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兰曲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3-01-17完结,双女主,种田宅斗)
邱玉兰听到笑声这才从方太太怀里直起身用手擦下不知什么时候流下的泪起身对方老爷道:“舅舅既然回来了,甥女就告辞了。”方老爷拍拍邱玉兰的肩瞧着邱玉兰走出去这才踉跄坐下,方太太过来服侍他换衣脱靴,方老爷按住她的手:“我今儿很高兴,比搬进这所宅子来还高兴,特别是瞧见你和玉兰这么好就更高兴了。”
这没头没脑的话方太太顿时听懂,柔声地道:“老爷,你我是夫妻,只要我们一家子能好好的,比什么都强。”方老爷唇边现出笑容,闭着眼拍拍方太太的手,见他酒意已浓,方太太小心翼翼地给他盖上一张斗篷,起身唤丫鬟打热水来给方老爷擦脸洗脚。这一生,既然有亲生儿女的希望已经渺茫,那就好好地待面前这些人吧。
玉兰花开的雪白一片,邱玉兰站在玉兰树下,仰头瞧向天,天空像一块刚洗过的毯子一样有一种水润的感觉。身边传来小玫的笑声,接着小玫就出现在邱玉兰面前:“姑娘您在想什么?是不是在想给姑爷的衣衫上要绣什么花?”
邱玉兰低下头瞧着小玫,白她一眼道:“信口胡说,那些衣衫不就是这些花样?哪还能变出什么别的?”小玫摇头:“话可不是这样说,姑娘的名讳也是一种花样,不如把姑娘的名讳绣上,岂不正好?”邱玉兰的亲事在去年尘埃落定,许给乡下一户姓万人家,家里也有千亩良田,只有一个独生爱子。方老爷仔细瞧了又瞧,打听了又打听,晓得这户人家是出了名的善人这才把甥女许了。婚期就定在今年十月,等方老爷从外面回来就好出嫁。
邱玉兰从定亲以后,就开始做那些婚礼该用的绣活,这给未来夫君和公婆的几身衣衫那叫一个重中之重。此时听到小玫这样说,邱玉兰伸手打小玫几下:“又这样说了,瞧我不撕你的嘴。”
小玫身子灵活地闪过,脸上笑容一点没有变:“这不是上回林姑娘来说的,怎么姑娘就怪起我来了?”林七姑娘也已定亲正在家中待嫁,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既将过去,邱玉兰面上的红色更深,春芽已经走过来:“姑娘,太太那边派人来说,说大爷回来了,给您带了些东西,太太请您出去呢。”
邱玉兰住了手,小玫从袖里拿出一把小梳子给邱玉兰抿一下头发,邱玉兰奇怪地问:“表哥不是月前和舅舅一起出去的,怎么现在就回来了?”春芽的眉微微一皱:“奴婢也不晓得,听太太说,像是老爷寻到些好料子,特意让大爷给姑娘先带回来,好给姑娘打一堂好家具。”
姑娘出嫁,有力量的人家,一堂好家具是必不可少的,邱玉兰听的面上有浅浅笑容:“舅舅对我一直都这样好。”小玫笑着道:“也是大爷关心姑娘,不然这特意来回一趟,也是极辛苦的。”听到提起石容安,邱玉兰的心又重新翻起几丝涟漪,表哥,真是邱玉兰从一生下来见过的最出色的男子。但这样出色的男子总是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数次求亲而不得,听说表哥已经对舅舅说过,以后再不用为他寻亲,等到挣起大大一个家事再说。这样在别人看来十分狂妄的话,邱玉兰却知道表哥一定会做到的。
邱玉兰扶着小玫很快来到前厅,已经听到石容安和方太太说话的声音,走进里面方老太太也在,不等邱玉兰行礼方老太太就招呼她:“玉兰,快来瞧,这是你舅舅给你挑的好料子,这样的料子,不说睡几百年,用个上百年足够了。”
桌上果然放着几样料子,邱玉兰走上前拿起一样,石容安已经走上前:“这是黄花梨的,那边还有紫檀的,只可惜这紫檀这回寻的少了些,只能给表妹做一张桌子,不然用紫檀打一张床,真是用到表妹做曾祖母都不会坏。”
石容安成为方家义子已经两年,在第二年他出了孝方老爷就带着石容安出外做生意,两年下来,方老太太对石容安也多了些疼爱,听到石容安这话就笑着道:“你瞧瞧,都算到你表妹做曾祖母了,怎么你自己不努力些,快些给我娶个孙媳妇回来,让我抱曾孙?”
石容安一张脸顿时红了,方太太上前打着圆场:“婆婆这话说的是,可是容安的性子您也是晓得的,这要抱曾孙啊,只怕还要几年。”满堂都哄笑起来,邱玉兰在那仔细瞧着木料,看着石容安窘像也不由抿唇一笑。
石容安平息一下心情这才继续告诉邱玉兰这些料子都是些什么料子,各自有多少,又问邱玉兰这下料子该用来打什么家具才好。表兄妹在那一问一答,方太太瞧的有些恍惚,这一对瞧起来真是不错,可惜的是他们之间总是这样彬彬有礼,但凡有那么一丝丝情意露出,方太太是十分乐见其成的。
已有丫鬟来报:“大爷,林三爷来瞧大爷了。”林三爷去年成的家,成家后就搬出林家单独住,和石容安之间的交情是越来越好了。听到他来,石容安也就出去见他,方太太叫厨房备饭好留林三爷吃饭,邱玉兰望向石容安站过的位置,心头有一丝丝惆怅。
☆、69 释然
这丝惆怅很快就消失;邱玉兰和方老太太继续说着这些料子该打什么式样的家具。瞧着面前乖巧美丽的外孙女,方老太太拍一下邱玉兰的手:“等你出嫁了,再有了孩子,我下去地下也有脸去见你娘。”
方老太太这话说的是真心诚意,不带一丝芥蒂,邱玉兰反握住方老太太的手:“娘若是地下有知;她也不会怪您。娘生前常说,万般皆是命。”真的半点不由人吗?邱玉兰的眉微微皱一下才松开;若是真的不由人,或许自己早已死在邱家了;而不是过着像现在这样的日子。
但这话很好地安慰了方老太太,压在她心上近三十年的重负在邱玉兰说完之后一下就烟消云散了。方老太太闭下眼,重新睁开看向邱玉兰的眼里已满是慈爱;这种慈爱是非常真切的:“我晓得你是好孩子,你的性子就像了你娘。也是那么乖,那么让人疼。”看着方老太太面前释然的笑容,邱玉兰低下头。娘在邱家怨过恨过,可是再怨再恨,娘临终前握住自己的手谆谆告诉,若方家能庇护住你,玉兰,娘的心就什么都不怨什么都不恨了。
娘,那时我没明白这句话意思,现在明白了,您地下若有知也该安心了,舅舅舅母对我何止是庇护那么简单,还有外祖母,或者她也知道她当年做错了,可是做长辈的又难以开口说出错了。那就让女儿把您当初的话转告外祖母,她已近七十,也该安心了。
方太太重新走进厅,见方老太太祖孙坐在那不说话却似有无尽的话要说,含笑走上前道:“婆婆不是要和玉兰说这些料子该做什么家具?怎么这会儿不说了,难道嫌这些料子还不够多,那就带信去给老爷,让他再寻一些回来。”
方老太太这才从沉思中回神过来,含笑道:“我不过是舍不得玉兰要嫁了,当初见到她的时候,她虽说已十岁,却生的瘦小和人家七八岁的孩子差不多大。长到现在好容易长成这么个美貌女子,就要嫁到别人家,真舍不得。”这样的话从方老太太嘴里说出来还是有点稀奇,方太太的眉微微一挑就笑眯眯地接话:“是,媳妇当时见到的时候都吓了一跳,后来才晓得是玉兰这孩子孝顺,姐姐没了后她就日夜哀哭,连着几日水米不进,才这么瘦小。”
邱玉兰淡淡一笑,和方太太她们又说几句当时自己来时候的事情,接着话题重新转到嫁妆还要再备些什么上面。首饰衣料这些,都是方老爷历年带回来积攒的,别的也好备。剩下的就是要做的那些绣活,最要紧的就是这堂家具了,家具打的好真是增色不少。
邱玉兰听着她们在那说要打些什么式样,心里的温暖已经溢满全身,这才是家的感觉。说了好一会儿话,又让摆上晚饭来一起
吃,刚吃到一半林妈妈就进来道:“太太,林三爷醉了,大爷怕别人送回去不稳妥,亲自送回去了,让人进来说一声。”
方太太表示知道了,方老太太就道:“容安这孩子就是心眼实,让个小厮送去也没什么,他偏要自己送去。”方太太笑着替义子解围:“婆婆您也晓得的,林三爷的那位媳妇,和林三爷多有些口舌。容安送他回去为的也就是有外人在那位媳妇也不会说什么,不然又是一场是非岂不朋友面上难堪?”
林三爷的媳妇家里是做绸缎生意的,发迹时日也短,成婚之后林三爷搬出来住,原本过的还算和睦,哪晓得不知为了什么,两个月后就开始口舌不断。
外人听到些蛛丝马迹,似乎是林三奶奶嫌林三爷没本事,只会花自己的嫁妆,不晓得出外挣银子。要挣银子总要出去,可林三奶奶又不许林三爷出去,说怕被外面的人绊住脚。还听说不光是林三奶奶嫌林三爷,林三奶奶原本有个什么隐疾,初嫁过去时用药盖住没有发作,等药力过了那隐疾就发作起来,让人近不得身。
这隐疾一说是闺房私密,外人只是猜测,但林三奶奶嫌林三爷没本事这个,可是板上钉钉的,连林太太这个做婆婆的都忍不住开口说林三奶奶,既不愿放丈夫出去又嫌丈夫没本事,这算是个什么事?林三奶奶在家也是宠大的,嫁林三爷为的就是林家习惯是庶子成婚后就各自搬出去住,不用侍奉婆婆。听到林太太摆出做婆婆的架子说这么几句,林三奶奶就恼了,说一个做婆婆的管小夫妻这些事做什么?还说当初是被媒人骗了,说不用侍奉婆婆,哪晓得婆婆还是照样开口。自己有五六千银子的嫁妆,嫁谁不好,偏嫁林三爷这么个窝囊废?
林太太被庶子媳妇顶撞,气真是不打一处来,索性就丢开,由他们小夫妻过去。林三爷娶了这么个媳妇被拘在家里不得外出,见到石容安器宇轩昂,心里越发羡慕只是不好说,难免多喝两杯。石容安送他回去也是有解释的意思。
方老太太瞧了眼方太太:“你想的周到,玉兰啊,这嫁过去做了媳妇可要记得和姑爷之间要和睦,有什么口舌也不能让外人知道。你瞧林三爷这样,丈夫拿不住妻子,妻子不恭敬丈夫,一个家都不和睦,传的沸沸扬扬的,别人面上瞧着是安慰你,其实呢,哪晓得心里是不是瞧笑话?”
邱玉兰忙应了,方太太笑着道:“婆婆,这话不是媳妇自己夸自己人,玉兰本就聪明恭顺,又得周先生教了那么三年,这举止气度待人处事,全城里的姑娘能比得上她的也不多。”这话说的实在,方老太太的眼往邱玉兰身上望了望就道:“周先生是不错,可惜就是不肯在这教银姐儿。”
周先生去年已经辞去,说教邱玉兰已经教到无可教的地步。虽则邱玉兰问周先生的那个问题周先生一直没回答,但周先生临走前说,人在这世上,务必要秉持本心,秉持住本心不变,什么都不怕。
邱玉兰知道这一句是周先生数十年行走在无数府邸之中的经验之谈,接着周先生又送了邱玉兰一串钱币做临别礼物。那串钱币现在就贴身安放在邱玉兰身边,外圆内方,秉持本心不变,这才是周先生在这无数府邸行走依赖的法宝。
提到周先生邱玉兰不由微微一笑:“周先生的长子已娶了媳妇,生下孙子都两岁了,周先生能在我们家里待三年已不错了,总要回去含饴弄孙。”方太太也道:“周先生临走前也说过,银姐儿等到七岁再学规矩也不迟,也定下了周先生的好友,等离了那家就来我们家。宾主一场,这样也足够了。”
方老太太点头:“好了,晓得你们现在跟亲母女似的,我不过多说一句,你们俩就轮番来说。”方太太噗嗤一声笑出来:“原来婆婆是吃醋了。”吃醋?方老太太的嘴张一下就道:“没得乱说,好了,饭也吃饱了,我要出外走走。”
方太太忙上前扶起方老太太,邱玉兰在一边帮忙,三人在丫鬟簇拥下往园子里去走走。
预备嫁妆的时日似乎过的飞快,很快三月过了就到四月,接着就是端午,夏日天热,虽放了几个冰盆在屋里,做一会儿绣活那手心就开始出汗,怕手心的汗把丝线弄脏,邱玉兰每日倒只做一两个时辰,只要把丈夫翁姑的衣服做出来,剩下那些就交给绣娘或丫鬟去做。
这日正在做活呢,春芽进来道:“姑娘,林七姑娘来访姑娘,太太已经让人把林七姑娘请进来了。”邱玉兰望向小玫:“你昨儿才说要寻个时候去见小柔,让她给你做几样东西,今儿就来了,倒也恰好。”
说着话就听见林七姑娘的笑声:“邱姐姐你怎这样?当日我们是忙不过来才请小玫帮忙,你现在又不是忙不过来,非要找回来。”小玫早放下手中的东西上前打起帘子,林七姑娘那张芙蓉面已经出现在邱玉兰眼中。
见林七姑娘要上前来拉自己的手撒娇,邱玉兰忙把手举高:“你也不怕被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