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钗
樱桃睁大了眼睛道:“真的吗?李公子?”
李益笑道:“她们都很寂寞,你去玩玩,她们一定非常欢迎,明天就可以让允明带你去。”
樱桃道:“崔相公,明天你带我去好不好?”
崔允明有点苦涩地道:“你今天就拜公子为师向他学琵琶,以女弟子的身份前去不是更好吗?而且琵琶也不是一天学得好的!我不能天天都带你去。”
樱桃没听懂他话中意,娇笑道:“你只要带我去一趟,以后我认识了,自己就会去了。”
李益却知道崔允明的心事,笑笑道:“要学琵琶,拜我为师不如拜郑夫人去,她的音律极精,而且早在王府中,对各种乐器都下周一番苦功,不像我跟允明,只是闲下偶一拨弄而已,没什么高明的技巧。”
樱桃道:“可是人家肯收我做徒弟吗?”
李益笑道:“像你这样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谁都会喜欢你的,再加上我的面子,我想她一定会答应的。”
楼桃欣喜万分地道:“那就谢谢李公子了。”
李益笑道:“不必谢,刚才我跟江奶奶谈得很投机,彼此亲如家人,无须客气。”
江姥姥也笑道:“是的!李公子古道热肠,很喜欢帮助人,我托他将来照顾你,他满口答应了,将来很可能是一家人了,你倒是不必客气,多敬李公子两锺。”
樱桃天真未凿,不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只是爱热闹,而且今天奶奶居然准她喝酒,心里更加高兴,一连敬了李益三锺,等她敬过后,江姥姥道:“李公子,老身也敬你一锺,恳托的事,万望鼎力成全!”
李益连忙道:“不敢当!晚辈本已不胜酒力,但你老人家这一锺,却是非拜领不可,晚辈一定尽力。”
他又喝了这一杯,加上在鲍十一娘那儿的宿酒,确是有点醉意了,搁下酒锺道:“我实在不能再喝了,回去还要走很远的路。”
樱桃道:“不行!你要多喝几锺,这是第一次上我家来,总要尽醉才准走,醉了就歇在这儿,舍下空房很多。”
崔允明道:“多喝两杯是可以的,不回去可不行,那边会不放心的,君虞,你放量喝好了,这酒一开就要喝乾,走了味就韵味大减了。醉了我送你回去。”
李益笑道:“来日方长,不必急在一天,放着这种好酒,你还怕我不来?听说小桃姑娘在树下埋了十几坛呢,我总要把它掏光为止。”
樱桃笑道:“那可不行,为了制这酒,我费了多少心血,每年都是等冬天扫下梅花上的积雪,合着梅瓣一起熬,等冷了之后再选新稻煮成酒坛,三四年的工夫才制成了这么几坛,可不能天天拿来招待你。”
李益笑道:“我要来了,不怕你舍不得,你不肯我就向姥姥讨来喝。”
江姥姥也笑道:“小桃,别小家子气,我们求李公子的地方多着呢,几坛酒又算得了什么?”
李益道:“说的是啊,舍不得金弹子,打不到巧鸳鸯。”
樱桃睁大了眼睛道:“这话是怎么说呢?”
李益笑道:“姥姥托我为你找婆家,如果你不好好招待我这个媒人,我就给你找个丑小子。”
樱桃满脸飞红地道:“我不来了,你拿我开玩笑!”
李益笑道:“你问姥姥是不是开玩笑?”
江姥姥笑而不答,樱桃急急道:“奶奶,我不要呀,我要侍候你一辈子。”
眼睛却悄悄地溜向崔允明,见他只顾俯头喝闷酒,不作一词,忍不住道:“崔相公,你怎么不说话呢?”
崔允明只听了前面几句自己人,一家人什么的,心绪己烦扰到了极点,根本没注意听他们后面说什么,直到樱桃问到他,才茫然抬起头道:“我……我说什么?”
樱桃恨得重重地一跺脚,寒着脸道:“李公子,你不要为我的事费心了。我年纪还小…………”
李益看情形觉得玩笑不能再开下去了,乃笑笑道:“桃姑娘,其实根本不用我费心,人是姥姥早就看中了的,你也非常熟悉,我搭着一层亲谊,才在姥姥面前拍胸脯答应下来,想骗几锺现成的谢媒酒喝,你这样一表示,倒叫我作难了,看来你埋在树下的好酒是无可消受了。”
话已经无得很明白,李益的亲戚虽多,但她们祖孙认识的却只有一个崔允明,樱桃再不解事也知道是谁了。
由红变白的脸,顿时更红,故意一掉头道:“不给你喝,偏不给你喝,我现在就去统统把它砸烂了……”
说着一扭身子,飞快地跑了出去,江姥姥笑道:“小桃,这是什么规矩,快回来。”
李益却笑着道:“桃姑娘,你要想学好琵琶,可不能把酒给砸了,那位郑夫人最喜欢喝酒,你带两离去作为赘敬,才可以换得她倾囊相授。”
崔允明这时也约略有点明白了,呐呐地道:“君虞,你跟姥姥说的那一家亲戚?”
李益笑着道:“允明,你还跟我装糊涂,瞧姥姥不拿拐杖砸扁你的头,除了你姥姥还认得谁?”
崔允明俯下了头,李益带着笑骂道:“你简直混账,姥姥是知书达礼的宦门夫人,假如不是看中你忠厚可靠,会让一个十七八岁的孙女儿跟你不避形迹地在一起!”
崔允明的声音低得不能再低了,但也只说出了一个我字,底下含含吐吐,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李益肃容道:“允明,你家里没有什么人,在京最近的亲人就是我,叨长你一岁,我就替你作主了。”
他知道崔允明的毛病,就是优柔寡断。所以乾脆直截了当,快刀斩乱麻,一口就明说了。
崔允明鼓起最大的勇气才道:“姥姥的好意我是十分感激的,只是我怕委屈了小桃。”
李益笑道:“的确是委屈了一点,因为人家要挑女婿的话,说什么也轮不到你,但你运气好,偏偏就碰上了,因此你也别推三推四了,姥姥,我们就这么说定了,后天我就前来为舍弟下聘。”
江姥姥也松了一口气道:“那怎么能要李公子破费呢!”
李益站了起来,笑笑道:“应该,允明是家母唯一的亲人,家母远在陇西,我这个表哥是义不容辞,而且我希望喜事越快越好,你老人家也好名正言顺地疼疼允明。”
崔允明道:“不……不急吧!”
李益笑道:“你不急我急,我走了,后天准到,你也准备准备,现在我由媒人变成了主婚人,这个大媒只好请郑夫人来担任了,我得回去告诉她一声。”
他向江姥姥作个揖,向外走去,步子却有点踉跄,崔允明忙上前扶着道:“君虞,你有点醉了,找送你回去。”
李益的确有点醉意,却笑着道:“十一娘的确有点阴魂不散,好不容易把她送走了,我却接替了她的行业。”
崔允明听他的话中醉意很浓,忙扶他走到门外,樱桃却点了一盏小灯笼,追着送上来道:“崔相公,拿着在路上看得清楚些,别摔着了!”
李益笑笑道:“现在叫崔相公,过几天就该叫相公了。”
樱桃一红脸扭回头又跑了,崔允明皱皱眉头,李益却大笑道:“允明,你真好福气,娶得这么一个好妻子,假如不是我今天替你决定了,说不定就会给你弄砸了,说,你该怎么谢我?”
崔允明也讪然她笑道:“大恩不言谢,而且你一切都比我美满,欲报无由,只有听候驱策,有命必赴了。”
李益拍拍他的肩膀道:“我们谊属至亲,还说那些干吗?允明,看你平常很老实,想不到你在女孩子面前也挺有一套的,那个小姑娘对你简直死心塌地,幸亏我见机,没有接受你的好意,否则碰一鼻子灰不说,很可能被她打破脑袋呢。我才开口说要为她提亲,她就恨不得要咬我一口,要不是赶快把你提出来,今天恐怕连门都出不了,人家对你情深如此,你怎么舍得往外推的?”
崔允明苦笑道:“我怎么知道呢?虽说她不避形迹地穿户入室,我还反以为她是个小孩子。”
李益笑道:“小孩子,十七八岁还是小孩子?你也不想想你自己才多大。二十岁人就学得老气横秋。”
崔允明只有俯头笑笑,李益正正神色又道:“允明,我知道你耿介不肯钻营,但也不能以明经教读为终生,尤其是成了家,你也该另外谋一份职业。”
崔允苦笑道:“我何尝不想,就是这明经二字害了我,身列斯文,半在衣冠。除了教读之外。又能干什么?”
李益道:“士人的前途只有做官,科第上资格没有,但明经至少也是个出身,找一份书吏的工作应该不难。”
霍允明叹道:“我并不是没打算过,长安市上,有功名而无实缺的人太多了,书吏也是官,那怕是求一个芝麻绿豆官,也非钱莫行,我拿什么去活动?”
李益道:“你真要有意,就交给我来办。”
崔允明道:“君虞,你比我宽裕不了多少,而且你自己要侯秋选,那有余力为我打点?
还是等等再说吧。”
李益道:“不!你的事容易,而且也不必什么花费,刑部主事裘达老先生,你一向很崇敬的,他也最喜欢提拔后进,那天我带你去晋见一下,请他给你想个办法。”
崔允明闻言不禁心动道:“裘老先生道德文章为士林所共钦,而清廉耿介,尤为当世之典范,只是……”
李益笑道:“只是不太得意,那是一定的,宦海碌碌,像他那种人,当然是不容易显达起来,不过,他多少也是个三品主事,为你安插个职位是没有的问题。”
崔允明道:“不会太麻烦人家吗?”
李益道:“你放心,不是他那样的人,你不会去晋谒,不是你这样的人,我也不会去推荐,包你们一见就投缘,只是跟着他你只能实心实地做事,勉强求个温饱,要想发达,大富大贵,他那儿不是门路。”
崔允明道:“我也仅求温饱而足,小桃就是祖孙两人,还有这么一椽栖身的瓦舍,有个正正当当的收入,一家三口,能免于冻饿就心满意足了,大富大贵,我也不是那种人。”
李益一叹道:“允明,你是个有福气的人,我真羡慕你。”
崔允明笑道:“君虞!你又来了,你科甲上春风得意,文采风流,新宠又是个小降素娥,绝世姿容,那天会后,多少人羡慕你的艳福,你还会羡慕我。”
李益庄容道:“允明!我说的是真心话,科甲得意,一职难求,小玉的事更是阻扰重重,还不知道霍王府中是什么态度。”
崔允明道:“几个关心你的朋友,都替你打听过了,王府没有什么动静,大概是不想过问了。”
李益道:“没这么简单,豪门最重要的是颜面,我等于是掴了他们一记耳光,他们不会这么善罢甘休的,越是没有动静,越叫人担心,不知道他们在暗地里出什么点子。”
崔允明道:“反正已经做了,担心也没用,看情形再作打算吧,好在你们李家在长安声望还够,你大伯虽是过时丞相,到底还有点用,谅他们也不敢如何。”
李益沉思片刻才苦笑道:“就算王府不再追究,小玉的事,将来总也是个问题,既非正娶,又不能置侧,最多只能置为外室但将来我又不能为她而终身不娶,娶进来的大妇是否能相容?我简直不敢想。”
崔允明道:“那只有按你的处境而择对象。”
李益一叹道:“我母亲是你的姑母,难道你还不了解吗?这些事我未必能作主。”
崔允明不禁默然,李益又道:“你受明经之累,我又何尝不受科甲之苦,一进及第,族人老母,都寄望殷殷,不容我碌碌以终,每个人手里都似乎有一条无形的鞭子在逼着我往前进,往上爬,所以我说我羡慕你是真心话。”
崔允明同情地看着他,这位大他几个月的表哥的处境他是深深了解的,李益的烦恼,句句都是实情,科场得意,文名四播,艳姝为侣,在别人的眼中,似乎天下美事都被他一个人占全了,但谁体会得到他内心里的辛酸呢?平庸也是一种幸福!
崔允明现在反而为自己庆幸了,一个平庸的妻子,一份平淡的生活,得来很容易,维持也很容易,只要没有更高的企望和虚荣,乐天和知命,他觉得比李益幸运多了。把李益送到门口,崔允明就回去了。
李益的酒意在进门后已完全醒了,但脸上还是红红的,口中仍是有着沉浊的酒气,到了厅里,看见郑净持与霍小玉都在等着,四只眼睛像灯似的照着他。李益知道他们心里想些什么,自己心里也早已准备好了口词,去访崔允明说妥了亲事,都是有目的的--为了掩饰原有的一点酒意,在鲍十一娘那儿带出来的酒意。虽然那时他并没有醉,但喝过酒总是瞒不过人,而他实在没有再在鲍十一娘那儿喝酒的必要。
招呼了一声后,他觉得又很惭愧,因为郑净持的目中含着同情与谅解,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