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种出好姻缘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2-08-12完结)
了,她穿戴简单,车轿也普通,身上也没那么贵气逼人,这两个妇女,给她看的首饰,都是比较普通的。
“把你们的好的,拿出来给我们太太看。”水儿皱眉,有点恼火地说。
这两个女人有点焦急,其中一个,额角都有点汗水,她们也算悦人无数,今天这客人看不出身份,自己身上穿戴简单,要买的东西却似乎还很高档次,她们真的糊涂了。其中一个,对另一个做了个手势,她俩都从怀里,取出一个钥匙,回头,把柜子最上面的一对小门打开,端过两盘首饰来,茵茵终于看上一款金镶翡翠簪子和耳环。
“太太好眼力,这是本店刚做出的一款新品,”前面的一个妇女说道,“师傅才做好这两个,还有个项圈没出呢,小的刚才没端出来,就是因为太太如果想要整套,今天就还不能拿上。”最早虚扶茵茵的妇人,满脸堆笑地说道。
“那什么时候能好呢?”
“最少得一个月了,这是我们店里最好的师傅,亲自动手做的,你看,做工非常细致。好东西都是靠时间细细琢磨出来的。”
茵茵赞同地点点头:“嗯,那我一个月后过来。”茵茵看了一款镶蓝宝石的簪子,她还是更喜欢红宝石,最后有点遗憾地放下手。
“金玉坊也是百年老店,怎的东西这么上不了台面?”水儿悄悄和鲁妈嘀咕,被鲁妈狠狠瞪了一眼,这两个妇女却都听见了,顿时脸色都黯淡下来,其中一个,解释到:“店里做得出好东西的,可惜来的客人不识货,老掌柜伤心了。你们若想要好东西,只要下了定金,我们一定会让你们满意。”
茵茵对水儿摆手,水儿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这是刚才那套首饰的定金,一个月后,我们过来看货,如果能让人满意,我们一定会购买的。”
那妇人接过银票,两人仔细看了看,这才收了起来,其中一个,拿出文房四宝,写了一式两份的契约,茵茵签了字,让水儿等墨迹干透,收了起来。
“你们店里,如果还有什么新式精美的饰品,我们太太还会要的,我过几天来看看,给我们留着。”鲁妈按茵茵的意思,给这两个妇人说了,她们应诺后,几人这才起身离开。
回到家里,茵茵派人去给长富和长贵传话,让他们帮她打听金玉坊出了什么事儿,以至生意如此萧条。
消息第二天就回了过来,金玉坊的老东家因为和尚宝阁竞争不过,气得吐血,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好,少东家性子软弱,不能成事,致使金玉坊不到十年,把京城第一银楼的宝座拱手让人。
“他们金家的那些能工巧匠呢?”茵茵问道,有人在,就有希望在。
“有几个让尚宝阁给撬走了。当时就是尚宝阁从金家挖人,使了手段,金老太爷争不过,才气得病了。”长贵这几年,历练地很是沉稳,他虽然偶尔和混混头子张三成打交道,但他严守茵茵给他划出的底线,不得随便沾张三成的便宜,也不让张三成帮着做违法之事,让这个泼皮捏了把柄,给东家添麻烦。
“张三成的人说,金老太爷早年救了一个流浪的孤儿,他给此人起名叫金精诚,这人心灵手巧,又善于察言观色,金老太爷见他孤身一人,就把他收在门下,全身的技艺倾囊相授,还把一个庶出的闺女嫁了他。前些年,尚宝阁的东家吕五辉忽然在官府里状告金家窝藏逃奴,要求金家交出他家十年前逃走的小厮程小四。这金精诚到了官衙,竟然真的招供他是吕家逃奴,官老爷当然把金精诚断给了吕家,但念在金家不知情,没有追究金家窝藏之罪。金老太爷知道自己让人暗算,当堂口吐鲜血。这吕五辉没多久就因为经营不善,把尚宝阁卖给了户部的马乐怡马大人,他带着一家大小去了梁州的庄园。”
“挖到了人才,又占了京城最是繁华的地界,怎就经营不善呢?这不明摆着是个幌子吗?”茵茵感慨,“这事儿,就没人管了?”
“当时皇上还小,朝廷是程秉禄当权,好像是有御史弹劾来着,但马大人长袖善舞,这事儿最后就不了了之。”
“嗯。没人管也有可能啊。”茵茵算算时间,正是赵国师在前线苦苦支撑的时节,朝廷里又有几人去关注这样的小事情呢?
燕儿在门口晃悠了一下,茵茵想着她大概有事,见长贵禀报的事情,也说清了,就微笑着端茶,长贵退下,燕儿赶紧上来:“有个自称是舅老爷的,却姓张,说是从西海来,携家人拜见太太。”
“快请”茵茵心里一喜,她和张海青好几年也没见了,也不知道去了西海,日子过得怎么样。
不操心的人老的慢,张海青和覃红荷,和几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张海青还是那么一副书生模样,覃碧荷依然纯真美丽,三人见礼完毕,互叙别后之情,不知不觉,一个时辰就过去了。应群有点困了,闹人,见母亲这么久都没有理会自己,就不顾奶娘劝阻,哼哼唧唧地跑进来,要茵茵抱。
张海青想要抱他,被他推开,他却乖乖让覃碧荷搂在了怀里,最后,抓着覃碧荷胸前挂的银饰品,睡着了。茵茵抱回孩子,哄了会儿,确定他睡沉了,这才交给了奶娘。
“我还当你会哄孩子呢,原来是看上你的项圈了。”张海青看来生活的环境很纯净,依然一副书生气,说话也不多想。
覃红荷取下项圈:“我还不知道送小外甥什么东西才好呢,这还刚好提醒我了。”
茵茵刚开始还想推辞,看到银亮的饰品,心里忽然一动:“弟妹,你们戴的饰品,怎么不生锈呢?”银饰品时间长了,表面氧化,会发黑的,并且,银子很软,时间长了,饰品表面就会被磕碰出凹痕,影响美观。可是,覃家姐妹戴的银饰,从来没有这个问题。如果茵茵不是知道这个世界还没有出现白金饰品,肯定会误会的。
“我也不知道,我的这些饰品,都是爹爹的朋友送的。哦,就是苗王送的,他们那里做饰品,是有诀窍的。”
“红荷妹妹,我有一事相求,不知能不能帮我。”茵茵略停了一下,看红荷等待的眼神,这才继续说道,“从苗王那里,给我找几个做银饰品的匠人。你和你姐姐戴的银饰,实在太漂亮了。”
“我回头写信,问问爹爹,看他能问苗王要到人不。”红荷好奇地睁着大眼,“姐姐,想要什么我给你买来还不成,你难道还想开银楼吗?”
“嗯。”茵茵这几天也就是想想,还没下定最后的决心,这会儿看到红荷的项圈,才突发灵感,佩戴珠宝,人们追求的是新奇,而红荷从西海那边请来匠人,肯定能给这边的银楼带来一股清新之气的。
留张海青和覃红荷吃了饭,送走他们,天色已晚,茵茵只好让人传话,叫长贵第二天过来一趟。
“你帮我拟定一个章程,和金家的老爷联络一下,看他肯不肯让我们入股进金玉坊。我要做大股东,给他们的条件是,只要金玉坊在,他们的股份就会在,我永远不会使用卑劣手段强霸整个作坊的。还有,保证让金家后人,能学到最好的手艺。而金家祖传技艺,我也不会强求他们传给外人。”
“太太,你说的,大概能成的,其实金家老太爷这几年是疯了,刚开始还时好时坏,去年一年,根本就没醒过来过。金家大爷,性子极懦弱,现在,好几家都在挣,要买下金玉坊,要不是这几家谁也惹不下谁,金玉坊早就换了主人,他们几家,没有一家肯为金家着想的,金家大爷也是能拖一天是一天。”
“这么说,我们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呢,还是火中取栗?”
“都有点。那争的几家,如果不是还有点忌惮马家的尚宝阁,现在也早就把事儿做完了。这几家,都是京城里的官家,也都是夫人的私房。”他犹豫了一下,“都比大爷的官儿当的大。”
“不妨事,只要金家肯答应,其他几家就奈何不了咱们。”她自认和金家是平等合作的,到时候契约签好,那几家能把她怎样?陈奎林靠不住,陈二林却能靠得住的。
按说,茵茵这时不缺钱花,她就是对尚宝阁的人狗眼看人,心里不忿。
正文 第一五二章 落榜?状元
第一五二章 落榜?状元
九天转眼就过去了,陈二林终于考完,陈洪寿很不放心地把儿子叫去,仔细询问了考试题目和他的解答,什么也没说,只是紧锁的眉头,松开了些。陈家上下没人提起此事,暗地里,都悬着心。
发榜那天,茵茵非要和陈二林一起去看,这次考完,如果能得中,就会成为贡生,下来的殿试,也只是给这些贡生排排名次,只要不是在金殿上犯下大错,最差也是个同进士了。
陈二林让茵茵换了男装,和她坐了马车,到了贡院附近,这里已经人山人海,他们让马车回去,两人携手钻进人群。
贡院大门口,几个人正站在桌子上,正在把榜单贴出去。茵茵看了一眼,刚好是第一张,前面几个名字,都没有陈二林,她心里一沉,陈二林的眉头也锁起来,拉着她的手,都下意识地攥紧了。
榜单贴好了,尽管后面的人拥挤不堪,但陈二林依然能稳稳地站在前面,他就像一根铁柱,无人推搡得动。
可是,榜单上,没有陈二林,茵茵反复看了几遍,脖子都仰酸了,眼睛也发花,她虽然担心陈二林不中,但这时候也没办法相信这个事实。
陈二林和以往一样,显得很淡定,只有茵茵知道,他的手很凉,很僵硬,泄漏了他不平静的心情。
他带着茵茵挤出人群,往家里走去,街上依然人来人往,茵茵这时不好开口安慰他,心里十分担心。
他们心中有事,走得很慢,后面不断有人超过他们,走到前面,陈二林恍然不觉。
“榜单撤了,知道吗?刚才皇上下旨,把榜单撕了。”忽然听到有人在街面上喊叫,茵茵和陈二林都站住了,茵茵愣在那里,一时还弄不清到底是怎么了,陈二林忽然拉起她,飞快地往贡院那里走。
这时贡院前面的那条街,涌过去的人更多,人们嘴里纷纷议论着,不知刚才街上的传言,是不是真的。
“榜单撤了!皇上忽然下旨,让撤了榜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个黑大汉拼命往外挤,大声嚷嚷着,“却往外挤,都别进去了,里面已经让兵围起来了。”
他的后面,果然也有人涌过来,他们喊喊叫叫的,原来里面的兵,拿着鞭子赶人呢。
“我们回去吧。也不急于这一时三刻。”陈二林忽然清醒,低头给茵茵说。
“好,我们回去。”这会儿,陈二林的神态已经正常,茵茵掏出帕子,帮他揩净手上的汗,然后,给他说起想开个银楼的事儿来。陈二林知道是茵茵想要分散他的心思,也淡淡一笑,听她一路走一路嘀嘀咕咕给自己说个不停。
好不容易才到了陈家附近,几个下人着急地跑过来:“二爷,赶紧的,皇上旨意让你进宫。”
陈二林示意下人护着茵茵慢走,他自己脚下生风,快步闪进人群,一会儿就看不见了。茵茵这才看到,今天街上和胡同里面的人,特别多。
等她到家,陈二林已经简单沐浴,换了衣服,跟着太监进宫了。皇上的旨意,也就是让陈二林进宫,陈家人全都莫名其妙,不知这事是福是祸。
外面的传言纷纷扬扬,说是几位主持考试的大人,全都让皇上下了狱,礼部大人史云成还喊着他是冤枉的。
陈家除了昏昏沉沉的老夫人,没人想起来吃晚饭,下人们看到主子一个个脸色凝重,也都放轻脚步,大气也不敢出。
酉时末,宫里来人,说皇上留下陈家二爷吃饭,还送来了一些补养的药材,说是赐给陈家老夫人的。
陈洪寿和陈奎林都竭力挽留传话的太监坐下喝口茶,这太监也极有眼色,当然知道是陈家人想打听消息,就和这父子坐进了陈家主屋的厅房里。
太监还是很快就走了,大夫人紧接着过来,给茵茵说道:“刚才来的公公,说是引群他二叔很好,和皇上谈笑风生,让咱们放心。”
“伯母,你坐下,我给你捶背。”妞儿乖巧地拉着大夫人的手,让她坐到一个绣墩上,大夫人很感动,拉着妞儿说起了闲话。皇上这时候还记得给老夫人赐药,茵茵的心已经放下一大半了。
“娘,我肚肚疼。”应群捂着肚子,拧着眉头进来。
“哦,咱们去吃饭啦。”茵茵走过去抱起儿子,大夫人也笑了一声,牵着妞儿往外走。
大概又过了一个时辰,陈二林终于回来,他先去了爹爹的书房,陈奎林也赶紧跟了进去,没多一会儿,兄弟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