这济天下咳嗽了几声,见众人目光齐聚,方含笑道:“此宝名为翻天印,其实也没啥出奇的。”
连同道德宗诸人在内,一众修士听了皆极不以为然,顶多佩服一下济天下的好文采,破铜也能取个如此有气势的名字。
章十一若相惜三
在范阳西南扎营的纪若尘大军,此时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济天下实际上将五千胡人壮丁也训练了起来,除了配备的兵器盔甲不足,均与寻常健卒无异。军中每千人为一队,共分成八队,分列八卦方位扎营。另外二千人则是五百人一队,在大营外分列东南西北各立了一座哨营。营中是一大片空地,正中孤零零竖着帅帐,极是扎眼。
此时夜色已深,除了巡夜兵队的马蹄声外,纪若尘大营内可谓鸦雀无声。
“嘎!”一群夜惊的乌鸦在大营上方盘旋数周后,纷纷落向树梢休息。内里有一只乌鸦不肯休息,又多绕了几圈。在它那琥珀色的鸟瞳中,清清晰晰地反映出整座军营的形貌。随后鸟瞳中的景物不住放大,被它凝视的营帐厚重的幕幄竟然变得透明起来,里面二十名兵丁正在酣睡,浑不知正被人窥探。然后又是一座营帐被放大,内中也是满满的兵丁在熟睡。
乌鸦又绕飞了一周,在它瞳孔中,数道淡淡的黑气正从四面八方而来,目标直指大营中央的中军大帐。
乌鸦低沉地叫了几声,将那中央大帐不住放大,象晨曦穿透夜幕般直视入厚厚的帐布之后。中军帐中金碧辉煌,极尽奢华之能事。营帐正中放一张太师椅,椅上端坐着黑衣散发的纪若尘。出乎意料之外,纪若尘竟也在仰头望天,双瞳中映着无月夜空,空中一只乌鸦,正在盘旋不休!
乌鸦骇得双目血红,急速拍动翅膀,便想逃离!但见夜空中血气一闪,它已凌空暴成细细血雾!
北地夜风强劲,早将这团不大的血雾吹散。
此时五个黑影已然穿过重重兵帐,聚集在了中军帐外。在夜色掩饰下,他们只有一个极模糊的轮廓,不要说面貌,就是是何种族也看不出来。五个黑影互相打了个手势,其中三个骤然爆发出强悍无匹的气势,挟带着阵阵腥风,从三面冲入中军帐内,另一个黑影则无声无息地绕到帐后,如一片影子,消散在黑暗之中。厚厚的帐布,在他们面前直如无物。
最后一个黑影则极轻盈地跃起,落在了中央帐顶,手中已多了两把漆黑无光的匕首,只待帐中激战起时,便要以雷霆之势自天而降。
可是那黑影足足等了可以呼吸三次的时间,帐中仍是全无动静。四个先后入帐的黑影如泥牛入海,再也没有了声息。帐顶黑影深知同伴的修为威能,三息的时间何等漫长,足够入帐的四人击杀百名军卒了!可是怎地现今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它立时本能地感觉到了危险,一跃十丈,身影闪动间已穿出大营,向西北方逃去。
它奔跑速度之疾,比飞鸟犹过三分,可是跑着跑着,它忽然心生异感,猛然向左面望去。但见一个一身黑衣的年轻人就在不到一丈之外,正与自己并肩奔驰!这年轻人黑发飞舞,发梢处却化处点点湛蓝星屑,久久不散,在身后拖出一道长长尾迹,说不出的诡鹬绚丽。而他双瞳深不见底,在极深处却又闪耀着隐约的蓝炎。尽管看上去异象如此明显,可只要这个年轻人闭上双眼,便是气息全无,似完全溶入了天地之间,即便以黑影高出寻常修士数倍的灵觉也感应不到他的气息。
黑影不知这年轻人已与自己并肩奔跑了多久,只知道他便是自己此行要刺杀的目标,安禄山先锋主将纪若尘,而且在他目光注视下,自己潜影匿踪的法术正被一层层的剥去,逐渐现出一个窈窕的身影来。
她心下骇然,对手显现了完全颠覆她修行至今所认知的威能,无法抑制的恐惧从心底最深处溢出,撼动着她的心神。她的目光忽然扫到纪若尘左手掌心中托着的小小铜鼎,鼎口蓝焰吞吐不定。猛然间,千百年来关于此鼎的种种恐怖传说全都涌上心头,一想到身入鼎中的凄惨,无边无际的恐惧决开最后一道镇定的防线,立时充斥全身,将她最后一丝力气与勇气都驱除得干干净净。
她脚下一软,登时栽倒在地。纪若尘则说停就停,静静地站在三尺之外,看着面前这个一身深黑紧身打扮的女孩。她身材凹凸有致,衣衫极薄,又是紧贴肌肤,几乎将她每一分曲线都衬得清清楚楚。不光胸前两点樱桃清晰可见,便是胸口脖颈上急速起伏的青筋血脉也是清清楚楚。她凄然抬起头来,看上去不过十六七岁年纪,容貌柔美,秀目传神,也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
“公子……”她咬着下唇,柔柔地唤了一声,一时间凄凄惨惨。这是族中故老相传的保命秘法,若是落在了年轻有为的人类修士手中,这样多半能保得性命,甚至保得身子。
纪若尘静静地看着她,如同未曾听到她说话一般。
她立时知道不妙,忙望定纪若尘双眸,道:“我是文婉天后同宗晚辈,身有天后血脉。公子若肯留我一命,无论天材地宝,还是法器秘典,冥山必定不会吝惜。”
这是她族中秘传保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