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往事 作者:远樵(晋江2013-08-20完结)





  家里要说说敏瑜的事,敏荷带着小罴也来了。
  四丫说:“今个敏瑜闯这么大的祸,明天指不定闯出更大的来,敏瑜不能在家呆着了,
  前年玉霖就提让敏瑜上学,我寻思着这么大了,家里条件也不好,就没让去,现在看是送去的
  好,你五叔和小恒都教过他,能上几年级上几年级,我寻思好了了砸锅卖铁也让他去。”
  敏荷说:“玉霖说咱敏瑜聪明,脑瓜好,不上学可惜了,
  上学去吧。”
  敏荃说“去吧,家里有我呢,好好上学,考个状元回来。”
  敏菊说:“去吧,二姐和我咋也不能让妈饿着,你也不能放一辈子羊吧,再说你也忒胆
  大了,那水库也敢去,淹死过人你不知道?”
  一家人都同意敏瑜上学去。
  淑惠也有着意思,俩人商量了送孩子上学去。敏禄比敏
  瑜还大一岁,已经算是半个劳动力了,柳玉莲说不上了,
  家里也供不起。
  敏禄说他十好几的人跟一帮孩子上课也不去。
  最后问的翟远,翟毅老两口愿意,孩子学习是好事,
  翟恒的条件也好,就答应一块送去。
  商量好上学的事,去哪上成了问题。山湾子太远了,来回三十多里,去外头上又不放心。
  敏荷说让玉霖找李家老大想想办法。
  五月节的时候玉霖回来,敏荷跟他一说,他说这是好事,我去和娘说,两口子去找四丫。
  玉霖说:“这事挺好,我早就说让他上学,有文化才有出息,不能种一辈子地吧。”
  四丫说:“我寻思过让他干啥,就寻思着让他以后安安分分的过日子,这回可把我吓死了。”
  “我寻思着,好好学点文化,以后干啥都要有文化地,让敏瑜上街念书,我不是一直住
  我大爷家吗,敏瑜去了我就搬出来,赁一个小院,或是买个房子,房子不太贵,敏璋和翟远就都
  有地方住了,我想着这样也有个照应。”
  敏荷问:“那买房子要多少钱呀,咱爹能给买吗?”
  “没多少,再说我们也不能老是这样过吧,你总要和我一起住的。”
  事情商量妥了,过完节玉霖就去上班了,他走时说安排好了就来接他们。
  半个月后玉霖真的来接他们,齐老大早早的套了车,备了骡子,车上坐了好几个人,敏
  荷带着小罴,敏瑜和敏璋,翟恒带着翟远。骡子驮着行李和粮食。
  玉霖真的买了一个小院,三间,还有个小园子,屋里除了炕啥都没有,外屋有锅灶,敏
  瑜说真是家徒四壁。
  玉霖走的时候,敏荷偷偷的塞给他一百块钱,“这钱是咱们成亲那会儿你家送来的,我
  妈给我压箱了,你拿着不够好添上。”
  老大说:“我回去拉个柜,找天送下来,这是我齐家的大事,老五那年我也送着念了
  书,没念出啥来,你俩可不能白费工夫。”
  敏瑜和敏璋笑嘻嘻地“放心吧大爷,绝对不惹祸,”
  学校找好了,玉霖很想知道这仨孩子都学了啥,送去的时候老师说这么大了,看看都学
  的啥,能上几年级,结果出人意料,最后把他们仨送到初中班去了。
  玉林回家和敏荷说他们学的东西可真不少。
  敏荷说:“启蒙是五叔教的,后来翟恒也教过,翟恒他娘读过女子学校呢,还有我五
  婶,学问可好了,天天看着他们写字。”
  “你们家还真是有不一样”。
  敏荷就在这给他们洗衣、做饭,玉霖说到时候在医院找个活干干,也就算安定下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    贺团圆柳林还家    该当嫁敏荃选婿

  敏瑜一走,四丫心里空落落地,敏瑜嘴好,会来事,总是能逗着四丫高兴。
  上了水的地里,苗已经恢复了长势,山上的泉水旱的很小了,雨还是不见影,有人提出求
  雨。
  六队和七队最近,俩队长商量在三队的龙王庙求雨,把三队和五队也算上。几下一联
  络,商定三天后在龙王庙求雨。
  求雨当日,老大带着七队的青壮年去龙王庙,到坎下和五队集合,六队的人出沟正好遇
  着,一块过去了,三队的人已经等在那里。
  请了龙王的牌位披了红绸抬着出来在村子里转一圈,村民们光了膀子,赤着脚,折柳条
  编了帽子戴在头上,扎个草龙在后头跟着舞动,折柳条沾了水来回甩。
  一大队的人逶迤而行,看见了的人都跟在后面着磕头,祈求龙王爷降下甘霖以润苍生。
  竟是热闹无比。
  再把牌位送回去,就算功德圆满了。
  祈雨三天后雷声滚滚,电闪雷鸣,然后滴了几滴的雨点,就烟消云散了。
  过了几天,山里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四丫看着门口这个高壮的汉子,方脸,高挺的鼻梁,浓眉大眼,古铜的皮肤,合身的中
  山装,千层底的布鞋。嘴动了动,嗫嚅的“你是老四?”
  “是我,你是三嫂吗?”
  “我是,你回来了”
  “嗯,我回来了”
  “你咋才回来呀,你咋才回来,你三哥都没了,他走了还念着你咋不回呢,到了都没看
  上你一眼”。四丫拉着老四手大哭起来。
  老四红了眼::“我对不住三哥。”听见动静的家里人都出来看。
  季兰香:“你还知道回来?”
  “大嫂,让你操心了。”
  柳玉莲看见老四“老四,你还活着呢。”
  “嗯,活着,都还活着。”
  老大:“老四你回来了,我跟爹也能交代了。”
  老二:“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老五:“四哥,你走咋不带上我。”
  老四:“秀英,来,见见我的家人。”
  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走了过来,圆脸盘,梳着刷子,穿着一身蓝色的人民装,穿一双筐
  鞋,整个人看着干净利落。
  “秀英这是我家人,这是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嫂,五弟,这是五弟妹吧。这是我媳
  妇,秀英。以后就都是一家人了,少不得要麻烦大伙儿”老四一一介绍给她媳妇。
  “一家人,说啥麻烦。”
  “小蕾,小民过来见见大爷大娘,”过来两个孩子,一般的的模样。“这是我的两个淘
  气包,大的十四,小的十二了,快喊人。”
  姐俩挨个喊了一遍。
  院里几个孩子搬来了凳子,大伙儿坐下,各自说着这些年的过往。
  老四说,当年领着他走的人叫钱书棠,是锄奸会的人,
  他一直跟着他去了东北,加入了东北抗日联军。抗战胜后加入了共产党,内战结束后
  一直东北,这次是接受号召下乡插队,他就选了老家。
  “这不,我带着孩子就回来了,以后就住家里了,少不得麻烦哥哥嫂子。”
  “不麻烦,不麻烦,自家人,说啥麻烦。”
  “你的屋还在,我给你拾掇拾掇就能住了。”四丫说“前些日子敏瑜他们哥仨还住着,
  敏瑜走了敏禄也搬出去了,还空着,现成的。”
  屋子没断了人住好收拾,当晚老四两口子就带着住进去
  了。
  老大说分家没有他们的家具,这回回来了各家拔钱打新的,粮食队里出,这老四就算住下了。
  抗旱仍自在继续,四丫一边干着活一边想着给敏荃找个啥样的人家,前个有人给他提了
  个愿意倒插门的,她没搭拢,自个家都不够吃了,再进来一个,不知道能啥样。
  “她三婶子,你想过了没,我提的人啥样?”说话的是吴木匠的媳妇,他娘家是三队
  地。回娘家她老娘跟她说,他们小队有个叫二憨地,今年二十三了,家里老人都没了,哥哥嫂子
  分家另过,他光棍一个人,娶也行,招也行。人长得好,老实,不爱说话。
  “嗨,我还没跟孩子商量”四丫找个借口
  “跟孩子商量个啥,还不是你说了算,我看你们家也没劳动力,招姑爷最好,二憨能
  干,一人顶俩人。”
  四丫说:“这孩子找女婿是一辈子的事,俩人看着顺眼才行,这要是俩人不对路,天天
  干架,日子可就别过了。”心想:也不是找长工能干就行。
  “那是那是,我看你不如先看看,没准就能相中呢。”四丫有点心动,敏荃老大不小
  了,再耽误下去,就成老姑娘了。“那行,嫂子你安排吧,我听你信了。”
  “可行,我过晌就回趟娘家,你听我好信儿吧,咯咯。”吴木匠媳妇捂嘴乐了。
  四丫觉得这是得跟敏荃商量商量,家里没有男人,敏荷又不在家,也只能跟敏荃说。
  “吴家的你二娘给你提了个人,我想问问你的意思。”四丫斟酌着跟敏荃说,这孩子心
  重,得先说清了。
  “娘啥意思”敏荃问
  “我的意思是你先看看,中意了在说别的,你说呢?”
  “那人家里啥样?”
  “爹娘前年都没了,家里就一人,哥哥嫂子分家另过,说是招也行,娶也行。你看呐”
  “那就看看吧”敏荃说,反正也是要嫁的。
  四丫又跟齐老大他们都说了,说好过两天看人。
  齐老大下街给孩子送东西,把把这事跟敏荷两口子说了,敏瑜死活的要跟着回来。敏瑜
  要回来敏璋也要跟着,齐老大看孩子也离家好些日子了,又赶上星期天就都带回来了。敏荷两口
  子也跟着一块回来了。
  四丫在院子里浇菜,就听着院里有人招呼:“妈、妈我回来了。”听着是敏瑜,扔下水
  瓢跑回家看敏瑜在当院,伸手就抱住了“哎呦,敏瑜你回来啦,快让娘看看,看看又长个了,在
  你姐那好不,习惯吗?吃的饱不。。。。。”
  “妈我都挺好,吃的饱睡的着,就是”敏瑜有点羞赧
  “有点啥?”四丫摸着儿子的脸。
  “就是有点想妈,妈我都想你了,你想我没?”敏瑜抱住四丫,把头放四丫肩上。
  “不想,想你干啥,天天就知道惹祸。”四丫红了眼睛
  “我知道妈想我,嘿嘿。”敏瑜乐了
  “你咋胡来了呢,不上学了?”四丫回过味来。
  “哦,今个放假,休星期呀,我姐我姐夫,敏璋,翟远都回来了。”
  “我寻思你逃学了呢,可不能逃学,上点学不容易,你听先生话,可不能给先生添麻烦。”
  “知道知道。”
  四丫拉着敏瑜进屋“你住那屋是你四叔地,他们回来了,住了进去,你还住咱屋,过年
  日子好了,咱也盖个新房,好给你说媳妇。”
  “妈,说哪去了,我还小着呢。” 
  “都十五了,大小伙子了,这要搁过去,你都说媳妇了。”
  “好好好,我大了,行吧,说大也是你说小也是你,反正都是你。”敏瑜嘀嘀咕咕
  “你嘀咕我也听见了,敏禄来找你玩了,你去吧,别跑远了。”
  “我不去,我跟你呆着。”
  “呦,上学就是管事,这才几天先生就管好你了。”四丫笑他。
  敏瑜才不管他咋想,他回来是为了看给敏荃介绍那人,要是比不上玉霖哥,就给她搅黄了。
  敏禄找敏瑜,俩人坐着说话。
  敏瑜:“你呆家都干啥?”
  敏禄:“地里活呗,我妈说让我学泥瓦匠。”
  敏瑜:“你咋想?”
  敏禄:“我不想去,五哥要当兵去,我也想去”
  敏瑜:“行啊,当兵好,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我也想去。”
  敏禄:“真地?那我就当兵去,反正家里也不缺不一个。”
  敏瑜:“行,你先去,到时候我也去。”
  老四回来,敏瑜去见了规规矩矩的叫声:“四叔,四婶。”
  老四摸着敏瑜的头“我都没见过你,长得和你爹一样,比你爹好看。你爹是我们哥儿五
  个里最好看地,就是体格不好,早早的没了,唉。上学还好吗?”
  “挺好,四叔回来还好吧。家里条件不好,四婶过得惯吗?”
  “你四婶是参加过抗战地,啥日子没过过,小看她了。”
  “家里人都挺好,村里人也热情,我过的惯。”老四媳妇笑眯眯的说。
  “家里人就这样,我大娘不爱出来,二娘大嗓门,没坏心眼,我妈老实,爱唠叨,五婶
  爽利,待长了就都知道了,
  这俩是弟弟妹妹吧,没事就找三姐玩去,三姐啥都会玩。”
  敏瑜叽里呱啦说了一大通,说的老四两口子直笑。
  “哎呀,这孩子,可真会说话,难怪你妈天天念叨你。”
  “你也不是随谁,话篓子似的,你爹不能说,你娘也不爱说,一家的话都让你一人说
  了。”老四打趣他
  “嘿嘿,我妈说我出了名的碎嘴子。”敏瑜挠头嘿嘿笑着。
  晚上躺被窝里,老四媳妇秀英跟老四说:“我看了你们这一大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