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江山
刘彊带着自己的妻女搬入了北宫,与其母郭圣通所住的殿阁相隔不远。刘彊恪守孝道,每五日入宫向我问安,风雨无阻。
“那母子二人可还算安稳?”
“东海王与中山王太后来往并无不妥!”
殿外在下着倾盆大雨,那一声接一声的滚地雷,让我的心也跟着一块炸响。久久的,我望着那昏暗深厚的云层,叹了口气:“未雨绸缪,有些事还是谨慎些好。大哥何时能来京城?”
阴兴的脸色阴郁得一如外头的恶劣天气:“诏书已经下了,自然不敢轻忽懈怠,不日内即可抵达雒阳。”
“怎么?还在怪我多事?”
“臣不敢。”
“你们是我手足兄弟,如果连你们都不帮我,那我们母子又能怎么办呢?这么多年,大哥在家也该歇够了,这一次顺便把阴就也一并带到京城来吧。”我见他面上淡淡的,眉宇间竟是有种隐忧,不禁又好气又好笑起来,“不过是让大哥做个执金吾,统辖京城警备,让你做个卫尉,负责皇宫警备,这算得上什么要紧官职,竟把你俩吓成这样?我的用意也不过就是想让你们保护好皇太子,不想让一些居心叵测之人有机可乘。朝廷上的事,你们自然不必插手……”
“皇太子的事,我们做舅舅的,自当竭尽全力!”
阴兴对待朝廷政务,以及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态度,竟是比昔日郭况更加小心谨慎,从不落人把柄口舌,以至于刘秀也时常称赞于他。
阴识先到京城赴任,没多久阴就带着家眷一并来了雒阳,我在西宫侧殿接见了柳姬以及一群阴家的侄女。这些侄女有好些我才是头一次见,年龄都在十岁以下,身量虽小,却一个个都已尽显美人胚子。柳姬与我寒暄时,指着其中一个腼腆的小女孩儿说:“皇后可瞧着这孩子有几分眼熟?”
那女孩儿含羞低垂着头坐在角落,柳姬将她拖了出来,推到我面前,托着她的下巴使她的脸蛋一览无遗的呈现在我眼前。
瓜子脸,双眼皮,剑眉英气勃勃,鼻梁高挺,双靥绯红,唇形饱满,棱角分明。说实话,她并不是众多女孩子里头长得最出色的,但她的长相却令我心中怦然一动。
“这是……谁……”
“是二弟媵妾琥珀生的女儿,闺名素荷,今年九岁……”
“素荷?”我忍不住笑了起来,“是记得有这么个孩子,没想到长这么大了!”
我伸出手将她再拉近些,素荷有些害羞,却也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乌溜溜的不时偷偷用余光打量我。
“你瞧瞧这孩子的眉眼,长得别提多好了,你看看她的嘴,那模样,那神情……我一见着她呀,就觉着她和……”
我微微一笑,漫不经心的接口:“是啊,真不愧是我们阴家的女子!”
柳姬清了清嗓子,笑容里添了几分暧昧:“皇后娘娘的几位大王也生得甚好,眉清目秀的,特别是皇太子……”
我不着痕迹的插了句:“大哥身体可还好?前日我见他嗓子有些哑,今天可好些了?若是吃药不见好,我让太医令丞去府里瞧瞧!”
柳姬兴致勃勃的劲头被我硬生生的打断,脸上一阵泛红,急忙窘迫的摇头:“不……不要紧,有劳皇后娘娘挂心,夫君他……已经无大碍了。”
“毕竟上了些岁数,比不得年少时了,平时也该多注意休养,当然,这还得靠嫂子时时提醒……你们一家子人才搬来京城,车马劳顿的,家里一定有许多事情等着嫂子主持内务,我也就不耽搁你了。我们家的女孩儿,即使不沾国戚这层亲,走出去也必然是人见人夸,断没有输给别人的。”
柳姬欲言又止,最后只能讪讪的领着侄女们拜别。我让小黄门送她们出去,等她们出了殿门,纱南才从隔间后走出来。
“其实夫人说的话在理,皇后娘娘为什么不考虑亲上加亲呢?”
我不说话,只是看着她微笑,须臾,她被我怪异的目光盯得别开眼,很不舒服似的耸了耸肩。
“亲亲之义……有利有弊。”我不愿多做解释,于是将话题扯开,“方才听柳姬提及,进宫时在宫门口见着湖阳公主的油画軿车了,怎么过了这么久,也没见她上我这来叙叙话?”
“奴婢让人去打听一下,怕是去了陛下那里。”
“最近风闻湖阳公主的家丞,在京城里仗势欺人,闹得怨声载道,有官吏夫人进宫将话带到我这里。你也是知道的,她是皇帝亲姐,陛下对待家人素来重情,他姐妹兄弟如今只剩下一姊一妹,更加怜惜百倍。去年妹婿又没了,他对李家以及宁平公主的赏赐你不是没看见,湖阳公主早年丧夫,寡居至今,她即使骄纵,皇帝也不会忍心太过责难于她皇帝家的事,说小是家事,说大了也是国事,于国体我是皇后,于家礼却还是湖阳公主的弟妹,不便多插手其中,他们姐弟的事,还是由得他们姐弟去解决得好。”
纱南点头道:“也是,娘娘若是对湖阳公主有所约束,她必然心怀怨怼。”
主仆二人正对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唠着嗑,忽有小黄门引着中常侍代卬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代卬侍奉皇帝多年,随着年岁的增长,机灵之余更添了稳重,像现在这样慌张的表情倒是不常见。
我才让纱南给他让席,却不料他已满头大汗的说:“皇后娘娘还是赶紧去前殿说和说和吧,老这么闹下去,可如何了得。”
我心中一动,已猜到他说的事十之八九与刘黄有关,于是无视他的着急,故意装傻笑问:“子予,我听说陛下已经定了由议郎桓荣教导太子诗经,左中郎将钟兴来教授太子以及诸位君王《春秋》。不知道桓荣与钟兴这二人有何等学问,你且说与我听听!”
汗水浸湿了他头顶巧士冠的冠沿,他举着袖子擦了擦鬓角淌下的汗珠,苦笑道:“娘娘,此事容后再禀不迟倒是那湖阳公主,这会儿正与陛下……”
我将目光移开,摆出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代卬愈发急了,跪下拜道:“这事只有指望皇后娘娘出面调解了,娘娘也不忍见陛下生气吧,若是气坏了身子……”
他搬出刘秀来,倒还真让我硬起的心肠马上软了下来,不由叹了口气:“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啊?”
“是、是这样的……这件事全赖雒阳令董宣的不是!今天早起公主出门,路经夏门外万寿亭,董宣带人强行拦截公主车驾,态度傲慢无礼至极。他不仅拦了车驾,还拔刀画地,谩骂公主,甚至……杀了公主随乘的一位家丞……公主受了屈辱,进宫说与陛下……”
我从榻上腾身站起,唬得代卬住了嘴,呆呆的看着我。
“纱南!”
“奴婢在。”
“困了,去焚个熏炉,我先歇个午觉……”
代卬大惊失色,忙膝行至我跟前,高叫:“卑臣错了!卑臣说实话!实在是湖阳公主的家丞白天当街杀人,事后一直藏匿公主府,董宣为缉拿贼凶,不敢擅闯公主府,便在夏门外守候……所以,这才……”
我呆了呆,站在原地驻足,过了一分多钟才缓过劲来:“你说前殿在争吵,谁和谁吵?”
“是……是那个董宣……陛下听了公主的哭诉很是生气,所以刚刚传唤了董宣,预备棰杀。那董宣却死活不肯认错……正闹得不可开交……”
我低低的噫呼一声,心里却像煮开的开水咕嘟咕嘟沸腾起来,若换作以前,说不定我早拔腿冲出去了,可现在却由不得我不沉下心来反复思量。
不是不想主持正义,按照律令,杀人者偿命,董宣的做法不仅不应得到惩罚,反而应该对其行为大肆表彰。然而……偏偏他得罪的人是刘秀的亲姐姐,我的大姑子,刘黄待我并不薄,我若在这份上出面与她相悖,于情可实在说不过去。
正自为难,代卬低低唤了声,态度十分之哀恳。
我扭头对纱南苦笑:“你瞧瞧,这皇后可是容易当得的?”
我赶到前殿时,距离董宣奉召入宫已过了半个多时辰,本以为争吵最激烈的□部分早已过去,我进去时只需过过场也就罢了,谁料到一脚才跨进门槛,便目睹了一幕惊心动魄的场面。
眼前呼的有道黑影闪过,竟是对准门口的顶梁大柱撞去,我下意识的冲过去拉住那人的腿,只这么阻得一阻,却仍是没能制止那股强大的冲力。只听得砰的声巨响,屋顶扑簌簌掉下一片夯土灰,呛得我不住咳嗽。
“丽华!”刘秀在我身后喊了声,我定了定神,却见自己面前躺了个须发花白的老者,估计是脑袋撞在门柱上了,冠歪了不说,还搞得一脑门子的血。
我“哎唷”叫了声,刘秀已搀着我的胳膊将我拉开。有两名小黄门麻利的将那老者扶了起来,虽然额头磕破了,好在我拽着他的脚,缓了下冲力,他的神志还算清醒,寒着脸色沉声说:“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臣不须棰,请得自杀!”
说话间,他推开两名小黄门,挺直了脊背,一副大义凛然的神情。我万万没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等惨烈的局面,回头看刘秀脸色也变了,面色煞白,刘黄却是气得浑身发抖,被自己的丫鬟扶着,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来。
“陛下!”我低低的喊了声,硬生生的卡进这个不算和谐的气氛中,含笑说,“这都是在做什么呢?董大人,凡事不必太较真!湖阳公主毕竟是帝姐啊,你冲撞公主算不算是失礼之举呢?不妨给公主赔个礼,磕个头也就是了,公主大人大量,哪里会和国之栋梁多计较呢?”
刘秀与我心意相通,听了这话,立即配合默契的说:“皇后说得极是,大姐也绝非是要阻拦你履行公务,只是你不分尊卑,冲撞了公主,所以今天才会有此纠纷。你给公主赔个不是,这事就此揭过吧!”
没想到董宣哼了一声,竟是看都没看刘黄一眼。我和刘秀顿时尴尬起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代卬连忙打手势让那两名小黄门摁住董宣的脖子,将他强行按倒在地。
董宣跪在地上,双掌撑着地面,却是死活不肯低头,小黄门急得大汗淋漓却也完全没有办法,他只是愤怒的瞪着眼睛,挺着僵硬的脖子,誓不低头。
刘黄气得冲刘秀直嚷:“文叔你为白衣平民时,大哥在家里藏匿逃犯,官员连大门都不敢探下头,而今你当了天子,难道连一个小小县令都镇不住了?”
刘秀听了,不怒反笑,对姐姐摊了摊手,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天子和白衣不一样啊!”
我偷偷扯了扯他的衣袖,示意他看董宣。那个年近七旬的老者,还在与小黄门做着顽强抵抗,一张橘皮纵横的脸上满是倔强不屈的硬气表情。我忍不住在心底喝了声彩,却又对他这种不会拐弯取巧的性格感慨唏嘘,这样的人,即使是个好官,也可能因为不懂官场人际之道,时时将自己逼入绝境,不断碰壁吃亏。
“果然是个硬脖子的家伙!”刘秀笑骂了声,拂袖,“强项令出去”
此言一出,已算是给了董宣一个大大的赦令。
眼瞅着刘黄脸皮抽搐,张嘴欲呼,我急忙大声笑了起来,拉住刘黄的手将她扯到一边:“太子最近有没有到你府上去拜望?这孩子整日念叨着姑姑……”我一边扯话题,一边将左手负在背后频频打手势让董宣走人。
我不清楚董宣明不明白我的用意,好在那两个小黄门并不算笨,从地上架起董宣,快速往门外走了出去。
刘黄被我巧舌如簧的家常话给绊住,几次想对刘秀重提董宣之事,却总被我找话题不着痕迹的绕了过去。刘秀与我配合得更是天衣无缝,直把刘黄哄得晕头转向,最后也乖乖的带着奴仆离开了大殿。
她一走,我立马瘫倒在榻上,肩膀垮塌着,一副无精打采的倦怠模样,刘秀走到我身后,替我捏压发酸的肩膀:“好在……总算是把两边都摆平了!”
我回首与他相视而笑,心有戚戚焉:“强项令!好个强项令啊!你打算怎么褒奖这个强项令呢?”
刘秀莞尔一笑:“今天这事,的确是委屈他了。”想了想,唤来代卬,“替朕拟个诏书,赏雒阳令董宣三十万钱!”
“诺!”代卬应声到隔壁去拟诏。
这事好在没闹大,总算得以解决。我庆幸之余大大的松了口气,正要开口说话,不曾想身后的刘秀突然迸出一句:“你瞧,这皇帝可是容易当得的?”那口气说词,竟与我刚才对纱南所做的抱怨之词如出一辙,我大大怔住,转瞬难以自抑的掩面大笑,双肩震颤不止。
病发
建武二十年四月初三,太仓令犯法,大司徒戴涉牵扯其中,下狱身亡。同时,刘秀为避免三公连任,权势坐大,于是将窦融从大司空的位置上撤了下来。
窦融撤下后没多久,吴汉便病倒了,且病势严重,太医前往诊治后断定时日无多。到了五月初四,吴汉病逝。
对于吴汉,我在私底下对他的评价总是不大好的,虽然他功勋卓越,功绩显赫,为汉室的中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在我心里始终存在着一个疙瘩,他的杀戮与他的功勋同等。
我曾经不太理解刘秀为何独独对吴汉如此偏心,不管吴汉犯再大的错,刘秀总是对他极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