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魔
那竟然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淳风一看之下不由得叫出声来:“师傅,这不是鸿钧吗?”
天玑吓了一跳:“淳风,祖师名讳可是你随便叫得的?还不快来跪下!”心中也不竟奇怪,看徒弟的样子,怎么好象认识祖师似的?他可不知道,他猜得倒是八九不离十。
淳风撇撇嘴,很有些不以为然。鸿钧自己也见过,当时他可没有那么大的架子。只是既然师傅叫自己跪,那就跪吧。
淳风跪着,老道在边上唠叨上了:“祖师在上,未得师门同意,天玑在外私自收了一个徒弟,望祖师见谅。现在天玑将徒儿带回师门认祖归宗,请祖师以后多多保佑!”
淳风在边上听得有些好笑。要是师傅知道自己不但和祖师见过面,而且祖师还恳求自己以后不要为难自己的徒子徒孙的话,怕不会跳起来吧?
呃?对了,为什么鸿钧要自己不要为难他的徒子徒孙?他的徒子徒孙不就是自己的师门的人吗?难道自己以后会有什么和师门不对的地方?
想到这里,淳风不由得吓了一跳,不敢再想下去,只求自己是神经过敏。只是心里那种别扭的感觉却怎么也挥不去了。
之后的情形是什么样的淳风后来怎么也记不起来了,他只是知道自己象个木偶一样,师父怎么说就怎么做,最后连自己还拜了一些什么人,做了一些什么事都不知道。最后连天玑都看出他的不对了,匆匆结束了仪式(反正他自己也不太想搞了),就问淳风怎么了。
淳风内心倒是作了一番挣扎,最后还是决定不说,他不想让师父担心。推说身体不太舒服,好在他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比较多,天玑也就没有多问了。
收好香案和画轴,天玑开始问起他这些年的经历。当听到淳风只用了三年筑基功法便修到了小成,不由得叹了口气,说了声:“可惜。”边上的众人自然都知道他说的可惜是什么意思:早知道淳风的进境这么快,当初就应该多留几门功法下来。可回头一想也不行,本门筑基功法是一切的根基,若是没有到小成而去修炼其余的功法,轻则一身功力尽废,重则真气乱行,爆体而亡了。淳风当时年纪太小,如果一时不知轻重就修炼了,那可就惨了。
当听到淳风独自闯上长白山去寻找七叶朱兰是,天玑不禁轻骂一声:“胡闹!长白山是当年祖师禁制一些妖魔鬼怪的地方,你这么闯进去,出了事怎么办?”淳风缩了缩头,不敢说话了。
天璇在边上正听得爽呢,见天玑这么一训斥淳风不说话了,老道急了:“我说师兄,你也太大惊小怪了吧!淳风现在不是好好的吗?而且我告诉你,淳风在长白山还认了个妖怪作大哥呢!”
天玑脸一沉:“淳风,怎么回事?你怎么会和一个妖怪混在一起?还认了他做大哥?”
淳风赶紧解释:“师傅,您别急,听我说完啊!”他心里那个窝囊啊,要是别人这么说自己大哥早就翻脸了,可这是自己师傅啊!
“那好吧,你接着说。”天玑也不是不讲道理。
接着淳风就将后续事宜都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当然,关于鸿钧那一段自然是略去了,只是说自己把阵眼破坏了就完了。
还没有说完呢,天璇就叫了起来:“我还说你小子怎么那么容易就空手接下了我的飞剑呢,原来是吃了灵药啊!小子,还有没有,让师叔也来尝尝!”
淳风听了也不多说,从怀里就把那两个朱兰掏了出来,“师父,师叔,这个朱兰本来是要给我爹娘延寿的,现在人死灯灭,我留着也没有什么用,你们就服了吧!尤其是师父,你为了我损失了两百年的道行,正好补回来。”
天璇和天玑各接过一根,仔细看了看,分别长叹一声,又把朱兰还给了淳风。
“师父,您这是?”淳风有些不明白。
“淳风,你服了七叶朱兰,也不知是福是祸啊!”天玑看着淳风,眼里也看不出是喜是忧。
“师父,师弟服了千年灵药,功力突飞猛进,自然是大大的好事,怎么会不知是福是祸呢?”淳志有些不明白了。
“呵呵,淳风,你现在是不是经常有些心绪不宁,容易大喜大悲?”天玑没有回答淳志的话,反而问淳风。
“是啊,师父,您怎么知道?”淳风有些奇怪了。
“本门功法开明宗义第一条:修仙即是修心。你借助灵药之力,功力倒是大涨,可惜修心的功夫却是大大的不够。现在你的功力可以说是顶级,但你的修心功夫却是不入流的。功力和心智差距太大,心魔就越容易入侵,也就越容易走火入魔。本来你有‘老子化胡坠’的帮助,等闲心魔不能入体,可惜你现在功力大涨,心魔也变得强大无比,光靠外力的帮助已经不足以对抗心魔了。可以说,你现在情绪稍有波动都会有走火入魔的危险,就像刚才一样。”天玑回答。
“那怎么办?”淳风还没有说话,淳志倒是急了。本支好不容易出了个天才,难道就这么完了?要知道,只用三年时间筑基功法就有小成的人,在天青门中还从来没有过呢!
“为今之计,只有亡羊补牢了。据我观察,风儿,你的筑基功法只怕是已经到了大成之境了。”为什么是只怕,呵呵,老道自己都还没有到那一步,他也没有把握啊。“根据典籍所载,以后你修习本门的功法必会势如破竹,奇快无比。因此,你不忙着学道法,来日方长,先把这门修心的功夫做好了再说。”
“是,师父。”虽然淳风心里老大的遗憾,可是一想起走火入魔的后果,他也只好乖乖的听话了。师父说的不错,来日方长嘛!
“这样吧,淳志,明日你把师弟带到道藏洞中去。”天玑说:“风儿,从明天开始,你就好好的修习洞中的典籍,磨练自己的心志吧!”天玑也没有其它办法了,这个修心的事情不是一时半刻可以急得来的。
从第二天开始淳风便住到了道藏洞中。
其实在天青门中天玑一脉是人丁最单薄的,但却是最有名的。最大的原因便是:自从八千多年前天青门从道门中分离出来是,他们就一直在守护着道藏洞。
道藏洞,顾名思义,就是收藏道藏的洞府。天青门本就是道门中极有潜力的一支,千百年来升仙的人不知凡几,人数甚至比其它的道门其余八支升仙的人数加起来还多。所以道藏洞中藏有的十有八九倒是自己门中前辈的修真笔记——天玑要淳风看的也是这么些东西,所以整个道藏洞只对淳风开放了一半,另一半一些实际的功法运用淳风看了只会坏事。
天玑让淳风来道藏洞便是想让他前辈的笔记中学到些什么。想也知道,可以抵御天劫而飞升天界的人,心志肯定是极为坚定——天劫时的心魔是最强的。可是很奇怪,天青门中人,要不就是资质不够修不到那一步,只要到了那一步,没有过不了天劫的。这个和道门别的旁支情况恰恰相反——别人是派中的老家伙只要年岁够老,修为够深就一定可以修到渡劫(当然除了那些半途走火入魔的),而往往在渡劫的时候卡住了,被天劫打的魂飞魄散。
其实这和天青门的功法有关。虽然天青门的筑基功法道门之中谁都会,可只有天青门中才会一直修炼,常年不缀,把个心志锻炼的坚定无比。通常的人顶多练到小成就不练了——这个已经足以修炼所有的道家功夫了,继续修炼效果不大。至于修到大成的人,呵呵。连天青门中都只出了两个,别的门派还会有吗?
可是这种理论并不适合与淳风。淳风是六千年来天青门中唯一在百年以内就把筑基功法修到了大成的人——可能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个。这就造成了他的修心功夫远远跟不上功力的增长,毕竟这个可不是靠灵药能够在一朝一夕之间补起来的,完全要靠平时慢慢的积累和阅历。现在淳风只能在各位前辈的笔记中去找办法,可惜没有一个的经验适合于他。
“唉——”淳风坐在地上,丢开手中的的书,拼命地揉了揉头发。这是今天第多少本了?他已经在道藏洞里住了快半个月了,洞中的前辈笔记都让他翻了个遍,可就是没有找到怎么快速修心的方法,反倒是发现了一个很恐怖的结论:以他现在的功力,如果再增长下去,不到百年天劫就会来临了。而若是他现在的修心功夫,只怕是再修炼三百年也抵御不了跟着天劫而来的心魔。没有办法,他只好去控制自身的真气的增长。可是更恐怖的情况发生了:真气的运转根本就停不下来!其时他已经到了“气能御人”的阶段,真气运转早已不随人控制,就好像一个人养了一园子的动物,却从来没有去管过他们这下子突然要让这些动物全都安静下来不动,又如何做得到?而且这些动物都快变成这座园子的主人了。
怎么办?淳风犯愁了。前人的经验不适合自己,慢慢的修炼又没有时间。难道就只能等着天劫来临吗?
考虑良久,不得要领之下,淳风倒也将这事放下了。反正还有百来年,急什么?想不到他这一放下,倒符合了道家清净无为的本心,心志反而坚定了不少。只是这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对于修真者来说,一百年并不是很久的时间——他师父一次闭关就是八年,而且这还是短的。
放开胸怀之下,淳风才发现这些笔记有多珍贵!这些都是天青门中各位升仙了的前辈留下来的东西(没有升仙的人就算是再厉害他写的东西也不能放进来,就连公认为天青门中绝顶高手的掌门天风和天玑,可是只要没有升仙,他们的笔记也不能进道藏洞——只是天玑这样的人会不会做笔记还很难说),其中关于真气运用之术,心性锻炼之法很是不少,而还有很多是游记之内,看来天青门中象天玑这么喜欢东游西荡的人还真有几个。那些笔记中的奇花异草,人物风情让淳风大开眼界——他的祖师中有一位居然翻过了飞鸟难度的圣母峰,越过了无尽的沙漠,到了传说中的“黑人国”!看了这些,淳风不禁羡慕不已,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游历一番,以后也好留下几本游记什么的让后人羡慕一下——他可没有想过自己的笔记能不能进道藏洞。
对淳风帮助最大的是那两位筑基功夫修到大成的前辈的笔记。在这之前,淳风纯粹是在瞎子摸象,一个人在慢慢的摸索。书上自然是什么都没说——那上面就只有第一层的功夫,后面的完全要自己悟;天玑也不可能教他——他自己都没有到那一步呢。结果他跌跌撞撞的,浪费了很多时间,也吃了很多亏,那两次差点走火入魔就是没有人指点的结果。其实这门功夫要过坎确实是要自己去悟,比如如何到小成,如何到大成,那是谁也不能说给你听的,你到了就到了。可是真真正正过了这个坎以后,如何修炼却是有法可依了。
这两位前辈的笔记中对于在大成以后应该如何引导真气,应该如何保持心境都有详细的记载。淳风看了茅塞顿开,这下子虽然不能让真气停下来,可让他增长的速度慢下来却是可以的了。淳风虽然豁达,可还没有到生死置之度外的地步。
可是看到最后,一位前辈笔记中的一段话却让他迷惑了:“余自真气大成以来,每日惶惶不安,唯恐天劫之将至。致使平日坐不能坐,行不能行。然今日天劫突降,不过如此耳。回想平日言行,不觉失笑矣。道门心法,重在‘自在’二字,若能真正自在,天地与我何异?安有天地畏惧天劫之理欤?”
看到这段文字,让他对如何渡过天劫有了一丝信心。可是这段文字语焉不详,如何‘自在’,如何身化天地却一个自没提,让他郁闷不已。
且不提淳风在洞中苦修,我们将目光转到洞外。
自从淳风进洞之后,天玑又闭关了。只不过这次他不是自己潜修,而是想替徒儿找出一条路来。他虽然没有修到大成之境,不知道淳风具体的情况如何,但是大致还是可以感觉到,自己徒儿的天劫怕是不远了。
天劫这玩意,说它可怕呢天青门下没一个怕的,说它不可怕它又实实在在是许多修真者过不去的坎。只不过看淳风的心志,怕会成为几千年来天青门下第一个熬不过天劫的人了。老道这个急啊,几千年才出一个的天才就这么没了,他能不急吗?二话不说,闭关去了。至于天璇,他是典型的坐不住,让他闭关也没用。让他满山跑跑,说不定还能找出个方法来呢。
而淳志,却是要为六十年一度的论道大会操心了。离下一次论道大会只有几年了,还得早作准备才行。说是论道大会,除了老一辈的人坐而论道之外,门中年轻一代还要下场比试一番。当然,这个也分文笔和武比。武比没得说,自然就是放飞剑斗法宝,而文笔却是由派中长老就各弟子修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归纳后提出,由参与者作答,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还可以进行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