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风尘侠隐
调戏,谁知碰上了耍命的女阎王,举手投足间,当场制住七人,幸得那位碧眼道人现身解围,劝那少女放了几人逃走。
但那青衣少女是山东崂山灵水崖六指仙翁白元化的掌上明珠。白元化夫妇均是武林中杰出奇人,武功自成一派,以五鬼阴风掌独步江湖,霸居崂山四十年,未逢敌手,不过,他们夫妇抱定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宗旨,除了性格孤僻略显刚愎自用外,并无恶迹,收徒非常谨严,除了他们夫妇及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外,就只收有三个徒弟,另外就是他们家中的佣人、仆女。每人都练了一身功夫,但白元化对这些人的约束极严,平时没有他的命令,根本不准离山一步,所以江湖中很少白家门人行踪,他们也不与别人来往,一家人悠游林泉,过着无忧无虑的隐士生活。
那青衣少女芳名素棠,家学渊源,自然练成了一身超凡拔俗的武功,她尤受母亲龙拐婆婆宠爱,遂得了母亲赖以成名的不传之密十二式连环飞拐和追魂燕子镖暗器。她从小在灵水崖下长大,十九年可以说没有出山一次,这次白元化派大弟子碧眼神雕胡天衢到岭南去看望一个昔年老友,白素棠静极思动,哭闹着要和大师兄一块儿到岭南一行,白元化夫妇禁不住爱女一阵缠闹,也就答应她出山一次,不过凡事均得听命大师兄胡天衢的吩咐,否则回山后,必要受责。
胡天衢少年时情场失意,一气之下只身天涯访求名师,心想练成超人绝技,再找情敌一决生死,夺回恋人。他心痴情深,自立重誓入身玄门,在没有夺回情人前决不还俗,后来听闻了崂山灵水崖六指仙翁白元化五鬼阴风掌技压江湖,随不避艰辛,在崂山万峰千山中到处寻找灵水崖,费时半年,终被他寻到了灵水崖下,可是白元化却拒收他为徒,胡天衢一念至诚,竟在灵水崖沉鹅潭下面跪了三天三夜,滴水未进,诚心感动了六指仙翁,才把他收到门下,那时白元化尚未收过弟子。
白元化看他资质不坏又肯用心学习,随把独门密技五鬼阴风掌也传授了他,以后白无化又一连收了两个徒弟,但都未能学到五鬼阴风掌法。
胡天衢在灵水崖一住二十年,不但成就一身绝技,连五鬼阴风掌也能运用自如,伤人于两丈之内,这二十年中他只偷跑了一次,那就是寻找昔年自己苦恋的情人雷湘兰,他年余苦找,终于找到衡山雁鸣峰下罗九峰隐居的地方。
恰巧赶上追命阎罗马百武纠集了川湘黔滇四省绿林和苗疆三魔向罗九峰寻仇,苦战不下,胡天衢现身动手想劫走青衣女侠雷湘兰以了心愿,哪知女侠性情真烈,用匕首断咽喉,溅血而死,他又用五鬼阴风掌打伤了神梭罗九峰,使一代名镖师丧命马百武生死判下。
随后又用点穴法抢走罗寒瑛,运用罡风把罗雁秋打下悬崖,这才又回崂山灵水崖去。白元化并不知道胡天衢做的事,他自然也不对师父说,六指仙翁对他偷下山一回事,轻轻斥责一顿,也就了事。
但对寒瑛的来历却追查甚严,故天衢伪称路过衡山,无意教得一个遇难镖师的女儿。可怜寒瑛哪里会知道其中的原委,反而对胡天衢感激异常。
小姑娘又美丽又聪明,感人家相救大恩就认胡天衢作了义父,他问义父秋弟弟生死下落,胡天衢内心愧疚,含糊答应:“他可能已遭人毒手……”
寒瑛听完话,认定了弟弟已死,哭了个死去活来,胡天衢百般劝慰,罗寒瑛勉止哭声,从此也跟着胡天衢苦习武技。
碧眼神雕却也把对湘兰的一片痴情化成慈爱,对寒瑛照顾无微不至,义父女间的感情年久日渐加深。
在胡天衢的想法,罗九峰已双双死去,罗雁秋葬身百丈悬崖中,罗家一门除寒瑛外无一生还,这个秘密自然是永无揭穿之日,寒瑛又生得酷似乃母,碧眼神雕除了把寒瑛当作女儿爱护之外,另外又潜在着一种心愿,就是把对湘兰的一点痴情从寒瑛身上获得精神上的补偿,这并不是说他对罗寒瑛存了什么邪念,而是寒瑛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都能填补他心灵上的空虚。
寒瑛在胡天衢百般爱护之下,秀眉瑶鼻,星目朱唇,美得像一朵出水莲花。她和白元化爱女白素堂私交甚密,二女年龄相当,一般儿婀娜美艳,性投意合,连楼而居,罗寒瑛除了和义父胡天衢学技以外,总是和白素棠一块儿戏耍,论辈份寒瑛比白姑娘低了一辈,但事实上,她们却要好得像姊妹一样。
这次碧眼神雕奉命到岭南一行,白素棠与大师兄一起偕往,他们岭南归来在永城县旅邸中,遇上寻死的知县公子仗势调戏姑娘,白姑娘哪肯受这个屈辱,夜入县衙中,剑斩狗子和几个恶奴,割耳留柬,警告县太爷不准他追查这件案子,否则要诛灭全家,鸡犬不留。
县太爷怕死,真的不敢认真追查。
天色还未大亮,胡天衢和白素棠已离城远走,这件事自然永远变成悬案了。
正当永城县为县太爷大公子被杀血案传言沸腾的时候,合盛号客店中小白猿李福和余姑娘栖霞也急得如热锅上蚂蚁一样,他们并不是为这件血案所震惊,而是他们起床后发现,不见了罗雁秋,姑娘心急如焚,追查义兄卧室,桌旁边一颗银莲子下压着一张白色便笺。
笺上大意说:我发现了昔年劫走寒瑛姊姊的仇踪,自己决心匹马一剑,追踪天涯,寻访姊姊下落,劝余姑娘和李福应快马兼程赶往武当山,雪山派党徒遍布江湖,俩人实在不宜旅途多留,仇踪无定,劝俩人不必盲目追寻,一年内他自会到武当山去,并让余姑娘代向几位盟兄致意……
俩人看完了罗雁秋留下的信,小白猿忍不住对姑娘说道:“我主人既已追寻仇踪,小的身为人仆自应随主人赴汤蹈火,姑娘可照我主人信上所嘱,飞马武当山去找主人盟兄铁书生肖相公,小的此行见不到我主人的面,我们只有来生再见了。”
李福说毕转身抓起单刀往外就走,猛听余姑娘颤声道:“李福!
站住,听我说。”
小白猿回头,见姑娘杏目泪落,带着泪道:“你主人武功剑术均达炉火纯青之境,追寻仇踪必求隐秘,你去反而没有什么好处,何况天涯茫茫,你哪里去找他呢?再说雪山派势力遍及各地,你就是追上他,我们俩势单力孤,战死事小,可怜我义兄行踪也没有人转告他几位盟兄,我看肖相公等均是义重如山的人,武当派又是武林中正大门户,见了肖相公面再说,万一铁书生置之不理,我亦要拼出这条命,和你一起踏遍江湖上每寸土地去找他下落,找不着他,我们一起死……”
余姑娘说到此,已咽难成声,两手蒙面,泪若泉涌。李福近月来冷眼旁观,他已看出余姑娘对自己小主人钟情极深,她这时内心的痛苦决不会比自己浅,看她这一阵激动模样,已猜到大半,那番话入情入理,不由得使李福佩服姑娘的超人机智,竟能在极端悲痛中不为所乱,他点点头对姑娘说:“姑娘几句话,使我李福茅塞顿开,铁书生义薄云天,决不会袖手旁观。如果他们真的不闻不问,我李福自有办法去请更高明的人出来,这个人称得上是瑶池仙品,人间奇才,大巴山中雪山、崆峒两派能人不少,可是在她看去无异是三岁孩童,举手投足,即可闹它个天翻地覆。”
姑娘猛的放下蒙面双手追着问:“这个人是谁,告诉我是男子,还是女人……”
小白猿被姑娘急话一下挤住,心里面打个转,醒悟到说露了嘴,看她凄惶惶神色,实在不忍欺骗她,不如对她说了实话,也好让她早作主意,随点点头说道:“她是位巾帼女杰,绝丽人寰,技盖天人,她救了我主人和我的性命,看样子她对小主人好像有情……”
余姑娘咬着下唇,又问:“她姓什么,现在人在哪里。”
李福摇摇头答道:“我不过只见一面,个中详情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可以到大巴山翠华山庄,去找伏虎大王问她下落。”
余姑娘眼盯着李福,又问:“她美得比万姑娘翠苹如何?”
李福摇摇头道:“她比当空皓月,万姑娘黯然小星……”
余栖霞说:“李福,我不信,难道她不是人吗,万翠苹人间佳丽,绝代姿容……”
李福被姑娘话锋逼住,脱口答道:“万小姐和姑娘均为人间丽质,可她是瑶宫嫦娥,天上仙子……”
余栖霞听完后,低头不语。小白猿猛想起自己话越说越不对劲,赶忙赔笑道:“我主人追索仇踪,他虽然勇武绝伦,究竟是一个人,力量单薄,我们既然要上武当山,事不宜迟,现在就走吧!”
余栖霞点点头没有说话,小白猿喘口气,转身唤店伙计去牵坐马,俩人算过店钱,离了永城,快马加鞭,昼夜兼程,直达鄂西。
十余天疾马如箭,侥幸一路上未发生枝节。
一天中午时候,俩人已近武当山下,抬头看山凝翠色,景物如画,名山胜景,果然雄伟秀奇。俩人向樵夫探询了入武当山三元观的路径,沿山道曲径纵骑狂奔,渐渐的山高路险,马儿已无法攀登。
俩人只得弃马步行翻山。越过几座山后,望前面山峰起伏,天山相接,真不知有多高多远。余栖霞和李福虽都有一身很好的轻功,但究竟是血肉之躯,一连翻了几座山峰实觉有点累,看天色将晚,心中都有点发急起来,没法子只得各尽全力,向前疾跑。
他们又越过两道峰岭,俩人脸上全见了汗珠,峰回路转,几个拐弯,忽然境界一变,横阻去路一座高峰,苍松环绕中现出了一座庙宇,两声钟响破空传来,音绕峰谷,荡漾不绝。
俩人一高兴,顿忘倦意,前面既有庙宇,料想离三元观不会太远,低头看两峰相隔断涧,深有百丈,余姑娘首先施展轻功,提纵身法向下飞去,从那突出山石上接脚急下,小白猿跟在姑娘身后在下去,大约有两盏热茶工夫,两个人先后落入谷底,略为喘息一下,又向前面拦路高峰上攀登,俩人手足并用,刚刚倒了峰腰,猛听一声哨音尖鸣,跟着峰上传来声音问道:“什么人黑夜登山,请报上姓名来,好禀报本观住持,开门迎客。”
李福听声音异常宏亮,知非平常的人,慌忙停住身子,高声应道:“在下李福,由徐州来朝宝山。”
峰腰发话人又接口问道:“朝山会期已过,两位既是远道来此,自应接待,但为什么不走大道,黑夜越峰来此,当然另有来意,尚望明示,以便请示本观住持定夺,否则,暂请两位在峰下委屈一宵,明天从大道登山,本观自会依规接迎客人大驾。”
李福慌忙答道:“我们确非一般朝山进香的客人,黑夜登峰因有急事,欲寻一位姓肖的英雄。”
上面又问道:“肖什么,报个名来。”
李福答道:“铁书生肖俊。”
峰上经过半晌沉寂后,又有人发话道:“两位既是寻人而来,就请上来吧。”
小白猿和余栖霞听有了回声,才重展身法,向峰上攀登,又过了一阵工夫,登上峰顶,抬头看峰边苍松下,站着四个少年,一身道装,而且身上都带兵刀,李福抢先拱拱手,笑道:“在下初入宝山,一切规矩全都不懂,请问这可是三元观吗?”
四人眼光集中,把李福和余姑娘从头到脚看了一阵,一个道装少年才合掌答道:“二位中可有姓罗的吗。”
李福接口应道:“是罗雁秋吗?是在下主人,我叫李福,这是余姑娘余栖霞。”
道装少年点点头道:“罗相公没有来!”
这一问李福心里一酸,差一点要落泪,他勉强笑道:“我们疾马到宝山见肖相公,也正为此事……”
道装少年怔了下神,应道:“那么两位跟我入观吧!”
说完话转身带路,李福、余姑娘先后随行,绕过一排苍松,走了一段碎石小径,才进入观门。进了二门,松柏夹峙着一条青石甬道,走完甬道,又登上九层石级,大殿上点燃着两支巨烛,中间供着紫檀木雕刻的一座高大神像。
香烟缭绕,宝像庄严,道装少年带俩人拜过了吕祖法身,从旁侧小门中出去,又带俩人进了一个跨院静室,室中松木桌旁坐一个长须中年道人,他合掌让李福和余姑娘在案侧木凳上坐下,笑道:“二位一路风尘,想必劳累,三元观离此尚有二十余里之遥,且山路崎岖,夜行不便,恰好铁书生约好今夜和贫道对奕,二位不妨在此用茶稍候一时……”
忽闻窗外有人大笑道:“肖师兄近两天忙的连吃饭睡觉的工夫都没有,哪还有心情陪你下棋,特派我来通知你一声……”
话没有说完,人已走进了屋内,李福和余姑娘转头看来人,霍然离坐,小白猿长揖,姑娘万福,同声请安问好,那人见李福、余栖霞,一面拱手还礼,一面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