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种出好姻缘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2-08-12完结)
折腾到了子时,接生婆都换了两茬,茵茵院儿里专门收拾出来的那个小房间,才传出婴儿嘹亮的哭泣声。
“唉呀哦,这好嗓门。”大夫人陪着陈老夫人坐在偏厅,这时不约而同站起来,大夫人很谨慎地扶着老夫人,两人一起往茵茵的院子里走。
“是个小姐母子平安”接生婆已经把婴儿洗出来,用小包被裹好,另一个接生婆也给茵茵擦干净身子,换了床上的东西,让她躺在被窝里休息,见到陈老夫人,她们一起道喜。
陈老夫人很失望,毕竟,陈家急需的是个孙子,但有孙女也不错,媳妇开了怀,总是有盼头了不是。她脸上涌出喜色,仍然严肃地问:“大人没有不舒服吧?”
“没有,很好的。”
“不是双生的吗?”大夫人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不是,一个。”接生婆干脆地答道。
老夫人赏了接生婆,抱着孩子进了育婴室,小姑娘闭着眼,嘴巴吸吮着,正呼呼大睡,皱巴巴地红脸蛋,长长的眼尾,小小嘴巴圆嘟嘟地撅着。大夫人心里诧异这孩子怎么这么丑,老夫人却已经笑着说道:“和她妈一样漂亮呢,将来是个大美人儿。”大夫人还当这是做奶奶的一厢情愿,她不想打击老人的情绪,就赞同地点点头。
睡到天亮,茵茵就被严重的饥饿折磨醒了,她很听话地穿得严严实实,鸭蛋还不许她洗漱,茵茵求告了半天,她才给端来热水。
水儿给茵茵端来的早饭,是鸡汤面。
“这个不行,还没下奶,不能吃荤腥。”茵茵挥手让她端下去,没想到老夫人和大夫人一起过来劝她。
“娘,真的是这两天荤腥吃多了,会没奶的,就喝点白粥,奶下来了,才能不忌口。”她很想自己哺乳孩子,那小脑袋在怀里拱着找奶头的梦,她前一阵做过好几次呢。
“瞎说,来,喝汤,喝多了汤,就会有奶了。”老夫人把茵茵当幼儿一样哄着,让茵茵非常无奈,结果,茵茵后来,一点奶水也没有,陈老夫人当然早有准备,奶妈很快住进了陈家。陈老夫人,喊孩子妞儿,她的小名就这么定下来,陈洪寿给起的大名,叫嬛菂。大夫人只说这名字好听,茵茵也附和说,很有女子韵味,心里却有点发苦。老夫人想扭一下,下一个生男孩,老爷却叫她:“唤弟”,两人的心思如此明白,她怎不苦笑?
虽然是个女孩儿,但毕竟是陈家这一代的第一个,陈家还是办了隆重的满月酒。
满月酒过后没几天,陈奎林到家了。
妞儿很乖,第一个月,不是吃就是睡,后来精神大了些,吃饱了开始在床上练翻身,左边翻不过,就来右边的,累了,躺那儿吮手指,很少哭闹,茵茵坚持让女儿跟自己住,奶娘就住自己的外间,妞儿半夜饿了,她抱过去让奶娘喂饱,日子过得很顺。
大夫人看着妞儿那个红彤彤皱巴巴的小脸,一天天丰满起来,渐渐由粉红色变得雪白细嫩,再加上一双大眼忽闪忽闪地眨着,看着实在可爱,常常忍不住喜爱的心情,坐在妞儿身边逗她玩儿,但她却几乎不抱妞儿,只肯抱福生,她又不是很会抱孩子,福生经常嫌她抱得不舒服,在她怀里扭来扭去地抗议。鸭蛋这时就一脸歉疚地偷偷望茵茵,害怕她不满。大夫人是想生儿子,不抱妞儿,肯定害怕怀的是女儿,怎料陈奎林回来半年过去,她还是没动静,茵茵见她脸上的红润开始消退,也为她担心。
自从偷偷看过公公的邸抄,茵茵出了月子,经常隔几天去看一看,除了陈奎林回京的消息,再也没有关于他们父子的的了,如果一定要说有,就是那个参陈二林的官员,被皇上派到西部一个贫困地方当知府去了,虽然还是五品,可谁都知道,他被变相贬谪了。
京官多舒服,如果在富裕的地方,地方官就比京官好,自由而且收入可观。可是如果去了那贫寒之地——。
皇上肯定恼怒他参了陈二林,这是茵茵的直觉,皇上还是很爱护陈二林的,让她心里舒服多了,她不知道,那个官员再次上折子参陈二林,说他在滇城私自抬高盐价,偷熬私盐等,赵国师把他狠骂了一顿,折子都直接摔在脸上:“陈二林远在滇城,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他就是再贪心,一个小小滇城卖盐的,能贪多少银子?那么多贪腐的大囊虫你不给皇上盯好,天天看着一个芝麻点儿的小官,你安的什么心?”这官员心里颇不服气,觉得国师护短,尽管国师辞去督帅之位,但在皇上跟前说话,依然非常有效,国师如果在皇上跟前说他两句坏话,那也是吃不了兜着走,他的前途,肯定会大打折扣。这官员不敢反驳国师,乖乖把还没到皇上手上的折子拿回了家,但第二天皇上的圣旨还是来了,他收拾收拾,黯然地去了西部。
茵茵盯着这邸抄的时间,回想了一下,公公那几天,整天一脸忧郁,他还是为二儿子担心呐。可怜天下父母心,陈二林那么桀骜不驯,临走时叮咛自己容忍公公的啰嗦,看来,他很体谅父亲的,虽然父子在一起,吵架的时候居多,很少能正儿八经地说上几句话,但他们父子之间,却并不薄情。
母乳哺育的婴儿,生病经常在半岁后,那天妞儿大概是积食,身上发热,躺在床上直哼哼,茵茵派人出去请大夫,陈老夫人诧异她竟然请了两个,大夫人似乎很关心妞儿,也去了茵茵的院儿,可是最后陈奎林也走过去时,让老人不得不在那里猜想起来。
大夫人好话说尽,陈奎林才答应让大夫把一下脉。梁大夫把过脉,给陈奎林说,他的这个夫妻双修的方子,还是师傅留的,对人只有好处。陈奎林亲自出去抓了药,对外说的时候,是给大夫人喝的。
妞儿由大人牵着可以迈步时,大夫人终于传出有喜的信息:她孕吐非常厉害,那个月,家里都不敢动荤腥。陈洪寿夫妇的脸上,整天笑盈盈的,大夫人听茵茵的劝说,不管怎么吐,都坚持吃东西,终于熬过那痛苦的时期,她的脸变得红润丰满。
正文 第九十八章 陈二林回来了
第九十八章 陈二林回来了
妞儿抓周,竟然拿着算盘,哗啦哗啦摇个不停,对放了一圈的珍珠翡翠针线丝帛不屑一顾,大夫人把自己封诰的凤冠都放在桌子上,妞儿也只是摸了摸,就毫不犹豫地爬开了。
“跟了她娘了,嘻嘻。”大夫人捂着嘴,笑得很文雅。
“她爹也是爱银子不爱官儿。”茵茵不服气地说。
“呵呵,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们三口,到时候抱着银子睡吧。”老夫人也笑着打趣茵茵,现在妞儿大了,她已经抱不动了,大夫人是不敢抱,茵茵伸手,把拿着算盘喜眉笑眼的女儿抱起来,鸭蛋上前,接过去,妞儿正在学走路,没一会儿,就闹着要下地上,弯腰扶着孩子挺累人的,鸭蛋和奶娘换着来,正值夏天,这俩常常累得一身是汗。
史嫣云匆匆赶来,见抓周都完了,略有点失望,她急不可待地问茵茵:“妞儿抓了个什么?”
“算盘。嘻嘻”
“这个好”史嫣云拍手赞道。
老夫人看陈长富忠诚能干,就把张家的那一摊子都给了他,史嫣云和张仲青反过来跟着陈长富学理财,忙得一塌糊涂,到陈家来的次数就少多了,她好像只对诗词歌赋开窍,那些账目,有些很简单的,她都弄不懂,还别说难的了,陈长富倒是帮他们家带着两个人,但那俩目前还没完全上手,何况,当主人的一点也不懂,全靠下人,这也是不行的,史嫣云强迫自己学那些,学得心里只发腻,这时听说妞儿拿算盘,她当然一个劲儿地称赞,茵茵知道她不是说客套话,那是她付出惨痛代价才明白的道理啊。
大夫人心里还是有点遗憾的,她的价值观,五花官诰做夫人,那才是做女人的最高荣耀,陈奎林曾说过弟弟聪明绝顶,就是不肯读书考试,她很是遗憾,茵茵过门,似乎也根本不督促夫君往仕途上靠,她心里还小小轻视她一阵儿,觉得乡下女子就是没见识,不知道那头轻那头重。后来听说了茵茵的一些事儿,和她相处,也发现她的确学识渊博,这才收起轻视之心,对她敬重和亲热起来。
其实茵茵知道妞儿拿算盘的原因,妞儿这段时间,对有节奏的声音特别感兴趣,睡觉时,茵茵必须给她朗诵儿歌或者哼唱节奏感比较强的歌曲她才肯睡,害的鸭蛋和奶娘,都跟着茵茵学儿歌。最后,她俩没学多少,福生倒是学会很多,像:
“唐僧骑马咚呀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个猪八戒,”……
还有“一只哈巴狗,坐在大门口,两眼乌溜溜,想吃肉骨头……”
“红尘滚滚痴痴情深,你拿青春赌明天,我用真情换此生”这个,福生唱得非常含混,只有节奏还行,大夫人曾问福生唱得什么,一家大小都面面相觑,没人听得懂,茵茵也假装不知道,说他肯定是跟着外面的小孩子学的,鸭蛋和陈长富是在外面赁房居住的,大夫人这才不问了,但她觉得福生唱的很有节奏,很好听。
其实那是茵茵唱的时候,福生在边上听会的,他记性很好。
奶娘和鸭蛋后来,干脆不学了,每次妞儿闹瞌睡,就把冬生叫了来,冬生乖乖地坐小板凳上,奶声奶气地又说又唱,不一会儿,妞儿就睡着了。
茵茵知道小孩子说唱儿歌,对他提高语言能力很有帮助,就在哄妞儿时,经常变换新内容,可惜她能记住的儿歌有限,最后只好以唐诗宋词来替代,后来,院子里,经常会听见福生清脆地小男孩声音:离离原上草……福生最后,可以学着茵茵的语调:“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可以一字不差地全背下来。
一天陈洪寿在家沐休,听见了,还出来看了福生好一会儿,福生见他有点害怕,这才闭着小嘴不吭声了,没想到陈洪寿回书房端出一盘点心:“再诵一篇,这盘点心归你。”
福生眼馋地看了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娘不许我拿别人东西,我给你诵,不要点心。”
他说完,清清嗓子,开始背诵:“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鸭蛋听水儿给她说,福生和老爷说话,吓地赶紧过来,陈洪寿摆手让她不要说话,直到福生背完《从军行》,他才把那盘点心递给鸭蛋:“这个给孩子吃。”他扭头往书房走了几步,又回头,“这孩子几岁?”
“四岁。”
“哦,大小刚好。”他扔下一脸疑惑地鸭蛋进去了,三年后,他竟然介绍福生去了陆翰林家的私塾,虽然茵茵不太愿意福生去做伴读,但陈洪寿却骂她短视,原因是陆翰林家的私塾先生教得非常好,而长富和鸭蛋,却满怀感激地听从了陈洪寿的话。
茵茵在邸抄上,看到皇上派赵承邦去滇城劳军,想到陈二林他的几个义弟,都在西南,这个一去,又再一次汇集,那事儿过了几天,她才意识到,皇上肯定在那里有什么布置了,说不定,陈二林快回来了。她其实,很想念他的,只是在家不敢表露,陈二林每次来信,又那么短短几句,让她又恼又想他。
秋天过去了,冬天也快过完了,她的猜想还没实现的影子,赵承邦不见回来,陈二林也没个信息,她见希望落空,心里闷闷的,表面还不敢有所显露。
大夫人的肚子,已经高高鼓起,每天出入,都有奶娘和丫鬟紧紧跟随,她对茵茵的建议很重视,每天坚持在院儿里面走动。茵茵知道她才二十七岁,还是做孕妇的最佳年龄,对她并不担心。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钦天监已经宣布封印,陈洪寿终于不用天天早朝,陈老夫人每天都要看看妞儿,孩子抱到正屋,当爷爷的少不了也逗弄逗弄,正在牙牙学语的妞儿很惹人喜欢,陈洪寿终于理解老太太一天不见孙女就吃不下饭的原因,没几天,他也开始一天不见孩子就心里抓挠了。
当爷爷的,还要假装一本正经,每次都是老夫人抱一会儿,他才借口:“你抱时间有点长了吧?晚上又要腰疼了。来,给我。”妞儿不喜欢板着脸的爷爷,陈洪寿抱着,不过五分钟,妞儿就开始扭来拧去的,闹着要下地上。
青山堂的二当家,之所以叫送子观音,是因为配出很多儿科药,茵茵觉得这外号不贴切,但对他的药却是很追捧。妞儿只要定期服用青山堂的“小儿安”,照顾得当,就不闹毛病。其实,茵茵在穿来之前的那个世界,这样的药很多的,比如“七珍丹”,就是让小孩子排出肠胃里积食的。
这天,妞儿服过药,肚子里不舒服,哼哼唧唧不肯睡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