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种出好姻缘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2-08-12完结)
赵承邦在察院干得出色,皇上非常欣喜,整个大秦国看赵家的眼光,又回到以前赵国师统兵御敌的时候。瞧瞧,皇后家的人,世代都是忠臣,皇上的左膀右臂。
淑贵妃辛苦经营的阵营,迅速垮塌,只剩下她的几个铁杆支持者了。
茵茵知道她们不会甘心失败的,她在等着,看对方还会使出什么卑劣的手段来。同时,她还在打听,皇上对继承人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态度?仅仅是嫌皇上所生的两个孩子年龄和自己相差太近了吗?
正文 第一七四章 昭熙王子
第一七四章 昭熙王子
以前,茵茵对这些没有在意,也只是隐隐听过一些这方面的消息。这次慈善聚会,茵茵出面组织,赵承邦现在圣眷甚隆,想要和程娇燕交好的人又多起来,这次慈善会来的人还多了些。
聚会的地点,选在城外的山庄,经过这几年的修整,山庄已经树木成荫,鲜花遍地,虽然没有奇石雕塑、蜿蜒回廊,但姹紫嫣红、清香扑鼻,也让这些夫人赞不绝口。
大家散步听曲,聊天说话,留下了自己带来的捐赠品,吃过午饭才告辞离去。慈善捐赠品也趋于理性,这次收到最多的,都是些半新旧的衣物,还有少量有点损坏重新修过的家具,甚至有人捐赠粮米,但价值都不高。
只有程夫人、陆夫人、程娇燕和覃碧荷留在花厅。覃碧荷来了两次,不说话,只笑眯眯的倾听。
“不知教导两位王子的张大人学问怎样?”茵茵试探地问。
“不说他我还不生气,一提起张重,我恨不得杀了他。”程娇燕刚才还巧笑嫣然,忽然就变了脸儿。
茵茵此前,已经打听到了一些消息,对皇后这边很不好。
宫中,就只有皇后的两个儿子大,开始启蒙读书,教导两个小王子的,是翰林出身的张重,此人无论学识品行都没得说,皇上大概也是冲这个,才选择他的吧。
张重很耿直,不懂迂回,教导孩子十分严厉,偏偏大王子性子甚拗,好好说,他还听得进去,张重又不懂夸赞,一味批评,和大王子之间关系剑拔弩张,二王子还小,和大王子兄弟情深,见哥哥不喜欢先生,他也跟着和先生作对,皇上见儿子如此没有出息,十分失望。皇后曾请皇上把先生换了,皇上觉得是皇后太过骄纵,在这事儿上,对皇后也颇为不喜。这事让后宫里的女人拿来作为攻击皇后的把柄,没有人为王子说话,皇上耳朵里听见的,都是皇后和王子不好,更让皇上觉得是皇后不对。
茵茵想了好久,这事若想有转机,得让皇上把张重换下来,目前,这事儿挺难的,只有靠张重自己想通来辞职。可是,谁来劝说张重呢?她们这些深宅里的女人,只能通过女人之间的互相影响。偏偏张重小时候家境贫寒,是在族人的资助下才得以完成学业。他中举时都三十多了,当时已经娶妻生子。张夫人是乡下一个耕读传家的乡绅的女儿,很不习惯也适应不了贵妇之间的交际,从来都窝在家里不出门,捐赠的慈善会,也有人邀请过她,被她拒绝,茵茵和她,素不相识,这条路也很难走得通。
这事在几个女人眼里,就是僵局,她们也就诅咒了几句张重,都叹着气不说话了。
没过几天,就是端午节,皇后和往年一样,赏赐赵府一些宫里的粽子、雄黄酒、绿豆糕以及香包和扎在手腕上祈福的五彩丝绳编出的“百锁”,程娇燕也依例进宫谢恩。
她从宫里出来,撅着嘴往赵府走,没多远就改变了主意:“去程府。”想了一会儿,对跟在轿子后面的嬷嬷说道:“程彩家的,拿我的帖子,请陈夫人到程府,说我有要事相商。”
茵茵正在家,考校儿子的书业,赵家嬷嬷来请,她马上就知道必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她和程娇燕关系一直时好时坏,程娇燕一从宫里出来,就说什么要事相商,肯定是皇后那里出的事儿。
反正茵茵对儿子课业,要求不是很高,觉得孩子还小,应该留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督促一下就行了。既然赵家嬷嬷来请,她就给儿子放了假,让振寰带振宇练武,她简单收拾了一下,带着小美去程府。
程夫人贴身的嬷嬷在大门口守着,一见茵茵,立刻带她入内。
程娇燕似乎哭过,眼睛都揉红了,尽管她平时喜欢小题大做,但茵茵一见她这样,心里还是不由得一沉:“出什么事儿了?”
程夫人也理解茵茵这么开门见山,她请茵茵坐了,让丫鬟送上茶来,语气低沉的说:“张重这个傻蛋,管不住皇子,去向皇上告状,皇上前天罚昭熙跪了一夜,皇后为此和皇上龃龌,娇燕见孩子的膝盖都跪肿了,也是又气又心疼,刚在我这里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
茵茵皱眉不说话,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过了一会儿,她问:“皇上和皇后没有因此谁也不理谁了吧?”
“那样还好了。皇后埋怨皇上,皇上一气之下,把昭熙关在怡心园,要他面壁思过三个月,还下令,这期间,皇后不许去探望,去一次,多加三个月。”程夫人说完,叹了一口气。
“怡心园?”茵茵记得,赵承邦和陈奎秀以前可以进去。
“皇上关大王子在怡心园,是不是想让赵大人去劝劝?我记得赵大人可以进去。”茵茵有点不确定地说。
“对,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程娇燕神情激动,“昭熙和舅舅感情很好的,说不定能听劝。”
“赵夫人,你回去让赵大人试一试,如果能进去,那就最好了,昭熙也大了,不能老是这么犟下去。”程夫人忧虑地说。皇上不喜欢,说不定连个王爷的头衔都捞不着,屋里的三个女人都心情沉重。
“程夫人,赵夫人,如果赵大人能带人进去,你们看,是不是让陆夫子进园教授大王子几天?我没见过陆夫子,可我的两个儿子对陆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想,大王子比振寰也大不了几岁,他们说不定有相同的感觉。”茵茵嘴里的陆夫子,是程夫人的二哥,他小时候得病腿部有残疾,不能科举从政,但他饱学诗书,才华出众,在京城也是出名的大才子。
茵茵望着程夫人,征求她的意见。
“家兄是很会教导孩子,说不定真能和昭熙说到一起呢,陈夫人这个主意不错,那就让赵大人先看看,能不能进园子。”
几个人有了主意,心里都暂时安定下来。
“赵夫人派人叫我,我正在家考校儿子学业呢,陆夫子还要做学问,大部分时间,又要教大点的孩子,我的这两个小,一个月才能见夫子一次。就这,他俩在我跟前,是一句一个陆先生,一个下午,他俩不停地说,这个是陆夫子教的,那个是陆夫子教的,把陆夫子爱到骨子里。我当时就想,如果是陆夫子教得王子,那就好了。”
“我二哥,若不是身体不好,说不定比大哥的成就大,他读书就比大哥好,平时为人处世也比大哥灵活。我爹看到二哥时,常常叹息,唉”
三个人又聊了一会儿闲话,看到夕阳照在窗户上的光线慢慢没有了,知道时间不早,茵茵先起身告辞回了家里。陈奎秀刚好有信来,水儿帮茵茵赏了送信的,把信从外面拿进来。
陈奎秀的信,几乎都是报平安的,最多就是两页,茵茵回信时,却会把三个孩子还有自己的日常生活都写上,经常拉拉杂杂一大堆,写十几页都是常事。这封信写了三页,陈奎秀特别多写了几句,让茵茵如果可能,帮帮赵承邦和苏君青,说他俩对皇上很忠诚,还说承邦是皇后的弟弟,国舅爷,一举一动都会让大秦国上下瞩目。
茵茵拿着信,仔细想了陈奎秀的意思,觉得他就是让自己尽可能帮帮皇后,不然,他干吗提皇后和承邦之间的关系呢?
茵茵把最近京城里发生的,和皇后、赵承邦、苏君青有关的事情,全写进了信里,她没写事情的过程,当然自己出谋划策的事儿也不提。
陈奎秀肯定知道茵茵在这些事情中起作用了,回信的内容尽管晦涩,还是把她夸了一下,茵茵知道猜对了他的心意,他和赵承邦关系这么好,让他完全忠于皇上,对皇后不理不睬,他估计也做不到。
皇后在宫里两个月没见儿子,担心得很,偷偷出来去怡心园看了一次,让皇上知道了,昭熙被罚在园里再住三个月。陆夫子果然教书育人的水平高超,昭熙和他相处十分愉快,茵茵在后面的慈善聚会时,听程夫人悄悄给她说了,皇后见了昭熙,对两月没见的儿子发生巨大变化欣喜不已,她甚至庆幸自己出宫违拗皇上意思,可以让儿子多得到三个月跟着陆夫子读书的机会。
“家兄说,大王子非常聪明,大概也就是太聪明了,才非常自信,性子比较犟。”
“非常聪明?”茵茵很意外,不过她回头一想,皇上就聪明过人,赵承邦也是这样,大王子聪明很有可能,遗传基因好啊。
“嗯,几乎过目不忘,给他讲学,就不仅仅是能举一反三,甚至说一知十。大王子也说了,张重老让他循序渐进,把他着急的,刚开始也只是会顶嘴,到后来,他根本看不起张重。”
“难怪他俩的关系那么僵了。张大人三十多中举,四十四岁殿试一举夺魁,听说他的字好,文章写得很平稳,不新奇也不华丽,是属于中规中矩这种类型的,依他的性格,肯定会让大王子把学过的背了又背,写了再写,而大王子却是亟不可待地想学新东西。”
“呵呵,陈夫人一语中的,家兄说,大王子学习起来如饥似渴、废寝忘食,最不爱做的事情,就是倒回头复习了。”程夫人抿着嘴笑着说道。
“不复习就不复习,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张大人竟然为这个和孩子关系闹那么僵,实在是想不到。”
“其实张大人也是好意,我猜,他是害怕王子养成浮躁的性格,将来大了,做事不稳妥。”茵茵严肃地说。平民冒失犯错,影响他一家最多几家人的生活,王子或者是皇上要是冒失犯错,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甚至亡国也有可能。
“家兄说了,他会慢慢纠正昭熙王子的这个性子的,但眼下不能着急。”
“是啊,一口也吃不出个胖子。”程娇燕赶紧接口说道。
“我家老爷昨天回来说,皇上要昭熙王子住在园子里,一年也不要回去。你们说,是皇上知道昭熙王子跟着小叔叔学习,进步很大,想让儿子继续学习呢,还是皇后又惹皇上了?”陆夫人今天有事,这才刚到,见凉亭里只有她们几个坐着,就亟不可待地把自己担心了半天的事儿说了出来。
几个女人闻言,面上都是一凛。
正文 第一七五章 要活着
第一七五章 要活着
“肯定是皇上听说了昭熙王子在园子里学习的事儿了,他想让儿子好好学习,又不想在皇后跟前示弱,就采取这么个折中的方法。”程娇燕最先开口。
几个人都觉得有可能,但其他可能也是存在的,大家的担心,并未因为程娇燕的话而放松,毕竟,淑贵妃那边的人,也不会是在睡大觉,给皇上点眼药,她们最拿手。
可是在下面的日子里,程娇燕这边怎么也打听不出来皇上为何那么做,茵茵劝大家,反正对昭熙王子有利,管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多久,皇上接受梁尚志的建议,派陈冬生去海东,接替季旭成的税官职务。谁都知道去海东做税官,是个肥差,是大秦国很多官员眼里紧紧盯着的职位,就算是清官,在海东的税官任上下来,也能拿回个十来万两的银子,如果稍稍贪一点,几十万两不成问题。皇上之所以上次派季旭成去,就是因为季大人官声清廉。
“梁尚志不会这么好心的,你说,他到底是什么意思?”程娇燕眼神咄咄地扫视大家。
“他怎么会是好心呢?所有官员眼里的肥差,无非是能搂银子呗,陈冬生如果贪腐,就把苏大人和赵大人都装进去了,好嘛,你们嘴里的能吏,竟然是大贪官,让这二人在皇上跟前抬不起头呗。听说海东的商人,有些非常奸猾的,一不小心,就着了他们的道儿,到时想撇清都由不得你呢。”陆夫人很耐心地解释,“梁尚志也就这么点儿小心眼,他自己不清白,还当别人都不清白呢。”
“陈冬生如果出事,也会打击到我。”茵茵接声说道,几个女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关系,全部扭头诧异地看她。
“他读书就是我给启蒙的。”程娇燕忽然想起冬生刚来的时候,整天跟着陈奎秀,“哦,他是你们陈家的远房。”
“哦,对了,陈冬生有个堂弟,十二岁就进了学,就是你家老爷子亲自给我公公说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