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嫣然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7-31完结)
,你这话;说的有些过了!”
“这个家里,就是因为没人敢说重话;才让有些人无法无天!”嫣然轻巧地又叠一个元宝,淡淡地道。这话让未然反驳不了,只有低头和她继续一起叠着。
出殡这日,梁哥儿拿出一篇祭文,当众念了,这祭文在嫣然耳里,不过是些特别好的说话罢了。但郑大哥觉得,自己的面子因着儿子这篇祭文又回来了一些。
郑大伯母更为欢喜,和人一口一个说起自己的能干孙儿,简直笑的连眼睛都看不见了。他们这一生,也许就是居于乡下,见识不出于这十里八乡,以为头顶的这片天空就是一切。
嫣然在回城路上忍不住和容畦感慨,容畦在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其实这个世上,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这话说的是,嫣然在叹气之后就对容畦道:“那你以后,可要时时和我说起外面的事,不许嘲笑我不懂得外面是什么样的!”
容畦勾唇一笑,把妻子的手握紧,眼看快要到这边的宅子,容畦才问:“所以你不让大妹妹还有四弟那边过来吊唁?”
嫣然点头,既然要断,就断的干净一些。容畦没有再说话,车已经停下,容畦夫妇下了车就到后面车那里请郑三叔下来。郑二哥已经跳下车,掀起帘子扶郑三叔。
郑三叔看着面前的宅子,看了会儿才叹气:“今儿是腊月初五还是初六,今年只怕赶不及回去过年了!”
“爹爹要回扬州,那还是来得及的!”郑二哥笃定地说。嫣然在那算着日子,不由有些惊讶:“今日初五了,离过年不过二十多日,怎么赶得及?”
从京城到扬州,到通州换船,可是最近运河开始结冰,十分地不好走。当然也可以走陆路,一直赶的话,差不多二十多日能赶到,但这样的话,老的老小的小,怎么受得了?
郑二哥神秘一笑:“这没什么,只要爹想做到的事,我娱一下亲也没什么!”郑三叔叹气,接着就对郑二哥道:“你为我这样想的周到,难为你了!”
“不难为,不过一点小事!”郑二哥面上笑容飞扬。
说着郑二哥转身把孩子们从车上抱下来,馨姐儿和根哥儿两人都已经睡的呼呼的。嫣然让婆子们把他们兄妹都抱进房里去才问郑二哥:“二哥,到底怎么做到?你快说啊!”
“不说,等到时候你们就晓得了!”郑三叔呵呵一笑,背着手走进宅子,对父亲的最后一分孝心尽了,以后就再没有别的事了。
嫣然在那追问郑二哥到底怎么回去?郑二哥只是不肯说,只让嫣然他们在家歇息两日,等喝过了腊八粥,也就离开京城赶回扬州。
既然如此,嫣然身上有着孝不好去各家辞行,还是给容玉致和秦氏那边送了信去。
初六那日,容玉致和秦氏双双来探嫣然顺便送行。孩子们聚在一起,又是各种吵闹。嫣然让丫鬟们把他们都带到外面去玩,这才细细地看了容玉致的神色,笑着道:“大妹妹精神却好,你可不知道,我悬着这颗心呢!”
秦氏明白嫣然说的是什么意思,靠在引枕上笑了:“那是,大妹妹现在和妹夫,那才叫琴瑟和鸣,好一对好夫妻。大妹妹说东,妹夫绝不敢往西!”
“有你这样取笑的吗?我的嫂子,难道你不是这样?”容玉致瞧秦氏一眼,口里已经带上娇嗔。
这会儿的容玉致,才有初见面时的娇俏活泼,而不是原先那种生生地装出来的。嫣然也抿唇一笑:“要林夫人瞧见了,还不晓得怎么欢喜呢!”
林大人从转运使任上卸任,原本定的是留京,谁知临到了时,却被人上了一本,说他为官有些不谨慎。虽然各种折辩,到底还是耽误了,最后不过依样着补湖北臬台罢了。
林大人远赴湖北做官,林小姐那时已经出嫁,林夫人操办完了女儿的婚事,又要给儿子们定亲,忙来忙去并没去湖北。等容玉致进京,林夫人母女团圆,更是不想去湖北了。
林大人任了一任臬台,觉得武汉也不是什么不好的地方,就想谋湖北藩台,写了四五封信,才算把林夫人给叫到湖北去。
此刻容玉致听到嫣然提起自己的娘,也不由浅浅一笑。秦氏虽不知林夫人和容玉致之间的真实关系,但她素来聪明,已经猜出几分,这样的事,哪是能到处嚷嚷的,因此也只一笑。
突地秦氏哦了一声:“想起来了,那个马秀才的叔祖,不就是在湖北为官?”
马秀才这件事,算得上是飞来横祸,原先嫣然不过以为马秀才只是读书读傻了,见不得商贾人家得名誉,再来就是马秀才受了朱姨娘和她手下的蛊惑,想着为情人报仇。
此刻秦氏哦这一声,嫣然细想一想才道:“若真如此的话,倒是一举多少得!”
“我也不过猜上一猜,三嫂你也不用想这么多。横竖此事过后,再没人敢对这件事说一个不字!”秦氏反而安慰嫣然,容玉致也点头:“说的是呢,为官的人休不可为了自己利益,就动了些别的念头,于他,不过是件极小的事,于别人家,说不定就是家破人亡。那是再怎么吃斋念佛修桥架路,都补不回来的!”
“大妹妹这些年越发进益了!”嫣然的话让容玉致又是勾唇一笑:“我不如三嫂的地方多了,不过呢,经过了些事,才晓得不少事情,自己错在哪里!”
嫣然点头,还要再说些闲话,让她们吃了晚饭再走。陆婆子已经走进来:“奶奶,石大奶奶来了!”
石大奶奶?嫣然先仔细想了想,接着就笑了:“那不是大小姐吗?赶紧请进来,不,我迎出去!”说着嫣然拿起镜子瞧了瞧自己的装扮,又用梳子梳了梳头,这才换了双鞋走出去。
石大奶奶,曾大小姐!容玉致已经明白来者是谁,当年自己那些狂妄想头似乎又在脑中回旋一下,接着容玉致不知怎的面上就浮上惭色。
秦氏虽不知道容玉致当年那些狂妄想头,可瞧着容玉致面上神色,也晓得当年容玉致只怕对石大奶奶有些不满,笑着挽起她的手:“三嫂和石大奶奶许多年都没见面了,定有很多话说。不如我们去瞧瞧孩子们,如何?”
容玉致应声站起,笑着道:“石大奶奶,才是正经的大家闺秀,可叹我当日,竟把宽厚当做忍让!”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秦氏的话让容玉致又是一笑,姑嫂二人也就往后院走去。
嫣然来到后门处,见站在那披了石青缎面斗篷,戴了观音兜的,端庄大方的人,不是别个,正是曾之贤。嫣然忙抢上一步就要跪下行礼:“大小姐好,都许多年没见着大小姐了!”
曾之贤急忙把她拉起来:“休如此,你现在也是一家的主母,哪有这样行礼的道理?早和你说过,我们往后,只论姐妹,休论主仆!”嫣然把眼角的泪擦掉:“说的虽如此,可是有些事改不了呢!”
“有什么改不了的?你啊,就是太重礼了!”曾之贤握了嫣然的手就反客为主地往里面走:“听说你都有三个孩子了,都在哪呢,让我瞧瞧?”
“有一个还小,还没满周岁呢,没让他来,大的那两个,倒来了!”嫣然和曾之贤走进厅,重又各自行礼后嫣然亲自给曾之贤奉了茶,这才坐在下方笑着道。
“我还说呢,哪有你这么狠心的娘,生了孩子才三个月,就离了孩子出门!”曾之贤喝了一口茶就笑吟吟地道。
嫣然不由抿唇一笑:“是呢,当时我也说了,不过我二哥是个急性子,我家那个,也跟他学坏了,这才早早出门。原本打算回扬州的,谁知就接到祖父的消息!”
郑老爷子去世的事,曾之贤已经晓得,连曾之庆都让人去送了一份礼,不过曾郑两家,怎么说都有主仆之分,因此曾家的主人都没有去。
此刻听嫣然提起,曾之贤就叹一声:“这样也好,若在扬州,只怕还赶不回京,送不了他一程,也就见不到我了!”
“说来大奶奶不是跟了姑爷在任上?怎会又在京城?”嫣然的话让曾之贤笑了笑就道:“说起来呢,我不过是有点小事,特地赶回京城,眼瞅着快要过年,我闺女也是个能干的,有她在苏州,帮着姑爷,我也不用赶回去过年,因此就在这京城里住下,等过了年再慢慢回苏州。谁知倒遇上了些别的事情,忙过了好一阵,所以今儿才来见你!”
☆、第308章
“大小姐可谓能者多劳!”嫣然的话让曾之贤笑了:“什么能者多劳;不过是两头劝说罢了。这件事也是家事;别人不能告诉;你我可以和你说。就是大伯父这房分家的事。”
曾侯爷想要分家的打算,嫣然是听过的;不然曾之庆也不会拿了银子往广州去做生意。果真曾之贤就叹气:“祖母去世时候;尚不到七十;当时我觉着;祖母去世的早了些,这些年这些事一出来,倒觉得,祖母去世的早也好;免得瞧见这些烦心事!”
“我在广州时,曾遇到世子;听说侯爷想把世子分出去,他带了幼子过!”曾之贤点头:“就是这样,你说走遍京城,不就算是走遍天下,有这样荒唐的事没有?要分,也是把那小儿子给分出去,哪有把大儿子分出去的?”
曾之庆既嫡又长,当年有爵位时那就是侯府板上钉钉的世子。没爵位了,那也是曾家的嫡长一支,说句不好听的,只有他分别人出去的,而没有别人分他出去的。况且曾侯爷真这样做了,晓得说这是曾侯爷心疼爱妾幼子,克扣长子。不晓得的,还以为是曾之庆忤逆不孝,才被分了出去。
嫣然也叹气:“偏心的事,天下尽多!”曾之贤嗯了一声:“偏心的见的多了,这样偏心的还是少见,他们都议论说,亏的这爵位丢了,若还有着爵位,只怕大伯会因宠爱庶出幼子,要百般地打压嫡出长子,把这爵位给了庶出幼子呢!”
“这样做,朝廷法度可不允许!”曾之贤鼻子里哼了一声:“原先觉得,这爵位丢了,不过是大伯母私心太重,现在瞧着,只怕大伯也难辞其咎,不过经了这么一件事,就把那爱妾当做心尖尖上的人,觉得她对自己不离不弃,又觉得幼子十分可怜,怎么着也要拼了命给他谋个好前程!”
说着曾之贤压低声音:“我听的,大伯想给小弟,寻一门和大嫂差不多的媳妇!”
嫣然口里的茶差点喷出来,若说侯府还有爵位时候,备受宠爱的侯府幼子,纵然是庶出,说不定有些人家会瞧在侯府门第之上,愿意把差不多的女儿嫁过来。
可现在侯府已经被夺爵,生计靠的是昔日仆从献上的产业,还想着给幼子寻一房和曾少夫人差不多的媳妇,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曾之贤也是满脸鄙视:“就是如此,大伯前些日子天天把大嫂叫过去催促,要她挨个去说亲!大嫂怎么肯去,去了不被人打出来才怪。可大伯怎么肯听?大嫂寻的那两家,都是小官之女,虽说官职低微了些,可一来不嫌弃曾家丢了爵位二来不嫌弃是个庶出,不过是看在大嫂祖父的份上,愿意结了这门亲事。可大伯百般不满意说门户低微。大嫂这会儿心都冷了!”
“这样闹腾,不是让兄弟离心吗?”嫣然虽然觉得曾家夺爵后,难免会有些变化,可这变化也太大,已经超出嫣然的想象。曾之贤也叹息:“可不是吗?我也只有劝着大嫂,常在大伯跟前说大嫂的好话。至于分家,我想,大伯的打算也做不下去。”还有个赵氏呢,赵氏现在虽然躺在床上,可身边还有耳报神呢,赵氏听的曾侯爷这种种打算,虽然再没提起把那妾给卖掉的话,可还是叫了孙儿们来,定下家规,除非正室无子,年满三十之后才许纳一妾生子。此妾年满二十后若不能生下孩子,则许再纳一房。
正室有子的话,不许再纳妾室,惹家里闹出纷争。曾侯爷听说赵氏定下这么一条家规,又跑来和赵氏吵闹,不许人遵守。赵氏现在对曾侯爷哪有半分情意,连愧疚都没了。自然也针锋相对地骂回去,曾家现在可是热闹的很,曾少夫人也只任由他们去吵,还是好好地管家,至于孩子们,曾少夫人现在管教的更严了。
曾小四在程姨娘离开后,还想照着旧时那样吵闹,毕竟在曾小四原来的印象里,曾少夫人是个很和蔼的人。谁知曾少夫人什么都没说,曾小四在第一次吵闹之后就被关进了柴房,足足饿了两天。
曾小四刚被关进去时,还在那里痛骂,骂曾少夫人这个嫡母狼子野心,欺负自己这个无母女儿。曾少夫人只丢下一句,分不清谁是你的母亲,不知道谁是你的姐妹,这样的女儿我要了何用?难道我好吃好喝地养着你,就是为了让你长大后咬我一口?
说完曾少夫人就不许人再接近柴房,也不许让再来求?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