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山庄
昭业又合掌道:“说与不说不干老菩萨事,更不干小和尚事,你怎见得便是绕舌咧!”
接着眼前白光一闪,心印又大笑道:“本来一落言铨,便显着相,还是我错了。”
心印微笑收起心光贝叶,只把头一点,舱中各人俱不知他二人说些什么,云云、含芳二人,更呆着脸,坐在船上,脸上一点表情没有,像两尊石像一样,只那临江集上来的诸父老子弟,和玉娥两人,却一齐拜伏在地,请求拯救江岸孑遗灾黎和赵定国性命。
心印先扶起那孙老板和几个老者笑道:“你们放心,我和这位狗皮道士,既伸手管了这场闲事,决不容左道流寇再来害人,你们只管上岸上去,料理埋尸和囤粮的事,便流亡在山中的人,也不妨招呼他们回来。”
“我已在你们这临江集四周,布下两重禁制,只见流寇人前来,不拘是谁,但向空大叫一声,心印禅师速来救我,自有妙用,只等你们,将集上遗体埋清,人粮查点清楚,将来我们自有安排,千万不必自相惊扰,只管各安生理,决无祸害。”
那孙老板和来的父老子弟,又千恩万谢,方才从月光下走上岸去,心印又笑向玉娥道:
“你也休慌,你那丈夫既是这位狗皮道士的未来徒弟,便我不管,他也必设法救回才免丢人,何况我已将那女妖人的丈夫擒在岸上,只他敢不将你丈夫送回,至多天明必被我这心光炼化,神形皆灭,然后我自会再去找那女妖人算账,有这好的人质,你怕什么?”
说着又道:“倒是这两个,已被九幽妖雾,迷神入幻的人,却大意不得,大家千万不可惊呼叫唤。”说着把手一指,立刻发出一片金霞,将两人罩定。
孙二公子一见云云、含芳在那金霞之中,半点不见动弹,二目紧闭,又不似打坐入定,不由十分忧虑。
他忙向心印施礼道:“禅师法号上下是哪个字,内子和柳世姐人幼,何不略施法力,让她两人醒来,似这样下去,有碍吗?”
昭业大笑道:“这位禅师,便是自号草庵和尚的心印大师,别看他年纪幼,好像个小沙弥一样,其实他已游戏人世十余甲子,历转诸劫咧,如以他的法力,自不难立刻令她两个苏醒,但那样一来,爱之适足以害之,转不如听其自然为佳,这样下去,虽然她两个在这幻境之中,要身历前劫诸般苦恼,但一经猛省,再有小禅师心光慧剑和这片贝叶无字真经,便不难使其尽复前生法力,再遇上这等妖邪左道,便足可自了,如若不然,至少也得潜修一二百年以上,才能重返本来面目,这其间若干因缘,又难了断咧。”
接着又笑了一笑道:“便老贤侄他日也有遇合,但较之小女与侄媳入道难易便判若霄壤了。”
狗皮道士把小眼一眨道:“你这老居士,才得自在,怎么又说是非,无怪小和尚要作当头棒喝不许绕舌了,他日的事,现在提他做什么,你既有这段因缘,还不快为她两人护法吗?这虽幻境,却无殊身受,便有你这老居士小和尚在侧也大意不得咧!”
昭业把头一点,立就舱中盘肆而坐,二目垂帘坐起禅功来,玉娥、孙二公子不敢再问什么,也都躬身而立。
狗皮道士一见又向心印笑道:“此间有师兄和这位老居土,谅不至有他,我还有事,去去就来。”
心印微微颔首,也踱向船头,负手而立道:“你如有事,不妨暂时别过,这里的事算交给我呢!”
狗皮道士汪的一声狗叫,一纵剑光便直向江岸上飞去,也不去管他,那舱中却寂静异常,连船伙和船老大夫妇,全大气也不敢出,只偷眼看着舱中。
自从心印和狗皮道士步出舱外,云云所居中舱,所有灯火全熄,只见一幢极淡金霞,微微闪烁,却什么也看不见。
那云云和含芳二人,自从狗皮道士和心印解围,制住九幽尊者焦野驴之后,都以为妖人既已被擒,又有大援在侧,决无妨碍,所以匆匆一收宝剑,步进舱去,自己也不觉得心身有异,但方将经过一说,便都疲倦异常。
先因二位仙师在旁,心印又系初见,尚在勉强支撑,却不料心身已受魔制,恍惚之间,忽然全都觉得顶门一凉,人已入
睡,但一转眼又似一觉已经睡醒。
再睁眼一看,已不是舟中光景,只见风和日丽,满帘花影,仿佛已经换了一个环境。
云云首先惊觉,再一细看,身外却是一座白石楼台,四壁光洁如玉,窗户全洞开着,自己斜凭在一张不知什么树根雕成的短榻上面,鼻中但闻阵阵幽香暗送,非兰非麝,只觉沁人心髀,令人气爽神清,不由非常诧异。
她连忙从榻上站了起来,打算看个究竟,略一低头,忽然觉得身上衣服也改了样,下面是一条白练长裙,足下风头珠履,上身罩着一件水合色经罗道服,腰间玄色丝绦上,剑囊之外,还有一个白玉胡芦,一个冰丝小袋,这一来更加奇怪,不但不知身在何地,便连自己究竟属谁,也自迷离恍惚起来。
等再走到窗前,向帘外看时,只见满山积雪,一天晴日,万树梅花全在雪中开放,便似雪海一般,最妙的是,当窗一株老树,堆满繁花,疏影横斜,当中隆起,又复垂枝下折,映在那须帘外,恰好似一轴古书,全属天然,一毫也不仅人工雕琢,那阵阵幽香,便从窗外送来,不禁看得呆了半晌。
但细细一想,那地方又似日夕游赏之所,只记不起来,到底是什么地方,正在弹身倚窗追忆之中。猛听身后,含芳娇唤道:“姐姐,我们究竟跑到哪里来咧,你知道吗?”
再回头一看,只见含芳云发覆额,双鬓垂髫,一身水红道服,腰下也佩着一口宝剑,分明也是一个散仙模样,不用说,不是嫁后光景,便当年一同在随师学道翳巫闾山也不是这等打扮,惊异之下,不假思索也道:“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跑到这里来,我又去问谁咧。”
忽见含芳又姗姗走来,笑道:“不要管他,我觉得这里一切全似曾相识,也许在什么时候曾经来过亦未可知,既是楼房,总应该有扶梯可以下去,我们何不各处游览一番,也许触景生情,能记起来亦末可知。”
云云含笑点头,仿佛记得楼西那麈秋叶式的门外便是扶梯,一个转身,便向西边走去,才走出那庄门,便听见一个尖锐的喉音道:“二位仙子到哪里去,满山梅花全开咧,那山下小亭比这冷香阁有趣,你们是到哪里去吗?”
云云四面一看,却不见有人,猛听那朱红亚字栏杆上面又
叫道:“葳蕤仙子,我在这里,你忘记了吗?”
再侧转身子,抬头一看,却是一只白鹦鹉,站在架上叫唤着,云云一见那只鹦鹉,依稀记得那是自己最心爱之物,忙道:“你为什么也在这里,怎么我全记不起来,这是什么地方咧?”
那鹦鹉跳了一下,头上一团鹅黄长毛倏然张开,偏着头看看二人道:“葳蕤仙子,你怎么连自己住的罗浮山,香雪洞天全忘记了?这就无怪寒云大师说你魔劫将临咧。”
云云不由一惊,这才想起,自己原系此山散仙葳蕤仙子伍秋月和表妹葳灵仙子陆玉京,一同修为有年。
只因向来疾恶如仇,自证道以后,即独树罗浮一派,专以斩魔卫道自任,只一遇上妖邪左道,必加诛戮而后快,又因所习兼释道诸宗之长,所挟剑宝更所向无敌,生平树敌甚众,日前适遇神僧寒云大师,曾有杀孽过重,劫数难免之说,所以才封洞忏悔,誓修大乘,以求免劫。
这一想起前因,前生所经,历历如在目前,只又将今生之事完全忘了,再一看那表妹陆玉京时,也似幻梦初醒,相对愕然。
她忙道:“妹妹,这是怎么一会事,我怎么这样糊涂起来,你明白吗?”
那陆玉京也笑道:“我也不明白,不知今天怎么这样糊涂起来,现在经过鹦鹉一叫才如梦初醒,姐姐,你的功力比我要高得多,怎么也和我一样咧?”
那只白鹦鹉又叫道:“二位仙子不用猜想,你们看,外面景致多好,为什么不游赏一番咧?”叫罢,便振翼飞去。
二人再向下面一看,那座楼台,倚崖而筑,快雪初晴,万树梅花齐放,果然一派好景,便相携下楼。
此刻那雪已经积满山径,便庭院之中,也深尺许,最妙的是那一座楼台,上下三层,纯用白石砌成,只栏杆却是朱红的,与那寒梅积雪,却好掩映生辉,偏那崖上有若干老梅.有的竟从崖石上伸出数尺,便似虬龙倒挂旁伸横出,姿态无不入画,这样一来,那座楼台,便无殊深藏梅林之中,又与积雪一色,远远看去,只有红栏在望,疏影横斜,倍见异样精神。
两人方到庭院之中,已觉精神一爽,再看那院落当中,只不过在一带梅林之中,筑了一围尺许白色雕栏,并不碍纵观,更无门户可言。
只东向有两株老树一南一北,虬枝互接,中留一洞,仿佛出入之所,树外便是一道斜坡,婉蜒曲折直到山下,也满植着梅花,但积雪甚深,却无法辨出山径来。
两人一看,又相携走出洞外,一同纵剑而下,等到下面一看,却是一条峡谷,山势三面合围,只东边似有出口,却满山遍种梅花,高下疏落各依山势,一半天然,一半人工,整个谷中,便似一个极大梅园,这才慢慢想起来,这谷中一切布置,原是自己学成剑术以后,二人一同设法建成。
便那梅花,若有异种,也由姐妹二人合力自各地移植而来,记得山下还有一道流泉,纯系暖流,经冬不冻。上列三座红桥,溪口更有一座茅亭,地当形胜,可以纵览全谷,俯临清溪。
试再一看果然如昔,红桥寂寂,流水淙淙,无一不似寻旧梦,那伍秋月只自己惊奇而已,陆玉京却喜得憨跳起来道:“姐姐你看,这地方如果等到黄昏月上有多么好,即使能画画,有些意境也画不出咧,我记得那谷口亭子外面,便是一片小湖,湖上还有一座长桥,那沿湖一带,全是红梅,虽然稍逊此间高洁,却格外艳丽,这里宜夜,宜月,如以此刻一天晴日之下而论,也许那边的景色格外要好些,何不再去看看?”
秋月笑道:“你一生就是红色,无怪恩师飞升之前,说你绮障未除,前途堪虑咧。”
玉京撅着嘴道:“你老说这话,恩师飞升不也好几甲子吗?我又有什么不好呢,她老人家不也说你杀孽过重,天仙难望吗?你怎么只记得别人,记不得自己,那绿萼红梅也是人间仙品,怎就爱不得呢?”说着,一赌气,也不招呼秋月,直向谷口走去。
秋月笑道:“亏你已经修到散仙地位,怎么这小性儿还是不改,我不过因为日前寒云大师说过,我们大劫将临,不得不大家小心一二,你怎么又这样起来。”说着,也一路赶了上去沿着溪边,到了亭前。
那亭子正当两山合抱,溪流奔放的谷口上,地势稍高,一面可以纵观谷中山色,一边又可以远眺外面湖上风光。
登临一看,果然那谷外山坡下有一占地二三百亩的小湖,环湖一带红梅都已盛开,湖心三五处沙洲,因为地势较高又复
向阳,花开更稠,一片红霞映着晴天积雪,再有一道曲折长桥,环回联络,直到对岸,分外如入画图。
玉京笑道:“这不比谷里的满山香雪又是一番景色吗?”
正说着,那只白鹦鹉又在亭角上叫道:“二位仙子,你们还不快去看看,桥那边,峭壁下面,有一个死人咧!”
接着,又跳了两跳道:“可怜,可怜。”
便张起翅膀沿着那桥向彼岸飞去,秋月不禁道:“奇怪,这里看去虽然山势一开,又有这片小湖,似乎并无出路,我为闭洞潜修,早加封禁,便上空也用移形换影之法,将原来地形更易,外面看来,不过一座幽森长林,便有同道空中经过,不是深知底蕴的人,一时也难闯入,怎么会忽然有个死人之理?”
玉京忙道:“也许山外采樵人失足跌落亦未可知,你我平日尚向各处积修外功,何不前去看看,徜能救活,固然是一件小小功德,即使已死,无法挽救,也宜好好掩埋,免污仙境,那白鹦鹉向不说谎,速去为是。”
第十四章 天假奇缘,王孙仙子继前因
秋月把头一点,更不待慢,竟不走长桥,一纵剑光,直向对湖飞去.玉京也跟在后面,一同飞过小湖,到了那座参天峭壁之下,一看那峭壁下面,积雪未消,毫无异状,除雪上间有坠落梅枝花朵而外,并无死人,不由诧异道:“这畜生,从不说谎,到底人在哪里咧?”
猛听那白鹦鹉又在顶际叫道:“在下面梅花树上,在下面梅花树上。”
玉京抬头一看,那白鹦鹉正立在峭壁中间生出的一株老松上面,把头直点,再看时,那松下果有一树丈余高下的古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