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旗玉笛 作者:曹若冰
欧阳昭从他们神色看来,似乎不假,一撒手放了那年长汉子,喝道:“分坛中共有多少人,其余的到哪儿去了!”
年长汉子一手摸着被捏的手腕,害怕地道:“分坛共有二十多人,除了我兄弟四人以外,其余的全遭了毒手!”
“小白龙呢?”
“坛主……只少坛主一个人!”
“他能到哪里去?”
三个壮汉之一的,忽然眉毛一动道:“敢莫是从那儿走了?”
那人说时,双眼望着其余三人;
另外一个摇摇头道:“不会,那条路怕不有十年以上没人走过:坛主怎会……”
欧阳昭此时绝不放过半点可寻的线索,忙阻止了这人的话,厉声道:“另外的一条路在哪里?”
年长汉子道:“乃是一条地道。”
“地道?”
欧阳昭眼神一亮,忙又道:“地道在哪里,带我去。”
“上禀前辈,这只是瞎猜之辞,龙王庙的一条地道,十年以上没人走过了!”
“那怎知有一条地道?”
“分坛未安窑立柜之前,几个强人在这小镇上,做打家劫舍的勾当,怕官兵搜剿挖了条不短的地道。”
“闲话少说!”
“是,后来,被一位欧阳丹大侠的把毛贼宰了。”
“啊!是吗?”
“是的,地道听说闹鬼,便没人……”
“走,带我去!”
四人互望了一眼,一声不响地走出大厅,向院落右侧一拐,出了角门。
角门外乃是一座小花园,正中有一凉亭,那四个汉子,上了凉亭的石阶,便齐地吃惊而叫道:“哎呀!”
欧阳昭原本走在后面,闻声前射一步问道:“怎么了?”
年长汉子面呈恐怖地道:“上禀前辈,果然有人进入地道。”
“怎见得?”
“这入口处,乃是一块石棋盘盖着,乍望去乃是一般凉亭的设备。喏,如今棋盘被掀在一边。”
欧阳昭此时也已见到,倒在一侧的一块薄方石片,凉亭正中露出两个黑洞洞的穴道,便问道:“这就是入口?”
“是的。”
“谁同我下去走一趟?”
“这……这……”
“不愿意?还是不敢?”
“小的们的功力实在……实在……”
欧阳昭见他们那副可怜相,也不再逼着他们,但却道:“我自己下去,你们在我没回来前可不准离开龙王庙一步,守着这个凉亭。”
欧阳昭又道:“天明以前,我不回来,任由你等随便他往。”
他说着,一腾身射向练武厅,取下一对高脚紫铜油灯,径由地道入口落下。
先时,狭窄得紧,原来这地道入口不远就是斜坡而下,地上潮湿,霉味冲鼻,长满了苔藓,滑不留足,但有很多的足印,似是经过未久。
怎奈不足一人高的地穴,不能任由欧阳昭展起轻身功夫,只好快步搜索过去。
直筒似的地道,并无岔路弯曲,也无岔事发现。走了半个时辰,渐渐地向上,地下越发泥泞。
片刻,地道已到了尽头。向上,隐隐可以看到天上的繁星。
欧阳昭将手中油灯吹熄,由腰中取出辟毒追魂旗,意料必有一番争斗,或有人埋伏在出口之处,免得措手不及,遭了暗算。
他顺手将手中的油灯,尽力向透光出口上面抛去。
油灯落地之声清晰可闻,但一声之后,毫无异样的声音发出,莫论是有人了。
他略一谛听,不再等待,一提气,人像只冲天大鹏,直射上来。将到出口,手中宝旗一抖,护住面门,双脚一碰陡的上冒丈余,手中宝旗一紧,蓄势待发。
凉风习习,哪有半点动静,空自紧张了一阵。
欧阳昭四下打量,几乎失声笑了起来。
原来这出口之处,正是先前往镇上去的一口枯井。
蓦然,他想起来,先前一声冷兮兮的笑声,正是发自此处,记忆犹新。从那轻笑声,又想起那条中毒而死,自己追踪的汉子来。
他信步走向那倒地而死汉子的原地。分明是一具被毒发而死的尸体,此时竟已不见,地上只剩了一滩浓血,发着腥气,恶臭使人难耐。
这一惊焉同小可,分明是有人做了手脚,竟坠在自己身后,而自己丝毫不觉,岂不是栽了。
欧阳昭越想越气,他略一凝神暗喊了声:“不好!”
人像一颗流星,弓腰而起,径向仙居镇折回,一口气回到龙王庙天魔教分坛,腾身穿到凉亭之上。
果然不出所料。
那四个天魔教的手下,已横尸在凉亭之内,每个人都咬牙咧嘴恐怖至极,而毫无外伤,明显是被绝顶内功高手点伤内脏,痛苦而死。
欧阳昭这股气可就大了。这等被人玩弄,可说是出道以来的第一遭。
此刻远村犬狺,鸡声四起,东方已露出鱼肚白,眼看天已亮了。
折腾了一天一夜,欧阳昭垂头丧气,人也感到微微疲劳。
他不打算憩息,极尽脑力,穷搜枯肠,想找出一些可循的线索。
蓦然,他想起四个天魔教手下曾说,有一帮江湖人住在镇上,似乎是一统教的模样。
一腾身,起势出了龙王庙,径往镇上奔去。此刻,天色已曙未明,小镇上冷清清的,连个行人也没有。
欧阳昭踽踽神情沮丧,沿着街道,留心每一个招商客店。
虽然有不少江湖人士留下来的各种标志记号,但都被后来的人抹去。
他对江湖上的标帜虽不内行,但九派一帮的信号,已成了江湖上人尽皆知的公开秘密,自然瞒不过他。
然而,他对一统教的信号是什么,却毫无所知。
原因是一统教向未在中原露面,而且成教未久,慢说是江湖积习不多的欧阳昭,就任他老江湖道,也是不得而知。
欧阳昭片刻之间,已把整个仙居镇走了个遍。
这时,商店已纷纷开市,几家招商店也都开了门,不少的商贾行旅出店赶路。
欧阳昭想了个笨法子,在出镇进镇必经要道的一家茶楼坐了下来,要了茶点,在临窗的座位上坐了下来,注意着来往不断的人潮,期望发现岔眼的人物。
、 等了片刻,望穿秋水,不说岔眼的人物,连个武林中人也没见到。
他明知似这等守株待兔的呆等,绝不会有奇迹发现。正待付帐下楼。
忽然楼下人声噪杂,无数的闲人都涌在茶楼下面,议论纷纷围成一团。
店小二过来算帐,口中咕噜着道:“真可怜,不知什么人,真造孽,把一个哑老太婆打得不成样子。”
欧阳昭心中一动,问道:“店家!你说什么?”
茶楼酒肆的店小二,最是喜欢闲聊,笑嘻嘻地跑过来,手中的抹布在桌子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抹着,耸了耸鼻子道:“唉!
楼下一个外乡的老太婆,不知被谁打成重伤,满身都是血。真是……”
“老太婆?”
欧阳昭怕他接着是一段长篇大论,赶忙拦住店家的话,抢着问道:“那老太婆是个哑子?”
店家的浓眉一皱道:“是呀。一个哑……”
欧阳昭由怀中取出锭散碎银子,朝桌上一丢,忽忙忙地道:“不用找了!”
一迈步,抢着下了楼梯,分开楼下的众人,低头看去,不是迷仙宫的哑婆还是谁?
哑婆子躺卧在茶楼的门首,头上渗白的发髻乱蓬蓬的,双目紧闭,脸色惨白,嘴唇乌青,一丝血痕顺着嘴渗流下来,左手臂上衣衫尽破,有一道深可见骨的刀印,血已结成黑块,右腿之上,也有两两道口子,似为利器所伤,通身像个血人。
欧阳昭想起迷仙谷出岔子的话来,心中一阵焦急,分开众人道:“各位闪开,这有什么好瞧的!”
一众闲人见有了主儿,更加不愿离去,越发围拢了来。
欧阳昭心中大急,但急也无法,弯腰抱起奄奄一息的哑婆子,挤出人群,就向镇外僻静之处跑去。
欧阳昭抱起哑婆子找一避风所在停了下来,将她扶端正了,运功聚气,力贯右掌,轻轻按在她的玉枕大穴,默使内力替她驱血活气。
哑老婆子的内伤似乎不轻,足有一盏茶时分,才渐渐的呼吸平息,脸色由白转黄,慢慢地红润起来。
欧阳昭不能过分地贯力,怕她内脏受不了,凑着她耳旁叫道:“哑婆婆,哑婆婆……”
哑老太婆的双目缓缓睁开,一见自己倚在欧阳昭的怀里,十分惊异的双眼滴溜乱转。
欧阳昭心知她在大变以后,神智不宁,又低声地叫道:“我是欧阳昭。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告诉我,迷仙谷怎么样了!”
哑老太婆神智似已恢复,血也止了,抬右手揉了揉眼睛,既惊且喜的,口里嘿嘿呀呀,手指不住的比划着,眼神凄凉愤怒,兼而有之。
欧阳昭哪里懂得她的意思,两眼睁得老大,眼睁睁地瞧着她,如痴如呆。
哑老太婆咿唔地叫了一阵,比画了半晌,见欧阳昭毫无所知,也自急了,一翻右掌,着力的打着自己的头,样子十分可怜。
欧阳昭连忙抓着她的右手,摇头示意,叫她不要如此,略一沉吟,心中有了一线希望,抓了一片石块,递到哑老太婆的手里,说道:“你别急。写给我看,在地上写。”
说完,还用手把地上的乱石掸开,抹出一片平平的泥土地面。
谁知哑老太婆执着一片石块,在地上快如飞梭的乱画一通,然后把石块一抛,用力的对自己胸口乱捶一气。
欧阳昭又止住了她乱捶的手道:“你不会写字?”
哑老太婆悲凄地点了点头,双眼之中滴滴落泪,神情惨极。
这样一来,两人都一时没了主意,急得搔头抓耳,不知怎样才能讲得通。
欧阳昭想到,假若聋老头在这儿就好了。
他一念及此,大声地问道:“老太婆,聋老怎么样了,他现在何处?”
此言一出,哑老太婆眉飞色舞,面有喜色,忘了伤势,一弹就想起来。
然而,哪里能够,咚的一声,又跌坐下去,伤口被震,原已止血的伤处,又复渗出缕缕鲜血,她脸上的痛苦之色顿时也随之而起。
欧阳昭忙又扶着她道:“别急,慢慢的。”
哑老太婆强自忍着痛苦,咬紧牙关,用右手在嘴边比了比,做成抹胡子的样儿。
欧阳昭一见叫道:“你是说聋老?”
哑老婆子苦笑一笑,似乎她的心事让欧阳昭知道了,感到无限的欣喜,点点头,又指了指远远的,一个山坡,两眼盯在欧阳昭的脸上,充满企望之色。
欧阳昭想了许久,想不出山坡上是什么意思,眼见哑老太婆焦愁满面,只好乱猜道:“你是说聋老在那山坡上?”
谁知哑老太婆色然而喜,不住地点头,猜对了。
欧阳昭何当不大喜过望,一蹲身,反臂向后,对着哑老太婆道:“来。伏在背上,我背你去!”
哑老太婆明知自己不能支持,也只好伏在欧阳昭的背上,欧阳昭反臂一拖,口中叫道:“你伏好了。”语起势起,展开功力径向那山坡奔去;那小山坡相距不过是二三十丈远近,欧阳昭虽然是背负着重伤的哑老太婆,但全力而为,三五个纵跃起落,已到了山坡的正面。
欧阳昭抬头一看,心中不由悚然一惊,暗暗喊了一声:“不好!”
原来他见到几只苍鹰冗鹞,在山坡后的上空盘旋翻腾,久久不见飞去。
他知道,人畜的尸体之处,必有鹰隼一类的猛禽在空中飞舞。因为人兽的尸体,发出一种臭味,这臭味最是吸引鹰鹫枭隼一类禽鸟前来啄食,又因这类禽鸟不敢判定人兽已死,先在上空盘旋一阵,伺机飞扑而下,啄食尸体,大快饥肠。相反的,人或兽若是没死,不会发出异味,也就不会引使这种猛禽。
欧阳昭感到这是不祥之兆,他扭头对着背上的垭老太婆道:“哑婆婆。聋老在哪里?”
哑老太婆指了指山坡的后面。
欧阳昭越发晓得不妙,一提气,人就跃上山坡。
山坡后面,乃是一片十分堂皇的坟场,石碑高耸,碑楼巍峨,翁仲石马成双成对。
哑老太婆挣着溜下地来,强撑着,一拐一跛,向一个高大的坟垒走去。
欧阳昭只好一手搀扶着她,缓缓前进。
果然,一个伛缕的身体,绻伏在坟茔前的供案之上,哑老太婆早咿唔吱呀地嚷起来,欧阳昭也提高了嗓门,大声吼道:“聋老!聋老!”
两人喊叫声中,已到了供案之前,依然不见聋老动弹。
欧阳昭用手一推,叫道:“聋……”
老字尚未出口,咚地他的整个人由供案上跌在地上,直挺挺地仰面朝天,原来早巳气断多时了。
欧阳昭原是在意料以内,对聋老之死,虽然十分悲哀,但不感到惊讶:
哑老太婆夫妻情深,口不能言,苦在心头,一扑上前,呜咽地抱着聋老哭了起来。
他虽不能说话,但那哭声凄凉动人,如同深谷猿啼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