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种出好姻缘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2-08-12完结)
“那,你知道梁公公是谁的人?”不会是皇贵妃背着皇上玩花招的吧?那样,她也太胆大了。
不管陈奎秀怎样安慰,茵茵就是没办法释怀,她又不敢到处打听,露出风声,那份忧心让她一下子憔悴了许多。
转眼又是一个月,皇宫那边一点消息也没有,陈奎秀看着妻子眼睛里就没有下去的红血丝,宽慰她:“担心也没用不是?我看,这就是个阴谋。她们肯定是想让你担心,然后不小心放出一点什么风声,这就给她们那个阵营增加助力。”他说道这里,忽然停了下来,茵茵也吃惊地睁大眼睛,两人都不敢说话:皇上去温泉泡汤,这几天都没有上朝,不会是身体病重的托词吧?
“你到底是什么态度?”这时候,想要明哲保身,真的很难。
“这皇位,非朝熙皇子莫属。”陈奎秀扔下话,就出去了。
第二天,皇上从行宫下旨,让御林军抄了余天乐的家……
正文 第二三一章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三一章
皇上的身体,很怕天冷,前几天确实是很危险,他听从太医的建议,住进城外的温泉行宫,将养了一阵儿,竟然缓了过来。
皇贵妃大概没想到这个,她在京城的布置让皇上觉察到了,皇上很生气自己还没死,就有人做手脚,前头,他听信了谗言,认为是朝熙皇子不容弟弟,这才对洪熙皇子这边的小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想到大皇子没有一丝逾越之嫌,皇后也很安分,而偏偏是向他告状的人异动不断,这不是贼喊做贼吗?皇上只是把余天乐下了大狱,旨意上的罪名并不重,但站在这一边的,大多是些投机取巧之徒,觉得这是皇上准备立储的信息,为了能及时改换门庭,哪怕还没找到新东家,只是脱离了最危险的阵营,有人在余天乐背后下手了。
军营中的一个副督军,通过兵部尚书,转给皇上一份奏折,参奏余天乐结党营私。这个消息一传开,就像一个大炸弹点燃了引信,京畿卫戍这一块,想要表白自己的、觉得自己委屈被排挤的、还有本来是余党,想要洗刷自己的,都纷纷上书,但这些人大多官小言轻,奏折不能直接送到上面,还要通过兵部转达,谁知道是他们自己愿意的,还是被人逼迫的,反正皇上曾有一天,就接到二十多个折子,不仅弹劾余天乐,还有很多甚至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皇上让人把折子挑了一遍,剩下的,都让苏君青拿走处理。
兵部是决定低下武官命运的地方,现在尚书廖家老2一时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幸好公主偶尔会在廖家住几天,还没人敢贸然去打扰,但廖二老爷的轿子,都能有人放进银票。廖二将几个轿夫杖责后发卖,这事在京城传得纷纷扬扬。
苏君青那里,却很安宁,原来,苏府大门紧闭,谁来都不开,碧莲拒绝任何人的来访,把自己关在屋里一个多月。
陈奎秀和这两家都是亲戚,当然不会不被波及,他却做得更绝,把送礼的,直接送到大理寺去了。茵茵虽然不像碧莲那么为难自己,但门房也好一阵子看到人都是横眉冷对的,倒是让一些想要拜访她的人,望而却步,比如,鸭蛋。
秋闱结束,鸭蛋的老2京生如愿中举,她的两个儿子,明年要一起参加春闱了。她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担心,反正在家坐立不安,本想过来见见茵茵,却碰上这么个敏感时刻。也许是心有灵犀吧,茵茵见天气寒冷,想起她们弄的那个棉织厂来,她派人去请鸭蛋,主仆这才见面。
“今年才开始,京城外面种棉花的也有限,我们现在是一边收棉花,一边让人帮着纺线,一斤线换一斤一两半的棉花,给我们纺花的人挺多的,现在是棉花不好收。”鸭蛋回禀道。
“不会棉花都让你给收得涨价了吧?”茵茵开玩笑。
“还真是这样的。夫人,棉花价格刚开始是麦子价格的六、七倍,现在都涨到八倍多了。”
“不要怕吃亏,这样明年种棉花的人家才多呐。”茵茵安慰她。
“这也是。”鸭蛋点了一下头,自从儿子三年前没去参加科举,她狂瘦下来,就再也没有胖回去,那张丰润的满月脸再也没有出现过,但她现在人很精神,脸色也白皙红润,能看出精神面貌很好。
“夫人,姑奶奶家的表少爷夫妇,很好相处,表少奶奶对人更是又亲切又和气,我每次去府上回事,她都非要我坐了,我都不好意思呢。”
对方也不过是个举人,你的两个儿子都是,她们没什么可摆谱的啊。但是,有的人,就是会仗势欺人,毕竟,鸭蛋曾经是茵茵侍女。
“我最近要去大姑奶奶家拜访,你还有什么事儿要我帮忙吗?”
“不用,不用,我们在生意上,分得很清楚,焦老爷不看重钱财,也不是很会打理,都是焦夫人和我商量,她也不大管事,我每月把账册送给她看,她从来没有责难过。”
茵茵相信鸭蛋的人品,不会做手脚,这个焦太太,看着很精明的人,大概是从账目上,了解鸭蛋的吧。
“生意有进项不?”
“不多,一个月能分几十两银子,现在冬天,棉布好卖,这个月,估计有一百多两。”
“能有进项就好,慢慢做大吧。”鸭蛋手里有存储的,茵茵不怕她过不去,两人又嘀咕了一阵,鸭蛋终于鼓起勇气,给茵茵说了外面传的闲话:“夫人,外面有人传言,说大少爷是你和老爷从国外捡回来的,现在把他丢在乡下不说,还拒绝让他尚公主。”
“呵呵,这话从何说起呀,不要理会。”也就是那些小人物才会信这样的谣言,茵茵觉得,大多数高官权贵还是能理解她不想让儿子当驸马的心思。
“偏偏大少爷小时候长得像老爷,现在却是越来越不像。”鸭蛋皱眉嘟哝。
“你就不要担心了,这肯定是一些小人没事干,瞎叨咕的。”见鸭蛋还是有点担心,茵茵换了话题:
“振声来信,也考中了,在江南排第七十名。他本来计划不考,先生要让他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为以后着想呢。”
“真的?那可真好。”鸭蛋觉得,中了就是好事,脸色马上就一副喜笑颜开的模样。
“呵呵,你不知道,江南只录七十名,振声把信纸都哭花了。”儿子生活太顺,不受挫折,怎能长大?茵茵脸上虽然笑着,心里还是很疼他。她有好几天担心儿子过不去这道坎儿,吃饭都没食欲,还好前两天接到振声的信,他立志要努力攻读,一定洗雪这“坐红椅”之耻,先生也给陈奎秀写了信,说振声一切都好,让她们不要担心,茵茵这才勉强把心思放开。
鸭蛋也知道,发榜时,后面有学正大人签字,还有红笔打勾,最后一名刚好就在红勾上,恰如坐了红椅子,人们就把这形象称为“坐红椅”。
“管他红椅不红椅,总好过榜上无名吧?再说,大少爷一发奋,给咱中个状元郎,谁还记得那些旧事?”
“呵呵,振声现在就是在做这个梦呢。”
两人又闲话了一会儿,鸭蛋离去。
过了两天,陆夫人有请,茵茵如约赴会。
“你大儿子到底是不是亲的?我还打算给你做媒呢。”程夫人开玩笑。
“这有关系吗?”茵茵也笑着,“看上我们夫妇,就只管说出来,看不上,那就免谈了。”
“我还真的向皇后推荐你儿子了,馨公主大了。”程夫人已经一脸严肃。
“前段时间,有人透露说,皇上有意让明公主嫁过来。”茵茵老老实实地道。
“后来怎样?”
“这都过了几个月了,一点消息也没有。”
“哼,肯定是淑贵妃在捣鬼,你幸好当时没答应,不然,现在皇后的心意就达不成了。”程娇燕嘴快,抢着说。
“你怎知我没答应?”茵茵笑着反问。
“外面都传遍了,连你儿子是抱来的都臆造了出来,还用你说。”陆夫人和程夫人一起抿了嘴笑。
“振声这次在江南秋闱考试,坐了红椅了,皇上和皇后丢不起这人吧?”
“坐红椅?”三个人的嘴巴都能吞下鸡蛋。
“才多大啊,就中了举人,也是才子来着,皇上肯定不会觉得丢人的。”程夫人安慰茵茵,但这话说的,她自己都觉得底气不足。
“孩子还小,你着什么急?”陆夫人皱眉看着茵茵,好些人都是二十多才考中举人,比起振声的坐了红椅还要差得远,陆夫人意思茵茵明白,如果再过三年去考,肯定会有好成绩。
不知道是因为皇上身体又出现状况,还是茵茵的托词起了作用,接下来又无声无息了。其实,茵茵觉得碧莲的女儿很好,温文尔雅又聪明伶俐,可惜,在馨公主没有定下来之前,她无论怎样都没办法这样做。
人们就这么着,在担心中过了年,眼看着河水泛波,杨柳发芽,皇上竟然奇迹地又好了起来,路边的树木可以哗啦啦拍巴掌时,皇上从行宫回来,开始上朝。不过这回他上朝的时间,仅有以前的一半,几个一品大臣的任务大为增加,权力也大增。
皇上肯定明白这些,想要拉拢身边的大臣,联姻是很好的手段,初夏,皇上的圣旨一道道的,甚至连扈王爷的儿子,都赐了婚。
振声没有任何意外地,被选为馨公主的驸马。驸马府是皇上指定的,旨意下来,那边就开始修葺,皇上很有意思,命陈奎秀定期查看,包括内造府的账册,都由他督查。那些太监和宫里的女官,在这种事上常常能很捞一把,现在都悄悄收起贪婪之心,当父亲的为儿子谋福利,哪有不尽心尽力的?
明公主被指给威王的孙子,太后还在,现在比皇上病得还重,人已经糊里糊涂的,连弟弟都认不得了。
正文 第二三二章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三二章
“振声这一辈子,大概就是风流才子的命了。这才刚准备努力读书,圣旨又把他召回了。年底大婚,哪里还有心情去再去考进士啊。就是考上,又有几个人能相信是他的真本事呢?还不知道谁继位呢,唉。”茵茵在陈奎秀跟前唠叨。
“这还很难说。振声回到京城,难道就不会读书了啊?让他跟了陆二爷也一样。尚了公主,在外人跟前是挺有势的,但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自己还不清楚吗?说不定,振声不愿意别人说他是吃软饭的,会更用功读书呢。”
“哎呀,随他去吧。”茵茵看到喜鹃在门口晃了一下,就招手让她进来。
“陈掌柜把给姑奶奶儿子庆百岁的宝物送过来,请老爷夫人过目呢。”
“快请进。”陈奎秀很高兴。
妞儿在去年冬天,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廖三夫妇的第二个孙子,他们的欣喜,还没有这边外祖家的人高。
长贵送来的东西,一块金镶玉的长命锁,上面浮雕着一对麒麟,另一面是个长命百岁的字。一副银饰的银铃,这是给小孩子的风帽上缀的,银铃有大有小,都很精巧。茵茵嫌孩子头上戴得太重,专门让师傅把铃铛做得很轻巧。
“到了冬天,开始学走路了,小脑袋摇摇晃晃,叮铃铃地响,别提有多可爱了。”茵茵拿着一个大点的铃铛,摇了摇,一脸笑意地憧憬。
“冬天,你都顾不上这个了。”陈奎秀提醒她。
“不会的,振声的婚事,不会让我准备一冬天的。”
“振環媳妇,也是冬天生产吧?”
“嗯,老天大概看大哥年龄这么大,还没抱孙子,这媳妇一过门,就有了身子,嘻嘻,大嫂现在连饭都不知道该吃几顿了。”他们这阵子,也回了几次老宅,陈大夫人有时说话,都语无伦次,她当年,可是嫁过来将近十年,才有了振環。
茵茵继续看长贵送来的东西,觉得都很好。
“我现在赏长贵东西,他都不稀罕了,我也不知道拿什么给他才好。”茵茵随口说道。
陈奎秀很认真地想了想:“长贵的老大,不爱读书,给珠宝师傅当徒弟,他的老2,好像中了秀才了?”
“嗯,去年是进了学,就是没有中举。”茵茵听说,那孩子哭了两天都没吃饭,把顺阳着急地长了一嘴燎泡。
“我想办法送他去国子监读书。”这个忙帮的大,长贵今后,会更尽心尽力的吧。
“你最近,还和承邦夫人见面不?”
“过年后就没有见过。”皇上病最重的时候,疑心也最大,京城那阵子风声鹤唳,谁也不敢招惹是非。
“皇上现在这身体又缓过来,他还不立储君啊。”
“也不知道皇后是怎么惹了皇上,我看他心里,最是欣赏朝熙皇子,却和皇后闹别扭,就是不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