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





胀因素),政府债券大约为2~4%,股票为5~7%,我认为房地产的预期实际收益率介于两
者之间,大概是每年4~6%。但以上是长期的平均收益率。在泡沫期间,收益率会疯狂增长
好几年,投资者开始相信增长会持续下去。可是,泡沫破裂随之而来,收益率将降低到平均
水平之下,通常为负数,人们又开始将低水平的收益率看作正常现象,一段时间之后纷纷放
弃投资。 

 

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长远看来,单纯依靠购买资产是很难将小钱变成大钱的。不是完全
不可能,但只有使用大量的贷款,准确把握市场时机,承担巨大的风险才能实现。一些人避
免承担过多债务,采用上文所述的调整投资组合的比例的策略。这样的确可以增加他们的财
富,但这并不是从赤贫到巨富的发家之路。一般情况下,投资于资产是让自己的财富在保值
基础上适度增值的最好方法。而赚取原始本金唯一的可靠方法是通过工作,打工赚取工资或
者创业。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最大的资产是自己的能力。 

 

考虑不同投资的风险是至关重要的。股价高时,风险最高,股价低时,风险最低。但是,我
曾明确指出,准确地判断股价何时高、何时低,并不是什么高深、复杂的事。股市有很大的
随机性,判断错误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在较短的投资期内更是如此。即使在大规模市场衰
退之后,价格看起来很便宜,但仍然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要么因为投资者的情绪仍然消极,
要么因为更多的坏消息会接踵而至。 


 

一些积极的投资者认为,面对市场衰退,最好的办法是等待技术指标的明确变化。例如,在
大宗买进之前,价格的长期移动平均值方向逆转。但是,除非用于计算移动平均值的原始数
据的时间跨度很短(这增加了风险,因为它不是最后的“底”),投资者将会错过价格上涨的
第一个时机。通常情况下,如果等到技术分析家们确认了价格走势已经转向,市场已经上涨
很多了。 

 

我认为,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必须接受风险。股票价格会下降,有时会下降很多。正如我
们现在看到的那样,股票投资组合价格动辄下降40~50%,并且潜伏着彻底崩溃的风险。房
地产价格也会下降,在低通胀的环境下,可能会下降30~40%,同样潜伏着彻底崩溃的风险。 

 

不过,大规模的熊市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低价购买资产的机会。当然,在市场崩溃时买进,
和在泡沫破裂时卖出(或者有时只是不买进)一样,令人难以抉择。然而,当每个人都对市
场感到悲观时,长期资产收益率却可能会比较高。过早地买进会让人感觉很痛苦。买进后,
如果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投资者会后悔不该这么早购买,本该再等待一段时间。但是,从
长期来看,只要在价格适中时买进,投资者就会获得比较高的收益。 

 

我预计,未来几年,民用房地产价格将会下跌,带来新的购房机会。当然,如果在一个时期
内房价持续过低,许多人将放弃房地产投资。但是,如果租金收益大幅上涨,房地产的市盈
率降至较低水平,房地产可能又会成为一项诱人的投资。耐心是很重要的。大规模的房地产
价格暴跌一般会持续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受房价小幅下挫的引诱而置业是非常危险的,
除非估价非常诱人。 

 

通货膨胀对资产回报的决定性影响 

 

大部分资产的业绩表现都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在此,我考查的不是几个月的情况,而是几
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期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是消费品价格通货膨胀率。例如, 2003
年,债券被广泛吹捧为长期内最好的资产,散户蜂拥购买公司债券基金,特别是在前半年股
市风险看起来很高的时候。养老基金和别的机构投资者也开始关注债券,将它视为偿还未来
债务的最安全的资产。但事实上,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常规债券将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投资。
20世纪70年代,如果用实际收益来衡量,那么债券投资者损失惨重。在高通胀期间,债券
标的资产的实际价格下降了50~60%,甚至更多。 

 

当然,也许以后不会出现那样严重的通货膨胀。不过,不能完全排除恶性通货膨胀再次发生
的风险。如果中央银行不惜一切代价避免通货紧缩政策给经济带来的冲击,过高的通货膨胀
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如果发生大规模战争,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的。因此,所有人都认为,
常规债券是一项有风险的投资,特别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为防止通货膨胀的冲击,除了投
资债券之外,还需要投资于别的资产。假设年通货膨胀率为2%,我认为债券收益率会在4~
6%之间。如果未来几年的收益率上涨到接近6%的话,债券将会变得非常诱人。 

 

通货紧缩会将房地产投资置于糟糕的境地。它对股票也有很恶劣的影响,特别对那些风险比
较大的公司而言。唯一安全的投资是通货膨胀指数联系国债,但是它仅有高于通货膨胀率大
约2%的微薄收益。如果通货膨胀指数联系国债的收益率接近3%,它会变得非常诱人。但是,
想要赚取高于通货膨胀率2~3%的利润,必须承担风险。我认为,最佳策略是持有多样化的


投资组合,包括股票、债券和房地产,这也是金融理论和大多数投资专家的结论。这样的投
资组合不需要经常进行交易。 

 

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风险是贷款。当人们相信资产价格将要快速上涨时,会毫不犹豫地承担高
额债务。与收入相比,或者是房地产投资与租金收入相比,债务的规模较大。然而,资产价
格快速上涨的时间是很短暂的。泡沫膨胀之后通常是破裂。长期平均来看,抵押贷款利率通
常高于通货膨胀率4~5%(官方利率大约高于通货膨胀率2~3%,并有大约2%的浮动空间)。
因此,贷款购买资产带来的收益通常并不是很多。如果投资者在资产价格昂贵时买进,或者
借款人受到高利率的冲击,就会出现令人担忧的后果。 

 

压力测试 

 

一项被金融机构广泛使用的技术是对他们的投资头寸做“压力测试”,也就是设想最坏情况下
会发生什么。实际上,银行通常不会出现他们设想的最坏情况,在最坏情况下,所有的投资
组合都会陷入极度低迷状态。例如,如果利率上涨5%,房地产价格将会下降65%,股票价
格将会下降50%,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这是中国香港1997~2000年间出现的情况,令人
惊奇的是,它的经济竟然没有严重恶化。 

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的读者来说,“合理的”压力测试应该考虑,假如利率上涨3%、房
价下跌30%、股票下跌40%的后果。显然,在这样的境况下,许多人的资产状况会遭到严重
破坏。但是,压力测试的目标不是看你是否喜欢压力,而是看你能否在那样的情况下继续生
存。你会被迫卖掉汽车吗?或者也许你会卖掉房子?你会被迫拖欠债务吗?你不得不推迟退
休吗?如果你都回答“是”,说明你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对年轻人来说,较高的风险是可以接
受的,因为他们可以赚钱弥补自己的损失。但对老年人而言,他们可以承受的风险空间就会
小很多。 

 

这本书的一个关键主题是,强调资产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多么重要,与其相伴的风险和
不确定性到底有多大。寻找安全的投资路径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对其所有
资产和债务、以及相应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向哪里投资、何时变换
工作、是否借新的抵押贷款、何时退休。本书强调,当股票或房地产价格上涨、纸面财富增
加时,投资者不应该失去自制力;同理,当价格较低时,投资者也不应该过分抑郁。人们对
资产的投资越理智,做出的决定越慎重,同时避开资产价格泡沫、控制债务持有量,那么,
整个市场和经济体系本身就越可能保持稳定。 

 

如果用三点来归纳投资的注意事项,它们是:第一,给定充足的时间,定期储蓄加上复利的
威力,最终将会有大量的回报——但是你需要早点开始。第二,多样化投资组合减小了风险,
使资产稳定增长。第三,对任何还在赚钱的人来说,资产价格下降应该被看作一个机会而非
一场灾难,对上涨的价格应该多加小心而不是盲目高兴。当每个人都把某项资产看作非常好
的投资时,一定要特别警惕泡沫的出现。以上述与常人相反的眼光来看待资产价格的变动,
投资决策将变得更加简单。同时,投资者将有效规避投资风险,晚上可以更安心地睡个好觉
了。 

 

 

 

 


 

 

 

 

 

 

 

 

 

 

 

 

 

 

 

 

 

第十三章 最后的思考:与泡沫共存 

 

未来几年,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超级刺激性政策将会如何收场是很难预见的。一些人确信
该政策将会失败,我们已经进入泡沫的末期。他们预测房地产泡沫不久后会崩溃,股票市场
将出现熊市,境况也许还不如2002年。他们相信,这将最终削减这两种资产的收益率,使我
们重新回归冷静,更加现实地对待投资。同时,债务将被看作是一种负担而非机会,人们将
回避借贷,不像以前那样大量借款。 

 

但是,如果经济体系没有严重衰退甚至萧条,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不太可能同时崩溃。悲观主
义者倾向于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崩溃视为对经济体系的净化,清除格林斯潘年代过剩
的投资热情,建立更为纯净的金融板块,使人们更关注真实经济的发展,打造更为健康的新
经济。 

 

不过,这不会是一次短期的剧烈打击。我们不得不设想一个时期,至少两、三年,失业率将
快速上涨,公司纷纷破产,养老基金计划被迫放弃,许多人失去自己的住房,银行处于严重
的困扰之中。政府财政非常混乱,因为赤字已经非常巨大,并且随着经济低迷将进一步增长。
公司、养老基金、银行和住房所有者都在向政府寻求援助。 

 

1973~1974年,大多数国家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1980~1982年间的双谷经济
衰退也接近历史最糟纪录。近几年,有可能出现像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或90年代的日本那
样严重的经济衰退,这不仅仅因为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价格必然会下降。通货紧缩当然不是世
界末日,但是政策后果更加不可逆料,而人为因素也对经济有着严重影响。 

 

双谷经济衰退; 指国内生产总值经过一或两个季度的增长后再度出现负增长。换言之,首次
经济衰退后出现一次短暂的复苏,然后再度出现衰退。 


 

这样恶梦般的场景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不过,我相信政策错误可以避免,外部冲击也可以减
轻。此外,我怀疑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宁愿遭受新一轮通货膨胀,也不愿经历通货紧缩。 

 

最终,泡沫将膨胀,因为市场行为并非总是理性的,而政府和中央银行总是更愿意在资产价
格下跌时给予支持,而不愿在价格上涨时加以打压。我不确定这种情况将来是否会有所改变。
事实上,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鼓励银行系统向消费者放贷。最近
几年,这已经扰乱了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包括中国台湾和韩国。 

 

也许,市场泡沫温和破裂,加上对投资者的教育,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严重的经济崩溃。也许
本书建议的一些非货币政策的方法,例如对价格提出警告、主动抑制银行放贷,可以限制过
度投资。但是,我怀疑,控制价格,防止泡沫破裂引发经济衰退,最终会使泡沫与我们相伴。 

 

 政府和中央银行会继续使用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努力防止大规模的经济
减速。在下一个经济低迷时期,除非利率比2004年上涨很多,否则,中央银行需要试验非传
统的方法。其实他们已经准备好那样做了,至少理论上已经确认非传统的方法是可行的。 

 

不过,如果保持经济增长、巩固资产价格的愿望与上升的通货膨胀率相冲突,真实的考验就
会来临。上一次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相冲突的困境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那时,许多
国家面临大规模的经济衰退,希望能推进经济增长,因而放任通货膨胀率上升。结果却造成
了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停滞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