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妞逆袭手册 作者:马晓样(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30正文完结)
幼。形淳醯靡趵洌宰魇帐耙幌戮涂梢匀胱 ?br />
李小芸挑了最里面院子里的西厢房,北房和东厢房让给师傅李兰和徐研姐姐住了。
一行人安定下来,刘管事便出去打探绣纺比试的消息,回来道:“李姑娘,这次来京城参加的绣纺比许多年多了近一倍呢。”
李小芸端了果盘从屋外走入,一副准备听许久的模样。
李兰和徐研对视一眼,说:“你这馋猫,一日要去几次厨房。”
李小芸尴尬一笑,道:“徒儿给师傅们拿的。这天气热了,多吃水果对身体好的。”
刘管事见小芸认真的模样,不由得笑道:“小芸姑娘,我家主人说此次京城织绣比试,除了以绣纺为团体的三人比试以外,还有单人比试。让我们举荐你参加!”
“我?”李小芸微微怔住,结巴道:“不了吧,我才学了几年,还是让师傅参加。据说是一个绣纺只能推荐一名绣娘子和一名织娘子,师傅你去参加绣娘子比试,一定会拔得头筹。”
这名额还是别浪费在她的身上了。
李兰眯着眼睛摇摇头,说:“我都当娘的人了,要这么响亮的名头干什么。再说京城绣纺有三人团体的比试,单人参赛本就是推选年轻小姑娘参加呢,我才不去。”
李小芸脸上一热,她是真怕自己不成,然后丢了师傅和绣纺的脸面。
“小芸姑娘,确实如此!此次单人比试的年纪上限是十七岁。还明确要求不能已为人妇,定亲的无所谓啦。所以李兰姑娘着实参加不了呢。”刘管事笑眯眯的说,眼底露出一抹温和的情绪。
李小芸愣住,诧异道:“那织娘子呢。岂不是咱们绣纺没人能参加了。”
“织娘子没有这个要求。因为织娘子参加的人数比较少。” 合着是绣娘子是参加人数太多,所以为了比试的可看性才特意追加了要求把。
李小芸一阵头大,最终硬着头皮心虚道:“好的,我明白了……我一定加油。”
李兰见她气势软弱,不由敲了下她的额头,说:“别怕,做人千万不可妄自菲薄。你很棒的小芸,就当这次是试金石吧。没准你还就这么一战成名呢。”
一战成名……李小芸完全不敢想。别一战成翔就好了……
“其实要是十七岁以上的女孩不能参加单人比试,我对你还是很有信心的。何况咱们的技法传承本就高于普通的绣法哦。”李兰眨着眼睛,眼底的明亮仿若夜里的寒星般璀璨。
李小芸心里念着师傅对自个的期待,有心为她争光。
她望着李兰坚定的目光,攥了下手,坚定道:“好的,我一定没问题!”
于是大家离开开始着手准备起来。
“刘管事,咱们绣纺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试吧。”李小芸琢磨既然决定参赛,自然要先吃透规则,方可以突破重围。
刘管事赞许的看着李小芸,说:“嗯,以前不是没收到过邀请,但是考虑路途遥远,就放弃了。再说,当时主子刚刚接收绣纺,真是内忧外患,小少爷又尚未出生,哪里敢轻易走出东宁郡?这要是得罪了大势力,岂不是前功尽弃。”
李小芸点了下头,道:“那既然如此,就要麻烦您帮我多打听着点,别到时候没输给自己的技艺,反而跌倒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刘管事笑着说:“那是自然,我已经了解到为何今年这般火了。”
李小芸让人泡了茶,一副同刘管事深谈的模样。
刘管事暗道小姑娘此次前来京城又沉着几分,求人办事儿都透着一股不卑不亢的气质。
“说起来,此次绣娘子选拔之所以会比四年前的红火,还要归功于后宫的贵人们。”
“哦?此话怎讲。莫不是前阵子的秀女和宫女选拔还没结束吗?”
刘管事神秘莫测的看着她,说:“主要是几位皇子都年龄小,去年的秀女居然没有指给皇子做媳妇的人呢。所以呢,好多人便想着,天子脚下,绣娘子和秀女又有何区别。不外乎是否可以让贵人看到罢了。秀女的身份背景或许比咱们娘子们要高上几分,可是绣娘子们还有手艺活。”
李小芸哦了一声,这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除此以外,也有人说去年选秀女的时候赶上皇帝病了。大多数人都是皇后娘娘挑选出来的。反倒是正主皇上没有亲自挑人充盈后宫。所以,此次有不少原本是官员庶女,却打着绣娘子名义来参加比试的女孩,希望引起贵人注意。毕竟皇帝老了,谁家也不乐意赔上嫡女。借着绣娘子比试推庶女还是很划算的。”
这样子也可以!李小芸顿时无言以对。
这年头但凡选点什么都会惹人眼目。或许真有人可以脱颖而出吧。她忽的笑了,当初她不是还指望着通过绣娘子比试被京城贵人熟识,然后帮她解除原本同金家的婚约么。
世事无常,一步步竟是到了今日。
“姑娘在么?”门外传来一道清脆的嗓音,是易如意身边的大丫鬟嫣然。
李小芸示意她进来说话,道:“我在同管事请教问题呢。”
嫣然穿着红色长裙,恭敬道:“小芸姑娘,国子监祭酒大人家的奴仆求见。他好像是来送帖的。”
李小芸一头雾水,给她送帖子?她可不认为自己和国子监祭酒大人有啥关系。
刘管事见她神色迷茫,怕失了礼数,吩咐道:“去把人家请进来。”
一名穿着灰色衣衫的小哥儿手持拜帖被请了进来。他态度温和有礼,恭敬的说:“这位管事爷,这是我家夫人指明送给如意绣纺李小芸姑娘的帖子,还有一封信函是送给李兰娘子的。”
“你家夫人是谁?”刘管事问道。
“祭酒大人嫡长子媳,刑部左侍郎的女儿黄怡。”
轰的一下,李小芸的脑袋仿佛被什么撞住。
她既高兴又觉得神奇,这才到京城几天呀,黄怡就打听到她的行踪了吗?还让人送来帖子!
“你家夫人为何事儿发的帖子。”刘管事继续说。
年少的哥儿扬起一道明媚的笑,说:“我家夫人每个月都会举办诗会。此次听闻李小芸姑娘进京,特让我过送帖子,说是诗会临时改成为李姑娘抵京的接风会。”
刘管事愣住。当年黄怡来东宁郡的事情他也曾听说过,却没想到李小芸同她渊源如此之深?
他扭过头,看向李小芸,说:“你去吗?怕是临时从诗会改成接风主题,难免会有黄姑娘的圈里人过来,小芸……你。”刘管事的声音顿住,她是害怕小芸镇不住呀。这要是刚抵达京城就受到打击,别再影响到李小芸参加绣娘子比试。
李兰心底也有如此顾虑,考虑到黄怡一片真心,又不好替李小芸拒绝。反倒是李小芸,一点也不会觉得不妥,二话不说的就接了帖子。还将一个包裹递给家丁,道:“这些年我亲手做的,样式都是我自个画的,独一无二,但愿你家夫人不嫌弃。”
她愿意相信,黄怡还是那个黄怡。
家丁接过包裹,只觉得这包裹布料极其粗糙,不是什么好料子。他心底闪过一丝鄙夷,却不敢表现出来,客气说:“我家夫人待姑娘是交心好友,定是会喜欢。”
李小芸忍不住笑了。她从东宁郡起程前,曾给在京城的黄怡去信,说自个即将上京。只是她去年夏日收到黄怡的信函,还只是说年底成婚呢,一转眼对方已嫁为人妇。
不过难怪她体会不到时光的流失,近几个月过的生不如死,生怕小不点会遭到什么打击,根本没顾上询问黄怡的事儿。
李小芸决定去见黄怡,李兰便不再阻拦。以她对黄怡的印象,这孩子不像是会害李小芸之人。八成是想借机抬一下李小芸的名声,权当是提携李小芸吧。若是可以借此机会结交到贵女,于李小芸日后参加绣娘子比试也有好处。
想到这一点,李兰倒顿时豁然开朗,将心思全部放在打扮李小芸身上。
☆、vip49(改)
李小芸去年因为李桓煜失手杀了金浩然心焦力竭;着急万分,再加上进京路走了两三个月,整个人清瘦不少。她本就比一般人高,所以虽然依然很胖,却不再愚蠢。
李兰心知人们喜欢捧高踩低,决定亲手为她改一件粉色束腰长裙。
她将裙摆处的线都换成烫金色;绣了一条凤凰,沿着下摆处盘旋而上;随着女孩穿上它走动起来的时候,竟是有一种凤凰飞舞的感觉。至于束腰的绸带;则是李小芸自个绣的,也是烫金色的线,但是却使用了更细的线;针法别致细腻,花样新颖。
这条长裙本是立领,因为春暖花开,天气微热,李兰给它改成窄领,搭配紧身白色摸胸,可以凸出李小芸另外一个优势,高耸的胸脯。
李小芸极其不好意思,她以前身材魁梧,倒不觉的什么,现在瘦了下来反而显得胸前“肉多”。有时候,她为了避免外人异样的眼光,习惯性用白布裹胸,否则实在是好难为情。
李兰对此倒是有些欣喜,偷偷告诉她:“兴许是以前如意让你喝的木瓜奶茶见了效。”
李小芸掩面,就她这彪悍的身姿,还需要喝木瓜奶茶么?以后还是自制柠檬水吧……
黄怡的夫婿是国子监祭酒大人的长子,梁羽笙。他前年也曾下场考试,中了进士,谋了个外放的差事儿历练。如今成亲托关系调回京城。李小芸曾收到过黄怡信函,自然提起过梁羽笙这个人,字里行间倒也透出几分小女孩恨嫁的羞涩。
国子监祭酒虽然只是个四品官,但是因为掌管着大黎最高学府的管理和教学,备受世人尊重。
祭酒大人的夫人是同镇国公府有亲戚关系的一户世家嫡女,自有一套管人手段,倒是不曾听说梁家后院乱,发生过什么龌龊。
李小芸想着第一次去有门第人家做客,还是在京城,总不好丢了黄怡的脸面。她鸡鸣时分就起床装扮,从南城到内城需要过好几个闹事街区,由于担心堵车,早早就出门了。
黄怡虽然没出过什么远门,也晓得京城极大。城南到城北,竟是走了不到半个时辰的路。她发现马车停了下来,撩起帘子问道:“刘管事,到了?”
刘管事挨着车夫,回过头,说:“小芸姑娘先歇着吧,堵在胡同口处了。”
“怎么?”李小芸抬起头,这才发现这条胡同里有两户人家。或者说,两座分门的府邸。靠里面的是写着梁府,外面的门则没有牌子。
李兰怕李小芸第一次去别人家做客丢了脸面,便叮嘱刘管事和大丫头嫣然陪着她来,顺便叮嘱其处事言行,不要再绣娘子比试前惹下没必要的麻烦。
嫣然扯了下李小芸的袖子,小声说:“快别探头,小心弄乱了发髻。”
李小芸一听,立刻老实的回到原座位上。她今日输了月牙发髻,上面挂了一副满复杂的头饰,总有一种发髻顶端的装饰要掉下来的感觉。
嫣然轻笑,道:“小芸姑娘莫紧张,牢固的很呢。我只是怕您把头伸出去,那车帘子耷拉到姑娘头上,才会乱了发饰。”
“恩恩,你说的有道理。”李小芸可受尽梳头苦了。她以前不曾出席过这种贵人小姐们的宴会,今个是头一次,黄怡又美其名曰给她接风,不郑重的话怕丢了黄怡脸面。所以徐研姐姐和师傅亲手帮他梳头打扮,缝制好看的衣服。尤其是她束腰处的金色细线,来源自顾绣精华,李小芸想着早晚有一天要传承顾绣,同师傅商量后,决定偷偷露一手,看是否有人识货。
李兰之所以敢于如此,还要源于得知的一个消息。原来当年顺手推舟设计顾家的那个夏樊之,兴许是年老后回首往事时心底生出悔意,竟是帮顾家大房平反了。
这位夏樊之是如今殿前大学士,皇帝心腹,碍于当年的文书案涉及先帝名誉,所以文书案并未被获得平反。则是将先前文书上有辱先帝图案的织绣者从原来顾家大房,变成了顾家五房。追根揭底,顾家五房想把大房扳倒,然后继承顾绣传承,所以故意陷害大房。
去年年底,早已改名换姓的顾三娘子突然从番外归来,借住西菩寺的主持情面,告到皇帝那里。夏樊之曾经有心于三娘子,念着往日情分二话不说主动申请彻查此案。
其实真相或许已?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