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种出好姻缘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2-08-12完结)
土匪?就是小偷小摸都比别的地方少,天子脚下,朗朗乾坤,他不可能被劫持。”陈奎秀又看看信,欲说还休。
“老爷”茵茵见他这样子,着急地催促。
“听说朝熙他们都悄悄养起自己的人来,是不是……?”
“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啊,现在皇上风华正茂,对皇子的小动作怎能忍受,哎呀,这可怎么办呐。”茵茵头疼不已。
陈奎秀沉默了好半天,最后附在茵茵耳边说道:“京城消息,皇上这两年脸色越来越差,嘴唇发青,先皇就是四十三岁,忽然发病去的。”
茵茵惊讶地以手掩嘴,脑子里冒出个“心脏病”的词……,如果那样,淑贵妃的儿子太小,肯定没戏了,只有皇后的两个儿子能继位。想到这里,茵茵担心地说:“大皇子和二皇子不会争斗起来吧?”
“好像不会。”陈奎秀理解茵茵此刻的心情,女婿和大皇子关系这么好,若二皇子继位,会不会对支持哥哥的人赶尽杀绝呀,他沉吟半晌,最后说道:“还有一个皇子洪熙,我们都没注意,只比二皇子瑞熙小一岁,是个贵人所出,平时洪熙皇子极是隐忍,外面的人都把他忽略了,眼下皇上身体欠佳,他忽然冒了出来,听传言说聪明绝顶,过目不忘。”
“啊?”茵茵根本就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洪熙皇子出生时,他们刚好去了关外,回来其实隐约听过的,只是她没放在心上。
“陈福生不会跟洪熙皇子了吧?”
陈奎秀没说话,他真的没办法判断啊。
“皇上把朝熙皇子放在江南,不会是已经放弃了他,又想要保护他,才这么——”
“不要说,也不要猜了,我们做臣子的,好好办差就是。”忠于皇上,才能保证不会走歧路,虽然不见得会在后面得宠,却也不会因此招来杀身之祸,可是,朝熙就在江南,他们的牵扯,已经没办法撇清了。
正文 第二一三章 赴宴
第二一三章 赴宴
茵茵为此事忧虑了好几天,最后,才觉得自己的忧虑除了会影响自己身体健康,不会改变任何状况,干脆撂了开来,每天有空就去看看妞儿,娘儿俩一边说话,一边做女红。妞儿被娘带动,也要给廖公子织一件丝质的T恤,茵茵这么自我放松自己,过了几天,心情终于不那么压抑了。
鸭蛋已经瘦了一大圈,满月脸的下巴尖了,脸颊也耷拉了下来,看着一下子老了十岁,茵茵劝解她了好多次,这些天她全心全意忙生意,再见茵茵时,不那么总红着眼眶了。
这天,她进来给茵茵说到:“王举人夫人,就是那个林姑娘,收回了他们租出去的一个小铺子,开了个香药店。除了卖一些香料,还有些香囊丝帕团扇,都是熏香了的。”
“生意怎么样?”
“才开张,但很多人听说她开的,就去转一圈,人很多。”
“如果东西不错,价格合理,她就可以站住脚了。”茵茵思忖。
“最近没听说王举人的闲话。”
“让夫人关在家里读书呢,林姑娘看来要逼着丈夫,给她挣个诰命回来了。”鸭蛋把听来的消息说给茵茵。
“帮我打听着。”茵茵说道,看鸭蛋神情有点不解,她也不说破,其实,林月娥现在做什么,她才不关心呢,她就是要鸭蛋多操点闲心,不要整天想福生。
茵茵以前不知道皇上身体不好,看什么事情都觉得挺正常,现在,不知道是心态不对,还是周围环境的确诡异,让她总觉得生活在妖气缭绕的氛围里。
古家灰飞烟灭已经半年了,扬州城里百姓的闲话,也换成了其他内容,这几天,却忽然旧事重提,先说古老爷在狱中,被刑讯逼供不过,招出害人的事儿是冤枉的,是有人拿了写好的状子,在他被打昏时按上的手印,接着,又说有人觊觎古家的财物,故意设了陷阱谋财害命的。前面的刑讯,矛头指的是知府,后面这话,直接对的就是陈奎秀了,毕竟,现在妞儿就住在古宅,那不明显说是陈奎秀图财害命了?
如果是无根的谣言,喧闹一阵子也就歇了,但若是有人别有用心,那就难说了。
现在,茵茵和陈奎秀就面临着巨大压力:皇上派了张重张大人,过来查问此事。皇上,连儿子都不相信了。
陈奎秀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甚至把安排张重生活的事儿,都甩给了布政使刘建才。刘建才是个没有心机、又不爱处理政务的花花公子,刚开始陪着张重,不过是以此为借口琢磨着怎样从陈奎秀那里要点银子,出去花天酒地,后来见陈奎秀不理他,他也不肯再见张重,但张重的衣食住行,还是指示了驿馆好生伺候着。
张重是个老古板,极认真,但面对已经死了的古老爷,好些事情他就想较真,也较真不了。但他古板归古板,人还是很聪明的,所有的事情过去了,总有些许的蛛丝马迹,比如,丝行前任主事,的确是横死,无论死亡时间还是地点,古老爷交代的都很吻合,并且,他交代的杀人方式、抛尸地点,都和衙门的记录很一致,最主要的,他杀人的动机,还有为了争做丝行主事事先做的预备,都是铁的事实。试想,若不知道人家会死,他怎会做那么周全的预备?
当然,古老爷逃税、做假账这些事儿,更没有怀疑的余地,张重在江南住了不到两个月,回京奏报皇上了,他的折子摘录在朝廷邸报上明发全国,江南的谣言立刻消失。
茵茵看了摘录,觉得这个张重,还是有心机的,他奏折里只字不提古家大宅。因为,他曾经是朝熙皇子的先生,他到江南,朝熙还悄悄去拜见了他,也邀请他一起住进古家大宅,他怎能不知道,廖公子夫妇是朝熙皇子在江南的幌子?皇上既然这么安排,肯定就是为了保密,他当然不会在奏折里破坏皇上的安排。
“有人拿古家说事,是古家的余孽,还是专门针对你的?”茵茵很担心地问陈奎秀。
“我开始觉得是针对我的,现在看,两者都有。古家能当上丝行主事,肯定是有依仗的,魏家把依仗挂在明面,古家却对此讳莫如深,什么样的人位高权重,却上不了明面呢?”
“洪熙皇子?”两人都为茵茵的话震惊,过了一会儿,陈奎秀低声说:“王子们十岁开府建衙,当时他才刚迈出皇宫大门,不会这么快就和古家联系上吧?韦贵人的娘家也是北方人,和古家不大可能有联系。”陈奎秀嘴上这么说了,心里还是有点不确定,过了好一会儿,他嘟囔着,“我查一查。”
刘建才的母亲刘老夫人,一直住在京城,去年冬天,咳嗽不止,太医建议她来南方居住,今年,是她六十整寿,刘建才广发请帖,准备好好祝贺一番。陈奎秀也接到了请帖,和茵茵商量着给刘老夫人送什么寿礼。
“银楼以前做过一尊麻姑献寿,银人捧了个玛瑙石的寿桃,非常别致的。”茵茵一边说,一边比划,陈奎秀刚开始还觉得银子做的不够贵重,看到茵茵比出的尺度,这才接受下来。
“整个江南官员,都接到请帖,那天会不会出事呢?”这个刘建才,明显就是为了收礼嘛,茵茵这话憋在肚子里,没敢说出来。
“我已经下令,州县官员不得擅离职守。”
茵茵笑:“幸好你和刘大人不是关系密切的,不然,你这么下令怎么看怎么像是为了给刘大人敛财提供方便。”
陈奎秀笑了一下:“别的地方官员都是这样,我和刘大人这才是第一次,下面的那些人,遇到我们这样的上司,还不是烧了高香了。”
茵茵想起胶东知府四十岁就过大寿,收了上万两礼物被御史弹劾的事儿来,一笑,也就不再提刘建才借机敛财的话题。
送寿礼没有只送一件的,茵茵另外准备了一对高丽参,一匹僮锦,一对六方镂空雕花的青瓷瓶,陈奎秀看了之后也没说什么,这些礼物,折合下来超过两千两银子了,也不算小气。
到了那天,陈奎秀安排了衙门的人沐休,巳时末,和茵茵带着振声,去了刘宅。
刘建才内院人口众多,他嫌布政司后衙逼仄,一到江南,就买了这个宅子居住。茵茵看到刘宅占地足有几十亩,外表十分气派,心里还是有点触动。
“就我们生活地简朴。”她低声嘟哝。
“可我们心安。”陈奎秀安慰她。
“清静”她并不觉得心安,只是人少,就会少了很多的烦恼,尤其是陈奎秀没有侍妾,这让她在那些达官贵人的家眷中,被无端的羡慕、嫉妒、恨。
有仆人看到了他们,马上跑了过来迎接,刘建才由一大群下人拥着,一脸笑容地小跑了几步:“陈大人,稀客,稀客!陈大人百忙之中,能抽时间来为我母亲祝寿,下官不胜荣幸。”
“刘大人过谦了,应该的,应该的”他们在一起寒暄,早有婆子把茵茵引到一乘青帷小轿跟前,坐了直接送到垂花门前,茵茵已经来过一次,这些都已经熟悉了。
刘夫人听到传报,正赶过来迎接,茵茵看她额角的汗水,心里感叹她的不易:“刘夫人不必这么匆忙,咱们都熟人了。”
“有失远迎,陈夫人恕罪,恕罪。”她客气着,脸色热地通红,“来,这边请,我家老太君正屋坐着,姐姐随我来。”刘老夫人是郑南侯的老姑奶奶,这辈分高不说,还是个一品的诰命,屋里的人,大多都站着,就是坐着的,也都是恭谦地低头半坐,看到茵茵,几乎都站起来和她见礼。
“老太君给你行礼了,祝你老身体康健,寿比南山”茵茵先对刘老夫人行礼。
刘老夫人颌首:“陈夫人太客气了,过来,这边坐。”早有下人准备了铺着蜀锦椅垫,上面还有藤编凉垫的椅子,请茵茵安坐,茵茵谢了刘老夫人,坐下后和她又寒暄了几句。
后面接二连三的有人来,大多茵茵不认识,想必那些地方官员自己不能到场,打发内眷过来应酬。有人偷偷看茵茵,也有人互相对着咬耳朵,茵茵看着她们望着自己的眼光,瞬间发生变化,知道她们悄悄议论自己,她也不理会这些,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刘老夫人说闲话。
来到的女眷,年纪参差不齐,茵茵算是年轻的,几个年纪大的,看着和刘老夫人差不多,可她们碍于身份,不敢过来说话,都远远站着,刘老夫人也是人精的,怎能不明白这是为何,她和茵茵坐一起没什么话说,这么强撑着实在没意思,就轻轻打了个哈欠,茵茵果然马上说道:“刘老夫人,你家花园很漂亮。”
“你以前来过?”
“来过,可惜只路过了一下,没来得及好好看呢。”
“那,我让人领你去一下。”刘老夫人对身边一个大丫鬟说道:“带陈夫人花园走走,慢一点,别累着了客人。”
“老夫人,那我可就不好意思了。”茵茵起身行礼,准备出去。
“去吧,去吧。”刘老夫人笑眯眯的。
她一出去,屋里的气氛立刻就变了,年轻的都找了借口退出去,几个年纪大点的,让老夫人招到身边闲话去了。
正文 第二一四章 暗流
第二一四章 暗流
花园里已经有了好些人,大多是扬州城里的富商家眷,茵茵和她们没什么话说,就自顾自跟着刘家丫鬟在花园慢慢闲转。那边有个凉亭,坐了好些内眷,旁边是一个不大的荷花池,靠池边有一片睡莲。虽然这时荷花已经有点衰败,但池塘显然经过仔细收拾,残枝败叶全都剪去,观赏起来依然赏心悦目,茵茵望着睡莲的娇姿,微微有点沉醉。
“哼,陈大人还嫌弃林姑娘卖唱,你们以为陈夫人就好啊,听说是武弁人家出身,还是二婚,当时让那一家给送到了乡下,后来被婆婆休了,谁知道怎么的遇到了陈大人。”这话声音虽小,但很清晰,茵茵抬头望过去,一个穿着大红遍地金短袄深蓝裙子绣粉色牡丹花的女人身影映入眼帘,那女人还在绘声绘色地讲着,没有看见茵茵在看她。茵茵想起来,这女人是丝行的一个执事的老婆,夫家姓佟,跟古家关系不错。
“不会吧。”有人不敢置信。
“你们生活在南方,当然听不到这些,京城里知道的人多了。”
“哦,你姑姑就嫁在京城,难怪——”
茵茵眉头皱起来,京城知道这些的,也没几个人,她不知道这位佟太太从哪里挖出这些陈芝麻烂谷子。
“陈大人这税也收得太狠了,我家一个月就快一千两了。”说这话的是个胖胖的盐商家眷。
“哼,我家都一千多了。”佟太太恶狠狠地说道。
“你这是有季节的,淡季就可就不交了,不像我们家,月月都如此,一年就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