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的一梦
媚昵崛嗽谝黄鹚底约旱幕啊?br />
放假以来,倪裳第一次见和江之寒有密切关系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就有些局促不安(楚明扬在江之寒面前撒了个小谎,他今天之前其实没见过倪裳)。
三个人坐下来,倪裳还是有些高兴,有了朋友,屋里多了些生气。她这些天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其实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和江之寒最后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在这个房间,里面承载了太多乐极生悲的回忆。
楚明扬说了些自己出去旅游的趣事,就很直接的说:“我昨天晚上去老大那里了。”
见倪裳不出声,他接着说:“他现在一个人住在他师父住的四合院,很是孤单。”楚明扬安慰了一下自己的良心,又说:“你知道他转学去四十中的事了吧?”
倪裳啊的叫了一声,脸色发白,说:“什么?四十中?。。。。。。怎么会?!”
楚明扬说:“老大说,他家正好在四十中的辖区,所以转到那里手续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其他的学校,仓促之间也很难进的。”
倪裳睁大眼睛,里面有一层薄薄的水雾,她有些急迫的说:“不会这样呀。他和温凝萃,还有顾望山这么好,应该能去个更好的学校的。他和宁校长也有关系。”一着急,连江之寒的商业秘密都透露了出来。
倪裳伸出手去,拿起话筒,想要给温凝萃拨个电话,又犹豫了,不知道拨通了该说什么。
楚明扬说:“现在档案都过去了,应该没有办法改了吧。老大说,你要是知道了,一定会担心的。他说,在哪里,他都能考上大学的,不需要太担心。”
倪裳把手里的话筒放回去,这句话确实是典型的江之寒风格。可是天地良心,江之寒从来没让楚明扬和倪裳说这个来着。
知道了江之寒转校四十中这个消息,倪裳就有些心不在焉起来,虽然尽心的陪两人说话,但时不时的就有些走神。
楚明扬成功的塑造了江之寒的悲剧形象后,从兜里拿出今天想要做的最后一件事。
他把几页纸递给倪裳:“我去的时候,他刚写完这个。整个假期,他就蹲在家里写这个东西,据说头发都掉了不少。你还记得,他以前老说起的股市么?这些就是关于那个的。”
倪裳当然比楚明扬知道的清楚十倍。两人郎情妾意的时候,江之寒不管她喜不喜欢,是给她灌输了很多这方面的入门知识的,关于江之寒的设想和计划,倪裳更是最早的知情人。她拿着这份分析报告,慢慢看起来,心里想,你要的东西,总算有一样来了,应该很高兴吧?
楚明扬看倪裳很认真的读着自己带来的东西,得意的向薛静静眨了下眼。
楚明扬耐心的等倪裳读完了,又说:“他现在最闹心的就是筹不了太多的钱。”
倪裳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说:“难道他不会把现在国库券项目的钱调回来么?加上他在银行的贷款,几十万应该筹的出来吧?”
楚明扬心里咯噔一下,看来倪裳深知内情,自己要露馅,连国库券项目是什么他都完全不知道。楚明扬咳嗽了一声,改口说:“老大说,这个啊,钱是多多益善,而且。。。。。。也是个好机会。可惜,我家没什么闲钱,要不我也多加点儿进去。”
倪裳沉吟着不说话。
楚明扬看看她清澈又带一点忧郁的眼睛,把目光避开了,落在前面的桌子上,说:“老大给我这个的时候说,这个东西,不要给外人看了,一定记住。但我们朋友圈子里的这些人,静静呀,倪裳呀,她们有兴趣,欢迎她们加入,到时候会有正规的入股的文件证明的。”
倪裳看着楚明扬:“他真这么说?”在心里,倪裳是不太能琢磨透江之寒的,那个家伙可以在早上把衣服扔在地上说最绝情的话,几个小时以后又若无其事的把它拿回去。这样的人,是不可以以常理度之的。
楚明扬硬着头皮点点头。
白冰燕提前了半个小时回家,想要给女儿做顿丰盛的晚餐,今晚倪建国单位有聚餐,是不回家吃饭的。这一个星期以来,她已经顾不得和丈夫冷战,女儿长时间的反常表现让她开始担忧起来,甚至想过要不要暂时和丈夫和解,来解决这边的问题。
到了家,白冰燕惊讶的发现倪裳已经在厨房里忙碌开了。她换了鞋,走进厨房,问:“什么时候学会做饭了?”
倪裳说:“其实也不难的,不过是同样的程序,同样的配料,同样的方法,做过两次就知道了,也不比解数学题难。”
白冰燕疼爱的摸了摸女儿的头,问:“做的什么?”
倪裳说:“天气热,就做的简单一点。炖的是排骨藕汤,还有一个糖醋里脊,和一个炒胡豆。”
白冰燕套上围裙,和女儿一起做起饭来。
二十几分钟的工夫,菜好了,端上桌,两人对着吃起来。白冰燕很开心的看到,今天女儿的神情要开朗很多。
吃过饭,倪裳去洗了碗,母女俩坐在沙发上说话。
白冰燕说:“我一直都想和你好好谈谈,可是前段时间你说不想谈这方面的事。但这些天,妈妈看见你神情憔悴,心里多伤心呀,你知不知道?”
倪裳把头靠到目前的肩上,沉默了好一阵,说:“我不想说这个,是因为。。。。。。是因为确实没什么好说的。如果妈妈你要说服我考大学前谈恋爱是多么分心的一件事,或者说太小了谈恋爱,最后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为两个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爱,艰难困阻在哪里。如果你想说的是这个的话,爸已经给我说过十遍百遍了。我也没什么可以争辩的,你们说的很可能是对的。而且,我也听从了你们的意思,不再和他往来了。这还不够么?难道一定要把他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坏人,才是认识清楚了问题么?”倪裳说到最后,有些激动。
白冰燕摩挲着女儿的肩,柔声说:“我不担心这个,从小到大你都是懂事的,知道选择正确的路的孩子。就算一时糊涂了,也一定知道改正的。我担心的是,你最近不开心有多久了?有多久没有像以前那样在家里开心的笑了?难道要一直这样?”
倪裳说:“慢慢的我会好起来的,不过。。。。。。你要给我时间。在你们眼里,我们不过是玩过家家的游戏,不过,即使是过家家,也会恋恋不舍的吧。妈,我不是故意沉着脸给你看的,但是。。。。。。我有些厌倦了不开心的时候,也要强作欢颜。你知道吗?那样。。。。。。太累了。”
白冰燕搂着女儿,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倪裳坐直身子,说:“我也正找你有事呢。”
白冰燕说:“什么事?”
倪裳说:“你知道在沪宁那边,股市要开张了么?我有个朋友,他们组织了一些资金,要去投资。我看了专家写的分析报告,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我想找你借点钱。”
白冰燕警惕的问:“朋友?哪个朋友?”
倪裳说:“你还记得外婆生日借车给我们的那个顾望山么?他父亲是军分区的司令,这个。。。。。。他们也是参与的。”这个半真半假的谎言,倪裳终于可以说得自然无比。没有了老师的教导,小鸟也是可以飞上天空的。
白冰燕想了想,说:“他们有什么内部消息?一定可以赚钱么?”
倪裳知道给母亲普及江之寒说的那些东西是不会有用的,也许特权阶级的光环更能说服她。她说:“任何事总是有一些风险的吧,就算存在银行里,还可能遇到银行倒闭呢。他们应该是有一流的专家替他们分析,而且消息也不是外面的人所能知道的。总的来说,风险较小,潜在收益很大。”
看到母亲犹豫不决,倪裳又推了她一把,“几千块钱,放在银行里,一年就那么点利息。不如拿出来试试,说不定就可以翻一倍,或者是两倍,到时候也可以让舅舅们看看。”
白冰燕说:“那你需要多少钱?”
倪裳说:“既然有风险,也不必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不过至少拿个几千块钱吧,多多益善就是了。”
白冰燕说:“好,我再仔细考虑一下。”
倪裳说:“最好不要告诉爸爸。”
白冰燕问:“为什么?”
倪裳说:“爸爸是最谨慎的一个人,多半不会同意这个事,所以我才私下里找你借钱的。”
从小到大,白冰燕都觉得倪裳和父亲更亲一些,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女儿分享一个秘密,她还是很愿意接受的。
而倪裳呢,自从听到江之寒转去四十中的消息,心里隐隐对父亲有了些怨气。她猜测,去四十中有可能是父亲指定的条件。父亲多半以为,江之寒去了四十中,自己多半不会再和那么差的学校的男生重新走到一起。而且在那里多半考不上大学,那么一年之后,身为大学生的自己,应该不愿意和高中毕业就去工作的他再往来。倪裳越想越觉得这肯定是倪建国的苛刻条件,但又不愿意去证实。如果父亲亲口承认了,自己多半真的会恨他吧。
人就是这么个奇怪的动物。在江之寒和倪建国的对峙中,倪裳有感于倪建国十七年的抚养教育,有愧于自己大半年来的谎言,选择了站在父亲这一边。而当江之寒成了失败者,黯然离开之后,她辗转反复,思及他的种种好处,竟然长久不能自拔。
虽然倪裳大概知道江之寒现在的财政情况,自己即使从母亲那里借来几千块钱,对他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不过她一心想要补救爱人,所以想要出一份自己的力。
当你最期待的东西来临的时候,我虽然不能再和你并肩站在一起,总是要尽我之力,略作表示的。这,是倪裳有些傻傻的想法。
(谢谢支持)
147 冲突
周二的时候,江之寒卷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冲突。
傍晚时分,厉蓉蓉难得提前回家,做了饭准备等父子俩回来一起吃,最近生意愈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间愈少。
基本准备好了饭菜,江永文还没有到家,厉蓉蓉便抽空去给阳台上的花浇水,说是早上的时候忘了浇。一不小心,把一盆茉莉花碰倒了,摔在单元楼下的坝子里面。那个坝子三面都是印刷厂的单元楼,平时有不少退休的老头老太,或者是无业人士坐在那里聊天,打麻将,或者是打拳。
厉蓉蓉从阳台上往下看,还好花盆没有砸到人,连忙跑下去,想要收拾垃圾。到了院子里,没想到花盆虽然没有砸到人,却不巧砸到了一楼胡家老二放在地上的一个水杯。胡家在印刷厂的宿舍是出名的,父亲以前给厂长们开过小车,因为工伤现在已经提前退休了,靠退休工资生活;母亲是个家庭妇女,而两个儿子呢,大的一个因为打架斗殴,偷盗等不大不小的事情常常进出监狱。搞的久了,倒好像成了他横行这一带的资本:老子经常进局子的,你能把老子怎么样?老二呢,也没有个正经工作,据说是给录像厅作保安,也混街上的社团。有了这样两个儿子,加上他们的妈也是撒泼不讲理的人,在印刷厂这一带就有点螃蟹过街,横着走的味道。
不过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胡家两个小子虽然干过一些混帐事,对厂区里的人倒也谈不上动刀子的地步,做的最多的不过是占便宜,欺负老实人,偶尔会敲诈些小钱财。
比如说,水电局的人来收费,读的是每栋单元楼下面的总表,然后每个月每家轮着去查各个家的分表,然后把钱收上来。通常来说,各个分表的总和总是要比总表的读数要少一些,多的那些钱按理说就是一个单元十几家人平分。到了胡家,他们一口拒绝,说有差错是因为有人偷水偷电,既然不是我们家偷的,我们不摊这个钱。单元楼里的人都说偷水偷电最厉害的就是他们家,不过遇到这样蛮不讲理又横行霸道的,大家都忍口气,吃点小亏就算了。
再比如说,厂里三令五申不准在厂区里私盖小平房,或者临时住房,胡家老二就盖了一个。保安科的人来干涉,胡家老二说,老子结婚了,没有房子住,要不你给我再分一套。拉锯了几次,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让宿舍区的人最痛恨的倒不是这些,而是这两个兄弟白天经常呆在家里,最喜欢的就是在坝子里摆上麻将,搓几圈。他们喜欢叫人打牌,有时候甚至是半拉半扯的。赢了钱,你就乖乖的给吧;输了钱,他们也不说不给,通常是说身上没钱,下个月再给,来个拖字诀,直到拖的没了。时间长了,坝子里过路的人看到他们摆着麻将,一个个像冲雷区一样飞快的走过,被叫住了,通常会连声说,不好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