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妇当家 作者:深北以北(晋江2012-08-13完结)





  
  张秋萤思量着道:“我也想到了,正好管家娘子上任后叫她先去谈。也看看她具体的办事能力。”然后张秋萤道,“我们昨天到家已晚了,今天一早又接待邱状元送来的管家娘子,二姐那边我还没去呢,我现在得过去好好把家里发生的事儿跟她叨咕叨咕。”
  
  柳长青道:“去吧,我就在书房,有事儿着人叫我即可。”说完又嘱咐道,“正好跟宛如说说,她对根子夫妇的去留有何看法。”
  
  张秋萤点点头,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整顿内宅

  。
  
  今日暖阳甚好,张宛如与秋萤在园中边散步边叙话,两个丫头远远地跟着。当她听完林子与徐小环之事,唏嘘之余却又有些看法。她停下脚步,略有忧虑地对秋萤道:“三儿,徐小环年轻貌美,又是新被休的弃妇,长留在园中总觉不妥。她倒是跟着娘亲磨练出了些手艺,可你别忘了,我们庄上男仆男丁男工也不少,她那张脸就是个惹祸的根源,准会生出些事端,你信不信?”
  
  张秋萤点点头道:“这我也想到了,只是她如今孤苦无依,我们总算相识一场,总不能就因为她长的好看恐惹麻烦,就撒手不管吧?这话儿长青哥也透给我了,我的意思是叫新来的管家娘子,赶紧地将园中人手配齐,连带着她的那份儿,一齐签了卖身契,就将她放到暖房那里育菜。她若本分,一切都好。若是看着不好,我们再怎样,也有个说法。”
  
  张宛如见她这么说,也的确有些道理,便换了个话题:“对了三儿,今日见的管家娘子可甚满意?”
  
  张秋萤道:“二姐,你既知道管家娘子到了,怎地不跟我一起相看一下?也给我掌掌眼。”
  
  张宛如笑道:“长青特意找我去说了,叫你一个人学着看人用人,练练眼力。”秋萤也笑道,“怪不得他老是说,‘你觉得好就用’。”
  
  张宛如停在池塘边道:“这天气说个暖和也挺快的,你看这池面都开化了。再过个把月,就该筹备春耕,忙起来了。趁眼下还有时间,早点儿把家里事儿摆弄明白了才好。那根子与青丛夫妇,依我看是很难留在乡下了。如今咱爹烧炭已是一把好手,也另外栽培了伙计帮衬,实在不必非得起用根子,叫大娘娘那边不快。炭翁年事已高,早就不再下窑,如今咱家管着养老就是。这根子与青丛,倒是难安排了,三儿,你可有打算?”
  
  张秋萤往宛如身上一靠,郁闷道:“这管家真是门学问,还挺考较头脑。此事我也想过了。二姐,当初林子与徐小环的新房就是一宅两门户,他们兄弟各有两间的,如今因林子的赔银不够,房子都叫大娘娘占下了,根子与青丛不知道能不能抹下脸面去讨要,即使去讨要了,依大娘娘的性子也必不肯给,必会摆出什么兄债弟偿的道理来。”
  
  张宛如听得将头连点道:“你说的是,大娘娘定是这样想的,不过你想的还不全准。根子要真敢去讨要房子,大娘娘不止要他替兄还债,只怕还会骂他个忘恩负义狗血淋头。”
  
  张秋萤叹气道:“谁说不是?但咱断不能恃着曾有恩于人,就白占人家房子。那房子可是林子根子的祖屋变卖后,才得银钱而建成的。根子回去时,我已予了他几贯大钱并两块散碎银两,好叫他为林子操办后事。无论他决定何去何从,总要回来一趟,告个别结算工钱等等。到时候我再多予他些银两,叫他能带着青丛赁个小院,不至于露宿街头。他若想继续留在百花深处做工,便给他调个差事。正好我们请了厨娘胡嫂子,将青丛替出来叫她回我身边伺候;根子的差事先叫小环姐接下来,她对育菜的事儿都熟,根子就调去负责修护园木。二姐以为可妥当?”
  
  张宛如也有点儿闹心:“你这样打算是对的。非是我们小人之心,实在是恩大成仇,咱家与他们兄弟俩之间已成了一笔糊涂账。实在是难以揣摩这根子心中会有何想法,对咱家又是怎样个态度。皇城的菜蔬供应,万万出不得差错,否则就是掉脑袋的死罪。根子调开是必然的,就是交给小环管,也不可太掉以轻心。一来她尚不熟悉这块儿事务,二来这摊子想要放心松手,必得寻个从头到尾的妥当人交付。三儿,你还得辛苦亲自盯着这块儿,咱们徐徐寻那妥当人。”
  
  张秋萤自是应下。姐妹俩又沿着池边梅林溜达了一阵子,秋萤想起一事,再开口道:“对了,二姐,邱状元一送就送了两个得力助手给南小巷,我们总该表示表示,可一来人家府上啥都不缺,二来长青哥也辞官归田无法再为之效力了,你说这个人情我们如何来还呢?”
  
  张宛如不接这茬:“人情往来上,你素来有奇思妙想,我是比不过你的。这个还需你自己多琢磨琢磨。”
  
  。
  
  管家娘子苏锦绣与其夫李汝廷搬来南小巷的那一天,柳长青与秋萤特意摆了顿接风酒以示礼遇,邱状元自然是座上宾。苏锦绣八岁的儿子李长安,不多时便与宛如家的云笙、云芷混熟了,云芷抱着她的“蟹壮圆”给长安看,不停嘴地描述着当日凿冰冬捕的情景。
  
  那小长安听得心向往之,将头凑过去仔细瞧那“蟹壮圆”,观察了一会儿忽然开口吟道:“往日见它在餐盘,螯竖壳凸红翻翻。菊花清酒总相伴,金黄蟹肉嫩鲜鲜。今夜横行浅水滩,大肚将军舞双钳,别有一番新气势,怪道称它‘蟹壮圆’。”
  
  云芷将那瓷缸一护,怒目道:“它是从我家池塘来的,不是你家餐盘那只!呜呜呜,不让你吃!不让你吃!娘,娘,小姨母,呜呜,小姨母……”说完抱着“蟹壮圆”告状去了。
  
  云笙伸手捞了一把没拽着妹妹,只得先对小长安道:“长安刚才念的是诗吧?我妹妹还太小,听不太懂,只怕是觉得你要把她的‘蟹壮圆’弄的红翻翻,然后下酒吃了。一会儿我自会与姨母说清楚,你不用担心。”
  
  那小长安已八岁,有了点儿小心眼,见刚随父母过来,就惹哭了府上小姐,难免有些忐忑,听了云笙的话才心安一些,解释道:“我从认得些字,便有这个毛病,见了什么稀罕东西,就忍不住地念些打油诗,没想到叫云芷小姐误会了。”
  
  这边话刚落地,那边苏锦绣就招呼上了:“长安,长安!”
  长安看了云笙一眼,连忙跑了过去,行礼道:“娘亲。”
  
  苏锦绣道:“好好地看螃蟹玩儿,怎地你说要吃了它?这是云芷小姐养着玩儿的,你胡说八道吓着小姐了吧?还不快些赔礼。”
  
  云笙此时也走了过来,在一边为长安打抱不平:“苏姑姑,此事不怪长安,是我妹妹太小,听不懂长安作的诗,误会了。长安并没说要吃了‘蟹壮圆’。”
  
  柳长青与张秋萤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新鲜,需知这世上的确有些聪慧孩童,小小年纪便能作诗,且以孩童视角来描述,往往颇生动有趣,比如众所皆知的骆宾王的《鹅鹅鹅》。
  
  张秋萤安抚住云芷,问长安道:“长安,你刚才作的什么诗?再念给大家听听可好?”
  
  小长安有些扭捏道:“作的不好,不敢献丑。”
  
  云笙在一旁沉吟了一会儿,忽然抬头道:“云笙记住了,给小姨母念了听听。”说完便缓慢却清晰地诵道,“往日见它在餐盘,螯竖壳凸红翻翻。菊花清酒总相伴,金黄蟹肉嫩鲜鲜。今夜横行浅水滩,大肚将军舞双钳,别有一番新气势,怪道称它‘蟹壮圆’。”
  
  云芷“呜呜”又哭起来,扯着秋萤道:“坏哥哥,呜呜,坏哥哥,要把云芷的‘蟹壮圆’弄红翻翻,吃它的肉嫩鲜鲜。”
  
  一桌子的大人,都因这孩童间有趣的误会,而笑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打油诗出自北北手笔,为模仿小孩子语气,特意用了叠词。O(∩_∩)O~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 没榜就没榜吧,自然榜还是得爬,不能因为孩子先天不足就放弃了,做亲妈的总得付出更多努力。感谢补花的“昭彰”亲与“我不是你认识的那个人”亲,还有默默收藏了北北以作支持的亲们。
* 下一章仍是整顿内宅,仆婢添齐全,要造册要训示要分工要挑人,看这里面有啥掌家秘诀吧……




☆、春来三月

  。
  
  接风宴过后,苏锦绣正式成为了南小巷柳府的管家娘子。她上任伊始,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在宛如及秋萤那里了解完了家里的近况,然后紧锣密鼓地招收了一批佣人。合计着再招十人即可,但她与秋萤商议后多招了一倍,不为别的,两个字,择优。
  
  经过一个多月的考较,苏锦绣选出了十二个人报给了张秋萤,其中婢女五人,家丁七人,俱是身家清白,勤快老实的。原先在用的家丁辞去了两个爱喝酒误事的。如今,柳府在苏锦绣的打理下,井然有序,众人各司其职,张秋萤也轻松了许多。
  
  根子与青丛两人带着炭翁进了京。秋萤与长青商议过后,将她们一家安排到了报春院西厢,徐小环隔壁。东厢住的就是苏锦绣一家,离得近些有什么事儿秋萤也方便得到信儿。
  
  自李园师①跟着苏锦绣一起住到了柳府,就在百花深处里忙了起来。打听着秋萤姐妹的喜好,春分前后,在百花深处菜地旁一连栽了十余株香椿树。二三月是果木扦插的最好时候,根子也一直跟着忙活,除了长兄亡故,衣着素淡些外,倒未觉出有什么对主家的不满情绪。这让张秋萤松了一口气,与柳长青私下里谈起,他却只是别有含义地笑了笑,摇了摇头,只说道:“且随他去。”
  
  如今的百花深处,种菜再不必偷偷摸摸,规模自然也是加大了不少。除了山石风景、池塘小路,以及几片固定花田之外,其余的地块都规划得齐齐整整,用来栽菜。除了园子旧有的规模外,还另在周边地界多买了十多亩土地。那片范围的园林与菜蔬规划,柳长青正细心地与李花匠二人逐步敲定。
  
  如今已是春三月,都不必上山,百花深处的园子里便挤满了翠绿肥嫩的荠菜。张秋萤爱吃这口儿,日日挎了竹篮,牵着小云芷一起去挖荠菜。
  
  这活儿云芷特别爱干,小手小脚的却干活麻利地很,头两天秋萤挎着大竹篮,她只拎个小果篮,后来她眼尖手快又跟秋萤一样爱吃爱干,听说这荠菜就合着春雨长这么一两喷儿②,以后都开了花变老了就不好吃了,这小家伙恨不得一天就把所有荠菜都挖回家,于是小果篮变成了大竹篮。
  
  这样连挖了七八日后,那日云芷醒得早,还没吃朝饭,就来缠着秋萤,要先去挖一些回来做荠菜粥吃。柳长青见秋萤睡眼惺忪,甚是心疼,便先起来想哄云芷去玩儿些别的,没想到穿衣出门后,他见了云芷便哈哈大笑起来,秋萤好奇地出门去看。
  
  只见小云芷一身利落的干活儿穿的短打扮,头发都没梳,想来也没洗脸,挖荠菜的小钩铲扛在右肩上,她两只小手儿紧紧握着小钩铲的木把儿,铲子勾着后头一个大大的竹筐,那竹筐立起来比她个头还高,被她一路用铲子勾着拖拉了过来。
  
  云芷见秋萤起来了,高兴地很:“小姨,走,挖荠菜去。我夜里梦到它们开花了!我们赶紧去看看。”
  
  秋萤笑的肚子都疼了起来,笑完了又教育她道:“傻丫头,菜可扛不住你这么挖啊。若是真叫你赶在开花前都挖光了,它还怎么长种子?如果没有了种子,明年咱园子里就不长荠菜啦。”
  
  说完见云芷似懂非懂的样子,想了想便转移她注意力:“今天小姨带你去挖竹笋。昨夜里一场好雨,估计不少的竹笋都冒出来啦。”
  
  柳长青摸摸云芷的头发道:“云芷,跟姨丈去吃朝饭。吃完朝饭,姨丈也陪你们一起去挖竹笋好不好?”说完他含笑看了秋萤一眼道,“你总把你小姨拉走,好几日都没人陪着姨丈了。”
  
  小云芷考虑了一会儿,才点头一本正经地道:“跟着去可以,但不许捣乱。”
  柳长青笑着保证:“一定不捣乱。”
  
  因为这几日挖了不少的野生荠菜,所以今日朝饭做的是荠菜鲜肉包、荠菜红薯粉团子、鸡子儿萝卜丝香锅巴、葱油千层饼,小米粥;菜品是素丸子、鸡汤豆腐皮、腊肉炒蘑菇、绿豆芽拌黄瓜。
  
  别的不说,如今这二三月里的小黄瓜可真是最稀罕的了,要不是家里有暖房,哪里能吃得着。虽说拌了满满的一大盘子,但里面却是绿豆芽多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