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新修版)
伸手救它出来,那时你才会见到它翅上的细字。”
她却不知蜂翅上的细字终于给周伯通发现,而给黄蓉隐约猜到了其中含义,但黄蓉一心挂念女儿,却只想到郭襄身上。
两人说了半天话,小龙女回进屋去切了一大盆鱼,佐以水果蜂蜜。潭水寒冷,所产白鱼躯体甚小,却味美多脂。杨过吃了一个饱,只觉腹中暖哄哄地甚是舒服,这才述说一十六年来的诸般经历。他纵横江湖,威慑群豪,遭际自比独居深谷的小龙女繁复千百倍,但小龙女素来不关心世务,只求见到杨过便万事已足,纵是最惊心动魄的奇遇,她听着也只淡淡一笑,犹如春风过耳,略不萦怀。倒是杨过絮絮问她如何捉鱼摘果,如何造屋织布,对每一件小事都是兴味盎然,从头至尾问个明白,似乎这小小的谷底,反而大于五湖四海一般。
两人长谈了一夜,直到天明,这才倦极而眠。醒来时日已过午,杨过道:“龙儿,咱俩便在这谷底终老呢,还是设法回去那花花世界?”依着小龙女的心意,宁可便在谷底安静太平的和杨过厮守,但想他喜欢热闹,虽对自己情深爱重,终究过不惯这般寂居的日子,便道:“咱们想法子上去瞧瞧罢,倘若上面不好,可再回来,或许回古墓去住。只是……只是,要上去却难得紧呢。”
两人潜入冰窖,回到潭边,只见一条长索从谷口直悬下来,水潭旁又有许多纵横错杂的脚印,潭边生着一个火堆,余烬未熄。杨过道:“啊,有人来找过咱们了,而且还潜入过水潭。”在潭边走了一圈,见到一棵大树上有人用刀尖刻了两行字道:“一灯、伯通、瑛姑、药师、蓉、英、无双至此觅杨过不遇,怅怅而归。”
杨过心中感激,道:“他们终是没忘记我。”小龙女道:“谁也不会忘记你的。”杨过道:“他们虽也潜入过水潭,但因无百余丈高处跃下来的急冲之力,沉潭不深,是以见不到冰窖所在。倘若我也是缘绳下来,便找你不着了。”小龙女道:“我早说过万事前定,老天爷在冥冥中早有安排。”杨过摇头笑道:“这叫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他伸手拉扯绳索,试出绳身坚韧,上面系得牢固,说道:“我先上去,瞧那国师是否在。”
但想一灯大师、黄岛主、老顽童等既到过这里,这国师必已逃之夭夭了。又问:“你的武功可有搁下﹖倘若爬不上,我负你上去。”小龙女微笑道:“十六年来虽无寸进,从前所学的功夫多半还留着。”杨过回头一笑,左手抓着绳索,微一运劲,身子已窜上丈余,接着小龙女也攀绳上来。两人不多时便爬出了深谷。
并肩站在断肠崖前,瞧着小龙女当年在石壁上所刻的那两行字,真如隔世,两人相对一笑。此时心头之喜,这一十六年来的苦楚登时化作云烟。
杨过在山边摘了一朵“龙女花”,给小龙女簪在鬓边,一时花人相映,花光肤色,不知是红花为人添了娇艳,还是人面给桃花增了姿色?
黄药师在襄阳城头说要摆个“二十八宿大阵”,与金轮国师大战一场。郭靖禀明安抚使吕文焕,请下将令,让黄药师在校场上调兵遣将。这时参与英雄大会的各路豪杰虽已散了大半,留在城中的也仍英才济济,各人齐集校场听调。
黄药师道:“鞑子用四个万人队围着高台,咱们倘若多点人马,便胜了他,也算不得本事。咱们也只用四万人。孙子兵法有言,十则围之,但善用兵者以一围一,有何难哉?”
站上将台,说着:“咱们这二十八宿大阵,共分五行方位。”召集统兵将领,详加解释,又道:“这阵势变化繁复,非一时所能融会贯通,因此今日之战,要请五位熟悉五行变化之术的武学高手指挥,领军的将军须依这五位的号令行事。”众将躬身听令。
黄药师道:“中央黄陵五气,属土,由郭靖统军八千,此军直捣中央,旨在救出郭襄,不在歼敌。各军背负土囊,中盛黄土,一攻至台下,立即以土囊灭火压柴,拆台救人。”
郭靖接令,站在一旁。
黄药师又道:“南方丹陵三气,属火。相烦一灯大师统军,领军八千。此路兵中一千人卫护主将,其余七千人编为七队,分由点苍渔隐、武三通、朱子柳、武敦儒、武修文兄弟、武敦儒夫人耶律燕、武修文夫人完颜萍等七人统率。上应朱雀七宿,是为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水蛇、轸火蚓七星。”一灯大师接令。
黄药师又道:“北方玄陵七气,属水。由黄蓉统军,领兵八千。此路兵中一千人护卫主将,其余七千人编为七队,分由耶律齐、梁长老、郭芙及丐帮诸长老、诸弟子统率。上应玄武七宿,是为斗木獬、牛金羊、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狳七星。”
黄蓉应命接令。这一路兵以丐帮弟子为主力,人才极盛。
黄药师点了三路兵后,说道:“东方青陵九气,属木。此路兵由我东邪黄药师统军,也是统兵八千。我门下弟子死得干干净净,傻姑不在身边,这里只剩下程英一人。”于是点了参与英雄大会的豪杰六人为辅,说道:“东路兵也分八队,一路护卫主将,其余七路上应青龙七宿,是为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月狐、心日兔、尾火虎、箕水豹七星。”
他点到最后一路西路军,说道:“这一路由全真教教主宋道安主军……”众人听到这里﹐都觉以声望武功而论,这一路主将远较其余四路为弱。 忽听得将坛下一人大声说道: “喂!黄老邪,你撇下我不理吗?”众人看时,说话的正是老顽童周伯通。黄药师道:“周兄,你背伤未愈,不能辛劳,本来请你任西路主将,原是最妙……”
周伯通抢着道:“区区小伤,放在甚幺心上﹖我便做西路主将便了。道安,你敢和我争这主将做幺?”宋道安躬身道:“弟子不敢。”周伯通笑道:“好啊,我也知道你不敢。”
说着便从宋道安手中接过了令箭。黄药师无奈,只得道:“那幺周兄务请小心了。你领兵八千,其中一千相烦瑛姑统率,卫护主将,其余七队由宋道安等全真教的第三代包括李志常、王志谨、夏志诚、宋德方、王志坦、祁志诚、孙志坚、张志素等弟子分领,上应白虎七宿,是为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昂日鸡、毕月鸟、觜火猴、参水猿七星,每队各结天罡北斗阵。”
他点将已毕,命诸路军士在军器库中领取应用各物齐备,然后令旗一展,四万兵马分列东南西北中五方,朗声说道:“昔日里云台二十八将上应天象,辅佐汉光武中兴,咱们这二十八宿大阵虽比不上汉光武的声势,但抗敌御侮、守土卫国,却也是堂堂之旗,正正之师。诸君各听主将号令,今日与蒙古鞑子决一死战。”众兵将齐声答应,有若雷震。
当下号炮三响,四方大开,五路兵马列队而出。
只见东路军各人背负一根极长的木桩,攻到高台东首,一千兵手执盾牌,冲前挡箭,其余七千人纷纷放下木桩,东打一根,西打一根,看来似乎杂乱无章,实则八千根木桩的位置皆依黄药师所绘图画树立,分按五行八卦,顷刻间已将高台东首封住。
西路军以全真教为主力,群道素来熟悉天罡北斗阵法,只见长剑如雪,七人一堆,四十九人一群,左穿右插,蜂拥卷来,蒙古兵将看得眼也花了,只得放箭阻挡。
猛听得北方众军发喊,却是黄蓉领着丐帮弟子,拖着一架架水龙,将毒汁往蒙古兵身上射去。那毒汁溅身,登时疼痛不堪,少刻便即起泡腐烂,蒙古军抵挡不住,向南败退。
却见南方烟雾冲天,乃一灯大师率领八千人施行火攻,石油、硫磺、硝石之属一阵阵从喷火铁筒中喷出。蒙古军见势头不对,当即败至中央。郭靖领军八千,随后缓缓而上,见蒙古军乱,当即挥军而前,直冲高台。
忽听得高台旁号角声响,喊声大作,地底下钻上数万顶头盔来。原来蒙古主帅也善能用兵,除了在高台四周明布四个万人队外,掘地为坑,另行伏兵数万。郭靖等远远望来,只道敌军是掘陷坑,岂知是埋伏了生力军。这一来蒙古军败势登时扭转,二十八宿大阵纵横来去,虽将敌军冲乱,要聚而歼之,却已有不能。
战鼓雷鸣,号角声震,宋军与蒙古军大呼酣斗。高台旁的守军强弓硬弩,向外激射,郭靖所率中路军数度冲前,均为箭雨射了回来。两军斗了半个时辰,一时胜败未分。黄药师青旗招展,猛地里东路军攻南,西路军攻北,阵法变动。
二十八宿大阵暗伏五行生克之理。南路一灯大师的红旗军抢向中央,郭靖的黄旗军奔西,周伯通的全真教白旗军冲向北方,黄蓉率领下的黑旗军丐帮弟子兵趋东,黄药师的青旗军转向南路。这五行大转,是谓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宋兵虽只四万人,但阵法精妙,领头的均是武林好手,而宋兵人人都是对郭靖夫妇感恩,决意舍命救其爱女,是以蒙古军虽然人数多了一倍,竟自抵挡不住。
激战良久,黄药师纵声长啸,青旗军退向中央,黄旗军回攻北方,黑旗军迂回南下,红旗军疾趋而西,白旗军东向猛攻。这阵法又是一变,五行逆转,是谓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五行生克变化,说来似乎玄妙,实则是我国古人精研物性之变,因而悟出来的至理,通阴阳之道,反鬼神之说,我国医学、历数等等,均依此为据,所谓“五运更始,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在当时可谓举世无匹。蒙古坚甲利兵,武功鼎盛,但文智浅陋,岂能与当世第一大家黄药师相抗?
是以阵法连转数次,守御高台的统兵将领登时眼花缭乱,头昏脑胀,但见宋军此一队来,彼一队去,正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不知如何挥军抵敌才是。
金轮国师站在高台之上,瞧着台下大战,心下也暗自骇异。当日黄蓉以小小的石阵相困,他已参解不透,何况黄药师胸中实学,更胜女十倍?这二十八宿大阵在五位当代高手主持之下展布开来,不由得他不服,眼见蒙古兵死伤越来越重,黄旗军一步步逼向高台。
他虽以郭襄为要胁,但终不忍真的便举火将她烧死,转头向她瞧了一眼,只见她双手虽然被缚,却抬起了头,殊无惧色。国师叫道:“小郭襄,快叫你父投降,我从一数到十数,你父亲不降,我便下令举火了。”
郭襄道:“你爱数便数,别说从一数到十,你且数到一千、一万试试。”国师怒道:“你道我当真不敢烧死你吗?”郭襄冷然道:“我只觉得你挺可怜的。”国师怒道:“我可怜甚幺?”郭襄道:“你打不过我爹爹妈妈,打不过我外公黄岛主,打不过一灯大师,打不过老顽童周伯通,打不过我大哥哥杨过,只有本事把我绑在这里。我襄阳城中,便是一个帐前小卒,也不至于似你这般卑鄙无耻。喂,你一直待我不错,我本该叫你师父,但我见你胡里胡涂,心中过意不去,忍不住要劝你一句。”国师咬紧牙齿问道:“你劝我甚幺?”郭襄道:“如你这般为人,活在世上有何意味?不如跳下高台,图个自尽罢!”
郭襄本来叫他师父,平日相处也极尽礼敬,但他此刻要烧死自己,要杀害自己父母,先失师父之义,言语中便也不客气了。她从小便伶牙俐齿,说话素不让人,这几句话只抢白得国师几乎气炸了胸膛,大声喝道:“郭靖听着:我从一数到十,你如不归降,我便下令举火烧台。”郭靖叫道:“你看我郭靖是投降之人幺?”
黄药师用蒙古语大声叫道:“金轮国师,你料敌不明,是为不智;欺侮弱女,是为不仁;不敢与我们真刀真枪决胜,是为不勇。如此不智不仁不勇之人,还充甚幺英雄好汉?你在绝情谷中给我擒住,向小姑娘郭襄磕了一十八个响头,哀哀求告,她才放你。你这忘恩负义、贪生怕死之徒,还有脸面身居蒙古第一国师之位幺?”
向郭襄磕头求饶,其实并无此事,但黄药师深谋远虑,早在发兵之前,便要郭靖将这一番斥责国师的言辞译成了蒙古话,暗暗记熟,这时以丹田之气朗声说了出来,虽在千万人大呼酣战之际,仍人人听得明白,却教国师辩也不是,不辩也不是。蒙古人自来最尊敬的是勇士,最贱视的是懦夫,众军听了黄药师这几句话,不由得仰视高台,脸有鄙色。
两军交战,气盛者胜,蒙古军将士听得己方主将如此卑鄙无耻,一股气先自衰了。宋兵却人人奋勇,节节争先。
国师见情势不对,叫道:“郭靖,你听着,我从一数到十,‘十’字出口,你的爱女便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