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别急 作者:圆不破(起点vip2012-08-31完结,种田)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寂静。
太后神色沉沉,沉吟一阵后,道:“今日之事不得张扬。”
不管起因如何,不管结果如何,事泄皇室隐密,是断断不得外传的。
李公公与悦竹姑姑全部低声应下,太后又道:“让人瞧瞧皇上下了朝没有,请皇上过来。”说完,太后看着佟锦,“一会皇上过来,你如实与皇上交代即可。”
太后的意思很明显,这个案,她是不会断的,一切交给皇上处理。
佟锦跪在原地,神情间满是清明。
会是谁呢?
糕点有毒,无外乎两种可能,第一,糕点本身就有毒,那么做这糕点的辜大娘就很有嫌疑;第二,被人投毒,这个范围太大了,由王府到宫里,这糕点经过了许多程序,就连在宫门处的御林卫也曾开盒验看,更别提在殿外放了那么久,无人照看了。
永兴帝闻得此事放下候在南书房议事的大臣们,急急赶来,进门见佟锦跪在正殿当中,眉尖难以察觉地轻蹙了一下。旁人没有察觉,却俱被黄存喜看在眼中。
谴下无关人等,永兴帝听罢李公公的讲述后,神情越发凝重。
只要佟锦脑子没进水,佟锦根本没有要毒害太后的理由,况且她也没有真的把糕点呈上来,而是随便放在殿外,如此种种加诸起来,佟锦意欲谋害太后的嫌疑便小了许多。
相信太后也是如此判断,所以才没有将佟锦拿下,只等着让自己来处理。
如今事情的关键是,不是佟锦,会是谁?这场阴谋到底是冲着佟锦去的,还是冲着太后去的?
“你出府时可有验看糕点?”永兴帝问。
佟锦面现愧色,“温仪今早急于出门,并不曾验看,但这糕点与温仪今早所用膳食同出一人之手,故而温仪没有怀疑。”
永兴帝点点头,与黄存喜道:“去问问守门的口人,适才可见到有人碰过这糕点?”
黄存喜随即去了,李公公也跟上去,协助一二。
过了不久,二人回来,黄存喜道:“今晨明月郡主入宫,与温仪公主在殿前说话,而后公主入殿,将食盒置于殿外回廊之侧,其间明月郡主返回过一次,皇贵妃也曾前来,不过听闻公主在殿内,便不让宫人传禀,待了一会便走了。明月郡主与皇贵妃停留时皆在食盒附近,宫人不敢直视冲撞主子,故而也没有看到什么。”
佟锦惊然抬头,她不知道,在她进殿的这段时间里,竟还发生过这么多的事。
永兴帝的神情陡然沉下。
“明月郡主入宫所为何事?”问的却是太后身边的悦竹姑姑。
悦竹悄然看一眼太后,“回皇上的话,郡主是来向太后认错的……”
太后手按额角,并未出声。
悦竹暗吁一口气,“郡主这些日子深觉有愧于皇上与太后的宠信……”
在圣驾之前,悦竹自然不会说假话,水明月入宫的确有来认错,不过这是前半段,至于后半段内容,太后不会喜欢提,她便也隐下不说。
永兴帝眉间的印痕加重了些,盯着那盒形状狼藉的糕点,目光沉沉,许久没有言语。
“皇上……”
黄存喜轻轻唤了一声,永兴帝猛然自自己的深思中清醒,正对上太后担忧的目光。
“此事……甚为蹊跷,黄存喜……”
黄存喜马上错前半步,永兴帝淡淡地道:“事关太后安危,此事便交由你去暗查。”
黄存喜心中一惊。
事关后宫,又不宜张扬,皇上把此事交由他这个后宫总管来查也算合乎情理,可任何人都看得出,这件事十分难办,表面上是与佟锦、水明月和皇贵妃有关,可她们身后,哪个不牵连着一方势力?要说有人是假以此事暗算佟锦,那便罢了,可万一查到哪方势力意图暗害太后……须知,太后一直是太子最强力的后盾,正因有太后的存在,太后的母家世族才会全力以赴地支持太子,这股势力不容小窥,可若是太后薨逝……
黄存喜不敢再想,战战兢兢地应下差事。
“水明月挑衅公主一事尚未了结,如今又私自入宫,罪加一等,责罚面避半年思过;皇贵妃来去匆匆,入寿安宫而不面见太后,心存藐视,夺其协理六宫之权,暂由韩贵妃协理;温仪……冲动激进,擅与人结怨,险连太后受累,罚其在家清心修行三月,专心为太后祈福。”
永兴帝淡淡地做下简单处置,便与太后道别,又嘱咐李公公与悦竹二人看护好太后,尤其饮食方面。
黄存喜松了口气。
佟锦正值新婚,若她真是被人冤枉,永兴帝做下那样的处置不可谓不过分,可也是这样的处置,把佟锦置于受害之位,“冲动激进”,“与人结怨”,永兴帝与定好了他将来的调查方向。
第160章 局势
佟锦也同样松了口气。
她的一切荣耀都来自于皇上和太后,对皇上和太后的忠心毋庸置疑,所以就算有人想借题发挥,也是找了一项最有利于她的事件,她没动机,不仅没有动机,她还会因太后的离去而失去很多荣耀,这样的蠢事,没人会做。
所以佟锦不太担心,永兴帝并不糊涂,不会急怒攻心之下随便冤枉人,只要肯耐下心来想一想,她也不会担上一个谋害太后、欺君罔上的罪名!
可佟锦也没料到,永兴帝竟会如此轻巧地把事情搁下了。
永兴帝的处置算是各打三十大板,谁也没跑得了,可也没伤谁的筋骨,尤其是对她的处置,可谓别有深意。
“冲动激进”,“与人结怨”,“连累太后”,这是她的罪名,如果黄存喜不傻,也势必要按着这个方向去查,届时查出有人因想害她而险些误伤太后,这件事便可了结。而这个想害她的人,可以是太监、宫女、下人,可以是任何永兴帝希望的人,同时,也可以是水明月,也可以是皇贵妃。
这样一个处置结果,看似随意,其中却包含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如果下毒者只是针对佟锦便罢,如若不是,便要想一想,皇帝此举背后的意思。不是不查,也不是查不到,而是顾念旧情,高抬贵手。贵手可抬一次,却绝无再抬二次之理。
这是一种变相的警告,可知永兴帝心中对下毒人选已有了定论,可佟锦仍在苦苦思索,到底是谁。
无论是水明月还是皇贵妃。她们都有动机。
不同处在于,水明月是针对自己,而皇贵妃则是针对太后。
永兴帝从寿安宫出来后就一直沉默不语,黄存喜跟在后头,小心地把呼吸频率降到最低,尽量不要提醒这位此时明显心情不佳的帝王自己的存在。
“小喜子,你说朕是不是越来越胆小了?”
初春的宫墙上挂着往日雪融后留下的陈旧水渍,早上的阳光温暖明媚,一株嫩绿小草自五色石子路的缝隙间探出头来,微微地随风轻颤。
入目已是一片春意盎然。可身前这位历经无数风浪的大周帝王,眼底却是一片寒厉。
黄存喜低了低头,“小喜子”这个称呼还是往年在潜邸时的称呼,早在永兴帝继位后便不再叫了,如今再听。却是饱含了无尽的伤心与孤独。
黄存喜没有言语,他知道,永兴帝现在或许是有感而发。可作为帝王,他绝不愿在任何人面前展露他的脆弱。
果然,永兴帝不等黄存喜的回答,再次迈开步子。朝前走去。
兰熙是他的儿子,出于他最为爱恋和敬重的德仁皇后。也是德仁皇后唯一的儿子。兰熙是个好儿子,也是个好太子,善孝亲仁,能力卓越,虽少时出了些意外以致身体单薄,但于灵力上却是大有长进,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这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永兴帝喜欢兰熙,一直都喜欢,对兰熙的太子之位也十分认同。早做好了自己百年之后,将国家交给兰熙的打算,可这两年。他越发地觉得不对劲。
兰熙仁善,上亲皇父手足。下和百官群臣,于太后至亲至孝,于内宅安稳无争。
永兴帝不愿随意猜度别人,尤其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儿子,可世间,真有这样完美的人么?二十年来如一日,让人挑不出他丝毫错处,世间真有这样完美的人吗?永兴帝不信。
永兴帝承认,对太子渐生疑虑与慎王母子脱不开干系,他也明白有些时候慎王与皇贵妃对他与太子多加挑拨,可慎王也是他的儿子,并且优秀异常,只是他晚了几年出生便要一生屈于人下,连一较长短的机会都没有,由此心生不服,也属正常。
重要的是,若自己对太子一直信任,纵有他人挑拨,他又岂会相信?还是心里有了松动。
兰熙是太子,面面俱到这本无可厚非,可让永兴帝在意的是,太子今年不过二十七岁,他的完美,却已持续了二十年。
一个人,只有在刻意为之的情况下,才会面面俱到,各处完美。
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又是早失了母亲,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永兴帝担心的是,太子早已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傀儡,将来一旦太子继位,大周的天下,可会易姓而存?
所以这两年来他对慎王与皇贵妃的一些做为多了些纵容,变数多了,从太子的应对之中,便可发现不少端倪。
这是他对太子的试探,结果并不让他满意,太子与太后身边的利益集团牢牢地捆绑在一起,牢固不破。
纵然如此,永兴帝还是疼爱太子,他认为,太子不过是被他人利用,于心底还是那个敬父爱弟的好儿子、好兄长,只要将他身边最大的掣肘撤去,太子必会海阔天空,再不受任何外力干扰!所以,纵有不满,永兴帝也还是把自己对太子的疑虑放在心底,并小心地不流露出半分。
可近来一件事,却让他对太子,彻底地改观。
永兴帝是位明君,这并不只是他人的奉承之言,自幼继位,历经无数风浪,始终保持着头脑的清醒与各方势力的均衡,这都代表着永兴帝不是一个可以或者愿意被人蒙蔽的人,前段时间的郡主告发公主一案,虽被严格地控制在了极小的议论范围内,可总归是一件丑事,永兴帝震怒之余也下了死令,务必将此事起因探查真相。
皇宫之中,各方势力暗布,许多人都以为,这里是后宫嫔妃的天下,殊不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乃天下安定之本,后宫之事。永兴帝又岂会马虎对待?
真相的调查迅速而机密地展开,也在极短的时间内,有了一个让永兴帝震惊而伤心的结果。
和圣公主之争,本是永兴帝刻意挑起的,他有意偏向慎王,想借此试探太子一方的态度,其中也暗含了分化太子一党的意图,最终,七皇子中途杀出争夺花箭,可结果却是渔人得利。花落兰青之手。
这样的结果无疑让慎王一党极怒,也让永兴帝的心思落空,少了一个和圣公主辅助的七皇子,虽有韩家势力隐在其后,却还是难以与太子一较高下。仍只能算是太子一党的绝对助力。
永兴帝不是没摇摆过,如今平安王一脉失势已久,这桩婚事。不认也罢!可永兴帝对兰青,总是带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愧疚之情,包括上次答应兰青迎娶佟锦的条件,也多是出于这分感情。才会一口应下。
最终,太子与慎王俱无所得。不过太子终究是稳重,没做出什么失态之举,可慎王一党却恼怒之下,由皇贵妃主导出一幕验身戏码,也就变得不是那么难以理解,最起码,在永兴帝不知真相之前,是这样理解的。
可事实上,这件事的发生,真的与太子毫无关联么?
因为独特的血脉。和圣公主注定是大周朝身份最尊贵的公主,若是同时身具武技,还会成为精神领袖一样的存在。这是和圣公主的特殊之处,也是历代帝王最为忌惮之处。
所幸。这一代的和圣公主被发现得太晚,到达不了如开国战神那样的高度,也就无法替代皇帝在群臣百姓间的威信,只能作为一个荣誉而存在。
同时,因和圣公主的血脉关系,产下身具上佳灵力的继承人是轻而易举之事,所以和圣公主的归属,势必会引发一场争夺,慎王做为争夺的失败者,心有不甘,竟想出施药苟和之计,有意*淫*乱*后*宫,身为皇子,这是难恕之罪!
可此等机密之事,为何又能被兰青知晓,得以保全公主呢?须知此事一旦泄露,慎王纵然能留得性命,却因有这样的污点,再难以名正言顺的登顶皇位了。
可结果,兰青却并未说出慎王。
此举应该大出了某些人的预料,毕竟未婚妻险些受辱,要有何等的心性,才能让他忍得此事而不发作?但他的作为也确实让他与公主远离了争端,没有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