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兰曲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3-01-17完结,双女主,种田宅斗)





膊换岫运跹摹!?br />   小玫嗯了一声就把打好的络子往邱玉兰面前比了下:“这葱绿柳黄的打出来的一柱香真好看,这个就不给小柔了,拿来给姑娘您穿扇子得了。”邱玉兰见小玫已经去拿扇子过来把络子穿上,摇头道:“不是说帮忙,怎么就先自己落下了?”小玫穿好扇子端详一番才道:“小柔虽送了这么多线过来,但络子这个说爱打几根打几根,横竖这些线放在她那边也是白放着。”
  说着小玫已经拿起线重新打起来,这算是林家的示好,邱玉兰拿着扇子轻轻摇着瞧小玫继续打络子。小玫打了会儿就道:“要照姑娘方才说的,那还不晓得哪家女儿有这样好的福气嫁给大爷呢。”邱玉兰摇扇子的手轻轻一顿才继续摇起来:“是啊,也不知道谁有福气能嫁给表哥。”
  邱玉兰声音很平静,小玫差点脱口而出,其实姑娘和大爷还是很相配的。幸好没说出口,小玫瞧一眼旁边的邱玉兰就继续打起络子来。李家那个春画,前些日子配了个小厮,曾是姑娘的贴身丫鬟配那么个小厮人都知道她定是犯什么错了。
  小玫原先也只模模糊糊,还是后来和小柔在那说起浴佛节那日的事,又把从冬景口中知道的话两厢一拼凑。晓得春画竟和楚大少那边的人有过来往,也不知道春画收了楚大少什么好处,竟被蛊惑的想把李姑娘和楚大少凑成一对。浴佛节时,若不是邱玉兰和林七姑娘出言,只怕那日被捉奸的就是李姑娘了。
  小玫和小柔两人分析出这些前因后果,顿时吓得后怕不止,春画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连这种事都想的出来。不过也亏的春画曾是李姑娘身边的大丫鬟,李太太投鼠忌器不好过分发作,但关起来数日又做了两三个月粗活,最后只能配个粗鄙小厮,对春画这样吃穿和姑娘差不多的大丫鬟来说,简直就是地狱一样的日子。
  小玫叹了声,自己要的不过是等姑娘出阁了就被放出去,然后寻个还过得去的人家好好地把这生过完。想到此小玫面上露出笑容,更加卖力地打起络子来,邱玉兰瞧着小玫面上露出的笑容,打扇的手轻轻地顿在那。石容安的确不错,可是当日舅母也说过了,既已说的那么明白,那么也只有看着别的有福气的姑娘嫁给他了。
  邱玉兰低头看着手中的扇子,再过几日就秋凉了,这把扇子就该收起来。接着又是冬日,一年转眼又要过去,自己的婚事还在半空中飘啊飘,不晓得落在谁家。而瞧过石容安这样的人,邱玉兰只求要嫁的男子有石容安的一半就好。
  秋凉换了暑热,十月中,赶在冬日到来之前,方老爷又回到家里。这回出门出的日子长,方太太接到他的时候眼里不由有泪:“老爷在外面九个来月,还不晓得吃了多少苦,瞧都瘦了这么多。”方老爷呵呵一笑:“也没什么好辛苦的,我刚开始出去做生意那几年,不常是整年不回来,那时还只能住那种不好的客栈。担心包裹里的货物银子,常常半夜半夜的睡不着觉。现在早不是那时,东西有人看,客栈住的也好,你还担心什么。”
  那时夫妻常年也见不到一面,不在一起又怎会有孩子?方老爷这话勾起方太太当时的闺怨来,背转身把眼里的泪擦一下才嗔他一眼:“那时和现在可不一样,那时老爷还年轻,现在都过四十了。”方老爷瞧着镜子中的白发也笑了,见方太太又忙着张罗那些,叫住她道:“你和我好好说说,怎么突然就收石侄儿为义子?你难道不晓得我是想把石侄儿配给玉兰的。”
  方太太早有准备,就把那日情形娓娓道来,最后才道:“表哥娶表妹这种事情也是有的,若有个什么,义子和外甥女婿可不一样。只是我怕我们在这筹划,到时容安心里不乐意却为了恩情要娶玉兰,这才叫美事变恶。这些日子也在为容安寻亲事,只是林家那边,虽说的是八字不合,但还是有别的风声传出。”
  那风声就是所谓石容安是不祥之人了,方老爷点头:“你想的比我想的周到,既这样,就挑个日子,摆酒席请客,省的还有人在那嚼舌。”这也在方太太心中,含笑道:“日子已挑好了,十月二十一,连戏班子都请好了,就等老爷回来呢。”方老爷倒笑起来:“原来你是知道我一定会答应?”方太太抿唇一笑只不答话。
  到了十月二十一这日,方家也是人来人往庆贺方老爷收的义子。石容安换了新衣,却也是一色素净,跟在方老爷旁边迎客。虎哥儿也穿了新衣,笑嘻嘻地跟着父兄站在门口。


☆、66 酒席

  方老爷器宇轩昂;石容安俊美逼人,虎哥儿活泼可爱,这三父子引得来贺喜的人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要赞两句,更让方老爷心里欢喜面上笑个不停。
  林老爷今日也来贺喜,带了林大爷和林三爷,做老人的寒暄几句;石容安又和林三爷说几句别的事。看着石容安今日面上神色,林三爷心里既为好友感到欢喜又未免自叹自身;不过欢喜是能带出来的,叹息是千万不能表现在脸上的。寒暄过后林老爷父子往里走;等见不到方老爷人,林大爷才小声道:“已有亲儿子,又认个义子;以后还不晓得会出什么麻烦。”
  林老爷瞧自己长子一眼才缓缓地道:“什么麻烦,不就是产业?老大,你是我的长子,以后我没了你还要照顾底下的弟弟们,你现在说这样的话,将来要怎么照顾?”林大爷的心陡地一跳就忙道:“爹,是儿子失言了,只是我们再怎么说,也是亲弟兄,方家这边可只是个义子。”亲兄弟还有为了家业争的你死我活的,更何况这从外面寻来的义子?
  林老爷是明白自己儿子心里在想什么,只一笑就道:“方老爷能赤手空拳挣的这份家业,又怎会没有识人之明?老大啊,你有防范之心这很好,可是这做人做事,不是只有防范之心就能做的好的。要知道你千算万算百般防范,总有算不到防不到的地方。”这话说的林大爷一张脸红起来,林三爷也沉吟一下,感觉到林老爷的眼落到自己身上,忙对林老爷道:“爹爹教训的,儿子也明白了。”
  林老爷这才垂下眼:“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那些金的银的迟早也会回来。要是不齐心,”林老爷只呵呵一笑就对着面前遇到的人打招呼:“汪老爷你也来了,前几日还说去你家绸缎铺里寻几匹衣料打发女儿,却没见到什么新货,只得去了别家。”
  林老爷在那和人寒暄,林大爷也去寻了自己相熟的人,林三爷握一下拳似乎又明白了一些,既然如此,纠结于什么嫡出庶出又有什么意义,最要紧的是弟兄们要和睦。
  邱玉兰也陪着方太太在二门口迎客,女客们来的也不少,寒暄说笑带人进厅,邱玉兰觉得自己笑的脸都要僵掉。一时瞧着人来的差不多,邱玉兰正打算陪方太太进去就见楚太太带了个少妇过来,在二门处还有几位没进去的人见状也停了脚步。
  楚家媳妇过门也有半年,不过除了成亲那一日,别人都没见过这位楚大奶奶,即便有人在应酬时故意问起,楚太太都以新媳妇面嫩为由搪塞过去。难道说今日楚太太终于把自己这位儿媳妇给带出来?
  楚太太还没走到二门处就能感觉到众人目光,这心顿时又不受控制地乱跳几下,不由瞧旁边儿媳一眼。楚大奶奶淡淡瞥
  回去,这模样让楚太太心中又生起怒火。本以为这样乡下丫头,再厉害也不过是自己的下饭菜,谁晓得进门这半年,做出的事能把人活活气死。
  儿子宠着的丫鬟,她能把人头发剪了衣衫剥了去做粗活。下人们不恭敬,她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劈脸就是几巴掌,还说让这些下人们知道点教训。自己端起婆婆的架子说她,她倒来一句全是自己管家不好,让这些下人们惫懒。再多说两句她就干脆拍桌子打板凳地大哭起来,说楚家做作儿媳妇,还说要去找四邻评评理,天下有这样对待儿媳妇的婆婆吗?
  楚太太知道的那些后宅中的手段,都如秀才遇到兵一样,什么都使不出来。唯一的好处是楚大少已被降服的差不多,肯老老实实在家待着。这倒让楚太太不晓得这是福还是祸,此时也只有压下心头怒气,勉强在脸上挤出笑容,和方太太她们打着招呼。
  邱玉兰也忍不住好奇心往楚大奶奶面上瞧去,相貌也还算中看,不是那种秀美女子,而是浓眉大眼,略有几分英气,一双手也不是那样柔嫩细腻的,能瞧出有些粗糙,或许手心里还有老茧。
  也不知那日楚大少是怎么和她搭上的?邱玉兰想了想那脸就不觉红起来,已经听到楚大奶奶道:“你们家这园子果然很好,比我们家的园子精致多了。别的不说,那花啊草啊的就多很多。”既然人家开口攀谈,邱玉兰也要回那么几句,走在前面的楚太太听到儿媳妇这样的话,心头的火又冒出来,没见识的乡下丫头,带出来应酬就是丢自己的脸。但前后围着那么多的人,楚太太也不能发火只有忍下来。
  偏偏有人已经笑了:“楚太太的这位儿媳,行事做派当真还是极少见的。”什么极少见,不就是粗鄙没见识?楚太太觉得自己脸上都快烧起来,幸好林太太接了一句:“年轻的孩子们不都是这样,慢慢教着也就好了。”
  能慢慢教吗?这个媳妇能让自己教吗?楚太太只觉得嘴里又苦又涩,但又不能说出口。瞧着儿媳妇更不顺眼,在家闹笑话也就罢了,现在还闹到外面来了,真是活活丢自己的脸。
  众人说笑着已进到花厅,各自招呼落座,看见李太太带着李姑娘,楚太太的恨又漫上来,要不是你家不肯把女儿许给我,儿子又怎会在浴佛节出去散心,这才着了那乡下丫头的道。看着自己儿媳在那和人说话,楚太太一双手紧握,怪天怪地怪东怪西唯独没有怪自己把儿子惯坏。
  未出阁的姑娘们聚在一起,少奶奶们又在一块,太太们又是一群,各自为政倒毫不凌乱。李姑娘对楚大奶奶比别人更好奇一些,见虽也有少奶奶对楚大奶奶不理,可还是有几个磨不下面子在那和楚大奶奶说话的,不
  由叹道:“我原本以为楚大奶奶会不好意思出来见人呢,哪晓得不仅出来见人还和人应酬攀谈,竟一点也不害羞。”
  正和邱玉兰说话的陈姑娘听见了,回身打自己表妹肩膀一下:“你啊,就是这么不知变通,再是前情如何,现在两边都是正经过了门,拜过堂认过祖宗,楚家正正经经的大奶奶。若再藏着掖着倒还十分惹人笑话,这谁家的事不是一床锦被遮了羞,难道还有人好意思问到脸上去?”
  李姑娘深以为然,旁边的林七姑娘也笑了:“果然是陈姐姐说的对,我娘也说,小时候还小,人情世故不晓得些也没什么,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现在渐次大了,就该明白天下事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来了。”已有少女笑道:“瞧瞧,连林家妹妹这样的跳脱性子都这样了,晓得不能由着性子来。听说你也在寻亲,难怪呢。”
  林七姑娘一张脸霎时红了,伸手去捶说话的少女:“朱姐姐你就是一张嘴巧,坏死了。”少女们笑成一团,邱玉兰瞧着端坐在一边的林六姑娘,今日林太太也带了她来,不过林六姑娘打过招呼就坐在角落,眼中什么都望不清楚。路都是各人自己选的,谁也怪不得,邱玉兰暗叹一声也和少女们说笑起来。
  李太太瞧向少女们笑闹的那方笑道:“听着这些笑闹,不禁想到我也老了,想起少女时候觉得是前辈子的事。”汪太太瞟她一眼:“得,你儿子都娶了媳妇,再过几个月就做祖母的人了,还在在发什么少女之忧思?传出去不让人笑话?”
  李太太不由摸一下脸,笑着道:“说的是,等姑娘结了亲,再抱了孙子,这辈子就万事如意再不想什么。”做女人的没几个不爱做媒的,就有人笑道:“这要结亲倒是件大事,我们各自寻摸寻摸,瞧可有什么好人家。”
  李太太正要相谢,楚太太就已经道:“城中谁不知道李太太疼爱女儿,说起来,我娘家有个侄儿,今年不过十七,我娘家嫂子正在给他寻媳妇,不如我从中说合。”这听来是门好姻缘,可楚太太娘家离这里足有上千里,来回都要半个来月。
  李太太正在想婉转谢绝,汪太太已帮她说话了:“楚太太你也知道李太太是疼女儿的,你娘家离的有些远。”楚太太面上笑容不变:“我娘家虽远了些,我哥哥也是现任的五品官,侄儿也进了学,并不是那种穷书生。”
  这算什么?李太太虽明白楚太太这怒火从何而来但也要维护女儿正要说回去就见有丫鬟进来,走到方太太耳边轻声说了几句。方太太面上顿时变色,往席上瞧了眼就起身就往外走,这定是出事了,众人都在等待,李太太顺便就不理楚太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