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容氏传+番外 作者:烟秾(晋江vip2014-05-03完结)





唤槲浞颍婢乩褚腔共惶宄骨氤つ钪傅阋欢!?br />   容老爷望着高良那张油滑的脸,不禁连连点头,这位高总督可真真是个厉害角色,虽然是个武官,可见风使舵顺杆往上爬的手段一点都不会比文官逊色,从一个出身寒微的农家子一步步的上去,做到了现在的正三品,怎么会不需要手段和心机?总归有一日这位高良大人会爬上更高的位置。
  容老爷派人替高良在江陵城里将有名的吴媒婆请了过来,因着高家即日就要返京,媒人往来也不方便,高刘两家就在容家完成了纳彩、问名和纳吉三礼,纳徵、请期、迎亲就等一年半以后再说。
  刘三小姐醒了过来以后,发现自己的腿不能动了,忽然又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婆家,而且未婚夫就是那个凶神恶煞拿着弹弓打她的人,不禁慌得大惊失色,嘴巴一撇便想哭,旁边刘夫人不冷不热的开口了:“哭什么哭,掉下来这样一桩好亲事,笑都来不及,你竟然还想哭,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怎么好事都给这庶女占尽了!刘夫人心中愤愤不平,虽然知道刘映月嫁去高家,那高夫人不是个好相处的,可依旧嫉恨不已,自己的女儿怎么就没有这般好运气?早知道这秋千架子也能砸到一份好姻缘,自己也该从小便让两个女儿学着打秋千。
  春华和秋华站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从最开始的争执到后来握手言欢结了亲家,这次议亲的过程还真是顺畅快捷,两个当事男女没有说半句话,他们的一辈子便被栓在了一处。秋华抬起头来望了望旁边不远的地方,高祥正和他父亲站在一处,眼睛也在往她这边望过来,他的目光温柔,就如那三月的春风扑在她的脸上。
  春华顺着秋华的目光看了过去,唇边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轻轻的掐了秋华的腰一把,小声在她耳边道:“说不定将来你和刘三小姐能成妯娌呢。”
  秋华的脸霎时红了一片,站在那里低头不语,只是看着自己的指尖发呆。
  高家第二日便乘船离开了江陵,刘知府码头相送,一直到亲眼见着那条船看不见踪影才带着下人回到府衙,心里有说不出的痛快,长宁侯家吃好喝好,还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了出去,这次送别宴最得利的当算得上是他。
  刘知府得意洋洋,心里感念着容家,送了一份厚礼进去,本是想表示谢意,没想到却勾起了容夫人的心事,望着那份贺礼发了阵呆,容夫人不免长吁短叹起来:“真是枉为他人做嫁衣裳!自家设的宴,却成全了旁人,也是淑华没有这个福分。”
  贾安柔得了刘三小姐和高安定亲的消息,更是气得脑子发晕,好几天都起不了床,再加上想念淑华,每日里神思不宁,竟然生了一场大病,这一病就病了几个月,在床上恹恹的躺着,什么事情也不想做,就连容三爷将那杏花收了做通房都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他爱收便收去,又不是不知道他那活儿没有用,怕只能用角先生做助力了,也只有杏花这贱婢被他那张脸给蒙了,昏头昏脑的一心想着去做通房!若没有别的东西代替,杏花就是做十年通房都会是个黄花!”贾安柔拍着床边儿对着外边骂了一顿,只觉得气闷得慌,咳嗽了几声,吐出一口痰来。
  桃花见状赶紧拿了笤帚去扫,却见那痰里带了些许血丝,不免有几分惊慌,偷偷喊了易妈妈过来,指了指地上的那抹红色,望了望床上睡得沉沉的贾安柔,低声问:“妈妈,这不碍事罢?”
  易妈妈轻轻摆了摆手,将桃花拉到外边道:“你快些将屋子里打扫干净,省得奶奶起来看着那口血痰心里不舒服,我这就派人去外边请大夫来瞧瞧。”
  当下易妈妈抬腿便往外边走,心里琢磨为什么前头三少奶奶和现在的三少奶奶都会身子这么差。前头三少奶奶本来身子就差,刚刚嫁进来时见着那身子单瘦,一阵风儿就能把她刮跑一般。可这位三少奶奶做姨娘的时候可是生龙活虎,与三爷的感情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格外的甜蜜恩爱,可为何扶正了以后三少奶奶也开始这么病怏怏的,和三爷也不断的吵嘴打闹,竟和原来随云苑里边没什么两样了。
  大夫过来看诊以后便说三少奶奶乃是郁积于心,需要解开心结静养身子方才能好,望着门帘子晃荡不已,贾安柔皱着眉朝易妈妈长吁短叹:“我的淑华还关在月华居呢,如何能不牵挂!妈妈,你是夫人面前的得意人儿,还请你向夫人帮我说说,让她想个法子将淑华放出来罢,这么久没见着她,也不知道她都被折磨成什么样子了!”
  易妈妈见贾安柔说得可怜,心里也有几分同情,于是去了主院向容夫人转述了贾安柔的话,容夫人听了也是叹气:“我好几个月没见着淑华了,也很是惦记,你回去和三少奶奶说让她静心休养,不要想太多,我会让老爷尽快将淑华放出来的。”
  等到晚上,容夫人磨磨蹭蹭的将贾安柔这个要求提了出来,一边婉转的说道:“老爷,淑华也关了好几个月了,现儿安柔因着思念她,郁积于心生了大病,老爷,咱们还是解了淑华的足禁,让她出来侍疾罢?”
  容老爷板着脸摇了摇头道:“才进去几个月,就想放她出来?万万不可!咱们家马上就要去京城了,她若还是没有纠正了性子过来,去了京城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子?”容老爷的眼睛盯着夫人不放:“妇人之仁如何能行得通?你往日便是对老三太娇纵了,以至于他现在成了扶不上墙的稀泥,现儿你再对淑华这样一味娇惯,她便无药可救了!你自己出去打听下,江陵有哪家体面人家愿意娶淑华的?若再不痛改前非,她便不用跟着我们去京城,留到月华居里住一辈子便好!”
  容夫人被容老爷训斥了一顿,一张圆胖的脸上出现了羞惭的神色,只能端着茶盏喝了一口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屋子里边一片静悄悄,沉默的氛围蔓延在他们之间,容夫人望着坐在身边不远的容老爷,忽然觉得他很陌生,这两年以来,老爷变了很多,变得她都不能揣摩到他的心思了。
  赴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秋华的心也越来越惆怅,一想着要离开江陵,便觉得十分难受,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着母亲,山长水远,若要得见,除非只在梦里。推开窗户,见着屋子外边一地落叶,满园萧索,秋华感叹道:“这冬天眼见着便要来了,怎么这日子便过得这样快!”
  绿柳在旁边替秋华整理着书卷,一边提醒她道:“姑娘,你也该去郑府看看夫人了,再不去恐怕便没有时间了。”
  秋华没精打采的趴在桌子上看着外边黄叶飞舞,点了点头道:“我知道,明日便过去。”
  第二日秋华带了绿柳和阮妈妈来到郑府,郑老夫人见秋华过来很是高兴,命管事妈妈带了容四小姐去见夫人。走到季书娘住的院子,还没走进房间便听着里边的欢声笑语,秋华站在外边心里头也欢喜,看起来母亲在郑府过得不错,自己不要总是担心母亲了。
  走到屋子里边,就见季书娘正在逗弄着郑家那位小少爷,他躺在小床里边手舞足蹈 ,季书娘正弯腰伸手在他的脸上轻轻的点着,身边站了郑彩莲和郑彩蓉,两人都跟着季书娘一起在逗弄着床上那个小小的婴儿。
  “母亲,我过来看你了。”秋华一脚踏了进去,脸上带着欢喜的笑容。
  作者有话要说:昨日生病了,病得厉害,上吐下泻的闹了一天,全身软绵绵的不得劲,支持着写完了三章就蒙头大睡。哎,生病的时候才知道身体健康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祝福菇凉们一切顺意,身体健康


☆、第119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季书娘见着秋华过来;慌忙叫李妈妈给她端椅子过来;梅枝赶紧去沏了香茶送到秋华手上:“四小姐;这可是上好的君山银针,是老爷托人去岳阳那边带回来的;你且尝尝!”
  秋华揭开茶盏盖子;一丝白色的水雾袅袅的在她眼前浮了起来;隔着水雾看人不大清楚;可秋华依然能见郑彩莲和郑彩蓉正眼睛不眨的看着自己,脸上的神色也和以前有些不同,带着些讨好的笑容。
  早些日子听季书娘让梅枝捎话给她,说自己在郑府过得开心;直夸两个庶女现儿乖巧懂事了很多,秋华原以为是母亲为了让自己安心;这才让梅枝拣着好话说给她听,因此有些不相信。梅枝告诉秋华道:“这事儿可是真的!大小姐今年初六被你甩了个巴掌以后,不知怎么就想通了些,一心一意的在家里绣嫁妆。二小姐有样学样,见姐姐不敢闹腾了,她也就老实了。”
  秋华听着唇边露出了一丝笑容:“那郑大小姐看来也并非无药可救。”
  “可不是呢。”梅枝笑得很是开心:“老夫人和老爷都偏心着夫人,替她好生管束着两位小姐,大小姐眼见着十二月便要出阁,二小姐的亲事——”梅枝顿了顿,接着往下说:“郑老夫人告诉二小姐,她的亲事由夫人来定,这不表明了态度让二小姐向夫人服软?”
  女子嫁人等于是第二次投胎,需得慎重选择,郑彩蓉若还是不识时务,恐怕她今后的日子也不好过。秋华一边慢慢的喝着茶,一边听着郑彩蓉在旁边和她巴巴结结的说话,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再看看母亲,见她脸上已经长了肉,脸色也红润了几分。
  “秋华,容家几时搬走?”季书娘望着秋华,脸上忽然有丝丝愁容:“搬去京城,要回来怕也为难了。”
  秋华心里头也是难受,轻轻的将茶盏放到一旁道:“母亲,日子定在下个月,恐怕以后一年还见不上一次面了。”说完这话,喉咙里头仿佛哽着什么似的,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望着坐在身边的季书娘,眼泪涌了上来,视线开始模糊了起来。
  季书娘拿着帕子拭了拭眼泪,眼睛旁边红了一圈:“秋华,你一个人要好好的,京城里比江陵要复杂,一切当心。”
  秋华点了点头道:“我省得,母亲也要照顾好自己。”
  季书娘指了指郑彩莲和郑彩蓉道:“她们俩都是乖巧听话的,你倒不用担心我。”郑彩莲和郑彩蓉听着季书娘夸赞自己,脸上露出一丝不自在的笑容来,只能坐在那里冲着秋华尴尬的笑着。
  “我自然知道郑大小姐和郑二小姐都是聪明人,体贴细心,又温柔敦厚。”秋华不吝溢美之词,一气儿送了郑家两姐妹若干顶高帽子,然后才徐徐开口道:“母亲你是天下最慈心的人,事事为他人着想,你这般关爱儿女,做儿女的还不知道孝顺敬重,莫非是没有脑子不成?今日我一看母亲便知你过得舒心,两位郑姐姐都是贴心人!”
  这话绵里藏针,既奉承了郑彩莲和郑彩蓉,又暗地里向她们警告,行事要带脑子,切忌不可轻举妄动。郑彩莲和郑彩蓉听了也不得不服,这位容四小姐实在是会说话,两人皆点头道:“母亲待我们实在是好,若还不知孝顺,那便不配做人了!”
  得了两人的保证,秋华这才放下心来,又和季书娘说起了旁的事儿:“大姐姐明年春便要嫁去镇国公府了,可真是舍不得。”
  季书娘“哎呦”了一声,唤着松砚过来:“快些去取了替容大小姐准备的东西过来!我只顾着伤心,却差点把这正事给忘记了!”
  松砚应声去了旁边屋子,不一会便托了一件大红衣裳过来,拿着在秋华面前抖开,原来是一件大红的嫁衣,用的是上好的湖州波光锦,那大红的衣裳映着外边的日色,竟然有如水波在流动般,很有生气。嫁衣上用金线和银线配着绣出来一双凤凰,两只金凤正在展翅飞翔,那尾翎划出了一个圆弧,似乎在御风而上,栩栩如生。
  郑家两姐妹在旁边看着那嫁衣都有些眼馋,两人围拢过来对着那衣裳指指点点:“母亲,你素日里关在绣房里边就是在绣这嫁衣?”
  秋华见着两人眼中那艳羡的神色,担心季书娘若是坦言说是给春华绣的,恐怕那郑彩莲又会多心,于是笑着道:“这是我托母亲给我绣的,我要搬去京城,珍珑坊也准备到京城开分号,就等着母亲给我送件镇店之宝呢。”
  郑彩莲点了点头,摸了摸那件嫁衣道:“这衣裳委实绣得精致,看了就眼馋。”
  秋华朝她笑了笑:“郑姐姐,你的嫁衣早就准备好了,上回你祖母去了珍珑坊给你上上下下买齐全了,买的是我们珍珑坊出的最新样式,光那件嫁衣都花了差不多一千两银子呢,加上你带去婆家的大件屏风和其余小件,总归是和珍珑坊做了差不多六千多银子的生意!”
  听着祖母如此关心自己,郑彩莲的心里更是羞惭,一张脸上透出了朱红的颜色来,低着头站在那里不说话,身边郑彩蓉见了赶紧挽住郑彩莲的手道:“姐姐,你出嫁以后可要多回来看望祖母,感念她对你的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