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钗
圈子的人为了要推卸责任,一定会在圣上面前栽我这一赃!”
“只要圣上不信,再栽也没有用。”
“众口可以烁金,假如一连问几个人都是这样说法,即使不信,也难免在心里会存个疑念,那我在皇帝心目中所建立的一点好感,岂非完全荡然无存?”
“可是我爹不会这样说的。”
李盆一叹道:“闰英,我不愿意说他老人家的坏话,但是他把亲情与利害一起衡量时,该取那一边,你跟我一样清楚,他应该先找我说说,可是他宁可去跟他们商量要我离开,可见他已经有所决定了。”
卢闰英呆了呆道:“十郎!那该怎么办?”
“怎么办?我当然不会走,我不能听任宰割,所以我一定要留下,而且我会自己安排这些事的,你告诉岳父一声,如果他信得过我,就装作什么事都不知道,趁早退出那些人的圈子,否则随便他如何处置好了。不过他们如果中伤我的话,吃亏的一定是他们!”
这不仅是负气,而且是警告。卢闰英急忙道:“十郎,你不要赌气,爹与你是翁婿至亲,他不会害你的。”
李益道:“最好是如此,反正我不会拖累他,但他一定要自己往钉子上碰那就不能埋怨我了!”
他站起身子,看见卢闰英楚楚可怜的神色,心中又有些不忍,叹口气道:“闰英!你放心,不管岳父如何对我,我都不会怨恨他的,在事情没摆平之前,我不会再来看你了,免得为岳父添麻烦。而且不管你爹是否还认我这个女婿,我发誓一定要娶你,那怕抢也要把你抢了来。”
他打开桌上的锦盒,从里面取了两个金果子,揣在袖子里,潇洒地一笑道:“感卿盛情,特此为念,这几天你多保重,如果事情顺利,在于老儿发丧后,我会再来看你,否则我就赴任去了……”
他就这么走了,卢闰英要想追出去,但是到了门口,又止住脚步,她毕竟要顾全身份,如果在门口跟李益拉拉扯扯,落入下人的眼中实在不像话。
雅萍又悄悄地进来,看见卢闰英在垂泪,不敢惊动她,垂手站在一边,还是卢闰英看见她才问:“他走了?”
“是的,姑爷好像很生气,给他套好的车他都不肯坐,小姐,这些要不要给姑爷送去?”
卢闰英抹抹眼泪:“不必了!他不会收的。”
雅萍顿了一顿才道:“小姐,当时婢子就以为不妥,姑爷是那样孤傲的一个人,怎么会接受这种馈赠呢?这祗会引起他的反感,你想想,如果姑爷是个钱可以打动的人,您会如此对他倾心吗?”
卢闰英叹了口气:“现在说这些太迟了,雅萍,你坐卢福的车子,上姑爷那儿去一趟,把这个盒子交给他!”
“可是姑爷好像没有回去。他是往西城走的,我记得他是住在东城。”
卢闰英又是一怔,最后道:“那你就送到姑爷的家去,交给李升,就说是夫人给爷的。”
雅萍迟疑地道:“这么晚了,明天再送去不行吗?”
“叫你去就去,坐车子又不要你跑路,累着你了?”
雅萍见她发脾气,倒是不再分辩,抱起盒子走了,但她走到门口,卢闰英又叫住她道:
“如果他们要你进去,你就不妨去看看那位霍家小娘子是怎么一个品性,不过千万记住,别说你是跟我的,就说你是侍候夫人的。”
雅萍笑道:“婢子知道,这还要您吩咐,婢子不会连这点眼色都没有的。”
她走了,卢闰英还坐在厅里发呆,内心充满矛盾与冲突,在父亲与李益之间所造成的和谐,无疑被这一件事故破坏了。在未明内情之前,她是赞同父亲的,但经李益分析了内情后,她知道父亲还有事情瞒着她。他们是准备牺牲李益了。可是李益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人吗?
李益的确不是,他满怀着高兴而来,得知了卢方与侍郎,杜员外等人结伙往王阁老那儿去,而且又作了要他离开的安排后,他不仅是愤怒。深感到人心的险恶与不可持,更感到一切都是靠不住的Q在险恶的宦海中,在利害相冲突时,连翁婿之情都不足以凭。
:
22 019
第十八章
但是李益的确没有怪卢方的意思,卢方要保护自己这点得来不易的成就,在无可奈何下,必须这么做,换了李益,他也是一样,因为他必须要保护自己。
他现在就要保护自己而努力,从卢闰英那儿拿了两个金果子,就是保护他自己的第一步。因为他目前急需要这两个金果子,急到回家去拿都来不及了,所以他才一句美丽的谎言,一副专情的态度,拿了这两枚果子,他托在虚幻的情意上,却为了实际的用途。
翼国公府就在过两条街,距离朝门不远,因为翼公秦氏一向是朝廷最忠贞的护卫。这时候不是访客的时候,但那两个金果子真的是具有很大的力量。
当然,光凭金果子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访客自己本身也有力量,而李益现在在长安的确是个够份量的人,所以门上的家将在接到十两金子的门封后,立刻为他通报进去:“姑臧李君虞公子有急事求见国公。”
好在国公并没有安寝,公侯府第的生活习惯跟普通民间不同,尤其是身居要职的国公们,为了配合皇帝早朝,都是朝罢就寝,午后起身,薄暮传中饭,少事休息后,才开始他们的休闲生活,或是接待一些宾客,入夜笙歌,是款客宴宾的时间,这就是所谓侯门的生活。
歌舞达旦,在金粉长安是司空见惯的事,翼国公秦府在长安算是最显赫的一家,因为他们与皇帝家的关系太密切了,从第一任国公叔宝公开始,他们就是皇帝最亲密的勋臣,当太祖李渊还在前晋任唐公的时候,就曾救援唐公于盗贼之手。后来太宗贞觐皇帝打天下,叔宝公建功厥伟,一直传下来。
秦氏的子孙始终是皇帝最宠信的世爵,也一直有着显赫的地位。
依照朝例,国公已经不必列朝了,但奏家不同,他们一直是帝家的机密参赞,只要稍微有点事,皇帝总是要听取一下他们的意见,世子秦朗与郭家约两兄弟同为讨平了鱼朝恩而接替了禁军统领,国公的事才稍微轻松一点,没事可以偷偷懒,但朝班上的位置却一直为他空着。
李益要见的是秦朗,他知道距离早朝侍驾已近,这时候已经准备了。到了门上才知道国公还没安寝,故而改为请诣国公了。李益在诛讨鱼朝恩一案中的贡献,秦府与汾阳王郭府的家将是最清楚的,所以他登门请诣,门上本来就不敢怠慢,何况还有十两金子的门封呢。
那位门上的将爷已经把李益请了进去,在花厅上坐下后才进去通报的。因此等里面传请时,没走几步路就把李益带到了暖阁上。
国公的兴致很好,正在跟他儿子秦朗对弈,那是他们父子俩聊私话的时候。暖阁中悄无旁人。
李益进去,还没行大礼,国公已伸手拦住了:“十郎,别客气,我正想找人去请你呢,你好端端的弄了个外任,归省回来,却又在长安闹了几件大新闻,这两天听说你跟于老头儿顶上了,弄得满城风雨,圣上先听到风声,问起我,我还说不太可能,但今天于老儿的辞表已呈了上来,我正不知道该怎么向圣上回话呢?”
秦朗也道:“君虞,你什么人都可以惹,可别去惹那老头儿,这家伙很讨厌,连我也常受他的排喧,咱们虽然不怕他,可是跟他吵起来就太无聊了。”
李益一听这话心里更踏实了,因为秦朗对于善谦也没好感,至少是支持自己的,因此微微一笑,道:“也没什么了不起,我祗是想杀杀他的气焰而已。”
国公轻叹道:“十郎,于老儿为了鱼朝恩的事,对我们很不谅解,认为我们争了他的功。我是懒得跟他辩,因为他究竟是兵部大臣,手上掌握着军权……”
李益冷笑道:“他要是真能掌握军权,鱼朝恩又何致于如此拔扈?”
国公摇头道:“不!十郎,你不知道,这老儿的确是有一套,他居兵部之重,掌权而不居权,使得各路兵镇都无以结党,也不敢结党,正因为他自己没有一个私人,所以他发现有那两个兵镇或节度使交往稍密立予撤换,调文人出主,使得全国的将不知兵,再也乱不起来。”
李益道:“这种方法并不新奇,天宝年时就用李林甫的办法施行过,结果安禄山以范阳一镇之兵几乎席卷了半壁江山,将不知兵,自然就疏于操练,结果更演变成兵不能战,虽有雄师百万,也只是徒耗钱粮而已,虽有将才也难以为用,哥舒翰之败,又何尝不是这个缘故?”
国公道:“这道理跟皇帝讲不通,圣上认为这办法好,将不知兵,兵不能战,即无内顾之患。”
李益笑道:“国公这样说,就把圣上看得简单了,他那里是不知其中利弊之所在,而是因为安史乱后,各地的兵镇都拥兵自重,不肯轻易启战而自保实力,所以才用那个办法,把他们一一替换掉,使军权归于朝廷,中枢一统,只要一枝坚锐的禁军,就可以控制天下了。”
国公微怔道:“君虞,你是文人,怎么会懂得这个?”
李益道:“圣上从鱼朝恩手中取得禁军节制大权后,立刻就委世子郭王子统领,勤加操演,扩充编制,用心可以想见。”
国公肃容道:“十郎,你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居然能看到这么深远。不错,圣上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只跟我一个人谈过,连于老儿都不知内情,他之所以要重用于老儿,就是要让他造成那种印象,使那些镇帅将守们也抱有那个想法,徐待禁军之成。”
“世子练军已近半载,应该有所成了?”
“不错!是差不多了,因此圣上认为边廷武备过于松弛,四境边夷已有不稳之家,必须要加强训练,而且更从禁军中选任一部份忠贞有为的青年将校人选,出易边廷的主将,重整武备以镇四夷,到那个时候,于老儿就得下台了。所以十郎,你就是跟于老儿有什么不痛快的地方,也不必急着去对付他,不出三五个月,圣上也会换掉他的。”
李益听了这个消息,心中更为安定,笑笑道:“圣上恐怕换不掉他了,于老儿这个兵部尚书是干到底了。”
“这是怎么说呢?他并没有私人的实力,而且也很不得人缘,真要换了他,连为他请留的人都没有,圣上看到他的辞表后就跟我谈过,准备先给他半年假再说。”
“不必半年,他也等不及了。”
“为什么?”
“再晚刚得到消息,他已经暴疾身故了!”
翼公父子两人都是一怔,李益心中大定,于是把始末情形说了一遍,只隐起自己代缮奏章的事,同时把逼使于善谦辞职的责任,却都推到了最初定谋的那几个人头上,说是他们一力唆使,但是他很聪明,开脱了卢方跟王阁老两人,因为这两个人跟自己的关系最深,了解内情也最清楚,扯上他们,自己反而脱不了干系了。
秦朗道:“难怪王阁老夫人寿辰后的那天,那几个家伙最起劲,辞表未呈,他们就已经先把话传开了。”
国公道:“十郎!你一向很聪明,怎么会跟他们弄在一堆的,这几个家伙没有一个是东西。根本是在利用你。”
李益装作委曲地道:“我还以为他们是古道热肠,真心想帮助我。可是计划了半天,他们在实施的那一天,居然一个个打了退堂鼓,我才知道他们靠不住,只是事情已经传了出去,即使我想收篷,也难以了结了,因为于老儿写给我的那封信还在他们手里,他们很可能会反过来去讨好于老儿,把信还给于老儿。”
秦朗道:“这倒是可能的,那些家伙什么都做得出来。”
李益叹了口气道:“我也知道,因此我只有硬着头皮干到底,准备一个人也得揭发开来,趁着那天人多,闹得大家都知道,即使他们把信还给于老儿也没用了。”
国公一笑道:“我知道你是不甘受人摆布,果然你还有一手,于老儿就是那封信的事气死的?”
“不!事情有了变化,我那封信根本就没有用,半路杀出了高侍郎,把事情顶了过去………”
他又把高晖与他的谈话说了一遍,然后把于善谦写给鱼朝恩的告密函拿了出来,交给国公看了,道:“于老儿当时虽然勉强接受了我的调解,写下了辞表,但是总以为高晖只是听得鱼朝恩口头上说说而已,鱼朝恩已经死了,没有对证,不会对他有多大影响,直到今天王阁老再去拜会他,说出高晖手头握有实据,他才着了慌!再到衙门去一问,更听见了外面纷纷传说他是被我逼得辞了官,一气之下,才吐血倒地不起的。”
国公把那封私函看得很仔细,最后才变色道:“有关高于两家交恶的事,我也听圣上谈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