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容氏传+番外 作者:烟秾(晋江vip2014-05-03完结)
刘同知听着紫萧在调侃他,心里不爽,可被嘉鈊的目光逼着,只能讪讪的走到桌子旁边,提起笔来飞快的写了一张和离书,嘉鈊接过来看了看,又将那张和离书扔回给他:“你还得写清楚些,我妹妹嫁过去时,办了五万两的嫁妆,这些嫁妆现在都还放在你们刘家,你得雇条船去将嫁妆送回来,要么就折现,赔付四万两银子便算了。”
刘知府皱眉捡起那张和离书,但哪里还敢说半句多话,忍气吞声的添了一行字:嫁妆悉数返还。想了想,抬起头来望着嘉鈊道:“嫁妆不该是留给她女儿的吗?难道要我们刘家替她白养女儿,到时候还要贴嫁妆打发出去不成?”
嘉鈊听了这话心中气极,这刘三也真说得出口,难道芸华的女儿便不是他的女儿?见他在此斤斤计较,嘉鈊点了点头:“既然你嫌弃自己的女儿,我那外甥女儿便归了容家便是,以后她就跟着芸华回容家住着,一切你们刘家无关。”
刘同知心中一喜,总算占了些便宜,芸华生的是个赔钱货,以后成亲少不了还得打发几万两银子做嫁妆,现在嘉鈊答应接了过去,这也算是将那四万两银子给赚了回来。生怕嘉鈊反悔,刘同知又飞快的添上了这一条,将和离书递给了嘉鈊。
嘉鈊拿了看了看,刘同知毕竟是读过书的,又在府衙里做出几年小官,写的和离书倒是条款清晰,找不出什么错处。让刘同知再写了两份,双方签了名字,一份拿了去官府存档,另外两份每人收了一份。
“你和我们容家再无关系。”嘉鈊拿了和离书,轻蔑的望了刘同知一眼,指着紫萧道:“刘同知,打扰了你的好兴致,你如还有这闲情,便请继续罢。”
紫萧在旁边捏着声音道:“他银子都舍不得出,谁还与他继续?”见着嘉鈊带着长随上了岸,紫萧吩咐艄公:“快些划船,让同知大人陪咱们看看风景再放他回去。”
艄公应了一声,将木板收了起来,用竹篙用力一撑,画舫便被推到了河中央,船工们赶紧划起浆来,就见波光粼粼,河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不断的随着木浆的落下散开,就如少女裙袂处的縠皱波纹一般。
刘同知提了衣裳蹿到船头,就见堤岸正慢慢的往后倒退了去,急得只在跳脚:“艄公,快些停船!”
紫萧笑吟吟的倚在门边看着刘同知双手握着衣襟,不住的在打着寒颤,心里有几分好笑,走了过去伸手搭在刘同知肩膀上边:“同知大人,先进船舱去穿了衣裳罢,小心着凉!”
作者有话要说:昨日终于将新文的前三章定下来,写了N天,给基友们看了又看征求意见,根据大家的意见改了又改总算是弄好了。基友都说某烟写文在不断的进步,某烟自己想,这进步与读者菇凉们的批评指正是分不开的,谢谢大家给我留下的宝贵建议,在以后的写文中某烟会注意你们指出的各种不足,争取让自己的文文更好一些。
某烟有时候头脑抽风,有时考虑不周,所以就出现了一些纰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从昨天到现在一直在担忧明天的内容,因为大纲里安排了一条线,也已经根据那条线写了几万字了,昨天看了菇凉们的意见以后觉得很是忐忑,或者会有不赞同的声音吧,可也只能这么写下去了……
新文《骨里红》昨日收藏终于到了100,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158章 兄妹同游应天府
桃花开得早;也谢得快;仿佛才那么一会子光景;桃树上已经不见了粉红粉白的花朵,只余下绿色的叶子在春风中摇曳。 可春日里永远不会缺少新鲜的花朵;桃花才尽;梨花与杏花接踵相连的开花了;层层叠叠的堆满了枝头;空气里飘荡着一种甜蜜的芬芳。
这些日子秋华过得十分忙碌,照看弟弟妹妹,去容二太爷家安抚芸华,上郑府去看望刚刚生了孩子的母亲。每日里都有事情要做;仿佛没有得空的时候,忙得她几乎都忘记了应天府里还有个巴巴望着她回信的高祥。
“姑娘;你也该给高祥少爷写封回信罢,他的信都到了四五日了,你却一直没有搭理他。”飞烟从多宝格上取下一个褐色的封皮:“再怎么忙,也不该忘了这正事儿。”
秋华接过信瞥了飞烟一眼:“飞烟,你越发爱管闲事了。”
将信笺抽了出来看了一遍,秋华轻轻叹息了一声,将那封信放在桌子上边。她这几日虽然很忙,但却没有忙得没有时间给高祥写回信的地步。她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主要还是因着芸华的事情影响了她的心情。
刘同知被胁迫着写了和离书,嘉鈊当日便带了人去将芸华接回了娘家。听香华过来说芸华刚刚到家的时候精神很不好,秋华有些不放心,于是隔了一日去容二太爷家看望芸华。
走到屋子里边,芸华正坐在床上,面容枯瘦,眼神呆滞,见秋华进了屋子,这才脸上亮了亮,抓着秋华的手一直在流泪:“秋华,其实我并不想和离,我只盼他能回心转意,能对我稍微好一点就够了。”
秋华有些愕然,原以为与那刘同知和离,芸华总算是脱离了囚笼,这样便能开心起来,没想到她竟然是如此的想法。端详了芸华一会子,只见她整个人比原来又憔悴了几分,一双手瘦得如园子里的枯枝,眼睛也深深的凹陷了下去,坐在那里便如木偶般没有一丝生气。
“芸华姐姐……”秋华喊了她一声,心中一惊,芸华这模样,分明是已经万念俱灰,若是再不让她精神振作些,恐怕她很难撑下去。朝旁边的香华看了一眼:“你那外甥女儿呢?怎么不将她抱来陪芸华姐姐?”
香华难过的抬手擦了擦眼睛:“母亲怕吵了姐姐休养,带了在她院子里住着呢。”
秋华叹了一口气:“此时便该让她来和芸华姐姐住,否则芸华姐姐没有了倚仗,恐怕心里头更是难受呢。”
香华一惊,仔细一想觉得秋华说得不假,赶紧打发丫鬟去母亲院子里将外甥女语依抱过来。语依正在外祖母院子里哭哭啼啼,听说带她去找母亲,这才破涕为笑,由奶妈抱了过芸华房间来。一见到芸华坐在床上,语依张开手便让她抱:“母亲,语依想你了。”
芸华本来是呆呆的坐在那里,听着语依奶声奶气的声音,忽然便惊醒了过来一般,猛的伸手搂住了语依,眼泪珠子大滴大滴的掉了下来:“语依,娘的乖孩子,好几日都没见着你,快让娘好好抱抱。”
母女俩脸贴着贴,两人的眼泪珠子都落了个不停,秋华在旁边见着也是伤感,只觉得自己眼睛里有些泪意。“芸华姐姐,即便是为了语依,你也该坚强几分,那刘三不是好人,不值得你如此为他伤心。”秋华想了想,决定拿自己的母亲做个例证:“你也知道我母亲是和离出了容家的,她现在的日子过得十分顺畅,郑老夫人与郑老爷都对她好,她还生了三个孩子,总算是苦尽甘来。你若是不信,过些日子我可以带你去拜访她,亲眼看看和离的妇人也一样能过得舒服自在。”
芸华接过丫鬟递上的帕子擦了擦眼睛,点了点头:“我省得,为了语依,我也会好好的活下去,只是现儿还有些想不通罢了。”
秋华陪着芸华说了些话儿,见她虽然脸色已经有了些松活,但依旧知道芸华心里还是没有走出和离的阴影来,心中有些难受,告辞回家以后,久久不能平静。为何芸华会这般软弱,即便那刘同知是一只中山狼,她依旧还在想着要和他厮守下去,难道离开了夫君便不能活下去?
她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世间人心不古,那时候芸华欢天喜地的嫁去江夏,自己与春华站在送嫁的人群里,见着芸华笑意盈盈,那会子还在感叹她做了幸福的新嫁娘,转眼才三年多,那会子新鲜的花朵便成了残花败柳。
是不是希望越大,到时候也会失望得越多?秋华忽然间便想到了远在应天府的高祥,心里边有些不快活,虽然现儿瞧着他对自己非常不错,可又如何知道他成亲以后会不会一如既往的对她好下去?一想到这些问题,秋华便觉得有些烦恼,竟是连提笔回信的劲头都没有,今晚上飞烟偏偏将回信的事情提了出来,让秋华又陷入了沉思中。
提起笔来给高祥回复了几句,先写母亲生了个小妹妹,长得十分可爱,肌肤白里透红,自己去看她时还睁着眼睛在望自己,一双眼睛就如黑色的宝石般发亮。写完了这件事情,秋华的笔顿了顿,不知道下边该不该写芸华和离。拿着笔呆呆的望着油灯良久,秋华还是将芸华和离的事情写了上去:“见着芸华姐姐如此憔悴不堪,我心中十分难受,犹记得当年她出阁时笑语盈盈,现在却成了这般模样,实在令人叹息。”
最后秋华在信后添上一句:“若是他日你有异心,可直言于我,秋华绝不会纠缠吵闹,只要和离文书一张,自行出府。”可是拿着这信笺看了好半日,又觉得不妥当,这些话放到心里想想便是了,何必写到纸上让高祥看了不舒服。
飞烟见着秋华满满的写了一页信笺,转眼间便揉了个纸团子丢开了,不由得顿足嗔怨:“姑娘,你怎么能这样,这写字也要费力气的呢。”低头一瞧,见秋华腮上微微带赤色,心里替秋华欢喜,看起来姑娘与高祥少爷真是两情相悦。
秋华反复考虑,小心措辞,这封信竟然是写了大半个时辰才写好,仔细看了看语句没有什么毛病,秋华将信笺放到一个信封里交给阮妈妈:“明日帮我送去驿站。”挨着桌子才站了起来,忽然就觉得眼前有些发花,身子摇晃了一下,若不是飞烟在旁边眼疾手快扶住了她,差点就要摔到地上。
“姑娘,你怎么了?”飞烟唬了一跳,握着秋华的手只觉得有些冰凉,不禁“嗳哟”一声:“姑娘,你手这么凉,快些去歇着,莫要得了伤风!”
秋华只觉得自己喉头有些甜,心里很不舒服,由飞烟扶着坐到床上:“你快去给我弄一盏热茶来,怎么就忽然觉得口里发干,全身不得力儿。”
飞烟慌忙答应了一句,飞奔着去屋子角上的架子拿起茶壶出去,不一会便端着茶盏进来了:“姑娘,先喝些茶漱漱口。”
秋华喝了两口热茶,这才感觉身上暖和了些,朝飞烟摆摆手:“我不喝了,去打水替我梳洗。”斜靠在床上看着床边的那盏油灯,灯火正不住的在微微摇晃,有一只飞蛾正奋不顾身的往那灯火里边撞了过去,才到火焰那地方便被炙着掉在油灯上,在灯油里扑扇了几下翅膀,慢慢的便没了动静。
这世间女子与飞蛾扑火何其相似,秋华不由自主想到了芸华,即使她被伤害成这模样,可依旧还在惦记着那个无情无义的人,只希望她能快快走出这个心结,重新快活起来。若是高祥也这样……秋华捏紧了拳头,指甲深深的掐到了自己的肉里,不会的,断然不会这样,高祥他不是那负心之人。
一夜无眠,听着窗外萧萧风声刮了个不停,窗户上有着歪七竖八的黑影不住的晃动,不多时又听到有雨点敲打着屋顶,开始节奏还很舒缓,慢慢的便变得格外急快,檐角上的水漏存不住那么多雨水,就如滚珠般急急滴落在台阶上,一点点,一滴滴,空阶滴到明。
第二日飞烟起来,见秋华躺在床上还没有动静,呼吸十分粗重,走过去伸手探了探额头,不由得吃了一惊,那地方热热的一片,有些烫手。“姑娘,姑娘。”飞烟轻轻的喊了一声,秋华应了一声,喉咙里发出粗重的喘息声:“你去替我到回春堂将钟大夫请过来。”
走出内室,阮妈妈正准备带着几位少爷小姐去族学,见飞烟一脸焦急的走出来,赶上来问:“姑娘怎么了?”
“额头热得烫手,我去找钟大夫。”飞烟急匆匆的朝外边跑了去,阮妈妈转头看了看内室,摇了摇头:“毕竟年轻,于这些事上不免会想得多些。”
不多时钟大夫便过来了,给秋华诊了把脉,又让秋华张开嘴看了看舌苔,细心查看了她的眼睛,这才皱着眉头对秋华道:“容四小姐,几年前我给你也看过诊,你可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话?”
秋华睁大了眼睛,里边带了一丝丝红色,捂着胸口咳嗽了两声:“我记得,钟大夫那时便劝我要少想些事情,你说过不该过于殚思竭虑,忧思必会成疾。”
“既然记得,为何还要这样?”钟大夫叹了一口气,让飞烟准备纸笔:“容四小姐,你冰雪聪明,自然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你每日里想这么多事情,拖垮了身子,即便是你旁的事情都做周全了又有何意义?身子亏损可是怎么也补不回来的,你年纪尚小,及时调整挨过一两个月便会好,只是这期间该好生休养着,千万别再想得太多。”
飞烟在旁边点着头道:“钟大夫说得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