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种出好姻缘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2-08-12完结)
“咦?你怎么知道?姐姐是三月三歌会上的歌王哩,她唱歌最好听了。”当姐姐的,悄悄瞪了妹妹一眼,扭头见到苏君青期待的眼神,禁不住脸儿一红,她别过脸去,但还是轻启朱唇,一种有点飘渺有点忧郁却非常动听的歌声飞了起来。
正文 第一零三章 布局
第一零三章 布局
“哎~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象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哎~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哎在深山
哥象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哎~月亮出来亮照半坡照半坡
望见月亮想起我的哥
一阵轻风吹上坡吹上坡
哥啊哥啊哥啊
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这是姑父带姑姑出游,在路上听来的,姐姐最是喜欢了。”红衣少女对苏君青说道,无奈对方还沉浸在那美妙的歌声中,竟然没有听见,红衣少女对着姐姐做了个鬼脸,还用指头指了指苏君青,用手掩着嘴偷偷笑起来。
那天,苏君青没有像以前那样,在覃磐土司家中逗留几天,而是第二天一早就告辞回去了。他一个多月,都没有再出现在覃磐家里,让土司老爷心中暗恨。
不过,苏君青最后还是去拜访覃磐了,一个多月没见,他明显看着不像以前那么意气风发,似乎有点憔悴,眼里还有些落寞。他解释说这段时间不能拜访是军务繁忙,然后和覃磐一起聊天喝酒,依然和以前没什么区别。
覃府的一对姊妹花,在他们吃过饭,又过来邀他一起出去玩,天气已是冬天,这里并不觉得多冷,但在水面上,还是不太好,他们就不再乘船,顺着镇子随意漫步。
苏君青抑制不住自己,一直想让碧莲唱歌,但他一向自制力极强,这时也只是想想,并没说出口,但身边的女子,似乎知道他的心思,走着走着,就开始轻轻吟唱起来。
妹孤单;
自已开门自已关;
若是出门三五夜;
蜘蛛结网把门栏。
一把剪刀两面光;
半边阴来半边阳;
哥你莫学剪刀样;
剪刀有囗无心肠。
打破花碗砌条街;
砌条花街等哥耒;
十年不来十年等;
再不移花别处栽。……
她唱的歌,总是有一种别样的忧郁,忧郁地苏君青的心,都像醋水泡的一样,酸的难受,他不停地告诫自己,这是唱曲儿呢,不是她心里这么想的,也不是她心里不高兴,这才勉强压住自己的冲动,没有马上去安抚她。
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安慰还是不该,上一次,他急急忙忙告辞,就是被这样的心情压抑地难以忍受,回去之后,他心里却一直放不下,老觉得自己该安慰一下她,可是现在人在眼前,他又说不出来了。
“你会唱歌不?”红荷忽然问苏君青,苏君青茫然地点了一下头,又赶紧摇头道:“我不会!”
“难怪你还没娶亲,不会唱歌,怎能有情人呐。”红衣少女快人快语。
“他们那边,都是父母订婚的,不是对歌找来的。”当姐姐的低声解释。
“他肯定会唱,哄咱们哩,再说,来了这里,都好几个月了,听也能听会好些的哩。”妹妹不服气地说,还扭头,对苏君青说道,“是不是?你一定会唱的。”
“你喜欢听姐姐唱歌,是不是?我们这里人都说,听了姐姐唱歌,几天都不想吃饭,嘻嘻。”
“三月不知肉味。”这是苏君青心里的想法,他顺嘴说了出来。
“难怪你这次来,瘦了呢。”红衣少女嘻嘻哈哈地笑了,苏君青却莫名地红了脸,他抬眼悄悄去看那姐姐,没想到那边正偷偷看他,两人不禁大囧,都赶紧别过脸去。
红荷正东张西望,没看到这一幕,她嘴巴不停地请求苏君青:“苏将军,你一定会唱的,你唱个听听吧。”
碧莲也转头看着他,眼里那份期待让苏君青忍耐不住,他开口吟唱,却是《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他没有碧莲唱得好,但这曲调和歌词,任何人来唱,都会有种缠绵悱恻的思念之情,两位少女惊诧地望着他,很快就被歌声感动,红荷甚至用手抹了一下眼角。
苏君青唱完,三个人好一会儿都不说话,最后是碧莲打破的静默:“前一段时间你教爹爹弹这个曲子了,我也想学,将军能教我吗?”
“我也要——”红荷说到半截刹住了,她扭过脸去,有点悲伤地咬了一下嘴唇,苏君青看姐姐的眼光和看她是不一样的,这个表面不拘小节的女孩子,内心却是细腻又敏感,爹爹好几次在饭桌上提到苏将军,说他很有才华,她和姐姐这才动了心思,同意了爹爹的安排,和这位苏将军见了面,苏君青和她们想象的一点儿也不一样,不是那种五大三粗一脸冰冷的模样,而是风度翩翩眉清目秀,尤其是他总是亲切地微笑着,让人一见就顿生好感,她们出去游玩,他还很会照顾人,很细心,也很温柔,她的小心思,忍不住活动了,可是,可是,很明显,苏将军喜欢的是姐姐不是她,这让她情何以堪!小姑娘伤心了,还不敢表示出来,本来,她也不喜欢弹琴,琴弦割着手指,她觉得疼痛难忍。
“好的,你俩我都教。”苏君青却笑着回答她们,红荷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咱们回去吧。”她似乎有些急不可待,其实,她已经没有心思和这两个一起走了。
苏君青从那次以后,又变成一个月去覃磐家中两次,每次徘徊三五天,虽然他再也不提驻军的事儿,但覃磐却对那事儿非常上心,几个月后,他把自己的地盘的地图,交给了苏君青。
苏君青看到地图,心中大喜,他一面赶紧给皇帝上书,告诉他这个消息,一面带人把紧靠滇中的地方仔细勘察了一番,驻军的地点和布局,他画成图报给了皇上。两个月后,皇上的旨意下来,嘉奖了苏君青,命他照计划快速行动。
等苏君青把那里一切布好,皇上给覃磐的赏赐才到,原来皇上害怕过早暴露消息,沈海在那边会有所布置,打乱苏君青的步骤。
苏君青这时,和覃碧莲已是难解难分。从西部军中回到京城,他曾接到父亲的来信,说是刘琴没去蜀中,失踪了,他还好好寻找了一番,但是杳无音信,半年前,陈二林来信,给他说见到刘琴了,已经嫁给了别人,他这才彻底解放,不用顾忌继母的威压。
陈二林在滇城,制作了很多火药箭,超大个的炮仗。沈海也是老奸巨猾之徒,他对皇上的布置,也不是没有觉察,但他见陈二林又是利用运盐的马队为自己谋取私利,被皇上降职到了滇城,竟然公然提高盐价,还关了大门私自熬盐,觉得这是个利欲熏心之辈,徒有虚名而已,以前他听来的消息,是不实的。
苏君青说服覃磐,在土人的地盘上驻军,对他的威胁还是不小的,但他还是没有当一回事,觉得自己对付他这样的毛孩子,应该是游刃有余。紧接着,田昆仑也把所带的兵都布到紧挨滇中的地方,沈海这才觉到皇上这个小毛孩不是一般人。
赵承邦奉旨劳军,竟然把妾侍蒋云珊带上,一路游山玩水,三个月的路程,他走了整整半年才到,沈海假惺惺地出城迎接,竟然没见到人,只接到了皇上赏赐的东西,押送的人转告他,我们国舅和陈二林是好朋友,陈二林在二十里外迎接,他们直接去游玩了,明天再进城。沈海心里嘲笑了皇上一番,带人回去。
沈海是个多疑的人,他还是派人去盯梢赵承邦了,报回来的消息,竟然是这俩在城外喝酒,赛马,最后陈二林输了,耍酒疯呢,他这才放下心。
沈海没想到,第二天,天色尚早,赵承邦就到了沈海的府上,他也不嗔怪沈海没有出门迎接,只是笑嘻嘻拉着他:“沈都督,走,我带你看个稀罕的物事。”
沈海暂时不敢和赵承邦掰了脸,就对手下的得力干将做了个手势,看他点了头,这才放心出门,他觉得滇中就是自己的天下,也就带了十几个勇士,和赵承邦一起来到城外。
陈二林一副懒洋洋的样子等在那里,他们昨天饮酒玩闹的帐篷还没有收起,赵承邦拉着沈海,要他品尝自己从蜀中带来的好酒。
沈海当然不拒绝,但他也是浅尝辄止,并不上赵承邦的当,赵承邦很不高兴,唧唧歪歪地说了一些沈海的不是。
沈海这些年,没人敢在跟前说个不字,赵承邦着实惹恼了他,但他还是尽量保持清醒,他借故军务繁忙,起来想要告辞。
“沈大人,好容易来了,还没尽兴怎能走呢?”陈二林起来拦阻。
“你什么东西,让开!”沈海的亲兵不愿意了,他们不敢惹赵承邦,对一个小小九品还不敢惹吗?
正文 第一零四章 进京
第一零四章 进京
“哎,别生气,我也是想让沈大人好好乐和一下,今天的重头戏还没开始呢!”陈二林还是懒洋洋的模样,不过,多了一份赖痞。
沈海刚才打招呼的那个将军,已经带人把这里包围了,他们的人,隐藏在林子里,只有那将军过来,给沈海了一个安心的手势,沈海大剌剌的坐下,看这俩能出什么花招。
继续饮酒,沈海是一滴也不沾了,无论赵承邦如何说他不地道,他也不上当。
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沈海有点坐不住了,他再次起身告辞,赵承邦却翻了脸:“沈都督,你就算是一品大员,我也是奉旨前来的,再说,还有爵位在身,怎么地这么不给面子呢?”
“皇上任命我管理这一方事物,实在军务繁忙,怎能陪你这么消磨时光,赵国舅,我还是告辞了。”沈海坚持道。
沈海嘴上很客气,但脸上已经露出愠怒,眼神也冷冰冰的,能灼伤人。
“那皇上如果不要你管这一片呢?来来来,我给你看个好东西,看完,你就可以走了。”赵承邦根本不看他,再说,他的脸就够冷的了,沈海,也不过尔尔。
“我看到前面那块大石,非常碍眼,大哥,你帮我把他消了去!”赵承邦跋扈地说。
沈海一愣,不由得笑了一下,这玩笑也开地太大了吧,那石头就不是几百斤的事儿,少说也上万斤,陈二林又不是神仙下凡,怎能把那石头消掉?他冷眼旁观,看这二人变什么戏法。
可是陈二林却毫不含糊地答应道:“好兄弟,那你就坐在这儿等会儿。”
他挥挥手,几个下人抬着大筐过去了,这些人围着大石头捣鼓了一会儿,就都跑过来,恭敬地站在陈二林面前,陈二林摆手,有一个人,从帐篷里拿出一把弓箭,陈二林把一个带着炮仗的箭拿出来,抽出炮焾儿,搭在弓弦上,那炮仗发出嘶嘶的声音,让陈二林射了出去,他臂力很好,这箭射得又远又准,射中了刚才那些人放在石头前面的一个白色方块物上,沈海一脸疑惑,觉得陈二林如果是给他炫耀箭术实在没必要,他还在眨眼思考,身边的人,除了自己和亲兵,全都趴地上去了,紧接着,一声惊天爆响,震得他双耳轰鸣,头晕目眩,那石头被炸成了碎块,四下乱飞。
硝烟还没散尽,赵承邦就很严肃地对沈海喝道:“皇上有旨,滇中都督沈海接旨!”
沈海懵懵地跪下:“吾皇万岁万万岁!臣沈海恭请圣安!”
赵承邦挺胸代皇上受礼,嘴上说着:“圣安康!”接着,他接过旁边一个校卒递上的锦盒,打开,取出圣旨,朗声读起来:“滇中都督沈海,十多年来恪尽职责,守卫西南,劳苦功高,特晋封为安国侯,回京接任任兵部尚书一职。滇中都督之位,暂由骠骑将军廖敬业接任,钦此!”
沈海跪那儿,心里迅速盘算,自己是接这个旨意,还是和皇上撕破脸儿?皇上在滇城边上已经布置好了,自己如果掀起战争,胜算的把握也就五五之数,何况刚才那个爆炸,让他心里还有点打鼓,皇上如果用陈二林来对付他,此事就非常棘手,谁的脑袋能有那大石头硬呢?他还是先接旨,边走边看。
“吾皇万岁万万岁!”沈海磕头,伸出双手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