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决
“这彼岸的故事,发生在50多年前,当时你只是15岁……”
原来金刚于7岁时,被确认为金刚转世的灵童,入主布达拉宫,成为万人膜拜的金刚活佛。
金刚除系统研习布达拉宫所藏经卷,习武修身外,最喜凝望山川,冥想参思祥机。
金刚正站在河边望着滔滔的河水冥思,忽然从上游河里传来阵阵呼救声:
“救命呀……”
金刚循声望去,发现河中一名村姑遇溺,正在奔涌的河水里拼命地挣扎。
金刚哪能见死不救,他来不及脱去衣履,就奋不顾身地跳进湍急的激流中,去打救那村姑。
金刚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村姑救到岸上,但他一看村姑,心里却倒吸一曰冷气,原来这村姑由于溺水过久,已经窒息昏迷了……
金刚忙对村姑进行紧急施救,经过几番努力,村姑仍不见醒转,金刚救人心切,也不顾得什么男女之别,忙嘴对嘴地对村姑进行人工呼吸……
由于金刚悉心尽力,村姑被救活了,对金刚感激万分。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金刚满心高兴,与村姑挥手告别,这时冷不妨从背后崖顶上传来讥笑的声音道:
“嘿嘿!你竟敢与女子肌肤亲近,小子你犯了‘色戒’啦!”
金刚闻言暗自一凉,忙转身朝后看去,却见身后岩石上站着一个颧骨突几,相貌奇异,头带喇嘛僧帽,身空大红袈裟,身形瘦小的老年僧人,正朝自己微笑。
金刚看罢,心里直犯疑,不由心内忖道:
“咦,看他的服饰,应该是上师级的喇嘛!但听他说话,又似对掸机参悟不深。”
金刚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于是将手一摊,朗声说道:
“救人要紧,我心内己无男女之别,又何来色空之分?阁下身为上师,为何尚未参透这祥机呢?”
老年僧人听金刚口齿伶俐,虽然小小年纪,但答话却尽透掸机,不觉哈哈大笑道:
“呵呵呵,色即是空!我甘年前己经参透,刚才只是跟你开个玩笑,看你年纪轻轻,却已经很具慧根!”
老年僧人说完飞身跳下岩石上,落地无声,悄然飘到金刚身前。
金刚双掌合什,向老年僧人自报家门道:
“我是金刚,尚未请教大师法号!”
老年僧人闻听,呵呵在笑,笑得将眼眯到一起,良声说道:
“哈哈哈,原来是灵童金刚,怪不得深具慧根,老纳是观云智者!”
金刚闻听,大吃二惊,脱口惊呼道:
“啊,观云上师!”
得遇心仪己久的上师,金刚大喜下跪,致以五体投地顶礼,敬慕他说道:
“上师乃弟子万分敬佩的长辈,请受弟子最崇高的敬礼!”
观云智者原来是布达拉宫数百年来,最出类拔革的人才,20岁时己精通宫内所有武功。
在十年一次的论武大会上,技压密宗的红、黄。黑、花四派高手,成为密宗弟于的偶像。
密宗弟子对诸佛及最尊敬的长辈,所行的最高敬礼,便是五体投地的顶礼,因观云智者是金刚心目中的偶像,所以金刚闻听后不顾身份崇高仍对其行以最高敬礼。
大会后,观音智者便云游四海,音讯全无,故金刚入主布达拉宫后来未有缘想见。
今天,福缘得凑,金刚才有幸见到观云智者席地而坐,金刚致礼后跪在观云智者面前,非常敬仰他说道:
“弟子对上师的武学修为万分佩服,敬仰不已!”
观云智者稍稍低头,微合双眼,唉气说道:
“唉,武学并非是我的最高成就!”
观云智者沉默一下,睁开双眼,紧盯着金刚说道:
‘寻找‘彼岸’,才是我做人一生中重简明目标!”
金刚心内感到既惊奇又陌生,疑惑他说道:
“彼岸!”
这时只见观云智者双掌合什,仰望上苍,眼中充满渴求的目光,大声说道:
“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到一次、彼岸’,我的人生才算圆满!”
金刚见上师的神情,和他那执着追求,孜孜不倦的劲头,心里虽然不解,但朦胧中他己感觉出这。‘彼岸”一定是佛家所求的最高境界,他微张双手,兴奋地问观云智者道:
“‘彼岸’是否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智者闻听又陶醉地米起眼睛,肯定说道:
“对了,若能到达佛经中的‘彼岸’,就是脱离俗世,得道成佛!”
观云智者话刚说完,倏忽横身飞移,飘向河内,然后点水借力,仿若翩飞的燕子,倏忽飞上何对面的崖壁,眨眼之间,迅即消失,身后留下说出的话音道:
“我今次回来,己找到‘彼岸’的最后线路……我们以后有缘再会吧!”
金刚挽留不及,只好呆呆望着观云智者离去的方向,大声疾呼道:
“上师……”
山鸣谷应,只空回荡着金刚的喊声,然而观音智者最终是千呼万唤终不回,只留下金刚一人站在可岸边暗暗发呆,心里从此系下迷结,他嘴里喃喃自语道:
“彼岸……”
十年后,经过勤修苦练,金刚的武学修为己与当年的观云相仿,成为布达拉宫武学第一人,这年又届密宗十年一度的论武大会,逾万喇嘛齐集布达拉宫广场,参加这次比武大会。
广场上搭起三层莲花台座,在最上层立起、个转轮佛碑。
金刚是地位最崇高的灵重活佛,盘膝坐在第三层上的转轮佛碑下,主持大会。
红教派出明镜上师,黑教派出果断上师,乡教派出深智上深,花教派出托力上师,坐在二层莲台上,参与大会。
逾万喇嘛站在莲台脚下,屏心静气,恭候个刚宣布论武大会大会开始,会场上气氛肃穆庄重,鸦雀无声。
忽然,一声疾喊破空传来:
“大家不可学武!”
众人循声着声音望去,突然发现有人在空中如龙卷风盘旋着疾飓而至。
来者迅疾飘落到第一层莲花台上,金刚放眼看去,来者竟是又阔别了十年的观音智者。
只见他衣衫褴搂,惟淬不堪,活像个七老八十的老人……
金刚看罢不觉大吃一惊,心内诧异忖道:
“呀,观云上师怎会变成这个样子,苍老不堪……”
红教明镜上师看观去智者疯疯癫癫的样子,妖言惑众,不觉大怒,用手指着他喝止道:
“大会上,不可胡说八道!”
观云智者不理明镜,对明镜喝止充耳不闻,顾自颤巍巍挥拳对众喇嘛们喊道:
“各位弟子,练武必会产生‘武学障’!并会带来无限求欲,最终会求不得,走火入魔,痛苦一生!”
观云智者的呼吁,令众喇嘛们议论纷纷。
“武学障?求而不得?……”
“我们是否应该——无求无欲?……”
红教明镜上师见会场秩序大哗,众喇嘛对学武与执着疑窦丛生,不由勃然大怒,对观云智者,喝斥道:
“观音智者,你身为上师,竟以歪论惑众,可知违犯了教规?!”
观云智者闻听,也怒气上冲,看着明镜,威胁众人道:
“你们不信,我就自醉丹田,废去武功,以借证明习武无益!”
观云为了劝服众喇嘛,当众击爆丹田大穴。
“呀!”观云长长嘶嚎,口中鲜血狂喷,仰身栽倒在地。
金刚和明镜见状大惊。
金刚纵下莲台,飞身扑向观云,口中痛呼道:
“上师……”
明镜亦从莲台上飞身抢下,忙不迭他说道:
“观云疯疯癫癫,看来己走火入魔……”
金刚上前扶起观云智者,惊见他整个丹田穴己完全爆破,不觉惊的脸色发自,出了一身冷汗,他叹口气,惋惜他说道:
“唉,上师又何苦自残……”
明镜精通医理,急替观云诊治。
明镜为观云把脉诊察,心内感到一震,他轻轻地放下观云的手臂,重重是叹口气,无可奈何地对金刚说道:
“唉,上师的丹日己爆碎,武功已失,只能留下残命,行动也成问题……”
金刚为了观云上师的性命,双掌合十对明镜深致一礼,恳切说道:
“请明镜尽力医治!”
明镜抱着观云,未能还礼,慌忙回答道:
“遵命,若能行走如常,己是天大的运气!”
论武大会在仓促间进行完毕,金刚以他那超绝罕伦的武功技压群雄,成为观云之后布达拉宫的又一武功顶尖之人,受到喇嘛教四大门派的千万弟子的顶礼膜拜。
会后,金刚不断探视观云的伤势治疗情况,然而,每次探望却令他失望,不料七日后的一天晚上,金刚正在卧室挑灯研读佛教经典,却见明镜一阵风似得冲进门来,惊喜地对金刚喊道:
“奇迹呀!观云上师的武功,竟自动恢复过来!”
金刚简直不信,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惊得他有点不相信自己耳朵,他讶异他说道:
“有这等奇事?我要去看看!”
一灯如豆,散发着淡淡的光晕,观云智者盘坐在莆团上,显得神疲形颓,金刚跪在观运对面的莆团上,微微低头,双掌合什,向观云智者致礼逼:
“恭喜上师!”
观云们倭着腰,神色黯淡,无精打睬,微微咳着说道:
“何喜之有,我只能恢复到五成的功力而已,现在未必及得上你!”
金刚闻听,不觉有点沾沾自喜,忍不住快声快语他说道:
“啊,换句话说,那就是我的武功现在是否成为天下第一呢?”
观云闻听,打了个哈哈,悠悠说道:“哈哈,若‘天下’包含宇宙万物的话……你的武功也只能说算是地球第一,离天下尚远!”
金刚一怔,惊问道:
“地球?宇宙?”
观云见金刚对自己的说话,感到疑惑不解,他直直地看着金刚,幽幽说道:
“宇宙深建,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地球在宇宙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是宇宙中极细小的一位纤尘,地球上流传的某些高深的武功,都是来自地球而外的宇宙中的其它星球,比如地球上的大智慧者佛祖和达摩掸师,他们不但拥有脱世的智慧,而且也拥有罕绝的武功,就是这样的旷世奇圣,他们的武功也不是来自地球,而是来自外星,他们不过是将学自外星的武功带到地球,从而发扬光大而已!”
金刚越听越迷糊,觉得观云智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深奥难懂,尽透掸机,他却一点参悟不透,疑惑中,他断然说道:
“上师的理论实在是有些太玄奥,令人确实难以置信!”
观云看了年金刚,心有不悦,只好无可奈何他说道:
“实不相瞒,我去过彼岸,而彼岸其实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的隐居地!亦即洋人传闻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在里面我看过流传在地球上的所有武功!”
观云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缓了缓去,接着对金刚说道:“你还记得十年前我们在河岸边见面,我对你说过的话,那大我离开你后,我便将全部精力用于寻找彼岸,以完成我人生中最大的宏愿,我遍阅古代梵文经书,从中知道确实有彼岸这个地方,经过十多计年的心血,我终于寻找到亦名为空中花园的圣地!”
“我被圣地的女人,带往园中前去谒见花回中的统治者——千岁女帝。”
“我本以为,擅闯圣地,女帝会对我大开杀戒,不料见到女帝后,女帝非但没杀我,还向我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奥尽透掸机的问题。”
“女帝身披霞光,彩虹综绕,满身尽透禅云瑞气,模样不清,从影像轮廓看,只觉得她定是一个绝俗骇世、美伦美泱。智慧深遂的罕见奇人,她对我开口说道:‘你擅闯圣地,本应格杀,但念你是千百年来,唯一能够进入花园圣地的第一个地球人,因为这个原回,故此我给你一个机会!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亦是考验你们地球人的智慧,若你回答令我满意的话,今天我可以免你一死,并允许你在花园中随便游走,倘若你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那么……”,女帝说完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问题是一一什么是烦恼的根源?’。当时我听到女帝提出这个问题,心内窃喜,心里琢磨:这个问题,正是我们佛教圣典中所研究的人生烦恼皆来自人的‘七情六欲’中的一个论题,于是当时我不假思索,就朗朗地对女帝说道:‘烦恼的根源就是一一求!求而求不得,这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另外——’”观云说到这里,换了一日气,看金刚听得非常出神,马上接着继续说道:
“我提高声音,挺胸抬头,神气昂然地对女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