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
萧景睿先是有伤,后来谢绮去世,太皇太后薨逝,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宇文念一直没有机会提出她的要求。不过她不说大家心里也明白,她想把萧景睿带到大楚去。
莅阳长公主并没有阻止宇文念来见景睿,不管是公主府也好,上古寺也罢,她一直由着这小姑娘在周围晃来荡去。但以一个母亲的心态来说,她并不愿意此时让萧景睿脱离自己的视线之外,不是因为怕失去他,而是因为她心中非常清楚,自己这个温厚的儿子虽然表面看来不是特别激动,但实际上他还一直陷在身世真相的阴影中没有走出来。
这种颠覆和坍塌般的痛苦,不是靠劝慰可以治愈的。它需要时间,需要自己慢慢去调整和适应。莅阳长公主希望陪着儿子度过这段时间,而不是放他去一个陌生的国家,见一个陌生的父亲,面临一次新的感情震荡。
如果将来萧景睿情绪恢复和稳定之后,他想要见见自己的生父是什么样子的,他想要到他身边去生活,那么莅阳长公主已经做好了同意的准备。但目前这个阶段,她必须要看着萧景睿在她身边,所以尽管没有驱逐,但对于总是逡巡在周围的宇文念,长公主基本上是视而不见。
不过念念小姑娘的毅力也确实让人佩服,跟了这么久,她毫无气馁之意,只要长公主一不在,她就会上前来找话与萧景睿攀谈。虽然看着她与自己酷似的脸难免想起那伤心难过的一夜,但这毕竟是妹妹,景睿还是待她甚是温和,不仅回应了她的问话,时时也会分些心力去留意她是否安全,是否健康。
宇文念觉得,她越来越喜欢这个哥哥,带他回楚的决心也越来越大。
此时夏冬早已自行离去,莅阳长公主也默默无语携子登车回城,宇文念骑着匹赤色马遥遥跟着,既不靠近,但也绝不会被甩开。
在入城之前,一行人意外地遇到了言豫津。
不过说意外,那也只是单方面的意外,对于言豫津来说,他是由于闻知了谢玉今日受押出城,所以特意赶过来的。
那个惊心动魄的生日之夜后,又是重伤,又是国丧的,言豫津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跟好友多说几句话。所以今天他原本打算找到萧景睿后,拖他一起去喝酒,告诉他无论他有什么样的身世,自己永远是他最好的朋友。如果萧景睿还难过,那么就再好好劝慰劝慰。
可是见了面之后,他才知道自己错了。
萧景睿从被截停的马车上下来的时候,神色是正常的,语气也是正常的,跟他说话时,还有一丝淡淡的笑:“豫津,有什么事吗?”
“没事不能来找你啊!”言豫津起先还嘻笑着,试图用以前同样的态度来应对,“你说我们多久没一起出去逛逛了。今天你没事吧,陪我去太白居坐坐嘛。”
萧景睿轻轻摇了摇头,道:“对不起,豫津,我要送母亲回去。”
“那我先陪你一起,送长公主殿下回府后我们再去。”
“抱歉,”萧景睿仍是摇头,“你另找人陪你去好吗?”
“你又没什么事要忙,我特意过来接你的,”言豫津拖着萧景睿的胳膊,“就这么说定了,走嘛,走,我们先送长公主。”
萧景睿慢慢将手臂抽出,不着痕迹地推开他,“多谢你约我,但我真的不去,你找其他朋友陪你吧。”
谢弼这时也从马车上探身出来,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这边。
“景睿,只是陪我去喝个酒啊……我想跟你聊聊……”言豫津已经有点维持不住脸上的笑容,睁大了眼睛看着好友。
“对不起,”萧景睿再次道歉,脸上的表情一直是淡淡的,并无起伏,“改日再去吧。我先走了。”
说完这句话,他掉头转身,重新回到车旁,谢弼伸手拉他上去,马车摇摇复行。
言豫津已经怔住了。看着萧景睿消瘦的身影,看着谢弼低垂的眼帘,他突然意识到,已经回不去了。
以前那种青春欢笑,嘻闹融洽的时光,已经回不去了。
虽然自已一直在说没有变,景睿还是景睿,还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但对景睿来说,对谢弼来说,对这世上大多数相关或不相关的人来说,一切早就已经变了,而且变得那么彻底,那么不可修复。
反而是说着“没有变”的自己,明显是在自欺欺人。
看着慢慢远去的马车,言豫津猛踢了一脚足下的砂土,觉得从来没有过的愤怒与无奈。
无论自己是如何地想要帮助景睿,也无法把他已被撕裂的生活,重新拼接得天衣无缝。
被踢起的砂土飞扬,蓬撒一片,迷了眼睛。言豫津揉着双眼,揉得发红,揉得发疼。在模糊的视线中,他突然看见了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倚在一匹赤色马前,正静静地看着他。
言豫津认出那是宇文念,景睿在大楚的妹妹。
“你是一个好朋友,”见他看见了自己,宇文念轻声道,“可是这件事哥哥必须自己熬过去,我们只能在旁边看着,不让他倒下就行了。”
言豫津呆了呆,还没有来得及回应,宇文念已经又翻身上马,跟着前方的马车,渐行渐远。
第五卷 恩怨情仇 第一百零三章 恩宠
闪爵读书(hanjue) 更新时间:2007…4…16 11:53:00 闪爵读书(hanjue)字数:3570
陪家人出门,今晚走,周一回,大家下周二见啦~~~
--------------------这是临上车前的分割线-----------
谢玉获罪以后,他所直接管理的巡卫营暂由营统欧阳激接管,但由于欧阳激只是个四品参将,管理日常事务还可以,整个军营的最高指挥权都交给他是绝对不可能的。为此太子上本,提出巡防营本就该由兵部直接指挥,建议收回此权。对此提议誉王当然大力反对,认为兵部是个官衙机构,如何指挥?当然还是必须要指定具体人选。但兵部尚书事务繁多,显然难兼此任,其他兵部官员资历不足,也不比欧阳激好多少,故而建议斟选一名三品以上的驻外将领回京领受此职为好。
对于巡防营,梁帝当然远不如对禁军那么重视,可这毕竟也不是一件小事,关系着皇城各中枢机关、各王府侯府、各大臣官邸的平安和它们彼此间的平衡。太子和誉王争执不下,他一时也甚难决断,一拖便拖到了七月底。
七月天气已非常炎热,尤其午后蝉躁,更是令人心烦。梁帝为避暑,日常治事已由武英殿移至逸仙殿,那里树木葱笼,三面流水,是整个宫城最幽凉的所在,但正因为树木密植,夏蝉也特别多,小太监们日日忙碌,也粘之不尽。
梁帝青年时睡眠极好,沾枕可着,步入老年后却完全反了过来,只要有些微声响,便能将他惊醒,惹出一阵暴怒。前几天有个小太监因为失手摔了一个杯子搅了梁帝的午睡,就被当场拉出去杖杀。因此只要午膳过后,随侍在圣驾周边的所有人便会立时精神紧张起来。
这一日太子誉王又在朝上发生争执,梁帝回宫后本就心情不悦,用膳时外面蝉声又起,顿时眉生怒意。小太监们吓得魂不附体,手忙脚乱地拿着粘竿四处打蝉,打到午膳结束,仍然偶有弱弱的蝉鸣在响。
内监总管高湛看见梁帝脸色越来越阴沉,心中直发慌,正没抓挠时,突然想起一事,赶紧道:“陛下,今日是静妃娘娘生辰,您不去看看吗?”
往年静嫔的寿日都是悄无生息度过的,除了内廷司依制以皇赏为名送来些物品外,跟平常日子没什么两样,从没人想过要提醒皇帝,当然就算提醒了皇帝也不会有任何表示。不过今年她新晋为妃,地位提高了一截,虽然仍旧默默无闻,到底身份不一样,高湛此时多这句嘴也没什么突兀的。
“静妃的生辰?”梁帝眯了眯眼睛,“例赏都送过去了吗?”
“回陛下,都送过去了。”
梁帝想了想,站起身来,“她入宫这么些年,朕也该去看看。你准备锦缎百匹、珍珠十斛、玉器十件,随朕一起过去。”
“是。”高湛知道梁帝这一起驾,至少也不会在逸仙殿午歇了,暗暗松一口气,退出去一面着人准备东西,一面严命小太监趁此机会将新蝉打尽,忙乱一阵后重新入殿,服侍梁帝更衣。
静嫔晋妃位后,仍居住在芷萝院,不过改院为宫,依制添了内监宫女、服饰器用的配置。她向来是个淡泊的人,清心知足,一应起居仍然如旧,未见大改,时常还是植弄药花药草,修理园林打发时光,把她的芷萝宫整治得比别处更秀雅别致,清新洗俗。
梁帝出发时,特别命令不要事先去通报。到了芷萝宫前,只见宫门主道上的一条长长的香萝藤廊,绿叶红实,煞是可爱,脸色立时转好了许多,带着高湛悄悄进去,漫步四顾,暑意大消。
“你看,还是静妃会收拾屋子,这里气息温和清爽,虽不及逸仙殿幽凉,却令人备感舒适安闲……”梁帝刚夸了一句,突又觉得有些异样,“可是今天会不会太清静了些?不是静妃生辰吗?就算没有贺客盈门,至少也该有点儿笑语喧哗吧?”
“大概是……”高湛努力斟酌着用词,“静妃娘娘好静,未开宴饮,如果贺客们是早上过来的,到现在午后,人也来去的差不多了,故而安静下来。”
“你倒会找原因。”梁帝瞟了他一眼,“当朕不知道么?静妃不是宫中红人,只怕记得今天是她生辰的也没几个。若换了是越妃,别说午后,入夜也是川流不息的。”
“皇上圣明。”高湛挤出一个傻笑,“那是越娘娘本就喜欢热闹,大家才凑趣儿的。”
梁帝抬脚踢了他一下,“你倒是谁都不得罪。在这宫里,喜欢热闹的好,静妃这样不喜欢热闹的,也好。”
“皇上说的是。”高湛的腰弯得更低,“都走到这儿了,该让奴才进去通知静娘娘来接驾了吧?”
“闭嘴。扶着朕走就是了。”梁帝伸出右臂,由高湛搀着过了藤廊,一路上侍立或来去的宫女太监们全都在高湛的示意下跪地伏拜,不敢发出一声。
进了正殿的门,迎面围了十折绣屏,薄纱美绣之后,隐隐有人影晃动,显然静妃就在屏后。
梁帝正想出声吓她一吓,屏后突又传出一个声音,一听,是萧景琰。
梁帝开初有些意外,旋即一想,今天景琰若是不来只怕才该意外,自己之所以没想到他会在这里,实在是因为平素对这两母子关照太少的缘故,心中不由略感愧疚。
“母亲的手艺真是越发的好了,这道百合清酿,夏天吃来好不舒爽,儿臣在外领兵时,若遇粮草不济,自然要与士兵同苦,那时腹中饥了,就想想母亲做的药膳解馋。”靖王语带笑意,“若不是怕母亲辛苦,真想日日都能吃到。”
静妃的声音温婉慈爱,听声响似在给儿子挟菜,“我倒不怕辛苦,不过依制你不能随意进来,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来了就多吃些。我做了黄金饺和绿豆翠糕,你走时带回去吃。”
“儿臣谢过了。”
“来,尝尝这个茯苓鸡……”
“嗯。”
听着里面的家常闲语,梁帝突然觉得有些不舒服,有意咳了一声。围屏内的母子二人顿时惊起,靖王当先闪身出来察看,一眼看到梁帝,脸色一变,立即翻身拜倒,静妃上前几步,也提裙下拜,口称:“臣妾不知陛下驾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起来。”梁帝在她臂上轻轻扶了一下,又命靖王:“你也平身吧。”
梁帝不遣人先报,自己悄悄进来,原本是想看静妃惊喜的,但现在人家惊是有了,可高湛安排把赐礼送进来时,却没看出她有多喜,仍是恬淡神情,柔声谢恩。梁帝再转头看她儿子,表现也差不多,未见他对母亲所受的荣宠有多喜出望外的样子。
受惯了奉迎,看惯了大家为争他一点恩宠争斗不休的梁帝,心里不舒服的感觉又加重了几分。
“景琰是什么时候过来的?”斜靠在软榻上,梁帝问道。
“回父皇,儿臣午后方到。”
“你母妃生辰,怎么不一早便来请安?”
静妃忙道:“是臣妾命他午后再来的。早上要朝见皇后陪坐,还要给太皇太后跪经,他来了我也不得空见他。”
“嗯……”梁帝点点头,神色虽然淡淡,不过语气还算平和,看着靖王说的也是赞誉之语,“近来交办给景琰的几件事办得甚好,朕十分满意,一直说要赏你,事情多又耽搁了。现在刚好在你母妃面前,说说看想要什么?”
靖王有些意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但问在当面,又不能不答,快速考虑了一下,道:“回父皇,儿臣领旨办差,份所应当,不敢望赏。但君恩不宜辞,既然父皇如此厚爱,那么儿臣斗胆讨个恩旨,请父皇赦免一名在岭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