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种出好姻缘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2-08-12完结)
茵茵打定主意,并不出面,喜阳知道她在屋里,不出来自有她的道理,当然也不会说破,偏偏今天预约的另一家送信来,说家里有事不能赴约,还很歉意得送了十两银子让喜阳包涵,喜阳婉拒了银子,给送信的下人说,她的主子忙完,可以送个信过来,这边得空,立刻派人去请,她还打赏了一把铜钱,让那下人买茶喝。
安逸侯夫人派出的家人,没多久就回来了,茵茵隔窗看到他跑得一脸汗水,他低语给迎接他的婆子,紧接着,茵茵就听到婆子给安逸侯夫人说:
“禀夫人,去请陈二夫人的小螳螂回来了,陈家说二夫人出门巡视生意了,不在家。”
茵茵听到小螳螂三个字,忍不住想笑,她怎不起个蜣螂的名字,岂不更恶心人一些?
安逸侯夫人也知道茵茵名下好几处大生意,只好悻悻地站起来。
“夫人你不做美容了?”刚才威胁喜阳的那个婆子赶紧问。
安逸侯夫人脸儿一沉,那婆子赶紧命令喜阳:“你们还不赶紧准备?”
喜阳当然会给对方台阶下,她一脸堆笑,躬身行礼:“夫人请这边走。”她受点委屈不要紧,只要这个可恶的贵妇不去找主子的麻烦就行了。
“哼你们主子就能到处乱走,也不怕走错了方向迷路了。”安逸侯夫人忽然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茵茵看她说话咬牙切齿的样子,感到她如果在跟前,这位会不会咬她一口。
喜阳没说话,身后的婆子推了她一下:“夫人和你说话,你没听见吗?”
“是奴婢听见了,今天的事儿,我会转告主子的。”喜阳低头掩饰自己脸上的愤怒,她心里告诫自己,一定得忍住,不能给主子惹麻烦。
“都说陈二夫人聪明过人,这孰轻孰重她肯定是能分得清楚的,今天见不上就算了,你帮我传一句也行。”
安逸侯夫人见喜阳躬身肃立,等她走过,心里感觉舒服了些,终于扭搭着,进了里面的屋子。
她是来警告自己的。
茵茵想了半天,才猜测安逸侯夫人肯定把她当成皇后一党的了,她明明知道茵茵不可能投奔她们的,但如果茵茵胆小,从此疏远皇后,对她们也是有好处的。其实,茵茵根本就没有凑近皇后,这话,她却不能解释,那样,不仅没有讨好安逸侯夫人,反而得罪了皇后。茵茵还想过平安的日子,一直不想参与官场的派系争斗,可惜,以陈奎秀和赵承邦的关系,她现在想把自己从皇后这一派摘出来,别人也不会相信。
想到刚才安逸侯夫人的嘴脸,茵茵忍不住恨恨地想:什么东西,你们安家,几代人都是靠女儿出卖色相换取富贵,是整个大秦国的蛀虫。现在小人得志,竟然还这么招摇,真是可恶至极。
茵茵从后门坐马车回了家。远远就看到陈府所在的马街胡同口,围了很多人,走近了,才听见人们议论的声音,原来陈奎秀要外放。
“啧啧,陈家二老爷好厉害,去年刚升了三品,这屁股还没把位子暖热呢,这可又是二品了。”茵茵的马车在路上行得很慢,人们说话的声音,清楚地传进她的耳朵,茵茵出门坐了一辆非常普通的清油小车轿,车上也没有陈家的标志,路人并不知到她能听着。
“你知道什么呀,这叫明升暗降。在皇上身边,五品的实权都大过现在的二品。”
“谁说的?江南布政司使司,这是全大秦最富的官位,听说,一年刮个几十万两银子也不成问题。”
“陈家父子哪个是贪官?再说,陈家不喜欢炫耀,他家的银子堆满库房呢。听说金玉坊里,有一个金球,两人合抱那么大,就是陈家二奶奶的分红。”
“啧啧,我的妈呀,那十辈子都吃不完呀。”马车终于穿过人群,从侧门驶进了陈府。
“恭喜二夫人,二爷荣升了。”她一下马车,一群下人都围过来行礼,茵茵心里有点无奈,大夫人这两年买进很多下人,这些人实在太闲了,陈家大院又不够大,到处都显得挤挤挨挨的。
“去大夫人那里领赏。”茵茵摆摆手,进了自己住的偏院,那些下人,以为茵茵还会给她们赏赐的,这时都有点失望,大夫人每人赏银一两,已经说过了,她们怎敢再去要呢?
厅房的桌子上,放着二品官员的服饰,旁边是诰命夫人服,陈奎秀正坐在一边喝茶。
“燕儿,先收起来。”
看到主子并不像她们心里想象的那样兴高采烈,伺候的人不敢言声,收衣服添茶倒水之后,都静悄悄地退下了。
“上次见皇后,她好像有点疲惫。”茵茵坐在陈奎秀对面的椅子上。见大夫人买来这么多的新下人,本来想问陈奎秀是不是皇后失宠,到嘴边的话就打住了,改成了这样。
“皇后母仪天下,应该很忙的。怎么了?心疼皇后?”
“嗯。”
“皇上英明睿智,定会安抚皇后的,咱们尽力为皇上效劳,不要让皇上为国事忧心。”他什么时候变成皇上党了?那赵承邦,他不当朋友了?
“天下乃皇上的天下,每个人每个家的兴衰荣辱,都是拜皇上的恩赐。”
听陈奎秀这么说,茵茵明白他的意思:不能随便把自己划到哪个派别里去,不管别人怎么看,在我们的心里,只能忠于皇上。虽然他说的没错,也和茵茵以前想的一样,可对皇后,茵茵还是有点同情。唉,算了,不想那些了。
“你要去那么远,我,还真有点不习惯。”茵茵很舍不得他走。
陈奎秀伸手,隔着桌子握了她的手,这次和前几次离家不一样,他要去当一个地方官,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回来的。
正文 第一六五章 终于皇帝
第一六五章 终于皇帝
要在皇后和贵妃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对茵茵来说,实在太困难了,她觉得这几乎就是不可能。就像陈奎秀,不管他怎样表现,现在谁不把他当赵承邦这边的人?让他离开京城,就是梁尚志捣得鬼,不过,梁尚志本来是让他去东北的濒海省,说他以前在关外住过,比较习惯濒海的气候,对人文也熟悉,皇上同意了他让陈奎秀离开京城的建议,却在最后一刻,改了心意,让陈奎秀去了江南。江南富庶,生活安逸,就算是比较清廉的官员,在那里一任下来,腰袖万金是十分平常的,而心思如果用在贪腐上,把天刮高三尺,贪出百十万两白银都有可能,梁尚志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他何尝不知道?可是,皇上已经决定下来了,梁尚志也无可奈何,只好摸摸鼻子,在心里暗骂一声陈奎秀走了狗屎运,无奈地接受现实。
对陈奎秀官升一级,还去了这么一个好地方,很多人羡慕不已,甚至扈飞雄在朝中大臣给他践行的宴会上,都附在他耳边,说了一声:“陈藩司,为何你总是这么好命啊,什么时候,风水能轮着转呢?”他和陈奎秀一起升的三品,现在陈奎秀是二品大员了,这让他既羡慕又嫉妒,每天待在皇上身边,权势熏天,可惜,不能做任何的小动作,他家境中等,夫人也没有茵茵那么能干,也就打点了几个规模不大的铺子,勉强让自己保持体面的生活,对陈奎秀去江南,当然是羡慕不已。
“你心里只要只装着皇上,幸运会很快转到你的头上的。”陈奎秀和他对饮了一盅酒,算是和老同事告别,他这话说的情真意切,扈飞雄听在耳里,依然有种被挖苦的感觉。他很在乎自己的官职升迁,很多心思都用在了揣摩圣意之上,这肯定不是陈奎秀所说的“只装着皇上”,那是一种置个人安危荣辱于不顾,全心全意只为皇上打算,是做忠臣的最高境界,他还远未能达到。见他眼光闪烁,陈奎秀抿嘴一笑,“皇上千古明君,我辈只需尽心为国便是。”他的意思,越是和皇上算计,皇上越是不待见你。
扈飞雄这句话可是听了个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意思,他也立刻就领会了,额角,就有冷汗渗出来。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下官谢过陈大人提点。”他让开身后的椅子,对陈奎秀躬身一礼,其他官员还在三三两两闲话,看他俩这样,都投过诧异的眼光,见这俩都很坦然,联想到他们是同年,又天天伺候在皇上身边,想必眼下要分别,惜别之情深重,也就没人问起。自那以后,扈飞雄在皇上跟前果然不一样了,皇上让陈奎秀离开,心里多少还有点舍不得,扈飞雄这么替他分忧,颇有陈奎秀第二的感觉,看扈飞雄的眼光都开始不一样了,扈飞雄这才体会到陈奎秀当时受宠的感觉,心里暗骂自己傻蛋,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没有悟出来,他也感激陈奎秀的提点,以往对陈奎秀的嫉恨就消失殆尽,还一天比一天怀念起这位总是压他一头的同僚来了。
准备离开前一月,陈奎秀不用上朝,每天在家陪着妻儿,茵茵也有时间和他讨论了很多问题,她请教他最深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现在已经是别人眼里的皇后党了,怎样才能不受这个影响,不卷入后、妃之争呢?”
看到这个问题很困扰她,陈奎秀凝神思索,斟酌着怎样才能说清楚:“不管别人把你当什么党,你做事,凭着本心,只为皇上好,时间长了,自会分辨出来的。”
“嗯”茵茵点头答应,这话听着简单,但做起来实在太难了。
“咱们和皇宫之间,距离实在太远,说不定是我多虑了。”她自嘲。
“不不,夫人想法很对的,任何事情,未雨绸缪都好过临时抱佛脚。”陈奎秀这几年在皇上身边,压力应该是很大的,连性情都发生了变化,现在在家,都经常一副严肃地神态,跟以前和茵茵在一起的境况完全不一样。
“我走了,你在家事情肯定就多了,有事多和大哥、大嫂商量,你聪明机警,他俩沉稳大度,不管遇到何事,都应该可以顺利应付过去。你担心的事情,说不定根本就不是事儿的。皇上很年轻,身体康健,三五十年之后,谁还记得这时候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茵茵心情豁然开朗,她松开眉头,展颜一笑:“我明白了,你在任上,安心处事,家里不会有事情的。”
陈奎秀点头,看她脸憋得通红,似乎有话想说又说不出来,就奇怪地问:“还有什么事情吗?”茵茵还是没法说出口,他看屋里没人,隔桌拉了她的手,把她拽到自己身边,让她跨坐在腿上。他们好几年都没有这样过,茵茵的脸红得都能滴出血来。
“说吧,还有什么事儿?”
“我不能陪你赴任,你就收个房内人吧,没个女人打理你的生活,我不放心。”茵茵终于憋出这句话,眼泪都快出来了,她低头伏在陈奎秀胸口,想着他不会看到。
陈奎秀好半天不说话,过了一会儿,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别哭,我到任上,会酌情处理这事的,如果可能,我会上书给皇上,让他允许我把你接过去。”他能想象以茵茵的性格,说出这样的话有多难,即使没有哭,也差不多了。
“田夫人守在京城,都十年了,也没能去二哥那边。”大秦虽然没有定制,不许官员带正房赴任,但大多数官员,还是把妻子留在家里,毕竟,家里那么一大摊子事儿,只有妻子可以打理得了。
陈奎秀叹口气:“她不同。”田昆仑拥有重兵,镇守一方,皇上让他把家眷全部带走,会不放心的,这话,他不能说出来。
茵茵从他的叹气里,忽然悟到了,她低声说了一句:“我明白了,希望你早日接我。”田昆山是老大,小弟是个傻子,妻子要主持中馈,照顾老人,安抚小孩,也确实离不开。茵茵上面没有公婆,如果自己不介意那些生意,就没有什么放不下的。
“我会的。”他刚到任上,肯定千头万绪,事务繁忙,茵茵跟着去,他就得分心安顿,也容易让某些人钻了空子,大秦国好几个贪官,都是因为妻儿家小中有人先中了圈套,最后导致全家覆没的,那些无利不起早的商家中,有些人非常奸猾,一不小心,掉进他们的陷阱里,那就麻烦了。
不想这么卿卿我我伤春悲秋,茵茵把话题转了过去:“还记得鸭蛋的那个儿子吗?中了秀才了,京城都归大兴县学正管,他竟然考了个榜首,比陈长庚的那个冬生还要厉害。”
“记得,他每年都过来给我磕头的。”陈奎秀微笑着说。男孩子大了,不进内院,每年拜年,他都来,就是茵茵没见罢了。
“鸭蛋前几天让人传话,说福生明天要来给咱爹磕头谢恩呢。”当年就是陈洪寿力荐他去的陆家学堂,不然,他的成就会不会这么大,还很难说,吃水不忘打井人,陈长富兄弟虽然寒微,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意识,还是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