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缘今生定+番外 作者:llj275(起点vip2012.12.17完结,平凡生活)
“呃,你今天检到个金元宝了么?”魏晋文终于心痒难耐,乘先生不注意,用肘捅了捅鲁荣明,低低问道,现在科考已取消,他当然不会傻到会认为鲁荣明是中学了。
“你家是开金店的,金元宝都在你家呢,我上哪里去检?去你家抢吗?”鲁荣明向他直翻白眼。
“嘿嘿,也不能这么啦。”魏晋文扭捏地在座位上移动了一下屁股,抬头看任先生仍然没有注意到他俩,低下头又:“嗳,你知道吗?你今天笑了一天了……嗯,要不,是检到银洋钿了吧?”
鲁荣明合上书作势拍魏晋文的头,但眼角余光扫到先生正抬眼看过来,忙重新把头藏在书本后面,放大声音读了几句后,从书本的边缘望去,看到先生又埋头于书本里了,这才转头对着胖子笑骂道:“我又没有病,哪有笑一天了?死胖子你再乱我就揍你信不信!”
“好啦,算我没问。”胖子气闷地,“自己脸上都写着呢,还不许人家问,哼,算什么朋友嘛?”
“咦,我脸上写着?写着什么字啦?”鲁荣明摸了摸自己的脸,诧异地问道。
“写着个‘春’字啊!”隔着走道的鲁荣仁突然阴阳怪气地插嘴,这小子斜睨着鲁荣明,奸奸地笑着,看上去满肚子坏水。
“‘春’字?什么春……”鲁荣明仍然莫名其妙,但他突然醒悟过来,一张俊脸瞬间涨成了一块大红布,他朝这位堂弟狠狠地瞪了一眼后回过头来盯着书本一本正经地读起书来,不再话。
前天傍晚放学后,他在回西门住宿地的路上,遇到了放学后正在街上闲逛的张丹桂。
自端午日那天发生香包事件后张丹桂和他几乎没有过话,和他照面时不是象一阵风一样刮过他的身边就是高高仰起一颗螓首气昂昂如天鹅般和他擦肩而过,完全把他当成了空气般地无视,这让鲁荣明非常难受,也让他无法为自己辩白。那段日子是鲁荣明有生以来最灰暗的时光,也是他情绪最为低落的日子。每天他除了上学外,回到家就埋头于书本里,强迫自己熟背《诗经》,哦,不对,不是背《诗经》,那里面有太多让他伤心的东西了,再背岂不是撕开他心头的伤疤?嗯,所以,是背《礼记》啦!吼吼~
其实鲁荣明也不确定自己对张丹桂究竟是怎样一种感情,在一个教室里同学了六年,他和张丹桂的关系一直和其他人一样平常,他一向不多话,在张丹桂面前也照样惜字如金。但今年正月里开学后,不知为何,他突然发现自己对她竟然有了一种微妙的感觉,他常常有意无意地关注着她的一颦一笑,喜欢看到她发嗲的样子,喜欢听到她脆如铃铛的笑声;擦身而过时喜欢嗅着她淡而幽雅的发香,遥望她时喜欢看她仰首望天的美妙侧影……更微妙的是,每次看到她象只粉蝴蝶般在他面前快乐地飞来飞去时,他的心里竟然充满了一种温柔……而又甜蜜的感觉……
他觉得张丹桂对他的感觉和他一样也起了变化,所以才会在端午日那天送了他一只绣花香包。可是他还来不及体味甜蜜的味道,他却一不小心将香包掉落了……唉,就因为他的一次无心失误,却让那只快乐的粉蝴蝶变成了冰蝴蝶,一直对他冷脸相向,几乎将他的心也冻住了。
所以当那天在城皇庙附近看到张丹桂时,他先是一阵激动,后又躇蹰着不敢上前招呼。正犹豫间,看到张丹桂看向他的目光蓦然间也是一楞,接着就立刻将刚刚有有笑的脸板了起来,冷冷地将脸别过去,似乎没看到他一样。鲁荣明充满希望的一颗心顿时如同掉到了冰窟里,彻骨的寒冷瞬间包裹了他,令他冷到了骨髓里。两人的脚步没有一点停顿,一步,两步,交会而过,如同陌路相逢。
就在鲁荣明沮丧至极时,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他:“鲁荣明,等等!”
他心里一阵高兴,有点迫不及待地回过头去,却失望地发现并不是张丹桂在叫他而是她身边的一个女伴。看到那个女伴的一张笑脸,鲁荣明忽然觉得有点歉意,刚才他的心全在注意张丹桂的反应,竟然没有发现在她边上还有一个女伴。
“哦,有什么事么?”鲁荣明带着礼节性的笑容问道,不卑不亢,眼睛盯着这位女伴但眼角的余光却扫视着旁边的张丹桂。
看到身边的女伴回身和鲁荣明话,张丹桂也只好停住了脚,只是却不肯转过身来,只将一个背影留在当地。
“哦,是这样,我和张丹桂刚才正在争《木兰诗》里那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倒底是什么意思呢?张丹桂诗里的意思是一定要把兔子提起来才能分辩得出雌雄的,但我不一定非要那么做的,让它们在地上蹦蹦跳跳肯定也能分辩得出来的,对不对?鲁荣明,你是是张丹桂对还是我对?咹?”完忽扇着长长的睫毛巴巴的盯着鲁荣明,似乎希望他的回答会倾向于她的见解。
鲁荣明一时楞住无语,他没想到这位竟然会问他这个问题。《木兰诗》并不是任先生规定的读物,但如果学生在完成日常功课的基础上去读这类闲诗,任先生倒也不会禁止。鲁荣明闲来无事时曾读过这诗,但那都是囫囵吞枣地读,并没有细细剖析,现在一时之下让他如何能答得上来?
张丹桂的这位女伴胖胖的,一张娃娃脸红通通的象个苹果,个子比张丹桂稍为矮一点,衣着很是朴素,两肘缀着补丁,腋下夹着一本书,看样子也是刚下学的样子。
鲁荣明看着她有些面熟陌生,似乎在哪里见过但一时却想不起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女孩不会是竹林书屋的学生。也许她在其它私塾里就读。
此时看着对方急切探究的目光,鲁荣明只得苦笑一声,搔了搔头:“这个……嗯,我也不是很清楚……”正着,他脑中灵光一现忽地想到了什么,不由嘴角微微上扬,道:“呃……这个,我三伯伯家就养着几只兔子,如果你想知道的话,那我什么时候带你们去验证一下不就行了?”
“哈,太好了,张丹桂,我们一起去,好么?”那女孩开心地拍着手回头叫道。
听到女孩的叫声,鲁荣明看到张丹桂的身子明显僵了一下,然后扔下一句:“我不去,要去你去好了。”完拔脚就走。
“喂,张丹桂,你这是什么态度?你回来……”胖女孩当街大叫一声,令街上行人侧目而视。看到张丹桂没有回头,胖女孩无奈地转过身来,向鲁荣明抱歉地笑笑,“嗳,对不起啦鲁荣明,这张丹桂就这大小姐脾气,其他都蛮好的哩,我去追她。定了啊,我们一定找时间去你三伯伯家看兔子。”
“哦,好的,你们定下时间后和我一声就行了。”鲁荣明也笑笑回道。他心里虽然的有点失望,但听那胖女孩的口气,似乎她能服张丹桂一起去的,所以他立刻开心起来。
刚才乌云密布的天空,现在却是云淡风轻碧空万里……
章节目录 第十五章相约
县署送达给任先生的公函上规定,全县所有的私塾必须在年底前或关闭或改为代用学校,但改为代用学校前必须经县署教育专员组织县里国民小学里高资历的教师对其进行塾室考评及塾师考核,考核合格的私塾学校方可以改成代用学校继续收学生教学,考试合格的塾师可以继续在原校留用也可以转到国民小学任教。是关闭还是改代用学校都要求每间私塾在十月底前呈文上报,如果到时不报即视为自动关闭。
任先生本来就打算关闭竹林书屋的,因此他无须为那个什么劳什子考核费神费力,但是他却必须做好书屋的善后工作,比如他要一个个地通知学生家长来塾淡话,对关闭塾室的事表示无奈和抱歉,然后对他们子女的将来也得有个建议和交代。许多学生家长都不识字,乍然间关闭塾室,难免让他们感到不安和揣测,而且也不能让孩子的教育半途而废呀。
所以任先生必须做好相关工作才能让书屋平静关闭。最让任先生头痛的是厘清财务上的账目。按以往的规矩,今年开学后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交了全年馆金钿的,而另外三分之二的学生只在中秋时交了半年的馆金钿,其余的是要挨到年底放假前才来交齐。这就让任先生犯了难:现在县署对每个私塾都下放了整顿公函,不久之后必然全县皆知,而现在距离年底还有三个多月,如若一次**足了全年馆金钿的学生家长闻讯后要求退学退费这可怎么算?还有,那些只交了半年的学生又如何向其家长索要余下的馆金钿?而且该索要多少,半年的还是三个月的?
这些问题不想还好,一想起来就让任先生头痛不已,他只是个儒学夫子,只知道熟读圣人书,并不精于计算,平时家里的用度化销都是由夫人陆氏精打细算地调配着,不需要他操一点心,他要做的只是教好学生就行了,可现在让他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去计较,这就和赶鸭子上架一样,确实勉为其难了些。
可是,这关系到自己一家子将来的柴米油盐生计问题,不好好计算一番又似乎不行。任先生纠结好久,最后决定还是把塾里学生每个人的馆金钿都先算好再作打算,他要先造出一份明细单来,再确定该如何做。于是,他决定在九月縀四放一天假,一则他要把帐目好好理一理,有几笔账,夫人陆氏可能会比他记得清楚。另外么,他突然觉得累了,就象脱力般周身无力,也不知是因为心情不好引起的还是他的身子的某个零件出了问题从而给他发来的警告,所以他需要憩息几天休整一下。
当任先生逐班通知放假之事时,几乎每个班的学生们一听到就立刻欢呼起来,饶是任先生再是如何的冷静,乍然间遇到这种场面也不由感到既意外又尴尬。
私塾里的学生除了过年前放的那个大假外平时基本上没有假期,如果学生身体不适或是家里有事不能来,就要向先生告假,告假方式口头的书面的都可以,一般先生都会允假,除非先生吃定这个学生是在谎,那就不仅不允假还会家访,大家都住在一个城里,稍微打听一下就会找到家门,这时,这个学生就等着吃他老子的拳头和他姆妈的鸡毛掸好了。如果不告假或是不出翘课的理由,先生就会以旷课处理,等你数天后回到学校,你就会吃惊地看到一大堆惩罚性作业,此时,除非你事先精力超好,否则不等你完成作业肯定就自个先累趴下了。
听到塾里要放假一天,鲁荣明不禁喜出望外,这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早几天那个胖女孩就特地来书屋找到他,她已服张丹桂一起去他三伯伯家看兔子,具体时间就看他什么时候有空了。
胖女孩和他话时张丹桂就在边上写小楷,她只是在胖女孩进来时看了她一眼,然后就专心致志地写她的字,再也没有抬起来,似乎他们俩人谈论的这事与她没有任何关系。胖女孩和鲁荣明完话临走前和张丹桂打了个招呼,她才抬起头来面无表情地向她颌了颌首算是作答,然后就又扑在桌上继续写字。
张丹桂的这种冷漠态度令鲁荣明心里很是失落和难过,但他又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只得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书。
那个胖女孩的身份鲁荣明今天总算是搞明白了,她是张丹桂的姨表姐,叫莫文馨,比张丹桂大一岁,和鲁荣明同年。
这莫家在雁城是开轿行的,以出租轿子为生,开了已有二十几年了,生意一直很好。江南一带,轿子是仅次于摇船的一种交通工具,主要用于短途出行,如果是长途的话肯定首选航船。
雁城有三家轿行,莫家轿行是最大的,轿行里有三顶花轿和五顶素帷小轿,空闲时那轿子在堂屋里沿墙放了一溜,很是壮观。花轿是专供婚嫁迎娶人家用的,四周的帷帐用的是绣有龙凤呈祥的杭缎,轿顶四周有珠子流苏垂下来,起轿时,由四个轿夫中的一个发一声喊,四人同时起力抬起轿子,那流苏就在晃动中流泻出一片霞彩,煞是好看。花轿的租用季节性很强,平时闲在那里没人租,每年入梅前,轿行里的人还得将轿子绸缎帷帐折下来洗净后晒干熨平收好,不然在梅季里长霉点后就租不出去了。进入冬月后,娶亲的人家多了起来,花轿便不缚租用,此时,就要事先排队预定,才能租得到轿子。
素帷小轿是供妇人出行的交通工具,季节性不是很强,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人来租。那时女人多为小脚,出行不便,富裕人家大都自备有轿,家里有点钱但又配不起轿养不起轿夫的就上轿行里来租用。这种情况和如今的私家车和租车行非常相似。
轿子必须要由轿夫来抬,在莫家轿行里租轿时也有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