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风尘侠隐
人们忙碌一阵播种、锄草工作,这时才有工夫歇下来,过一个端午节,欲庆丰收。
一大清早,官道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俱皆携小抱幼,往城里赶去看热闹。
在这成群结队的人群中,却有一伙人与常人两样,别人的脸上,都是喜形于色,而唯独他们这伙男女老幼,大约有一二十人,却是愁眉苦脸,像是有甚么困难之事,萦绕心头。
“寒瑛姊,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官道上这么多人,人们去干什么?”
寒瑛姊闻言一抬满面愁容的面靥,唉了一声道:“傻妹子,你怎么连端阳都不知道?他们这些人都是去赶庙会的。”
那少女叹道:“唉,半年过去了,怎么还没秋哥哥的消息呢?”
寒瑛喟然一叹,道:“雪山一夜被挑,这是铁的事实,并且我们不嫌血腥之臭,亲自到十二连环峰检验过满山遍野的尸体,可是至今仍无雁秋下落,究竟是生是死,就令人颇费疑猜了。”
行在寒瑛和秀芷身后的余栖霞和于飞琼,闻言都不由悲泣成声,泪流满面。
万翠苹赶忙上前来,安慰道:“你看你们姊妹俩,怎么说起风来就是雨,好端端又为甚么伤心?难道又是想雁秋师弟了,也不怕人家笑话?”
余、于两位姑娘,闻言果然不好意思再放悲声,却仍抽搐不已。
这一行人又在大江南北遍游一遭,便已是丹桂飘香的时候,虽然俱都是心灰意懒,人比黄花瘦,但却有一个唯一的希望,希望奇迹出现。
眼看已到雁鸣峰下,黄秀芷一指峰下一所茅屋,道:“你们看,那里结下一所茅屋,莫非就是雁秋哥哥回来了?”
众人闻言一看,果见在罗九峰夫妇墓侧不远之处,建起一座茅屋,为年前大家来时所无,不由俱皆一喜,飞奔上前。
余、于两位姑娘亦一扫往日悲楚,飞身往前,黄秀芷边奔边叫:“雁秋哥哥,我们来了!”
她飞身扑到近前,茅屋门呀的一声大开,黄秀芷也未看清开门的是谁,便叫道:“雁秋哥……”
同时边叫边往里闯,正好与开门的人撞个满怀,秀芷抬头一看,原来开门的人是一个白胡子老头,大出她的意外,不由吓得连连后退,指着那人,道:“你……你……”
那老者虽然满面肃穆,可是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望着惊惶失色的秀芷,霭声道:
“傻孩子!你怕什么?难道你不认识我了。”
秀芷闻言,瞪起一双疑惑的大眼,在老者身上打量一番,终于躬身上前,叫了一声:
“老前辈!”然后扑在地下,抽搐起来,不知她是喜极而泣,还是果真受了委屈?
悟玄子拍着她的肩膀,安慰道:“好孩子,别哭,今天咱们又相逢,你该欢喜才是,为何反而哭泣呢?”
这时,罗寒瑛、余栖霞、于飞琼、肖俊、周冲等一行人,俱皆赶到。
众人相见,亦惊亦喜,喧哗一阵,俱都寂然不语,绝口不提雁秋之事。
悟玄子便将他一别经过,叙述出来,以遣悲怀。
原来那日他与他们别后,随即南下,无意中到双龙堡,当他赶到双龙堡,正逢马寸才张罗婚娶之事,那马寸才还以为他是前来道喜,便派人将悟玄子迎了进去。
悟玄子先是一团疑窦,不知对方何以对自己这般礼遇,后来经过一番打听,才知马寸才即要成亲,下嫁于他的姑娘乃是当年扬名天下的司徒烈之女司徒乃秀。
当时他闻言一愕,因为往年司徒烈他知之甚深,何以十数年形影不见,一露面就变得这般恬不知耻,而趋炎附势的巴结雪山派瓜牙,他一怒之下,便索兴佯装到底,以便看个究竟。
后来经过打听,才知司徒父女,俱皆中毒,听其摆布。于是更设法救出了司徒父女二人。
说着,向草屋角落中一指,道:“那便是司徒父女,至今本性未复,呆若憨人,听人摆布。”
众人闻言,往墙角落一看,果见一对木人,愕坐草榻之上,两眼发直,不声不响。
秀芷见后心有不忍道:“前辈,难道他们父女就一直这样下去,不会好了吗?”
悟玄子感叹道:“也许能好,但必须觅得他们雪山派的下毒秘方,方能有望。”
众人俱皆望着司徒父女,盛怀唏嘘。
悟玄子、周冲等心中烦闷,便走出了草屋,玉虎儿和肖俊亦随后赶出。
他们站在门外眺望,忽见一条山道上,行来一大批人,其中有僧有道,只见他们指指点点,便直向草屋奔来。
悟玄子、周冲等人望着奔来这一伙人,颇感纳闷,悟玄子锁眉言道:“这一伙人联快奔向雁鸣峰,不知有何事?”
周冲道:“这很难说,因为这一行人之中,像是龙蛇集会,其中各门各派都有,莫非是寻衅不成?”
悟玄子闻言,想了想道:“极有可能,因为百毒衣一案,雁秋与各大门派,结下血海深仇,可能他们便是前来寻衅了。”
周冲道:“那场血案,怎能怪得雁秋?”
悟玄子戚容道:“怪是不能怪,但也有过失杀人之罪,是以,他们便可能根据这点理由,来找雁秋寻仇。”
周冲闻言默然沉思。
那伙人愈来愈近,片刻便已到近前。
为首一个和尚冲着周冲、悟玄子等人合掌稽首,道:“动问几位施主,你们可知那罗雁秋少侠的落脚处吗?”
悟玄子、周冲等人俱都心想果然是冲着他来了。悟玄子神色凝重地向那发话的老和尚看一眼,道:“不知老禅师询问那罗姓之人,有何贵干?”
那老和尚肃容道:“难道施主不知道?”言此,他肃穆的脸上闪过一抹不可思议的神色,继又朗声说道:“那罗少侠在数月前一夜之间,杀尽群魔,挽转武林即将颠覆大局,功德无量,此行,老衲等一行人找他致以崇高敬意。”
悟玄子以为这一伙人是前来找雁秋寻衅结仇,哪料到竟是道贺颂功的,于是闻言“哦”
了一声,道:“原来几位是前来道贺的吗?”
“老衲代表少林,特地赶来向罗少侠致意,其他之人,亦为各门各派代表。”
悟玄子虽然对这些人物俱不熟识,但心想有头有脸的差不多俱在这数年来丧亡殆尽,这后起的一辈人物,很少在江湖露面,不识也实不足为怪了。他边思念边向来人打量一眼。
他发现在这群人之中,有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之人,畏缩于众人之后,与这一行人颇不相亲,令他见了甚是起兴,便问那和尚道:“请问禅师,那行在最后一人,敢莫就是丐帮的吗?”
那和尚双臂一耸,道:“没有,我们并没与丐帮结伙前来。”
他边说边撤转身向后望去,果见这一行人之后,多出一个形如乞丐之人,不由也大感纳罕。
“那么他是谁?”
在场之人均抱着同一想法向那人望去。
玉虎儿和肖俊、梁文龙等三人,凝目看了一阵之后,忽然颤抖着声音叫道:“诸坤弟,原来是你?”
喝声中,三人均如脱弦怒矢,疾向那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枯瘦之人飞扑过去。
诸坤原本想等到雁秋出面之后,他再露面,同时他还准备了一套说词,奚落雁秋一场,不料计划未成,便已形藏败露。这时,他站在三人面前,嘿嘿一笑,道:“你们可道好,把雁秋师弟藏到那里去了?”
与他数年不见,仍然是依然故我那份老样子。
肖俊亲昵地拉着他的手,道:“诸师兄,向老前辈,他老人家未与你同来嘛。”
诸坤闻言,眼圈一红,几乎流下泪来,道:“这些年来,我就始终未找到他老人家,至今也不知是……”
诸坤话犹未已,身旁矮林中忽然发出一声暴喝,道:“没有出息的东西,你几年不见我,难道就以为我死了不成?”
诸坤神色一怔,顿时冲着发话方向屈膝跪倒,道:“师父你老人家可别这么说,我纵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这么想。”
肖俊、梁文龙也听出发话之人乃是江南神乞,转目望着,果然见他慢步走出矮林,冲着诸坤骂道:“你不敢谁敢!只是几年你未在我身边,把我所有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你也不怕丢脸,当着这么多人下跪,难道你忘了,老人家就看不惯这些繁文俗礼?”
诸坤赶忙由地上爬起,冲着江南神乞嘿嘿一笑,道:“敢情你老人家还是老脾气,这一向你老人家去了哪里,害我找得好苦。”
尚乾露道:“纵然你跑折两条腿,那是你心甘情愿的,谁叫你愿意跑呀?”
小乞侠深谙江南神乞脾气,伸了伸舌头再也不敢开口。
肖俊和梁文龙仍硬着头皮施礼相见。
江南神乞见二人行叩拜之礼,叹了一声道:“难道你们就不能把这些礼数都忘掉,简直令我见了恶心!”
一顿又道:“雁秋到了没有?还有些甚么人到这里?”
肖俊和梁文龙俩人,便都照实相告。
江南神乞和悟玄子、周冲相见之后,彼此寒暄一阵。
诸坤一听他师妹余栖霞在此,便早已溜进草屋。师兄妹相见,自有一番话讲,那余栖霞得悉江南神乞到来,忙不迭由草屋之中迎了出来。
余栖霞见到江南神乞,恍如见到亲人一般,满腔哀怨,俱化泪水,滚滚而出,一句话未说,便伏在江南神乞怀中痛哭起来。
江南神乞最明白余栖霞心迹,安慰一阵,才令余栖霞止住悲声。
罗寒瑛、于飞琼等人,一闻江南神乞驾到,俱都赶出草屋相见。
忽听人丛中一声喝道:“你们看,那厢来者是谁?”
众人凝目望去,只见崎岖的山道中,竟有一人匍伏向前爬,地下留下两道鲜艳夺目的血痕,一路排来,显然他因爬行太久,以致皮绽血流。
他愈来愈近,并且隐隐的可以听到他的哭声。
只见他悲悲切切的爬到近处,但却仍无一人能认出他是谁来。
当他爬到悟玄子的脚边,更无一人猜出他的居意何在?
他连头也不敢抬,悲声道:“师父,你就毙了我这不义徒儿雁秋罢!”
雁秋,谁敢相信眼前这连乞丐不如的人儿,便是那叱咤风云的罗雁秋!
悟玄子浑身一颤,向跪在他身旁的那人打量了又打量。令他怎么相信,这蓬头污衫,身形枯槁之人,便是那罗雁秋呢?同时他肋间锁着两条铁链,背上背着一个婴儿,若果真是罗雁秋,何致落得这般光景?
悟玄子想了又想,终于开口道:“罗雁秋,你为甚么不抬头来看我?”
“雁秋一生不孝不仁,何有脸面见人?今日雁秋由千里之外脆到你老人家面前,就为赎罪,只求一死!”
他这几句满含血泪的话,发自肺腑,是以,罗寒瑛、余栖霞、于飞琼、肖俊、玉虎儿等一干人,一听话音,便已辨出他的话音,他果真便是罗雁秋。
悟玄子惊讶的“啊!”了一声,便像石塑木雕般的站在那里。
罗寒瑛等一干人,均像疯了一般,俱都飞身扑上。
一时“雁秋弟”,“雁秋哥”的哭作一团。
众人相偎哭泣一场,多少人拉劝雁秋起身,雁秋都不肯听。
悟玄子深受感动,望着雁秋道:“雁秋,你起来罢!”
雁秋闻言,抬起他满布血丝的泪眼,哀乞道:“谢谢师父大恩,你老人家可否容徒儿这样前去,吊祭双亲?”
悟玄子点头道:“好罢!你随我来。”
话完,转身直向罗九峰墓地行去。罗雁秋一步一叩首紧随于身后。
罗雁秋像是死心已定,他恭恭敬敬的在双亲坟前行过大礼之后,倏地一长身形,直向墓碑撞去。
这一来实出众人意外,在场之人均感措手不及。
就在这间不容发之际,突然一只大鸟,绕天而降,当雁秋额颅刚要撞倒墓碑,它一爪抓住雁秋的背襟,却未伤及背上的婴儿,飞上半空。
雁秋岂能料到,事到临头,又出这忡变故?
众人舒一口气,但见那大鸟又即将攫着雁秋远去,不由又忧心如焚。
黄秀芷心机最快,一见一只大鸟攫去她的秋哥哥,倏即想起凌雪红的墨雕,便出声疾唤:
“雪红姊姊,雪……”
那大鸟凌空盘旋一匝,竟缓缓下降。当鸟儿降落于地,众人始发现那鸟背上果然坐着一人。
“雪红姊姊!”秀芷仍向那鸟背上人呼唤。
余栖霞片刻也认出,那人果然便是凌雪红,便也唤道:“雪红姊。”
凌雪红跃下雕背,见雁秋安然无恙,这才与众人见礼。
这时,所有人全都围聚在罗雁秋四周,他们对雁秋动态,均注以无限关切。
余栖霞惊魂未定地望着雁秋,内心充满喜悦地道:“雁秋哥!
你终于回到我们身边来了!”
这余栖霞之言未已,那边的于飞琼却道:“雁秋哥,再见你真不容易!”
一语道破多少相思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