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妞逆袭手册 作者:马晓样(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30正文完结)
李小芸大惊,她连一百两白银现银说实话都没见过……
“贪心足以吞象,说的便是这种狗奴才。你的善意,只会放纵事情的恶化。你放过他们,他们不会感激你,而是认为你心虚。你瞧瞧那姑娘,凛然是一副大小姐模样,我是什么身份?我去三品大员家都有人亲自出迎,她一个奴才倒是挺会自持身份。”王氏似乎也不是很生气,倒是当了笑话来看。她这把年纪,多说一句不过是教着李小芸罢了。
“今日轻饶崔家,明个杨家也做的出崔家那般的事情。为何大家族信任家生子,偏要留着一份卖身契拿捏他人。我们太后娘娘活着那些外面的产业都镇不住了,可见这群人现在倒是自个当主子当成习惯了吧。”王氏言辞犀利,她害怕李小芸听不进去,却没想到李小芸连连点头。
“王女官,我懂您的意思。崔家三姑娘会如此同她娘的宠爱有关系吧。却忘了这产业从始至终根本不是她的。她不过是沾了老太太光,不但没了奴籍,还享受着大小姐的生活,非但没有感恩,还认为理所应当,倒打主家一下。”
王氏惊讶的看着李小芸,说:“你当真如此想?”
李小芸一愣,道:“难道不是么。”
“没有,我只是怕你同情心泛滥。”
李小芸笑了,说:“同情这种感情不适应于我的出身。我是被同情的还差不多。我只是认为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得起良心。如若你对不起他人,什么结局都是你的惩罚,怪不得他人。”
“不错。你能想的通可见是个明白人。我没白和你说这么多。”王氏满意的看着李小芸,她都差点被这老实丫头纠结的表情骗了,合着人家根本没啥感觉。
王氏所不知,李小芸从小被人冷嘲热讽,早就习惯了人性中恶劣的一面。她虽然出身普通,却又并非一般农户小丫头。她会感恩李兰,是因为对方善待她。她可以狠下心不搭理李小花,是因为对方彻底寒了她的心。她这种性子,看起来温文如玉,对谁都很宽厚,实则是骨子里真的无所谓罢了。她比王氏想象的性子要清冷许多。
李小芸上马车的时候迟疑片刻,说:“王女官,就把他们扔到此处,不怕有风言风语流传出吗?”
王氏不甚在意的摇摇头,说:“你先上来。记住,很多事情你只需要标明态度便可,剩下的自有奴才去做。”
“哦……”李小芸将垫子放在王氏身后,自个贴着车床处坐下,翻看着账本。
王氏道:“我带走了崔家么子。”
李小芸顿了片刻,瞬间了然。为了孩子的安慰,崔氏也不敢多说什么。更何况王氏并未说要把孩子带哪儿去,要干什么。但是就是这种不确定性,才最让人担忧。
“这账本是这两年的,上面已经显示扭亏为赚了。兴许是看到我们太后娘娘又出山了,不敢再上交亏本的账册。”
李小芸哦了一声,望着一堆数字有些麻烦。更何况很多项目她看不懂……
“别的不说,你只管看她线的进项是多少。”
李小芸找了一圈,说:“两千两银子。”
“呵呵,两千两银子?你知道两千两银子可以干什么?足够在南城卖处院子了。这家绣纺每年利润很低,照着他们的明细活计能用掉200两普通细线就不错了。她竟是弄出两千两银子的细线进项,真当别人是傻子不成。”
李小芸犹豫片刻,道:“若说是质地最好的线,两千两银子也有可能。不过王女官若是派人调查过她的活计内容,倒是可以确凿是不可能的了……”
“自然是查过了。哎……他们也就是糊弄糊弄太后娘娘她老人家。毕竟两千两银子的线在宫里还是正常的。但是对于绣纺来说,绝对是太冤大头。”
李小芸点了点头。
“此次回宫后,我寻了算账宫女教你。就拿崔家绣纺近二十年的账本来学习吧。”
噗……李小芸以为自个幻听了。一本账本还不够,要二十年的吗?
“待看懂了,摸透了,你还要去太后那回话呢。”
李小芸应声,说:“那关于崔家娘子如何处置?今日的事情王女官会禀告给太后娘娘么。”
“当然不会了。这种烦心事儿没必要拿到太后她老人家那去说。下人们办了便是。崔家三姑娘的姻亲是锦衣卫中的四品官,到时候一并寻其他由头发落了。知道我们为何要如此吗?”
李小芸想了片刻,道:“要么就不出手。要么就厉害点威震四方么?姻亲连坐,也防着有些人胳臂肘往外拐,令寻出路。”
“没错!就是要让一些人知道,他们再富贵如何?有官职如何?不过是娘娘手中的一枚南瓜饼。吃进肚子里那是看得起你,否则揉碎了弄成渣让你粉身碎骨活不了。”王氏平淡的说着狠话。
李小芸嗯了一声,便投入到账本中去。
这些东西她没有学过,主要是无人教她。
对于没有安全感的李小芸来说,从不会放弃多学东西的机会。她当年在易如意家的五年,基本上把人家书库都翻了个遍。
王氏没想到李小芸被自个想象的要上道多了,不由得会心一笑。回到宫里她去李太后那大肆吹捧了下李小芸的性子。
李太后虽然看不上李小芸,却是由不得他人说她不好,随意道:“难怪是煜哥儿喜欢的人。”
合着最后还是归到李桓煜有眼光上了。
☆、vip107
李小芸一边忙着绣图;一边忙着账本,日子过的昏天暗地的,根本无暇去处理其他事情。
她的名头一时间在后宫传开。众人都知晓李太后有了新宠,贤妃娘娘也护着她。她还是出自镇国公府旁亲漠北李家村的女孩。
这风声自然传到了浣衣局中。
浣衣局里的宫女们对于自视甚高的李小花一直看不上眼,忍不住来调侃她,道:“小花姑娘;听说近来风头正盛的织造处女官李小花是你妹妹。可是她这么红,也没来看你。你们在家里关系不好吗?”
李小花一怔;咬牙道:“血溶于水,我们是一个娘一个爹;没有不好。”
“那她为什么没有差人来寻你。”
李小花被堵得哑口无言,随意道:“我现在是待罪之身,怕连累她;早就同她说过不要来寻我。”
“哦,难得李小花你这般为妹妹考虑。可是她既然是你嫡亲妹子,就这般答应你未免狠心。”
“是啊……够狠心的。”
李小花不愿意多谈,拿起衣服去院子里晾干。她心里有些生气,大家好歹姐妹一场,李小芸知晓她处境不好,居然都不来寻她。好在她前阵子给娘家写过信,让爹娘知会李小芸别忘了她还有个妹子,李小花。
李家村来的信,自然是寄往京城如意绣纺的暂居地,然后又转手交给李兰。
李兰虽然烦透了李村长,却考虑到对方为人父母,她没道理拦着不让李小芸看信。便将几封信函收拾好,一起拖人带入宫里。
李小芸难得闲暇几分,看着信函,拖了好几天,还是把爹娘的信函拆了。
第一封信都是将近三个月前寄送来的了。因为他们搬家,辗转多处才到李兰手中。
爹娘的信函风格大变,对她嘘寒问暖。言辞满是道歉认错,柔声细语,令李小芸十分不习惯。落款处果然提到重点,不外乎是听说李小花在宫里得罪了贵人,想让她帮一把。
第二封信明显是没得到第一封信的回复,又发来的。继续是道歉的内容,里面明确提到李小花在浣衣局中受苦,还从其他渠道得知李小芸也要进宫,还是女官。想让她至少把李小花调个差事儿,或者索性弄出皇宫。看来李小花见宫里晋级无望,也考虑不如出宫回老家了。
李小芸对此无语,这皇宫是谁想进来就进来,想走就走吗?
第三封信更是让李小芸目瞪口呆。说是李旻晟的父亲李铭顺递了话,有意同他们家做亲。但是没想到看上的丫头是李小芸,而不是李小花。这让李村长父母极其为难,试探性的说想把李小花嫁过去,被李铭顺拒绝,还告诉他们李小花在京城得罪了贵人。李村长就琢磨,要不然先应了李铭顺,然后让李小花顶替李小芸出嫁,反正李小芸如今被贵人高看,不怕嫁不出去……
李小芸合上信函,摇了摇头。
没文化太可怕……若是她小时候可能也不觉得爹娘做事儿多不堪,如今却是觉得太荒唐了。
感情这种东西,有些时候错过了那个时间点,就什么都变了。比如她和李旻晟,她喜欢他时,他对她不屑一顾。她放弃了他,便已是决然。于她回不了头,这是她为人处世的原则。她把最初的懵懂当成一段故事保存在了脑海里的某个角落,仅此而已。但是让她去算计李旻晟……她做不到。更何况是为了李小花……她爹娘也真不怕李铭顺大叔动怒,亲家成仇家了。
李小芸完全没把这些当回事儿。但是她怕父母误会,正式回信,主要提及两点。
第一,李小花冲撞的是李太后,她爱莫能助。况且李小花日子也不难过,浣衣局的宫女。她希望爹娘劝劝李小花别再闹腾了,到时候丢了小命也是可能的。
第二,她暂且在宫里当差,没法说亲。她无意给李大叔当媳妇,烦请爹娘勿再提此事儿。至于小花婚事儿,一切爹娘做主,同她无关。犯法的事情她是不会去做的……
李小芸写完信后望着一个个冰冷的字符,叹了口气。
她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从渴望父母疼爱的小女孩,变成了躲爹娘唯恐不及的狠心女人。在他们看来她是不孝女,可是谁又为她想过,当年得知父母将她嫁给个混/蛋傻子时候,她是多么的绝望。
她有多害怕金家那个可怕的男人,往事不堪回首,却历历在目。若不是李桓煜的舍命相助,她怕是被人糟/践了,最终的结局就是一尺绸缎,她绝对会悬梁自尽。
她走投无路的时候,跪在地上求爹娘卖了她。
她怕小不点惹官司,在郡守府门口写血书。
她一路逃难似的从漠北来到京城,却因为李小花的故意陷害,差点错过绣娘子比试……
一次次,她够了,她真的够了……
她现在心脏被亲人生生的打磨成了一块石头。不会轻易流泪,不会轻易动情,更不会轻易放弃。
十年前的她,从未想过同爹娘会变得如此生疏。
王氏有句话说得好,有些时候,一时因为同情而做出的妥协,反而会换来更大的伤害。
自私惯了的人只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他们只想得到自己付出过什么,从不会去承认得到过什么。
有的人的心,可以被手热乎了。有的人的心,却是一点点被冷水浇凉了。
李小芸有过叫人唤来李小花的冲动,终于还是忍下了。对方是她嫡亲姐姐,她怎么做在对方看来都是冷血无情,不如彻底远着吧。
一个月就这般过去,李小芸同王氏带来的女官学习如何看账本。她读过书,识字,有些底子上手很快,颇令李太后满意。
崔家的案子结了,但是同账本无关。王氏要账本不过是拿来给李小芸看,让她学会看假账。同时日后李太后追究起来,有物可寻,是内部的证物。但是对外,自然不能拿出来给官府看了。
最后崔家案子的罪名是偷盗和销赃。崔家府上被搜出许多宫里被偷盗的物品,他们帮一些偷盗者销赃。这件案子同一般偷盗不同,这简直是蔑视皇权,所以案子定性残酷。崔府被抄,沦为贱籍。女性冲为军/妓,男性处以极刑,午门斩头。
李小芸觉得有些重了,却也晓得没办法。她再一次忍不住感慨,皇/权之下,人命如蝼蚁。这后宫里每日据说都有人会死……
王氏之所以留着崔家女孩命,那是要让他们活着……活着才好警示他人。
王氏正式命杨家代理,收拢在外的产业。有崔家再前面摆着,这次收拢产业极其顺利,没听说谁敢造假账糊弄人的。先前有过造假账的老人直接来杨家自首,表示忏悔。王氏没工夫搭理这些,他们也不可能全给杀了,索性就都留下了。不过亲疏有别,待遇自然不同以往。该罚还是要罚。但是这种责罚大多体现在金银上面。
同崔家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