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种出好姻缘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2-08-12完结)





。这现在看到茵茵,那里又傻又跛?不仅漂亮得跟个水葱似得,这心眼儿,就她这两天看来,也不是一般的够用。她暗暗骂那些传闲话的人,真是缺德呢。

    “陈长庚确实很能干,还勤快,他家以前是后山的,搬过来没几年,白手起家,能不穷嘛。唉!他家今天办事儿,明天,我替少奶奶去问。”鲁妈这话说得很是合情合理,就是硬梆梆的语气让人觉得不爽。

    “我去问。”鸭蛋气呼呼地瞪了鲁妈一眼,鼓着腮帮子嚼煎饼,这煎饼味儿不错,就是有点硬,吃起来把腮帮子都嚼累了。

    “鲁妈,你不用特意把麦子换成包谷,地里的麦子收了,够咱们吃的,你别担心。嘻嘻,你换出来的包谷面,早晚熬糊糊喝,我最爱喝包谷面糊糊就咸菜了。”茵茵叮嘱鲁妈,鲁妈眼里闪过一丝光亮,她装不经意,背过身抹了一把脸,这才继续吃饭。

    茵茵下午,和鸭蛋一起在院子的东边的仓库房里,翻找割麦子的镰刀,过几天要用呢。

    鸭蛋第二天一早就去陈长庚家去,没多一会儿就回来了,陈长庚家离这儿不远。

    “小姐,陈长庚答应你了,我给他说,他愿意的话,过来和你说工钱。他正在洗碗呢,说收拾好了就过来。”

    鲁妈已经收拾完家务,正在拾掇鞋底儿准备迹鹨鹂醋糯笮。朗歉约鹤龅模睦锞醯靡徽蠖屡陈杈褪敲胬湫娜取?br />
    果然,没多一会儿,陈长庚就来了,尽管茵茵已经带上了斗笠,还是让他略显紧张,他不安地搓着大手:“二少奶奶你这里要用人呀?”

    “是的。你来了,咱们就商量一下,你觉得给你多少工钱合适呢?”

    “丫头姐姐说管我两个孩子吃饭?”

    “是的。不然,你家没人,孩子怎么办?你的小儿子,听说才七岁,身体还不好?”

    “嗯,是。”陈长庚脸上马上出现戚容。

    “那,还是我们帮你照顾比较好,你说呢?”

    “少奶奶你可真是好人,我还当丫鬟姐姐和我说笑哩。”陈长庚又搓搓手,“那你一年能给我们一人两吊钱不?”

    “能,你要是干得好,年底,我还可以再给你多加点。”

    茵茵毫不犹豫地答应,她随手把契约写出来,吹了吹,递给陈长庚:“你看看,还要加什么?”

    陈长庚手搓地更厉害,声音跟蚊子叫似得,说:“我不识字儿。”

    “喔。”茵茵有点不知道怎么办。

    “少奶奶,你放心,咱们说定了的事儿,我决不会变的。你可以去打听打听,我从来不失约,要不,我把东青叔叫来作个证。”

    “那这个,你可以拿给别人看看,觉得合适,按个手印吧。”茵茵把字据递给他,陈长庚小心翼翼地折起来,揣进怀里。

    “从今天起,你帮我种田,地里该做什么活儿,你要帮我出主意,如果需要人手,也是你帮我雇佣。我一个女人家,出门不方便。”见陈长庚点头,她扭过头说,“鸭蛋,你带陈师傅去地里看看。”

    鸭蛋嫌茵茵当人面这么叫她,嘴里嘀嘀咕咕有点不高兴,不过还是快手快脚的放下手里的针线,准备出门。

    陈长庚见小丫鬟名字叫鸭蛋,觉得挺可笑,但他又不敢笑,脸憋得更红。两人很快出了门。地离家并不是很远,不到半个时辰,两人就返回了,陈长庚的脸色有点不好看,他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到:“二少奶奶,你那是荒地呀。”

    “嗯。”

    “这荒地,一年种下来,除了种子,够吃就不错了。”

    “那地,如果种庄稼,当然划不来,栽树,就可以呀,和好地没啥区别,那地也就是表面有石头,下面都是好土的。”

    “哦,下面比好地略沙一些,种庄稼不行,种树却是最好了。少奶奶你很会种地呀。”陈长庚脸上出现笑容,“少奶奶打算栽什么树呢?”

    “桃、杏、核桃、枣子、板栗,多点花样吧。麦子收了,咱们不种秋,你就开始挖树坑,先从山上移些酸枣树,能移多少算多少,酸枣好栽,带着土过来,秋天也能活。”

    “酸枣?”陈长庚摸不清茵茵什么意思,满脸疑惑。

    “明年弄些枣树枝子,嫁接就可以了,不然哪儿来那么多树苗呢?”

    “我不会嫁接。”他又开始搓手。

    “我会,到时教你。”茵茵干脆地说到。“你回家,把你弟弟和孩子带过来,今天就在这里吃吧,明天,你找几个人,把收麦子的工具修修,还有,荒地中间有一大块没什么麦苗,你把哪儿收拾出来,做打麦场。”

    “哎。”陈长庚见茵茵很有主见,并且对荒地的规划很合理,心里有了底气,脚步轻快地出门了。

正文 第三章 麦收

    “鸭蛋,你帮我把北屋收拾一下,一会儿咱俩在那儿吃。唉,我和他们一桌子吃饭,觉得有点别扭。”

    鸭蛋做了个鬼脸,算是当着人面叫她外号的报复,她咚咚地过去了,声音却脆脆地飞过来:“小姐,你还要让人帮你修屋子呢,这一下雨,几个屋子没有一个不漏的。”

    “哦,知道了。”茵茵在心里说,咱们这是荒宅嘛,不漏婆婆会给我吗?唉,事儿还真多,看来明天先修屋子吧。

    陈长庚的闺女叫桂枝,已经十二了,就是昨天仰着脸大哭的女孩,今天眼睛还肿着,她黄黄瘦瘦的,五官还算清秀。那儿子陈冬生,营养不良比闺女还明显,两颊凹陷,头大身子小,说是七岁了,个子看着不到六岁的样子,茵茵和鸭蛋坐在屋里,她隔着窗户,看到两个孩子吃饭都不香甜。她自信家里的饭,比一般农户要好的,应该是这俩孩子有问题。吃过饭,鸭蛋收拾了桌子,向厨房走。

    “你叫陈长庚过来。”茵茵示意,把人叫到窗户跟前。

    陈长庚以为是给他派活儿,赶紧过来,低头站着:“你带着孩子去镇上,到张大夫那里看看,给孩子开点开胃的药,这俩都不好好吃饭,你看瘦的。”茵茵拿着一吊钱,递给鸭蛋,示意她送过去,鸭蛋撅嘴不愿意,见茵茵冲她瞪眼,这才闷闷地出去了。

    “那,二少奶奶,到年底,你从我工钱里扣吧。”陈长庚很感动,他儿子脸色都是青黄的,好些人都说随了他娘,恐怕长不大,让他心里很难受,无奈他现在手头太拮据,给妻子看病借的债,都没还,再也借不来了。

    “先别说那些,快去吧。”

    陈长庚转过身,低着头快步走了。他牵着孩子走到大门口,鸭蛋注意他抹了一把脸,赶紧跑进北屋,低声给茵茵说:“哭了。”

    “快干活儿吧,操心多。”茵茵溜她一眼,鸭蛋吐吐舌头,嘿嘿笑着,从笸箩里拿出正纳着的鞋底子,“嗤嗤”地干起来。

    陈长庚的儿子才吃了两天汤药,饭量就明显大起来,人也不那么蔫蔫的了,小男孩的皮劲儿开始显露,在院子里东跑西颠没个安静时候,把鲁妈烦得,一天呵斥他了好几次。

    “冬生,你过来。”

    陈冬生对茵茵却有点惧怕,大概是他父亲在他跟前说过什么吧。

    “我教你认字,你想不想学?”

    “想学。”

    “那你可要听话,不好好学,我可会惩罚的。”

    “我不好好学,你就打我手板子。”他大概听说学堂里先生会打手板,才这么说吧,南落村人少地多,村里的人比较富庶,读书的孩子就多些。

    茵茵用一个旧的方木托盘,在上面铺上沙子,用棍子在上面写了一个“一”,嘴里说,“这是一,就是咱们说的,一个人,一块馍馍的一。”

    冬生坐在茵茵旁边的小板凳上,拿着棍儿,一边划一边说:“一个人的一,一个鸡的一,……”他说了一串儿,把茵茵逗笑了,她伸手拿过棍儿,在沙盘上写了个二:“这是二,第二,二哥,都是这个二。”

    冬生叽叽咕咕念着,手里拿棍儿很认真地写,茵茵觉得这几个比较简单,一下午,把一二三四五都教了,这冬生还不错,乖乖念叨一个多时辰,也不显得不耐烦。

    陈长庚帮她到集市上购买修房子的东西去了,傍晚时才回来,有砖、瓦、石灰等。茵茵注意他身后还有个和他有点像的男子,帮他搬东西,不过,吃饭时,人却没在。

    “刚才你的帮手呢?”

    “我小弟,跟着耍呢,顺便替我搬搬东西,他回去了。”陈长庚又搓手。

    “你弟弟都回来了?这些东西,我看你一个也弄不回来,既然让人帮你了,就在这里吃饭吧。哦,对了,你弟弟回来,就叫他们赶紧都过来吧。反正咱们这里这几天事儿多。”

    “今天就不用了,他们和爹一起吃,都说好了。”

    “也好,吃完饭还有事儿,等会儿给你吩咐。”

    陈长庚点头,离开了。吃过饭,茵茵叮嘱陈长庚:“你领着冬生,桂枝,小红(鸭蛋的本名,茵茵不好再叫她鸭蛋),到村东头那片榆树林子里,把刚从土里爬出来的知了猴,都给抓回来。诺,打两个灯笼,一个人照着,一个人拣。现在天黑没多会儿,都在树根那儿呢,抓个半时辰,你让小红带回来,你就回家去吧。”

    “少奶奶,要那做什么?”

    “那是药,能治病。”茵茵胡诌。陈长庚带着几个人,打着灯笼去了,农村人早起,白天又累了一天,现在村庄很是安静,陈长庚他们走路引起的狗叫,非常清楚地传过来。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陈长庚很谨慎地把鸭蛋送到大门口,才返回去。茵茵让鲁妈把知了猴用盐水泡了,准备第二天剥了皮,裹上面,炸了给大家当菜吃。

    陈冬生这晚肯定给陈长庚炫耀他认字了,第二天陈长庚非要让他给茵茵磕头,说是行拜师礼:“你既然给我行礼了,那我后面,可要严格要求了。”茵茵隔着窗户,对陈冬生说话,陈冬生点头:“先生,我好好学。”

    因为要修房子,陈长庚和几个弟弟都开始忙乎,鲁妈蒸了一锅馍,一顿就下去一少半儿,她以前虽然在庄子里,但不负责在厨房做饭,这一顿让她领教了男人们到底有多能吃。晚上,人散了,她低声给茵茵报告:“照这么着,咱这一百斤麦子,吃不了几天的。”

    “这几天太阳很好,陈长庚说,大后天就开始割麦子了。咱们那是荒地,地力贫瘠,麦子熟得早。”

    “小姐,咱那地收不了多少麦子的。”鸭蛋帮鲁妈说话,茵茵知道她俩的意思,为将来的日子担心呗。

    “你们别怕,我会想办法的。”茵茵安慰她们,这段时间,茵茵也想了很多,除了那地,她必须想别的办法,不然,这一年都熬不过去。

    下来两天,陈氏兄弟帮茵茵在院子中间砌起一道矮墙,把院儿分成内外两部分,墙上留的这个小窗,就成了他们接受命令的地方,房屋上面,瓦片破了的,墙面上土坯残破的地方,他们都帮着收拾好了,几间破房子,都可以住人了。

    茵茵的地虽多,粮食打的却少,没多久麦子就收完了,她又不打算种秋粮,陈长庚兄弟几个就没事儿了,不过,陈长庚是勤快人,他天天带着几个弟弟去地里,准备把靠溪水的那里整理出一小块地来,希望能种点蔬菜瓜果什么的,改善家里人的伙食。

正文 第四章 酸桃儿

    “鲁妈,我昨天看见咱们这里,过很多多骆驼。”

    “咱们这里是勉西省的人去来咱们河东、勉南的必经之路,从西边过来的东西,都是由骆驼运的呢。”难得鲁妈说话这么顺溜。

    “哦。那咱这儿经常过驼队了?”

    “就热天,天冷的时候就没了。从咱村边上过去,穿那个山谷,听说是去勉南的。”

    “鲁妈,那你和鸭蛋在村口,开个茶水店,行不行?”

    “有人开过,说是不挣钱,驼队在前面镇子上,都吃过东西了,在咱这儿,最多就是歇歇脚,喝喝茶。”鲁妈眼神里有担心。

    “不挣钱不要紧。鲁妈,驼队喝水休息时,让冬生、桂枝用小耙子把骆驼身上退的毛勾下来,咱们用来织毛衣、做棉袄,那可暖和呢。”

    鲁妈奔儿头下的小眼睛其实满亮的,和她见面多了,就不觉得她难看了,还觉得她挺耐看,这时,她眨着小眼,满是钦佩,就是说出来的话,让茵茵没法接受:“二少奶奶,你也太精了,这是雁过拔毛呢。”

    “说什么呢。”鸭蛋马上不愿意了。

    鲁妈脸色有点不好意思,讪讪地笑了一下。

    “二少奶奶,让我跟鲁妈去就行,我手快,一会儿就薅好多毛呢。”桂枝赶紧过来,对茵茵说话。

    “小丫头片子,心眼多,害怕耽误你弟弟读书呀,这么热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