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种出好姻缘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2-08-12完结)
思地一笑,“瞧我这是怎么了,嘻嘻,都怪小人儿实在招人疼呢。”
“可不是嘛,小闺女就是招人爱。”茵茵附和着她。
“哦,我倒是忘了,你是有闺女的人呢,不像我,想必陈小姐小时候,跟我的荷儿一样惹人爱煞了呢。”
“可不是嘛,女儿是娘的小棉袄呢。”想起她没女儿,茵茵有点发窘,幸好廖二夫人没介意。
“陈小姐可真是个好女孩,京城这么大的孩子中,你这个闺女怕是要拔投一份的。这几年皇上不选秀,不然,准准进宫当娘娘。”
茵茵可不想让女儿进宫,她没接声,廖二夫人并不介意,她又笑眯眯地说起孙女来。
送走廖二夫人,茵茵挺奇怪的,觉得廖二夫人此行表示谢意,有点牵强,可她说话,正经事情又一句没有,让她实在费解。
中午吃饭时,大夫人很关切地问茵茵:“妞儿的婚事到底该怎么办?二爷让廖三老爷赋闲在家了,给他家带来些麻烦,可那不能怪咱们这边的,谁知道能牵上他家呢?”
“呵呵,嫂子你不问,我还真想不出廖二夫人今天为何来这么一下,她明着是谢谢二爷给了他家洗刷清白的机会,其实,就是说,他家不介意甚至还感谢二爷这次揭露那事儿呢。看她家的意思,不影响妞儿的亲事。我们现在就是要等二爷的信一到,就给廖家回复。”她想了想,补充说,“我该再给二爷写封信催催,不能老让人家等着。”
大夫人点头。快吃完时,茵茵又补充说:“我下午去程夫人那里走一趟,解释一声二爷回信未到,不能没个理由,让人这么久地等着。”
茵茵没想到程夫人不在家,说是去庙里烧香祈福去了。这次程家还是扫到了台风尾,尽管有程大老爷撑着,皇上没有责怪他们,程老太爷和程二老爷多少都出了几身冷汗,她去烧香祈福也在情理之中。从程家那里回来,茵茵给妞儿说会捎信给她父亲,问她有没有信件一起寄去,第二天早上,妞儿真的拿了个小信封,送过来给了茵茵。
这次风波,茵茵知道陈奎秀在江南挺不容易的,信里忍不住写了些关心他的话,就比往常的信件,又厚了几分。她把这段时间给陈奎秀做的衣服鞋袜都包好,连同信件一起让下人送到驿馆去。
过了两天,茵茵再次拜访程夫人,马车刚走到门口,就看见她的贴身嬷嬷急急地迎了出来:“陈夫人快请进,我家夫人正等着呢。”她先蹲了个福身,接着就一脸笑意地说道。
程家的暖阁里,程娇燕和陆夫人都在,三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太好,见了茵茵,笑得很是勉强,茵茵知道程娇燕把不住,也不问她们,大家见礼之后,她坐下只顾喝茶。几个人还当她受不得路上风寒,都没说什么。
果然,程娇燕怒意难消,忍了没多一会儿,就说道:“皇上这也太过分了,竟然为了淑妃,江山社稷都不要了?陈夫人,你听说了没有,皇上把安逸侯送到皇家山庄去了,哼,那里虽然不如京城繁华,可日子却是更轻松更好过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要多少有多少的。”
这消息茵茵根本想不到,闻声惊讶地问了一声:“真的?”
“不相信吧?谁听了都不信,偏偏是真的。皇上向太后求情,说是为了四王子好,要放过淑贵妃,连兰贵人在宫里都没受任何影响,真真让人寒心呐。”
茵茵也没想到皇上对淑妃竟然这么的好,当年赵国师把军权交还给皇上,皇上感动之余,对皇后好了几年,还让皇后先有了孩子,这才让后宫的其他女人有孩子,没想到,他心里爱的还是淑贵妃,恩情,维持不了几年恩爱光景。
几个人都不说话,这样的结果,任谁也想不到。皇上如此赤luo裸地偏袒淑贵妃,让皇后彻底认清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这比以前情况暧昧还更让人伤心,毕竟,皇后要彻底死心才能挨过这个打击的。
“最可恶的是二皇子,昭熙王子是坚决站在母亲一边的,瑞熙却去讨好皇上,现在,皇上根本不理昭熙,却经常带着瑞熙四处走动。”程娇燕一脸的气愤。
“这也好过皇上两个都不喜欢。人心都是偏的,皇上两个都不喜欢,皇后的日子岂不更难过?” 茵茵开口。
几个人都不同意她的说辞,但也不想看到皇后母子三人都失宠,暖阁里一时沉默,茵茵觉得气氛压抑,让她呼吸都觉得困难,身上都开始出汗了。
“我想出去走走,闷得慌。”
“哦,瞧我,园子里的梅花都快开了,我们去看看。”京城里的人,终于有人会侍弄梅花,现在很多豪贵家庭的园子,都栽种了。
几个女人,在仆人的帮助下,围上披风,戴了帽子,前呼后拥往外走,程府的梅花园很大,可惜花树很小,让人心里颇觉遗憾,在野地里冻了半个时辰,几个人的心情依然没办法纾解,茵茵最后等不及,把委托程夫人的事儿说了,请她务必去一趟廖府。
几个女人开始给茵茵出主意,程娇燕终于放开皇后母子的事儿,和茵茵讨论起孩子什么时候出嫁最好,最后又说到嫁妆,这么一拉扯,气氛终于不那么闷了,她们这才回了暖阁,茵茵等身体暖过来,就告辞回去了。
回到家里刚刚坐定,就有下人来报:“廖公子来访。”
“有请”茵茵猜不透这孩子过来做什么?催促婚事也是他**委托人过来才是正理,最着急,他家长辈亲自来访都说得过去,轮不上他这么走一趟的。
廖公子在京城住了这段时间,在西疆被风吹黑的面色褪去,恢复原本的模样,还真是个面白如玉剑眉星目的英俊少年,他见到茵茵,深深一个肥喏:“陈夫人好,晚辈打扰了”
正文 第一九五章 来访
第一九五章 来访
廖公子和茵茵没多说几句话,茵茵假装无意,念叨陈二老爷迟迟没有来信,孩子的亲事这么拖着定不下来,让她很着急,廖公子听见后,脸上有点羞赧,好像觉得茵茵不该当他面说这些话似得,但他眼里的那份不安和焦急,却消掉不少。
毕竟还是少年郎,就算是孩子中比较沉稳的,也难和那些老奸巨猾的官场油条相比。茵茵暗暗笑了一下,继续和他说些闲话,廖公子却是没有心情和她拉扯那些有的没的,说是还要去昭熙王子那里去看看,就起身告辞:“打扰陈婶婶了,也就是母亲好久没有见到你,天寒地冻的,她担心你,让小侄过来瞧瞧。”
“谢谢你母亲的关爱,我一切都好,也让她多保重,我有时间会过去看她。”茵茵和廖三夫人还没熟到随意走动的程度,这话也就是客气客气。
“晚辈会转告母亲的。那我就不打扰了,这就告辞。”他行礼退出,伸手示意茵茵不要送,出门后转身大踏步地走了。
原来,廖三夫人见陈家久久没有回音,忍不住担忧是陈家不愿意这门亲事,廖二夫人自告奋勇地过来一趟,事情过去好几天,这边还是没音讯,她忍不住了,刚好她母亲的闺蜜、吏部侍郎的母亲有意给小孙女结这门亲事,那孩子虽不及妞儿漂亮,但性子温婉贤淑,又做得好女红,填词赋诗也拿得出手,她就有点动心,毕竟儿子马上就二十了,越耽搁越是难找,让她心里着急。
自从见到妞儿,廖公子的心思都系在了她身上,上次他偷偷递给妞儿的玉佩,让妞儿不动声色拿走之后,他的心一直飘悠悠的如在云端,走路脚下都能生风,母亲的打算他坚决不答应,可陈家的沉默也让人心里发急,他实在忍不住,背着母亲悄悄走了这一趟,他知道传出去会有人指责他,也担心茵茵对他有看法,可惜,这挡不住挽救自己爱情的决心,他冒险一试,见陈二夫人对他很宽容,还主动讲出没有回应的缘由,这才心下大宽,喜滋滋地出门,直奔城东的怡心园。
街道上没什么人,廖公子还是忍着不让自己策马飞奔,自从回到京城,那种风驰电掣的恣意就再也享受不到了。
“年轻人正是成长的好时光,只有这时多积累,讲来爆发才有资本呢。”陈二夫人很郑重的说这话,廖公子很明白是什么意思,她把女儿嫁给自己,肯定希望自己能给妻子带来幸福,能为妻子儿女,撑起一片蓝天。他忍不住打算着,自己是不是参加一下今年的秋闱呢?父亲这一赋闲,自己讲来靠恩荫的路,就不那么明朗了,最好,还是靠自己吧。可是,参加文试还是考武举,让他一时有点拿不定。武举肯定可以一举拿下,文试,他就没那么大的把握,三年前考过秀才,下来三年一直都没有动书了,贸贸然去考试,肯定不成的。他一路患得患失,一直到了怡心园门口,他还是没有拿定主意。
茵茵给妞儿说廖公子来访的事儿,妞儿显然已经知道了,听母亲说完,尽量想让自己淡定,但依然羞涩地红了脸,嘴里啐的一下,嘟哝着:“不知羞”就没有下文,茵茵知道她的心意,没有多说,去了大夫人那里。
陈奎秀这次的信,回来很快,他不仅同意和廖家的婚事,还建议在开春就举行婚礼,那时他有事要回京一趟,刚好能赶上。
茵茵接到信,赶紧去了大夫人那里,和她商量这事,大夫人少不了晚上和陈奎林嘀咕,第二天笑眯眯地给茵茵说:“大老爷也很愿意这门亲事,也觉得明年开春的时间行大礼是最好不过,你可以给那边回话了。”按大秦风俗,若不是陈奎秀不在家,这来来回回的事儿,都是男人们办的。
廖家接到了程夫人传的话,阖家欢喜,不仅是廖三老爷这一支,其他两房也都参与讨论怎么办理这订婚的大礼,那边人仰马翻的忙乎,茵茵这边,却有人来釜底抽薪。
这天,茵茵和大夫人正商量年节将近,该给哪些亲戚朋友送什么年礼,守门的婆子一路小跑地过来传话:“皇上身边的吴公公来了。”
“快请”大夫人掸掸身上的衣服,把头上带的额抹扶了扶,还往茵茵身上打量了一番,看看两人穿着都挺周正,这才抬步往外走。
下人已经把吴公公迎进过厅,正忙着给里面布置火盆,送茶水,来来回回穿梭般的忙。
“吴公公光临寒舍,有失远迎,罪过,罪过”大夫人走在前面,先出声致歉。
“是我来的匆忙,未及通报,才是先要告罪的。”吴公公在皇上身边已经待了二十几年,由刚开始十来岁的小太监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太监大总管,为人处世圆滑而敏锐,说话更是深浅拿捏地恰到好处。
三人寒暄已毕,分主宾坐定:“今年天气又干又冷,眼看快过年了,别到时候大家都走亲访友的,老天爷偏生加热闹,稀里哗啦下个不停,给大家添麻烦。”大夫人没话找话说。
“是啊,咱们这年龄倒还罢了,年轻的想趁机出去玩玩,那可不尽兴。”吴公公顺着她的意思来,“哦,你们家的几个孩子,可都大了呢,正是喜欢玩耍的年纪。”
“嗯,是啊,一个个淘气地,让人操心不尽呢。”大夫人自谦。
“哪里,听说你家的孩子都很乖,学识也都好呢。尤其是陈大小姐,在京城可是贤名远播,京城有合适年纪公子的人家,个个都想和你家结亲。”
“哪里,没有啦。”茵茵和陈夫人异口同声。
“没有?那我给你保一家媒。”
“我——”茵茵本想说,和廖家已经说定了,但她的话,被吴公公打断。
“我说的人家,不会辱没贵小姐的。新近的内阁大学士史大人的独生子,这可是十三岁就进了学的,可是满京城的找,这个年纪进学,家世不错的孩子,恐怕也就这独一份了,更不要说,史公子一表人才,是他的堂伯父、前礼部史大人亲自教导的,无论学识还是举止,那可都是百里挑一、无可指责的。”
“史公子的确优秀——”
“这不就行了?你家和史家渊源颇深,听说史家小姐还是你婆母的干女儿?你们现在又把女儿嫁给她的堂弟,这可是亲上加亲——”吴公公肯定听说陈家河廖家的事儿,他现在就是不知道陈家是否已经答应廖家,说话时,他很会控制节奏,让茵茵河大夫人根本没办法说出自己的意思,他就是要这个效果“陈家是为了拒绝史家,才抬出廖家的。
正文 第一九六章 意外之人
第一九六章 意外之人
“天寒地冻的,给吴公公添衣。”如果说是买茶喝,就是一二十两的银子,最多也就是几两金子,总共不会超过百两,现在说是添衣,那就多了些,吴公公不论去哪家,都会有点小外快,这时也不推辞,他见话不投机,收了荷包,悻悻地起身告辞,他一路走,一路思索,怎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