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往事 作者:远樵(晋江2013-08-20完结)
敏富吓了一跳:“我大嫂?”
柳玉莲说:“不是,你二嫂,你不是看过她妹子,我觉着这亲姐俩在一块总有点别扭。”
敏富低头扒饭没说话,他二嫂长得那么好看,性格也好,要是她妹子也行。敏富只觉得浑身燥热,推开桌子下地走了。
柳玉莲收拾完了就去了四丫那,她觉得还是找人商量商量的好。
四丫听她说觉的很惊讶:“这是真的?”
柳玉莲说:“可不是真的咋地,我这犯愁,是要还是不要。”
四丫说“敏富咋说地?”
柳玉莲说:“敏富没说话,我看那样八成是乐意,我就觉着这姐俩嫁哥俩个,不太好。”
四丫说:“那要是人家敏富乐意呢?我看你就让敏富自个做主得了。”
柳玉莲说:“也是呢,让他自个选吧,我倒时候给办事就行了。”
俩人又叨叨咕咕的说了会儿孩子,柳玉莲就回去了,回家把意思跟敏富一说,敏富立刻高兴了,就要找媒人去武家提。
柳玉莲说:“你看看天,都啥时候了,你这臭小子,直接跟我说行不就得了,让我瞎着急。”
敏富嘿嘿的摸着脑袋。
齐家请了孟嫂子做保山,来回几趟就定下了,收完秋就过门,敏富高兴的天天忙着打家具,收拾房子。
四丫看着乐:“这要说媳妇就是不一样啊,你看这精神头那叫个足。”
敏瑜走后一个月来了第一封信,信只寄到大队,有人下去给捎了回来;敏瑜和敏璋用了一个信封寄回来的。
四丫拿着信找敏荃给她念。敏荃打开信,整整的两页密密麻麻的小字,敏荃觉得鼻子发酸,这要是写大字得写几篇呀,这孩子这点钱都省着。
妈 二姐 二哥:
你们好,见信如面,我现在一切安好,勿念。
姐夫送我到学校,等我安排好了才走,我走的时候大姐给了我二百,我知道这都是这几年大姐攒下的,我都留着没舍得花。我身上钱还充足,粮票也够用,不用担心。
学校的伙食挺好,有菜有肉的,我吃的饱。
我走的时候妈肩膀疼,好了没有?立生会爬了吧,二哥还天天下地忙吧,为了这个家,真是辛苦你了。
我不在家,家里就要你多操心了,妈年纪大了,二姐带着孩子,我还要读书,你辛苦了,谢谢你了二哥。
二姐,妈的胳膊疼,时常端着东西就使不上劲,二姐要多注意点,别让妈端重东西。
妈,我都想你了,想吃你贴的饽饽。
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我没有去水库捞鱼,妈是否送我上学,想了很久也没有结果,我很怀念捞鱼的日子,更喜欢现在这样的生活,这是全家人节衣缩食为我铺出来的路,我要做的是拿出最好的成绩来回报你们。
从一个懵懂少年到现在的大学生,我付出的只是学习,而妈和全家人付出的却是辛勤的劳作,我很珍惜你们给我的机会,也会把握住每一次的机会,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敏瑜敬上
即日
敏菊念着念着就哭了,他这个弟弟,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
四丫抹了一把眼泪,把信郑重的叠好拿手绢包上,揣进自个怀里,仿佛这样敏瑜就在他怀里了。
淑慧来看四丫,眼睛通红,四丫笑着打趣她:“看看,儿子来信就哭成了大眼兔子似的。”
淑慧看着四丫泪又下了,赶紧抹了一把:“还笑话我,看看你自个的眼睛。”
四丫拉着淑慧的手俩人面对面坐着哭了一会儿,四丫才抹着眼泪说:“真是猖狂地,孩子都好好地,咱俩哭啥,应该高兴才对,应该高兴。”
淑慧也说:“嗯应该高兴,我高兴,我回去拿酒,咱姐俩今个喝一杯。”
淑慧真拿来了酒,又搭对了俩菜,四丫说不如把二嫂和你四嫂都叫过来,咱姐四个喝它一杯。
淑慧回去把俩人都叫来四人推杯换盏的就喝了起来。
四个人都没喝过酒,最后都喝多了,还嘟囔着没喝多。
老四和老五哭笑不得,分别把俩人架了回去,柳玉莲就在四丫这凑合了。
第二天起来四丫觉着头疼的厉害,敏荃说她:“高兴就喝酒,您可真行,脑袋疼了吧,喝了这个吧,我找二大爷要的解酒药。”
四丫拿过来喝了:“我就高兴高兴,哪知道喝多了,这辈子都没喝过酒,没成想还有喝醉的一天,呵呵,我再躺会,你甭管我了,该干啥干啥去吧。”
柳玉莲起来也喝了一碗解酒汤,笑呵呵的说:“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了,还能借着敏瑜的由头喝回酒,哎呀,真高兴啊,”说完拢拢头发回去了。
人常说时光太匆匆,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满地奔跑,两年的时间足以。
敏荃的闺女都能下地走了,老大立生更是满地跑。
七月流火,对大街上忽然多起来的红卫兵小将,敏瑜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些小将们冲进了教授的家里,高喊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口号,对教授殴打谩骂,敏瑜心痛至极,学校已经停课,他准备回家了。同宿的同学强留他下来,说等着主席接见完了再走。
八月十八日,敏瑜和同学在□广场等待着主席的接见,万人攒动,气氛热烈。
敏瑜没有见到传说中的主席,心底有些遗憾。回到宿舍,敏瑜收拾了东西带着敏璋,坐上了红卫兵串联的火车回到了惠州城,他没有随着红卫兵小将去全国串联,他觉得他还是回到农村的好,敏璋想去,一切都不花钱,白出去玩呀,为啥不去?
敏瑜瞪他,你愿意去我不拦着,敏璋乖乖的跟着回了齐家沟。
四丫对儿子回来并不奇怪,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口号已经传到了这个偏远的山村。
开始她还担心儿子去当红卫兵,见了儿子回来心就放心一半,又见儿子穿着一身的绿,疑惑的看向儿子,敏瑜知道他的想法:“这衣服是我宿舍的同学给我的,他带我去□广场接受主席的接见,回来我也就穿回来了,这样坐车也方便。”
有红卫兵小将开路无往而不利,这套衣服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吃香的。
敏瑜的回来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也把现在外面的形势说给人们听,大队已经成立的革命委员会,积极的开展起来,四清的时被批斗的又重新被揪了出来,齐老大又被戴上了高帽和一些新被认定的□份子游行被批斗,事态已经不是某个人所能控制的了。
敏荣的媳妇也跳了出来当了红卫兵,成了革委会的红人,她跑回来跟敏荣划清了界限,声称不再和这个黑五类一起过日子。
作为四类分子的老大和老五被赶到小队的羊圈住了八个月,柳玉莲和四丫因为男人的死免了一场浩劫。老四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被提出来斗了一回,定了是□份子。翟恒找了几回大队和革委会,算是从轻发落了,但也住进了羊圈。
搬家的前一晚,季兰香鬼鬼祟祟是抱着两个罐子找四丫,她打开层层包裹的罐子说:“这是老祖宗从山东逃难的时候带出来的,我保管了这么多年,没磕着没碰着,这回要是让红卫兵搜走就没了,你藏起来吧,别人我不放心。”
季兰香走后,四丫盯着眼前的罐子,圆鼓鼓的肚子,不高还有盖子,画着许多的孩子在戏耍。四丫看不懂这东西到底有啥用,只是犯愁藏在哪。二憨找铁锨在墙山挖个深坑,又找木头钉个小箱子,把罐子包好了,小心的放进去,钉上盖,埋进了土里。
四丫紧盯着嘱咐敏瑜要小心,不要多说少道,躲着点人,多干活少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 没写出感觉来,第二更了
☆、学校罢课敏瑜变老师 初到山里敏达闹笑话
赶在第一场雪之前,敏菊带着小罴还有老四家的俩个孩子回来了。学校停课了,孩子没处去,敏荷怕孩子跟着外头的孩子学坏了,让敏菊把他们送回来。
敏菊回来不久,大队送来了三个人,一个长得高高大大,带着满不在乎的微笑大小伙儿,一个是身材娇小的姑娘,大眼睛双眼皮,看着什么都好奇的样子,另一个是带着沮丧气息的文弱书生模样十七八岁的少年。
大队长跟翟远交接,他说本来是要通知各小队去领人,找人通知再去人就要来回跑两趟,反正也要有人过来下通知,就直接送了过来。
翟远一点准备都没有,这三人咋吃咋住都是问题,再说现在小队养着本队的人吃都费劲,又送来三个,翟远脑袋疼。村里都知道来了三个城里人,都出来瞧热闹。敏瑜夹在人群里也来了,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高大的男孩,高兴的大叫一声:“程敏达。”
那小伙扭头看过来,看见敏瑜哈哈笑着就张开手臂:“齐敏瑜我来了。”
敏瑜被这个叫程敏达的大个抱了个满怀,敏瑜很用力的推开了他:“你咋来了?”
程敏达哈哈笑:“我咋不能来?现在是动员全国的学生到农村进行贫下中农再教育,叫下乡,我响应号召啊,我爸说了,早走晚走都是走,我早报名让他帮我找了人,我就到你家这来了,怎么,不欢迎啊?”
敏瑜还有点懵“哦哦”了几声:“你说下乡?那要住多久?”
程敏达说:“嗯,不知道,三年五年,一辈子?真不知道,我爸说先看看。”
敏瑜说:“别在这说话了,上我家吧,你东西呢?”
敏瑜回头和翟恒说:“姐夫,这是我同学,就住我们家吧。”
翟恒正发愁,听了乐不得让他去,顺便拉着那个少年过来:“敏瑜,他们一起来的,这个学生也住你家吧。”
敏瑜挺痛快的说:“行。”
敏瑜带着程敏达和那个少年要回家,那个姑娘很显然是认识那个少年的,她见他走了,慌忙叫了一声“云鹏”,少年转过来说:“我安排好了来找你,或者你找我也行,你叫什么?”他问敏瑜。
敏瑜说:“你让她上敏瑜家找你就行了。”
那姑娘眼睛有些红:“行,一会儿我去找你。”
敏瑜说:“要不,你也去我家住吧,跟我姐和我妈一屋,你要不嫌弃也过去吧。”
那女孩瞪大眼睛看着翟恒,带着哀求。
翟恒说:“敏瑜,这样不会太麻烦了吧。”
敏瑜说:“没事,我妈不说啥,我家还有我三姐和四姐在呢,有伴。”
翟远跟着敏瑜去了四丫家,跟四丫一说,四丫啥都没说,:“来就来呗,就当多个闺女,我家就这条件,好赖的将就吧。”
那姑娘挺高兴,和认识的人在一块总比陌生人好。
姑娘放下东西做了我介绍:“我叫梅子筠,北京来的,以后就麻烦大娘和姐姐了。”
敏菊挺喜欢这个爽快的姑娘,姑娘打开行李收拾东西,敏菊傻了眼,梅姑娘除了几套换洗衣服外带的都是书。
梅姑娘说:“我爷爷是前清的秀才,家里除了书就没别的了,我爸是老师,这回挨整了,我妈也一块去了劳改农场,我爸组喜欢这些书,我怕让红卫兵都拿走,早就装好了带着,他们怎么也不能上这来抢走吧。”
说完看看敏菊:“姐姐,你不会去报告吧。”
敏菊看着这个没心机的姑娘:“咋不去,没准会表扬我呢?”
梅子筠认真的看了敏菊一会:“我知道你不会去,你逗我玩的。”
敏菊扑哧就乐了:“逗你玩的,哪天找个箱子装起来吧,难保有人看见,给你收走,这些可是毒草。”
梅子筠笑着说:“好,谢谢姐姐。”
敏瑜带着程敏达进了他的西屋,程敏达打量着屋子,墙刷的雪白,靠着墙摆了一溜三节柜,对着炕的那面墙立着两个架子,放着些杂物,收拾的倒是干净。墙上还贴着年画,都发黄了,只有一张□像是新帖上去的。
炕上一溜三个铺盖卷,横在窗台根。
程敏达问:“你这屋住几个人呀。”
敏瑜说:“算你们俩五个。”
程敏达说:“有敏璋还有翟远是吧,我倒想会会这个翟远。”他听敏瑜说过家里的事,很向往他的生活,所以就奔了他来。
程敏达的东西不多,网兜里是脸盆和牙缸,扛着铺盖卷,背个书包,还有一个装衣服的提包。
那个叫云鹏的少年和他差不多,就多了个很沉的背包。
云鹏把东西收拾好,梅子筠就过来了:“云鹏,姐姐说给我找箱子装书,快拿出来看看,都揉坏了。”
云鹏把那个很沉的包打开,里面都是书。
敏瑜奇怪的看着这俩人:“咋带这么多书过来?这要是让人知道你们会挨批的。”
梅子筠一边掏一边说:“没办法,我家没人了,这些书让红卫兵拿走就毁了,我只好偷着带过来了,你们不许往外说,我可以借给你们看。”
敏瑜笑呵呵的答应了:“赶明个我让二哥给你做个书箱子,这书可不能搁外头,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都给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