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金屋可藏娇
是了然一笑,便当场应允了。
“辽东城乃自行建成,远离朝廷久矣,爱卿抵达之后,可善加管理,短则一年,长则三载,必有后来者替卿行政。”刘彻应允之后,又说道。
“臣遵旨!”主父偃磕头承命。
“爱卿也不必急着出宫,你这一走,经年方回,最后去见见皇子吧。”刘彻谈完正事,又想到自己的那个儿子,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是,臣谢主隆恩!”主父偃因为帮助卫子夫登上后位,所以与皇后关系相当不错,对皇子也可说是有大功劳的人,因此刘彻对于请他到椒房殿一事并不避讳。
未央宫。椒房殿。
“母,母后,”卫长公主还是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她提起自己的裙子,拉着两个妹妹的手,冲进内室,口里喊着还不习惯的称呼,“父皇要来了。”
“什么?”卫子夫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光彩,美丽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憔悴,反倒是初登尊位的荣耀使得她整个人看来精神极了。
“我们刚刚看到的,父皇和主父大人从宣室殿出来,要来这里。”诸邑公主今年也已经三岁了,刚刚学会走路的她奶声奶气地告诉自己的母亲。
“母后知道了。你们到一边玩去。”卫子夫小心地将方一个月大的儿子从床上抱起。虽然已经有过照顾三个孩子的经验,但是对于这个儿子,她仍旧十分小心翼翼,因为她知道这个儿子,才是她在后宫立身的根本,也是她后位的有力保障。
“臣妾恭迎陛下!”卫子夫抱着孩子在殿前盈盈跪下。
“起来吧。”刘彻连忙上前一步,将她扶起来。这几乎已经成了他们之间的习惯动作,卫子夫永远都是谨小慎微的,任何礼节都能做到一丝不苟,也许是因为出身不好,所以对于这些才更加在乎。
“臣主父偃,拜见皇后娘娘,皇子殿下。”主父偃见帝后寒暄完了后,立刻说道。
“主父大人请起。”卫子夫含笑说道,对于这个主父偃她心中确实十分感激,只是弟弟卫青总是警告她要和此人保持距离,所以她一直以来对他仅仅是以礼相待。
“偃卿即将离京,我让他来此和你以及皇子告个别。”刘彻向卫子夫说道。
“主父大人要离京?”卫子夫听到此话,猛然抬眼,但是却不敢将内心的情绪明显地表达出来。主父偃可说是朝臣中少数肯给予她帮助的人,大部分人因为她的出身以及馆陶公主的关系总是不大友好。所以,此人的离开,让卫子夫心中一颤。
“不错。朕有重要的事情让他去办。”刘彻淡淡地说道。
“是吗?那恭喜主父大人了。”卫子夫怕自己的忧心被人发现,她脸上扯出一丝笑容。
三人各自对答了一番之后,主父偃告辞离开,只余下刘彻、卫子夫二人。
“子夫,你很好。”刘彻撩起卫子夫垂在耳边的一缕发丝,轻轻把玩着说道。
“啊?”卫子夫目送着主父偃离开,正想和刘彻告罪一声,将皇子放回床上。
“朕知道你和主父偃交情不错,不过,他是外臣,你是后宫,做事要有分寸知道吗?”刘彻的眼神忽然变得凌厉了起来,“卫青,朕是要一直重用下去的,你现在是皇后,又是皇子的生母,身份地位自然和以前不同了。不过,你千万不要让朕发现你有什么越矩的行为。否则,朕可以给你的,随时也可以收回,就像今天,朕可以让主父偃离开一样。”
“臣妾知道了!”卫子夫脸色一白,明白今日为何皇帝要亲自带主父偃来见她了。是为了警告她,因为她和主父偃的交好,已经使得皇帝略略有些不悦,担心她将来联合外臣,影响朝政,甚至是行吕后之事。
“你一贯谨慎,朕是知道的。朕最喜欢的也是你这一点,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身份变了就忘记了。知道吗?”刘彻冷眼看着卫子夫,虽然她入宫十一年来一直表现良好,所以他才会专宠于她,不过在这个身份剧变的关头,刘彻最怕的就是她忽然有了不该有的野心。
“什么,主父偃亲自前来理辽东事?”陈娇听到这个消息,愣了一愣,虽然也想过一旦张骞将消息通报上去,必定会有一个大汉朝的官员来。到时候,凭李希的能力自然能将这人掌控在手,则辽东城还是和以前一样。但是,来人居然是主父偃?这个以才华和胸襟的强烈反差而名留史册的家伙?
“看来妹妹也是知道此人的了?”李希看着陈娇苦笑不已,同样的他也没有想到来的居然会是朝廷中最难对付的主父偃。
“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我自然知道了。”陈娇忍住翻白眼的冲动,没好气地说道,心想,这次真是来了个大麻烦啊。
“此人元光元年入仕,所献之策皆尽阴狠毒辣,其中犹以推恩令最为难缠。最可惧者,他无惧生死,笑骂由人,要的只是一己痛快。真真叫人不知如何下手对付。”李希想起他和主父偃之间的几次交往,不由得摇头不已。
“他怎么会亲自到辽东来?”陈娇很是郁闷地问道。
“他请陛下置朔方及沧海郡,以备边患,辽东城正是所议定沧海郡之中心。”李希将刚刚收到的消息拿给陈娇看。陈娇扫了一眼之后,交还给李希,她咬着手指问道:“难道朝中就没有人反对吗?”陈娇依稀记得,史书上说过,朔方郡曾经因为朝廷大臣认为它劳民伤财而险些被废弃。
“自然是有的。那人,你也不陌生。便是公孙先生。”李希叹了口气,“但是,中大夫朱买臣受主父偃指使,当面诘难于他,公孙先生拙于辩论,便应允了置朔方郡事,但仍然反对置沧海郡。后来,朝中大臣却多赞同,公孙先生独力难支,只得……”
“主父偃与朝中诸臣的关系何时如此之好了?”陈娇有些错愕,不知道那些公卿们瞎掺和什么。
“这都是玻璃的功劳。世人以为是什么奇珍异宝,朝廷诸卿也不能免俗,自然希望这些东西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到他们的府第里。”李希说道。
“但是,如果主父偃理辽东事,他们也得不到好处的啊?”陈娇奇怪地问道。
“这就是主父偃的聪明之处,他又耍了这些公卿们一次。他应该是早看出了公卿们的贪心,故而庭议之时,对于沧海郡的长官人选不置一言,众人以为尚未选定,为了自己的钱财,自然是要极力将此事定下来,再争官位了。若是早知道由主父偃主理此事,他们只怕是要大力反对了。”
“主父偃!”陈娇光是说这个名字就觉得一阵头痛。辽东城已经成为她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基地了,墨门的弟子们在此城进行“科学研究”,那些流民的孩子们在此读书识字,这些都是她最重要的力量。原想着,挂个汉朝的名字,被派到此处的官员定然是不受宠的小官,控制住了他,山高皇帝远的,自然是自己说了算。可是主父偃?这可是明摆着,还要回京大用的官啊,最重要是,他还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姐夫,此人决不简单,我们到底该如何?”陈娇前思后想了许久,仍然没想出应该如何对付主父偃此人,想到李希一贯神通广大,便抬头询问希望能够得到一点帮助。
“皎儿,你知道吗?想要控制一个人,无非是从他的弱点下手,用他不能拒绝的条件使其屈服。”李希见妹妹抬头看自己,便开口说道,“其最高者便是着形聚势相逼之,此亦即世间之所谓阳谋者。次之,便是以财色诱之,再次之,则是以生死相胁。主父偃,他自负才学而大器晚成,于世间人世间事积怨深重,故而献‘推恩令’而不顾生死,难道是他真的无惧生死吗?”
“不,不是。”陈娇也是一点就透,立刻明白了主父偃的关键所在,“主父偃现在或者不怕死,但是却并非天生不怕。只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死的结局,所以才如此无畏。对吗?姐夫。”
“不错!”李希赞许地点了点头,“人言‘无知者无畏’。殊不知,深知之者亦无畏。主父偃,正是因为看透了结局,所以才如此无所顾忌。”
“那么,只要让他看到一丝生的希望就可以了吗?”陈娇紧接着问道,但是她又立刻自己摇了摇头,“不对,主父偃此人并非只要求生即可的,若是要隐姓埋名地活着,他定是宁愿倒行逆施。所以,如果我们要让他为我们所用,那么,就必须同时保证他的生命以及他的荣华富贵。可是,这……”
“这无异于养虎为患。”李希代她将剩下的话说完了,“以主父偃之才,一朝反噬,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陈娇终究还是嫩了些,听李希如是说便没了主意。
“皎儿放心。我们要的只是主父偃在这城中时的合作罢了,如果只是那样,为兄还是办得到的。”李希摸了摸陈娇的头,笑着安慰道,“姐夫今天和你说这些,只是希望你能够学会,一个上位者应该如何面对一切的变化,你如今也是一城之主,这些事情终须学会的。”但是还有一句话,李希却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他越发地觉得这个妹妹不是凡品,或许终有一日这小小辽东城会掩不住她的光华。
※版本出处:新浪读书频道※22…10:34:56 PM《何处金屋可藏娇》 2007。6第二十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卷一·第二部 各在天涯
第二十二章 公今此去归何时
夏六月,置沧海郡。
——《汉书·武帝纪第六》
元朔元年夏六月的辽东城,仍然热闹非凡,而且因为朝廷正式在辽东设沧海郡的消息,吸引了比从前更多的不堪边界战争之苦的百姓来此。对于这些人,陈娇都一视同仁地收留了,渐渐地将他们插到原先的那些居民中居住,辽东城的人口也渐渐多了起来,在短短六个月时间从几千人膨胀到了三万多人。庆幸的是,由于城主府高效率的管理方式而并没有发生什么混乱,而对于那些久在匈奴屠刀下求生的百姓来说,在辽东城的日子简直不亚于天堂。便利的自来水,干净的街道,高产的农作物,轻巧高效的纺车,免费的学校,这一切的一切让那些老实人开始安安分分地过自己的日子。
“主父大人,远来辛苦了。”这一日,是主父偃接受了皇帝任命后的第二个月的某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准备工作之后,主父偃终于走马上任了。
“你是?”主父偃端坐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跟前戴着面具的男子,眯起了眼睛。
“在下是辽东城的管事,见过大人。”高利直直地站在城门口,无所畏惧地看着主父偃和他身后的几千骑兵。
“哦,你是来迎接本大人的?”主父偃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这一路北来,他是越发对这个辽东城感到好奇了。这里有着天下奇珍——玻璃不说,居然还一反边地的荒凉而十分繁荣,他每每可以在路上看到往来不绝的商旅,将这里的特产以及因为御前献宝而被天下人共知的玻璃送往各地的诸侯王贵族手中。如今见到眼前这座与大汉的城池十分不同的城市以及这个不卑不亢的管事,他越发地确定,此城不简单,其中大有锦绣文章。
“正是,大人请进。”高利向主父偃拱手道。
主父偃也不说什么,只是一路牵马走了进去。当看到主父偃不动声色地走进因为使用了玻璃而在这个时代人眼中显得豪华异常的城主府时,高利也不由得暗暗称赞他的修养和定力。
“高管事就是住在这城主府中吗?”主父偃别扭地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己的侍卫迅速在房间里站定位置,觉得心神一定,开口问道。
“不错。”高利点头应道,“不过,这里的主子可不是我。而是我家的小姐和少爷。”
“你家的小姐和少爷?”主父偃喝了一口高利所倒的茶,挑了挑眉,发现这茶和他过往所喝过的大不相同。
“正是。不过,由于边境的交易出了些问题,所以他们都出去了。估计要三日后才会回来。所以,如果主父大人有什么事情要说,恐怕得等我们少爷小姐回来。”
“是吗?”主父偃喝了几口清茶,略略吐了口气,说道,“这辽东果然人杰地灵啊,就连这茶叶是老夫从未喝过的啊。”
“这是我们小姐用新法炒制的茶,难怪主父大人没见过了。”高利知无不言,他不觉想起了李希之前对他的交代,无论主父偃要看什么,他都不能阻拦,并且要为之一一解释。
“是吗?”主父偃又看了看周围的玻璃窗说道,“在下本以为这玻璃是辽东特产的矿石,不过,如今看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