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江山
磁汕沧约航淼闹谐J獭⒐扯芰罨に吞搅睢⒇┏随涑登巴吵橇楣獾睿毕纶嫱趿醺ā⒓媚贤趿蹩怠⒒囱敉趿跹右黄鸬铰吵侨ァ?br /> 这样的阵仗,其用意几乎就是断定刘彊不活,让他们几个同胞兄弟赶去见最后一面了。我尚在怀疑刘彊病情的真假,但是刘庄却甚为笃定,完全不担心这几个异母兄弟聚在一堆会否闹出事来,他的这份笃定令我心生疑窦的同时也感到一阵心寒。
我有心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但这时偏偏邓禹也病倒了,因为年事已高,所以邓家甚至已替他准备好后事。素荷日日进宫向我及时汇报公公的病情,我牵挂着邓禹,也就无心再去关注刘彊。
这日素荷又进宫,没想到同行的居然还有邓禹的妻子李月珑,我正纳闷,李氏已哭哭啼啼的求道:“夫君眼瞅着不行了,撑了口气,却非说要见见太后,否则死不瞑目。妾实在无法,斗胆求太后移驾,念在夫君为朝廷效命,操劳数十年,了了他的心愿吧!”
我如遭雷殛,虽然心里早有了些许准备,但真到了这一步,却发觉自己还是无法承受。
到了高密侯府,那样肃杀的气氛紧紧勒住了我的喉咙,我害怕得喘不过气来。李氏一路领我进了主室,发现邓禹已经被抬到了外间,堂屋上甚至连棺材都已经备好了,一屋子的子孙含泪相守。
邓禹还没咽气,果然如李氏所形容的那样,他直挺挺的躺在床上,已是出气多进气少,但那双眼睛却仍是瞪得大大的,无神的望着头顶的承尘。
进屋的时候我几乎是踉跄着扑到床前,完全没了太后应有的仪态。邓禹似乎感觉到我来了,转过头来瞟了眼,忽然傻呵呵的一笑。
我原是要哭的,眼泪都已含在了眼眶里,却仍是被他的笑容所感染,眼泪迸出的同时我也笑了起来,但紧接着下一秒,我便忍不住嘤嘤的哭了起来。
邓禹向我身后瞄了一眼,紧接着门嘎吱一声阖上了,屋子里静悄悄的,只听得到我的抽泣声。
“嗨……”他轻轻的打着招呼,沧桑的脸上依然挂着淡淡笑容,“我现在很高兴……很高兴你能来……我以为……以为又是一场空等……”
我流泪哽声:“你还有什么心愿……你说……可要我封赏你的子女?”
他柔柔的看着我,笑着摇头。
“不要封侯拜将,那就金钱万贯?”
他仍是摇头。
我哭道:“那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丽华……”他轻轻叹息,“我只要……你别怪我……我以前就曾说过,这一生,功名利禄也好,乱臣贼子也好,都只为你……所以,只求你到最后不要怪我……”
我呆呆的看着他,他的眼神中除了歉意,更多的是坚定。我忽然醒悟过来,颓然的歪倒在床边,像只泄了气的皮球,我不敢置信的喃喃:“是你……原来是你……”
“即使我现在不坦白,相信……你以后也会明白,我从没骗过你什么,也不愿看到你为难……刘彊,不得不除……”
我猛然一震。
刘彊,不得不除!
我其实比谁都清楚他说的是实话!真真正正的大实话!
我不是没动过这样的念头,特别是当去年那封栽赃信捅出来时,我真想杀了刘彊一了百了。那件事固然是刘荆做得不对,但是刘彊收到信后的反应超出常理,他马上抓了使者,把信上交,他如果不是事先早就知道那封信不是他的舅舅所写,而只是一封借刀杀人的伪信,他如何敢将这样的罪证交给皇帝?他如何敢把自己舅舅全家的性命大公无私的交到皇帝手中?我不信他有这么愚蠢,为了向皇帝表示自己的清白,不惜告发自己的亲舅舅。
刘彊一向不是个绝情的孩子,从小敦厚,为人胆小,无太多主见,擅于听从旁人劝解。这样的孩子,如果真收到一封号称是舅舅给的密谋信,第一反应会是害怕,不敢当真成事,第二反应会是烧掉信件……但刘彊当时的反应显然已经超出了他的性格,就好像当年推行度田时他让刘庄故意抢了风头一样,告发栽赃信的背后,何尝不是他们在反告刘荆呢?
这样的人,即使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即使他敦厚老实,但因为他是先帝长子,又拥有着前太子这个耀眼的光环,仅仅基于他的身份,便能被许多人趁此利用,而刘荆只是其中之一。
刘彊不是祸首,但他却是祸源!只有除了他,才能真正消除隐患,否则,以后会有更多个“刘荆”不断的冒出来。
我想过要除掉刘彊,这个念头在我脑子里盘恒了无数个煎熬的日子,但我只要想到刘秀的临终嘱托,心肠便再也硬不起来了。最终,我放走了刘彊,让他和他的兄弟们一样,回到自己的封国。
“皇帝知道么?”
邓禹不答,呼吸声渐渐急促。
“皇帝他知道么?”我继续追问。
“别问了……”他喘气,很无奈的看着我,“知道与不知道,都不重要……”
“我……”一口气噎在心里,只是觉得疼,疼得难以呼吸。
“我就是……不想让你再操心……你还是这么傻啊,为什么……为什么不能糊涂一点呢?试着放手吧……要相信天子,他可是……你和光武帝的儿子啊……”
我脑子一片空白,无助又彷徨的看着他。
邓禹冲我虚软的一笑:“你……你……”他忽然说不出话来,声音憋在喉咙里,嘴唇嚅动,却一个音都发不出来。
我又惊又急,连忙半爬上床,把耳朵附在他嘴边,紧张的直掉眼泪:“你想说什么……我听着呢……”
等了片刻,除了粗重的呼吸声,却仍是听不到一个字,我急得汗都滴下来了。倏地,我右侧脸颊一凉,柔软却微冷的唇瓣贴着我的鬓角滑过。
我悚然一惊,错愕的转过头来。他睁着眼,心满意足的笑了,但笑了没多久,眼神却又迅速黯淡下去。
“丽华……”他低声唤我。
我没回答。
“丽华……”声音里透着哀求。
我心一软,轻轻“嗯”了声。
“丽华……”他仿佛没有听到,仍是继续一遍又一遍的喊着我的名字,“丽华……丽华……丽华……”
声音越来越低,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里,他忽然笑着闭上了眼:“年少时,我以为那是四年,如今才知,那其实就是一生……”
我静静的守在他的床边,无声的落下泪来。
屋子里很静,能听到夏蝉的呱噪声,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炎热沉闷的午后,当我揉着惺忪的睡眼从午睡中醒来时,那个帻巾束发的俊美少年手持黏蝉的网兜,傻兮兮的站在我的窗外,汗流浃背,烈日下的笑容却依然灿若星辰。
“邓禹……”我低声念着他的名字,“你怎么那么傻?”
他静静的躺在床上,无声无息的仿佛睡着了一般。
“你才是……真正的大傻瓜……”我捧着他的脸颊,眼泪一滴又一滴的滚落在他脸上,有一滴滴在了他苍白的唇上,很快滑入他的口中。我颤抖着在他额头亲了一下,继而是面颊,最后是冰冷的唇……
年少时,我们以为那是四年,却不知,那其实就是一生。
丽华
永平元年夏五月,高密侯邓禹薨,终年五十七岁,谥号元侯。
五月廿二,东海王刘彊薨,临终前上疏谢恩:“臣蒙恩得备蕃辅,特受二国,宫室礼乐,事事殊异,巍巍无量,讫无报称。而自修不谨,连年被疾,为朝廷忧念。皇太后、陛下哀怜臣彊,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驿不绝。臣伏惟厚恩,不知所言。臣内自省视,气力羸劣,日夜浸困,终不复望见阙庭,奉承帷幄,孤负重恩,衔恨黄泉。身既夭命孤弱,复为皇太后、陛下忧虑,诚悲诚臱。息政,小人也,猥当袭臣后,必非所以全利之也。诚愿还东海郡。天恩愍哀,以臣无男之故,处臣三女小国侯,此臣宿昔常计。今天下新罹大忧,惟陛下加供养皇太后,数进御餐。臣强困劣,言不能尽意。愿并谢诸王,不意永不复相见也。”
字字血泪,令见者伤心,难以自抑。遗书中刘彊谨小慎微的婉言提到他子嗣稀少,男丁薄弱,希望能将之前刘秀多赏的封地退出,让还未成年的儿子刘政带着家人退回到原来的东海郡去,他的真正用意无非是想以己命换得家人平安。
刘彊的丧礼办得异常隆重,除了我亲自带着皇帝出城至津门亭举哀外,皇帝还特命司空冯鲂持节,前往鲁城治丧,破例诏令楚王刘英、赵王刘栩、北海王刘兴、沘阳公主刘丘前去奔丧吊唁。刘庄本来还让淯阳公主刘礼刘随刘丘一块去鲁城,但是刘礼刘以身怀有孕的说辞拒绝,只转托平时交情最好的馆陶公主刘红夫代替前往。
我并不清楚邓禹到底用了什么法子逼死了刘彊,但是看到这样的遗书,除了感到愧疚外,实在想不出别的。我曾答应刘秀尽量保全他的子嗣,但这场夺嫡之战仍是比我意料中的要来得残酷数倍,最后到底还是伤了很多人。
纵观刘彊这一生,最悲哀的就是做了太子,使他成为这场政治争斗中最不幸的牺牲品。
政治,如此残酷,如此绝情……叫人不忍却又无可奈何。
每每看着御座上的皇帝,看着他越来越成熟的运用帝王心术,将文武百官、天下民生一一操纵在手中,我除了唏嘘之外,只剩下无言的感慨。
七月,马武等人攻打西羌颇见成效,但是拘禁在河南宫里的刘荆却又开始不安分起来。经过刘彊之死后的我,在某种程度上早已领悟到这个国家的第二代汉帝,性情上绝对与他的父亲天差地别,就如同以前常将刘秀的政治手腕比作是武当太极,那刘庄就是实打实的少林绝学。
两个都是我的儿子,即使刘荆不争气,倒行逆施,可他毕竟还是我的儿子,我没办法眼睁睁的看着他成为第二个刘彊。
“我不管你要怎么当这个天子,但凡我在的一天,你都别再叫我看到你们兄弟相残!除非你现在就想气死我!”
刘庄虽然强悍,但对我还是极为孝顺,我不再插手国事,幸而阴家也从不涉足朝政,现在想想,愈发觉得阴识当初的决策有多英明,预见性准得叫人生畏。
刘荆最终被改封为广陵王,即日前往封地就国。
原先的山阳国距离雒阳八百一十里,广陵离雒阳却翻了一倍不止,整整一千六百四十里,差不多相等于现代的江苏一代。这样的沿海地带,在现代看来是座非常富饶的城市,但在两千年前的汉代,那里瘴气重,湿气浓,根本不适宜生活,基本属于蛮荒地界。
我虽然心疼刘荆,但是想到他的所作所为,又忍不住生气,刘庄不杀他,已是法外开恩,顾惜了手足之情。
是年,好畤侯耿弇、朗陵侯臧宫薨。
永平二年,已经二十二岁的中山王刘焉得以就国。
年底,护羌校尉窦林贪赃枉法,被捕入狱,最后死于狱中。窦林乃是窦融的侄子,当时窦氏家族在京城炙手可热,属于名门望族,族中之人除了窦融做过三公外,还娶了三位公主,窦家在雒阳的私宅,官邸,从祖父辈到孙子辈首尾衔接,占地广袤,十分惊人。窦林死后,刘庄不断下诏责备窦融,最终吓得窦融辞官回家养病。
对于这样那样的事,虽然还是不断有人到我面前哭诉,但我已决意不再过问朝事,所以常常装聋作哑,反正我这个太后年事已高,这几年的记忆力正在不断衰退,偶尔忘些事情,干出些老糊涂的蠢事,也很正常。
原本以为日子就是在等死中慢慢煎熬,万万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当初考虑到自己刁蛮的小女儿嫁不出去,所以将她许配给了侄子阴丰,亲上加亲,彼此也好有个照应。可没料到刘绶的脾气太过任性,阴丰又是个倔□躁的性子,两人互相不能谦让,整日为了鸡毛蒜皮的事起争执,搞得整天家无宁日,直至闹到最后,阴丰一怒之下竟然将刘绶杀了。
杀公主是灭族大罪,阴丰吓得随即畏罪自尽。两个孩子就这么枉送了性命,阴就觉得愧疚,对不起我,对不起阴家,竟而与妻子二人一同自杀谢罪。
一家子,四条人命,宗正将命案呈报到我面前时,我抖得两只手连木牍都拿捏不住。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四个人,其中有我的亲生女儿,有我的手足兄弟……我痛心疾首,悔不当初,可这一切换不来他们鲜活的生命。
阴家上下一片凄惶,他们这些族人战战兢兢的过了几十年,在阴识的领导下,家族繁衍得极其迅速,资产也颇为丰厚,然而我这个从阴家出去的太后,却并没有给这个家族带来多大的荣耀。相反,阴家为了避嫌,一味的低调再低调,搞得外戚不像外戚,甥舅不像甥舅。
阴识终于为此累得病倒了,年过六旬的他写了份帛书给我,可我当时正沉浸在伤心难过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没有理会他给我的信函。直到过了好些天,我才缓过神来注意到有这么一卷东西压在了镇玉石下。
看完那封帛书后的第一反应,我即刻赶到了原鹿侯府,但这时的阴识已经陷入昏迷。我带着满腹的疑问和焦虑,足足等了三个时辰,太医们用尽一切法子,才终于让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