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容氏传+番外 作者:烟秾(晋江vip2014-05-03完结)





  许允袆见春华似乎有些生气,紧走几步跟到她身边,默默无语陪着她走到桃花林前边,桌子边上写诗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中间的那个香炉里边一炷香已经快烧尽,只有一点闪闪的红色隐约可见。
  凉亭里的几位博士见端王妃带着贵夫人们走了过来,也赶紧从凉亭里走了出来,朝端王妃行了一礼:“端王妃安好。”
  端王妃笑道:“不必多礼,今日有谁的诗夺了魁首?”
  一位博士恭恭敬敬回答道:“还有几位公子尚未写完,等香燃尽便开始品评,现儿送到凉亭里边来的诗已有三十余首。”
  端王妃听了甚是高兴:“博士们辛苦了,参加诗会的大都是你们的弟子,名师出高徒,想必今日能听到上乘之作。”
  “春华,你觉得那枝桃花是不是开得很好?”许允袆见春华不理睬他,只能没话找话,指着身后不远处一树桃花让她看。
  “有什么好不好的,这里的桃花都开得很好,难道你还想说端王府别院的桃花有些开得好,有些开得不好?”春华板了脸儿往那边看了一眼,知道许允袆是想逗她说话,故意反驳了一句,想让他下不了台。
  许允袆见春华终于开口搭理自己,一点也不觉得生气,轻轻碰了碰春华的胳膊:“春华,你不相信?咱们过去瞧瞧!”
  容大奶奶听许允袆这般说,自然知道他想避开这群夫人们说些体己话儿,于是笑着推了推春华道:“你便去看看罢,端王府别院的桃花都是好的,说不定这一树桃花开得更好呢!”
  见母亲发话,春华很顺从的跟着许允袆往前边走了去,两人在桃树下边站定了身子,忽然间都忸怩了起来,不知道该说什么话。许允袆掐了下自己的手心,暗暗骂了自己一句,素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怎么站到春华面前便害羞了起来。
  “方才我说的话你不要往心里去,我真的只是在说顽笑话儿,若是你不喜欢,以后我不再说便是。”许允袆望着春华的一双清澄如水的眼睛,心里忽然有些懊悔,怎么自己便糊涂了,开始竟然听了淑华的诬陷,以为她与杭州那个姓贾的真有那样的事情。
  “大姐姐,姐夫,你们在这里,却叫我好找!”春华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说话,就听身后传来一个娇媚的声音,那尾音拉得长长的,袅袅的拐了几个弯,似乎要将人的注意力勾到她那边去一般。春华和许允袆回头一看,却见淑华带着小荷站在那里,柳眉弯弯,一双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们两人。
  许允袆是找春华求证她说的那件事情了罢?淑华见春华脸上的不自在,心中很是高兴,看来今日端王府别院大有收获,若是能将春华的这件亲事搅黄,也算是出了她一口恶气。她素日里见着春华就有些不舒服,凭什么她便要嫁得这么好,不就是占了个“长”字而已?
  “姐夫,你问清楚那件事儿没有?”淑华嘴角微微一翘走了过来:“淑华可没有说假话,想必大姐姐也没办法否认罢?”
  春华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了许允袆一眼:“淑华和你说了什么?”
  许允袆心里一紧张,连连摆手:“她没说什么,我只是问她看你素日里喜欢吃什么,以后好去请个相合的厨娘来。”
  淑华听了这话,心中一愣,许大公子这是在说梦话不成?她何尝是与他说了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见许允袆目光闪烁,脸色尴尬,淑华不由大声喊了出来:“许大公子,你是懦夫不成,竟不敢正面这件事情!那时候淑华怎么见你脸色铁青,口口声声要找大姐姐问个清楚,怎么现儿反倒不敢提起了?”
  许允袆听了淑华的话,脸上有一丝慌乱,春华见了他们两人之间的神情不对,心生疑窦:“淑华,你究竟在说些什么?”
  淑华扭着身子走了过来,望了望许允袆有些发红的脸,朝春华笑了笑:“大姐姐,你还记得我杭州的那个表哥贾如润吗?你怎么就能这样轻而易举的把他忘在脑后了呢?”
  原来淑华竟是存了这个打算!春华见她唇边流露出得意的笑容,心里气恼不已,举起手来便赏了淑华一个响亮的大耳刮子:“容家哪一点对你不住,你要处心积虑来给长宁侯府抹黑!今日我不教训你,便枉担了长孙女这个名!”
  “啪”的一声响亮清脆,淑华捂脸望着春华,嘴里不顾一切的喊了出来:“容春华,你都已经和我那表哥搂搂抱抱了,还想装做清白女子嫁给许大公子不成?你不配,不配得很!我就是看不惯你这行径,这才告诉了许大公子。你看他站在旁边一句话都不说,自然是看穿了你的面目,不屑和你说话!”
  春华冷冷的看了许允袆一眼,见他果然站在那里看着她和淑华争执,却没有说一个字出来,心里不免凉了一片,难怪开始他会拿高祥来试探自己,分明早就存了那种心思,或者是想慢慢来套自己的话罢?
  “容淑华,你的满嘴胡言我不会放在心里,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如果有人对你的话偏听偏信,那我也不必多做解释。”春华伸手将淑华推到一旁,嘴角噙着冷冷的笑:“即算我的亲事被你搅黄了,你以为你有机会了不成?你母亲可是姨娘扶正,你本只是一个庶女而已,镇国将军府那扇大门,你能跨得进去吗?”


☆、第127章 聚京华大幕乍开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高祥所作的桃花诗,乃是某烟杜撰,本来想抄一首古诗,怕菇凉们说抄诗什么的最要不得拉,所以只好自己乱凑了一首,菇凉们将就看吧,就当作写得很好吧……
  桃花依旧;如霞似锦的染红了端王府别院的一角;微风一过;簌簌的飘落了不少花瓣,落在赏花人的衣上;就如点点淡染的泪痕般。
  春华站在容大奶奶身边;心里有说不出的愤怒和委屈;没想到这淑华竟是如此恶毒又如此迫不及待;京城的第一个宴会上边便兴风作浪,一心只想着将她的亲事给毁了,她更没有想到的是许允袆竟然相信了淑华的话,对她心生怀疑。望着眼前花落如雨;春华心里百味陈杂,脑袋里有些昏昏沉沉;瞬间只觉眼前一片灰色,再也见不着亮光。
  “容四小姐,那个穿蓝色衣裳的,听说是你大姐姐,被指婚给镇国将军长孙?”秋华新认识了几位小姐,正站在一处说着闲话,就听一位小姐好奇的问起了春华,她转脸看过去,见春华站在容大奶奶身边,点了点头:“正是。”
  “容大小姐生得美貌,又是有福气的模样。”一位小姐脸上全是羡艳之色,连声赞叹道:“难怪能嫁去镇国将军府做长孙媳。”
  嫁去镇国将军府做长孙媳未免是福气,若是夫君能一心一意对她才是福气呢,秋华心中默默的想,这些日子见那许允袆对春华确实上心,不时的派人来嘘寒问暖,看起来春华嫁他倒也是一桩美满姻缘。
  抬眼往那边春华那边看了看,秋华不由一愣,春华虽然看起来与素日没什么两样,嘴角也挂着微微的笑,但秋华却觉得那笑容比往日僵硬了几分。今日出门的时候,春华还是十分的快活,怎么到了端王府别院,见到了许允袆,倒是一副这模样了?
  向几位小姐说了一句,秋华急急忙忙朝春华走了过去,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大姐姐,你怎么了?”
  春华见秋华目光关切,勉强笑了笑:“回府以后再与你说。”
  听了春华这话便知肯定有事儿,秋华心中一惊,不敢多问,静静的陪着春华站在一处,见着眼前人来人往,众人脸上都是笑意盈盈。
  “诗会的名次出来了!”忽然人群有一丝哗动,秋华朝凉亭那边看了过去,就见凉亭里转出来一位老者,旁边跟着一个书童模样的人,两人正往凉亭壁上贴着纸笺。
  按着京城宴会的规矩,每次诗会东家都会给出一定的彩头,由请来的鸿儒们选出前三名,并将其诗作张贴于外供大家赏读。“今年诗会的魁首不知是谁?”夫人们见那边张贴出了三张纸笺,也颇感兴趣:“指不定又是那苏太傅的孙子!”
  “今日苏府没有来人!”旁边有夫人插了一句:“不如咱们过去看看便知!”
  “肯定是要过去的,端王妃还得给前三名发彩头呢!”夫人们一边说笑着,一边拥着端王妃往凉亭那边去,心里很想知道这诗会的魁首究竟落在谁家,若是那还没有议亲过的少年郎,也得仔细看看,是否与自己家的女儿相配。
  “拔得头筹者,上轻车都尉、昭毅将军高良大人之子高安。”为首的国子监博士摇头晃脑的将那名字念了出来,众人听到这名字,皆吃吃笑了起来。高良因跟着镇国将军边塞抗敌有功,所以升级甚快,才升了正三品的官儿,封了昭勇将军,不出一年又授了昭毅将军。高安虽跟着他在边关混了几年,但每年还是在京城里过了大半年,所以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宴会也参加过不少,大家皆知他甚是勇武,可却是没多少墨水,别说是做诗,就连读一篇文章都是结结巴巴。
  此次桃花宴的魁首竟是高安,说出来谁会相信?大家纷纷挤到了凉亭壁外边去看高安做的那首诗:春风轻推小轩窗,半倚绣楼懒梳妆。飞红万点星如雨,疑是嫦娥衣上霜。
  “这诗做得着实不错。”有人讶异的回头看了高安一眼,他得意洋洋的站在外边,紫棠脸上有一种骄傲的神色。秋华听着大家的议论,心中也是大为好奇,这诗真是高安写的?她怎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那灵气四溢的诗与高安那粗鲁的模样联系起来。再转脸看了看站在端王妃身后的高夫人,脸上也挂着一种欢快的笑容,似乎正在为自己儿子感到骄傲。
  “这诗绝不是高安做的!”人群中有人嚷了出来:“这诗是一位穿着白色衣裳的小公子所作,他写这诗的时候我正在旁边看,还惊叹此诗清丽,算得上佳作了!再说,高安的那笔字我又不是不认识,哪有这般潇洒流畅,十个字里边能认出五个来已经算不错了!”
  高安本来满心欢喜的正站在那里,就等着端王妃给他颁彩头,没想到被人陡然揭穿,一张紫堂脸更是黑了一边,急急忙忙吼了起来:“是谁在那边胡嘬,小爷非撕烂他的嘴不可!”这诗乃是高祥所作,但在诗会开始前,他便捉了高祥过去,命令他写完诗的时候署上自己的名字。在京城这么多年,也参加过多次宴会了,调笑各府小姐的事儿做得多,可这写诗却还从未做过,他听闻父亲说金陵书院的夫子都夸高祥文才好,所以存了一鸣惊人的心思,非得在诗会上也露下脸才行。
  “高安,你既然说这诗是你写的,那你不如来写几个字看看?”有人嗤嗤笑出声来:“都不消你做诗,就写几个字便成!”
  端王妃站在凉亭里看着凉亭下边闹哄哄的一片,不由得皱了皱眉:“这魁首竟是个冒名的?那谁又会心甘情愿将自己的诗作拱手让出来呢?”
  似乎在回答她这个问题一般,就见下边有人捉住一位穿白衣的少年从人群里走了出来:“端王妃,这诗便是这位小公子所作,我亲眼看着他写的!”
  原来是他!秋华望着站在凉亭前边的白衣少年,露出了一丝笑容,没想到这诗竟然是高祥写的,看起来他长进了不少!轻轻推了推春华,低声在她耳边道:“大姐姐,原来竟是高祥写的!”
  春华勉强笑了笑,点了点头:“可不是?看起来高祥以后是个有出息的。”
  端王妃朝高祥招了招手,示意让他过去:“你叫什么名字?这诗真是你写的?”
  高祥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回端王妃话,我名叫高祥,高安乃是我的兄长。”
  虽然高祥并没有说那首诗是不是他写的,可他将自己与高安的关系一说出来,众人皆心里明了,看起来是高安这混账兄长强逼弟弟把诗让给他的。端王妃听了这话心里也是感叹这高祥的聪明,抬眼打量了他一番,见他虽然长得有些消瘦,但眉宇间有一种聪秀之气,一双眼眸清亮,就如两泓清泉一般,不由得心里喝了一声采,好个英俊的少年郎!
  端王妃笑眯眯的从旁边丫鬟捧着的盘子里边拿起了彩头:“高祥,你且过来,这是诗会的彩头,你得了魁首,第一个该发给你。”
  高祥赶紧推辞:“多谢端王妃!只是高祥方才与兄长串通作弊,只盼端王妃不见怪便好,实在再无资格得这彩头,还是将这彩头给第二名罢!”
  “好个实诚孩子!”端王妃听了心中高兴,不由分说将那彩头塞到高祥手中:“你便不用推辞了,你文采斐然,众位博士都推举你的诗为第一,这便是你该得的!”
  高祥无奈,只得双手接过那大红绸子包着的彩头,朝端王妃行了一个大礼,这才捧着彩头出了凉亭。经过众位夫人的时候,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高祥身上,这让他有些羞赧,抱了那堆东西快步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